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去觀察生活;去觀察世界;去目擊偉大事件;去看窮人的面孔與驕傲者的姿態;去看奇異的東西一機器、軍隊、群眾、叢林和月球上的影子;去看人的工作他的繪畫、高層建築和發明創造;去看數千裡外的世界,藏在牆後與房間裡的人和事物、難以接近的危險情景;男人所愛的女人和孩子們;觀察並從中獲得樂趣;觀察並領略驚異;觀察並受到教導。
秋天的塔川,是最美的季節。
它將人世間的美渲染到極致,不是秋成就了它,而是它賦予了秋更高層次的讚美。
旅行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際聯鎮塔川村
和順古鎮
和順古鎮美就美在她的簡單。
沒有過多華麗的裝扮,只是用時間、建築慢慢地拼湊的味道。
旅遊,景區,旅行
地址: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縣城西南3公裡處
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薄霧瀰漫之時,這裡就像是一副巨大的水墨畫。借著這樣的景色,吟詩兩句絕非刻意,而是不由自主的讚嘆。
旅行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桃花潭景區
旅行
注重觀察生活和世界的《生活》雜誌,鼓勵自己的攝影師和記者去記錄世界,布列松和馬克・呂布都曾為《生活》雜誌服務過。
1955 年,馬克·呂布被瑪格南圖片社派到了印度,在那裡,他結識了法國的駐華使節, 通過這層關係,他又得到了在印度的周恩來前秘書的幫助,獲準到中國拍攝。
這是我在中國拍的第一張照片。這是 1956 年的年底,在從香港到廣州的火車上,穿越邊境時拍攝的。換言之,是我在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時拍攝的。從所帶的行李判斷,這個身穿黑衣的婦女是個農民,雖然她那種成熟的優美讓人覺得她是在城裡生活的。人們看到的亞洲某些地方的人,是連一點兒人的尊嚴也沒有的,他們往往處在一種完全被拋棄的狀態,而這張照片立即完全改變了這種印象。
旅行
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這是馬克・呂布的在中國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在一本攝影集的前言中,馬克・呂布寫過這麼一段話:
「我在中國走啊走,看啊看,拍了不少照片。我還喝了很多茶,聽了很多當時官方冗長的報告……所到之處我看到並喜愛這些美麗的面孔、工具上的陳年銅綠、浩瀚又有些奇特的景觀,到處都有一種尊嚴,取代了上世紀幾乎整個民族的恥辱。」
旅遊景區,旅行
20 世紀 80 年代,在 1979 年的 8 月刊上, 美國《Vogue》雜誌第一次以「In China Now」為主題來到中國進行拍攝。這本創刊於 1892 年,被奉為世界的時尚盛典的雜誌,在中美建交這一年,以時尚界的視角重新認識中國。攝影團隊跟隨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夫人南希・基辛格一同來到了中國。
在北京,在杭州,在刻意或是無意之間,《Vogue》 希望以自己的時尚性視角,來消解政治的嚴肅和緊張感。最終,通過一種善意構建的方式,眾多的中國面孔被記錄在了那一年的美版《Vogue》上。
旅行
同一年 10 月,英版的《Vogue》也刊登了一組關於中國的時尚照片,「紅髮女魔頭」格蕾絲・柯丁頓策劃了這次封面及大片拍攝。
作為《Vouge》的創意總監,這個天才式的媒體人,在一次採訪中談到 20 世紀 70 年代的首次中國之行:
當時人人仍身穿中山裝。非同凡響。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都身穿相同衣服。大概有個 2 歲小孩偶爾穿了件繡著小鴨的襯衣,但其他人,從 4 歲起的所有人,都穿卡其色或是藍色的中山裝,留同樣髮型。
從視覺上來說,非常美。我向來對制服著迷。但你知道,你得看看這著裝背後,是對人個性的壓抑。從審美上來看,這非同凡響,雖然說出「哦,這看過去太棒了」聽起來有些讓我自覺尷尬,因為這也象徵著人們並無自由。至少他們穿的制服極其實用,剪裁精良,簡潔。
大研古城,就是人們熟知的麗江古城。
七彩雲南這四個字,在古鎮內被展現的淋漓盡致,四處多彩的雲南色彩將古鎮裝扮的尤其婀娜。
旅行
地址:麗江市古城區大研古城
婺源
婺源是去過最對得起它名聲的地方。
古樸典雅的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遮天蔽地的古樹,真正的天人合一。
旅行
地址:江西省上饒市北部,皖、浙、贛三省交界處,旅遊,美食,文化,人文,米粉
旅行,美食,人文,文化
福州的米粉選料考究,成品柔韌細長,因採用自然風乾的方法,具有 「久煮不爛,翻炒不碎」的特點。
通常使用蝦油煽炒香蔥,再加入肉絲、魚乾、蔬菜和水,炒至水分充分蒸發後即可。
扁肉
旅遊,旅行,美食
扁肉在福州又叫作「扁食」,傳統扁肉餡料偏甜,個頭雖小但味道濃鬱。
外皮很薄,幾乎是半透明狀態,有些在食用時甚至不必咬開,且極易消化。
拌麵
旅行
在傳統的福州拌麵中,豬油是必不可少的調味料。拌麵做法也十分簡單,雞蛋面煮熟後,加入 醬油、花生醬、蔥花等配料拌在一起即可。
花房姑娘睫毛出生在青海,但堅定地認為北京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她喜歡植物,喜歡花,周圍的朋友都叫她「花房姑娘」。
在北京南鑼鼓巷的胡同深處,有著睫毛經營的青年旅舍及咖啡館。「北平」兩個字是睫毛喜歡的對北京的叫法。她喜歡北京叫「北平」的時代。「那個年代更有北京的感覺,老四合院被保護得特別好,我喜歡那時候的味道」。
旅行
睫毛在大學畢業後,沒有像同屆其他學生那樣去找工作,而是用了 8 個月的時間去旅行。「人的工作一旦穩定下來,直到生命的終止,都會為了工作而工作。」而睫毛想給自己一場單純的旅行。
過程中沒有私心雜念,不用擔著朝九晚五的負擔,或是為回程日期所迫。睫毛從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就不再花家裡的錢,所以旅行的費用,大多出於自己日常的兼職,以及旅行過程中的打工換宿。
「每路過一家旅店,我都會徵求老闆以打工換宿的方式,讓我每周花兩天的時間去感受當地的人文。其他時間留下工作。」這段旅行中,她去了雲南、西藏等地區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結束旅程後,她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青年旅社的文化和氛圍,希望自己回來後依然過迎來送往的日子。
旅行
△睫毛的家
「上天還是會眷顧人的,當你跌到低谷的時候會給你一些陽光。」睫毛花了差不多 10 個月的時間去找房子。2006 年時網絡信息還不算發達,房源信息全要憑著雙腳到胡同裡面一家一家去找。
「那時候租房信息主要來源於報紙,有時候當周沒時間去買,賣報老闆就會幫我留出一份。」她希望通過雙手,給旅人創造出個可以在旅途中休息的地方。 旅館經營了很短時間,就很快登上了英國《衛報》及其他國外的媒體。「這種幸福感,讓付出的辛苦都不再算什麼。」
睫毛認為自己喜歡植物,跟自己從小的生長環境有關係。她從小生長在草原上,在上大學之前沒有去過其他城市。那時候她天真地以為所有人都生活在草原上。在她的童年記憶中,每年春天的時候大自然是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花園,小朋友都不穿鞋在草原上跑、摘果子、捉昆蟲……草原上沒有紅綠燈,這讓她初到北京的時候感到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