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賣藥VS藥店賣關東煮,哪種生意能做成?

2020-12-21 聯商網linkshop

藥品出現在便利店,還是便利店形態出現在藥店?

這會是個令「嘗鮮者」興奮期待而又焦慮緊張的問題!

興奮的是便利店和藥店分別都可以增加新的引流商品,期待的是政策在各個城市將逐步放開。同時,隨之而來的焦慮卻是,這門在中國還沒有過成功案例的混合業態該如何去做?便利店和藥店該如何去解決「物理隔離」給消費者帶來「兩家店」的不好體驗,又如何處理背後兩套供應鏈和系統?

再則,在這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新興領域,擔心做不好或多或少會給嘗鮮者帶來少許的焦慮。

距離去年10月份,北京市商委聯合市發改委、財政局、城管委、工商局、食藥局、公安局消防局六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已經過去快3個月了。北京允許便利店賣藥,現在是個什麼狀況?這一舉措對整個醫療零售和便利店行業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此之前,需要普及的是,便利店能賣的藥品只是乙類非處方藥(綠標OTC)。除此之外,甲類非處方藥(紅標OTC)以及處方藥(Rx)等是便利店暫不能賣的(編者註:這裡就不再解釋什麼是綠標OTC,什麼是紅標OTC,可自行科普)。而在品類上,相對於專業的藥店,便利店裡的藥品還是比較局限。而藥品又是一個強目的性需求的品類,只有顧客明確知道需要哪方面的藥品時,才會想著去購買藥品。

所以,便利店中的藥品,只會是弱補充性的引流商品,相較於鮮食的強引流性還差的很遠。但反過來說,藥店裡的快消品或許是其新的流量增長點,具體在下文會詳細介紹。

通常說,初期看事件,中期看趨勢,長期看結構。

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便利店允許賣藥這一事件,並非此前某些媒體所說的那般「45萬家藥店要危險了」,這就有點危言聳聽了。然而,其中卻藏著三種可能:

①以藥店為主要形態,輔之以便利店的「藥店便利店」,這通常是由連鎖藥店為主導;

②以便利店為主導的,輔之以乙類非處方藥品進行售賣的便利店;

③介於藥店於便利店之間的新型業態——藥妝店。

接下來,零售老闆內參APP就詳細從這三方面來講述,便利店允許賣藥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便利店主場,藥店客場

「關於藥品,夢寐以求想引進。」

內蒙古安達便利店創始人任臨光如此告訴零售老闆內參APP,目前北京倒是開放了政策,但是他們當地的一系列政策環境並不予與支持。

「我們也想引進,但是安徽的政策還沒有放開。」

2018年創立於安徽的鄰幾便利店董事長劉忠建則表示了同樣的感慨,如果政策將放開,他們也是非常樂意在便利店引進藥品這一新品類。

「有,但等手續!」

同是區域巨頭裡的福建省見福便利店董事長張利,也曾對零售老闆內參APP講述過他們對便利店允許賣藥的應對措施,在政府允許的條件下,他們也會在店內增加一些允許售賣的藥品,為此,他還提前去尋找了一些能在便利店售賣的藥品和食字號商品,比如解酒藥等。

正如任臨光所說,目前是決策層面和執行層面不統一,出臺了政策,但是落地的是極少。以上都是便利店對藥品持歡迎態度,但受限於政策層面,遲遲沒有落地。然而,北京的京客隆卻做了繼《措施》推出來之後,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

去年12月,朝陽區食藥監局在朝陽區政務服務中心,授予京客隆便利店《藥品經營許可證》,這也標誌著北京市首家可以經營藥品、醫療器械的便利店正式落地。北京京客隆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虹曾對媒體表示,「現在政策是越來越好,放寬藥品經營限制為我們這些企業發展營造了更好的營商環境,也方便了消費者。」

初期的景象固然是美好的,其背後要解決的問題卻是一個接一個。

便利店得突破第一重難關——《藥品經營許可證》。

其一,為保證用藥安全,從事經營藥品的便利店必須配備一名合格的藥師,這無疑是增加了人力成本。其二,北京大型商圈或大型購物商場經營的連鎖便利店,藥品經營面積不低於20平方米才可以申請經營,這又加重了便利店的房租成本。

