私房菜館往往遊走在法規邊緣,打著擦邊球,靠朋友口碑相傳進行著私密性的經營。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 王瑩) 近年來,開在居民樓裡的私房菜館以「住家」式餐飲服務和獨特的味道受到了廣大「吃貨」的青睞。但由於目前沒有相關規範,這些私房菜館往往遊走在法規邊緣,打著擦邊球,靠朋友口碑相傳進行著私密性的經營。「說到底代表的是商業利益,目的是為了降低商業成本,為了避稅。」陝西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雨鋒說。
私房菜館火爆 吃貨青睞鄰居鬧心
居民樓內開餐館,極易引起與鄰居的糾紛。有業主認為,餐館經營期間,一方面餐館排放的油煙和傾倒的垃圾,會破壞環境衛生;另一方面由於油煙因出入用餐人員的增加,給居民樓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西安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從私房菜興起後,他和朋友相聚往往選在口碑好的私房館子,「就像在家裡聚會一樣,既私密又溫馨。」但劉先生也表示,如果私房菜館開在自家樓上,他也會強烈反對,「畢竟是自己居住的地方,不希望有很多陌生人來來往往,遇到一些喝醉酒的人也比較麻煩。開餐館還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誰都不想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
物業稱難監管 律師:可向行政機關投訴
面對私房菜館引發的糾紛,住戶們首先都會選擇向小區物業投訴。而西部網記者在實地採訪中發現,儘管不少物業對小區裡的私房菜館下達了整改通知書,但大多數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私房菜館仍在照常經營。有住戶認為,物業公司「不給力」,處理問題太敷衍。
某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物業沒有執法權,在業主付費的情況下也不能強制停水停電,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上門對經營者進行耐心勸說,儘量化解鄰裡之間的矛盾。如果店主不停止經營行為,我們會把情況向相關部門反映。」
陝西至正律師事務所律師羅鴻表示,針對業主擅自將住宅用房改為經營性用房的行為,我國《物權法》第七十七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均有明確規定,只有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並且經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同意的「住改商」行為才是合法的行為。
羅鴻說, 物業公司的管理權限來源於與業主之間籤訂的物業管理合同,對於此類「住改商」的行為,物業公司只能按照物業管理合同中賦予其的相應職能採取勸阻、制止等措施,但並沒有最終的處罰權。
「在物業公司採取相應措施無效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以下方式解決,一是向工商等行政機關投訴,要求對其進行行政處罰;二是可以採取民事訴訟的途徑,要求其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羅鴻說。
陝西省將出臺條例,對私房菜館進行規範。(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數私房菜館無證照 多部門聯合執法才見效
西部網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西安的私房菜館普遍存在無餐飲服務許可證、無工商營業執照、沒有進行消防驗收等問題。
根據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陝西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廢氣的飲食服務項目選址,不得設在居民住宅樓、未設立配套規劃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樓層。
環保部門表示,由於居民樓內「私房菜」是禁止經營的,所以環保部門不可能為其進行環保審查。而環保審查則是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的一項前置條件。
西部網記者還了解到,申請消防審核、驗收的前提之一是須持有工商營業執照,否則公安消防部門將不予受理。
西安市公安局消防支隊雁塔大隊一位姓趙的消防工程師告訴記者,對於私房菜館的消防安全檢查,在實際工作中屬於「模稜兩可」。「如果說有人給我們反映的話,這個肯定是不合法的;但畢竟是居民住宅,人家把門關起來誰也不知道裡面幹啥呢。」
他說,私房菜館比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度低,「用電、用氣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發生事故,樓裡的居民熟悉路線好疏散,來吃飯的客人可能就比較危險了。」
一位餐飲業內人士表示,餐飲服務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健康證、環評手續、消防評定等是「一環套一環」的,「事實上,很多私房菜館一個證都辦不下來。」
採訪中,工商、消防等相關部門都表示,由於這些隱藏在居民樓裡的餐館不好進行摸底,且目前沒有明確規定,給執法帶來了一定難度,需要工商、食藥監、消防多部門聯合起來進行行政監管。
私房菜有望實行許可制度
陝西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雨鋒表示,在小區、公寓等住宅樓內開設私房菜、麻將館、託管班等,說到底代表的是商業利益。「熱鬧了一段時間後,我們現在應該重新認識這個問題了,之所以選擇在居民樓裡搞商業經營,目的是為了降低商業成本,為了避稅。」
謝雨鋒認為,此類現象的產生和存在有三個原因。一是管理機構和法律規定的缺失,無論是工商、稅務,還是街道、社區,都沒有相應的管理權限;二是業主委員會的組建和職能流於形式,業主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導致的結果是「就這樣了」;三是我國的房產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是自住還是投資,應該在房產證上予以明確,並徵收不同的稅種,這樣一來就不是無所顧忌了。」
謝雨鋒還提到,在商業地產中產生的一系列糾紛中,除了業主、業主委員會、物業等主體外,街道、社區往往也在其中起到協調作用,如果能夠賦予街道和社區更多的權力,將會更好地促進問題的解決。
好消息是,由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起草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草案),已於兩個月前提交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根據草案,「對私房菜經營者等提供餐飲服務的,同樣適用草案中小餐飲相關規定。」
這意味著,私房菜館的開設有望和普通餐館一樣,實行許可制度。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