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奧利奧」等品牌餅乾 北京市場尚未跟進
因為在扣點等問題上分歧頗大,「超市大腕」上演了一場和「食品巨頭」死掐的戲碼。近日,聯華超市下達封殺令,將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卡夫旗下包括奧利奧、達能、太平蘇打等餅乾品牌進行全線下架,涉及聯華旗下2000多家直營門店。昨日卡夫方面表示,將儘快對此事發表聲明。
「封殺令」並未迅速生效
據悉,自去年6月收購華聯超市之後,聯華超市因自身整合與卡夫的合約內容變更,但雙方在扣點問題上並未達成一致,導致最終談判破裂,於是聯華超市「一怒之下」決定從11月1日開始將全國2000多家直營門店的250多種卡夫食品全部下架。
據了解,上海多家世紀聯華、聯華超市均已經全面下架卡夫旗下相關食品,不過,在北京市場上,聯華超市「封殺令」並未迅速生效。聯華旗下的世紀聯華、聯華超市、快客便利仍可見卡夫的身影。在華聯超市廣安門店,包括奧利奧、達能、太平在內的卡夫旗下品牌仍在貨架上陳列,「還未接到下架的通知。」工作人員表示。此外,在聯華超市、世紀聯華的官方購物網站上,仍可以買到卡夫的相關產品。
卡夫:這兩天發聲明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此事件不做回復」,昨天卡夫中國區公關顧小姐對晨報記者表示,卡夫方面將儘快就此事發表聲明,「大概就在近兩日內」。在2007年完成對達能全球餅乾業務的收購業務後,卡夫一舉躍為全球最大的餅乾生產供應商,據AC尼爾森數據顯示,卡夫目前在中國餅乾市場上的份額估計達45%以上。
據了解,超市賣場與供應商一般會籤署一個關於進場費、扣點收取等方面的協議,業內人士透露,這個協議一般是一年一籤,因此每年年底都是「零供矛盾」的高發期。一直以來,超市與供應商發生衝突導致產品遭封殺的事件層出不窮,寶潔、養樂多等品牌均被下架過,「每年都有不少中小供貨商遭超市封殺」。
「零售商和供應商就扣點等交易條件談不攏的事件經常發生,這次由於卡夫是全球第二大食品公司而備受關注」,資深營銷策劃人穆峰對晨報記者表示,零售商苛刻的條件往往讓中小企業利潤微薄,面對電子商務、團購、專賣店等新興渠道的競爭,「傳統零售商應該反思一下,需要換個思維和供應商相處,而不是一味的強勢。」
晨報記者 陳瓊/文 李木易/攝
■記者觀察
零供博弈何時休?
卡夫是全球第二大食品商,而聯華是中國最大的超市企業。這場重量級的「對掐」能持續多久?
一組數據或許能說明問題,卡夫餅乾在聯華超市餅乾銷售的份額高達50%以上;卡夫餅乾去年在聯華系統的銷售額達1.1億元,佔全國銷售份額的4%左右。無論是卡夫還是聯華,誰都耗不起。據了解,卡夫與聯華超市所屬的百聯集團方面仍在進行溝通,試圖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點。相信雙方能很快達成協議,因為誰也不想「兩敗俱傷」,聯華失去卡夫的業務會帶來業績下滑,而卡夫若沒有聯華的渠道也面臨巨額損失。
不過,誰來關心那隱匿在「零供矛盾」背後的中小供貨商,每年都有中小供貨商控訴被零售巨頭壓榨的「血淚史」,和大供應商相比,本土的中小品牌要實現從工廠到超市的上架,道路要艱難得多。「中小供應商總會面臨零售商層出不窮的收費、返利和拖欠貨款」,業內人士透露,一個本土品牌要進大賣場,至少要交17種名目的費用。
對於零供博弈現象,郎鹹平曾表示,國內零售業效仿家樂福對渠道利潤高度依賴的盈利模式,是一種目光非常短淺的做法,「會導致全行業經營能力的全面退化。」
晨報記者 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