「便利店是24小時營業,最少得增加3名員工,人工成本增加也是致命的。」任臨光說道。

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中明確提到,便利店運營成本的上升幅度遠遠大於過去兩年。2017年,便利店的房租成本平均增加18%,人工成本增加12%,水電成本則增加了6.9%。

如此看來,便利店在引進藥品的時候,如何在藥品的盈利利潤和藥品的運營成本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商品之間的物理隔離,不僅限制了便利店內賣藥的融合之勢,同時也對下面將要提到的藥品便利店可能產生一些束縛。對於這點,安達便利店曾在2016年就嘗試過做物理隔離的混合門店,但是不告而終。

他認為,這是「兩張皮」。

「不同的門店需要不同的供應鏈體系,而鑑於藥品需要系統監控,藥監局要求收銀系統必須分開。再者,消費者進店的體驗感並不好,像是在逛兩家店。」

這是曾經嘗試過的企業所踩過的坑,如今京客隆才落地一個多月,具體的運營情況還需要時間來考量。但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便利店引進藥品,一定是想清楚了其中的利與弊。比如,引流狀況以及藥品淨利與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否成正比。

藥店主場,便利店客場

便利店可以賣藥,那為什麼藥店不可以賣便利店商品呢?

京客隆做了前者的嘗鮮者,而普安藥房成了後者的探索者。

1997年成立的普安藥房,發家於武漢,每年以30%的發展速度覆蓋了北京、上海、天津、武漢、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近百家直營門店。在去年開始嘗試「藥店+便利店」的模式後,與羅森籤訂戰略合作,落地了「普安羅森藥房便利店」的混合業態。

零售老闆內參APP在探訪北京普安羅森藥房便利店樂城店發現,門店選址在北京樂城中心負一樓,總體門店面積佔據130平方米,藥店品類中有個人護理產品、非處方藥、處方藥以及健康食品等,旁邊的便利店則配備基礎的休閒零食、辦公器具、麵包飲料以及還未開工的鮮食廚房。

在和普安藥房北京區的運營負責人交談後了解到,整個店的運營都是普安藥房在主導,而羅森類似於便利店的供應商角色。便利店的供貨全由羅森操作,而門店運營由普安負責。

根據後臺系統的成交量發現,這種混合業態相較於之前的專賣藥店,人流量幾乎是此前的2.5倍。此外,目前的藥品SKU在1600左右,而OTC藥品佔據近1000鍾,未來總的SKU將可能調整到2000左右。

「剛開業幾天,門店日銷大概在五六千左右,而便利店帶來的日銷佔據兩千左右。我們未來的規劃是,將這個混合門店打造成1:1的萬元店(藥店和便利店日銷均達萬元以上)。」該負責人告訴零售老闆內參APP。

普安藥房在全國具有113家門店,而除了與羅森便利店合作落地「藥店+便利店」的混合型門店,目前還已經和7-11達成相關協議,計劃落地「普安7-11藥房便利店」。

眾所周知,便利店賽道從去年下半年就一直受到資本的熱捧。直至如今,這類新型的混合門店同樣也受到了資本的關注。據了解,迷你投正在跟進這類「普安XX藥房便利店」,通過投資單店的形式去降低整體的投資風險。

不過,藥房便利店也受到了傳統便利店的質疑——消費者會去帶著藥味兒的藥店便利店買關東煮?

「藥店+便利店」模式也是個新生事物,留給它的考驗,未來也會更多。

至於第三種情況——藥妝店,在此便不花太多的篇幅去詳談。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藥妝店在中國的發展機會將很小。原因在於,店內主要售賣的美妝、個人護理等產品在國內的市場受到電商(跨境電商)的衝擊,天貓或者京東全球購的業務模式基本滿足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在「藥妝店」內的需求。

所以,我們更應該花精力和時間去思考清楚,藥品出現在便利店,還是便利店形態出現在藥店?抑或者說,你支持便利店賣藥,還是藥店賣關東煮?

 (來源:零售老闆內參 作者:郭之富)

相關焦點

  • 便利店賣藥 藥店怎麼辦
    北京只是一個開端,在不遠的將來,各個城市將為連鎖便利店的乙類非處方藥經營審批放行,感冒藥、維生素等常用藥品都將被擺上便利店的貨架。對於傳統藥店而言,這很難說是一個好消息,社區便利店必然帶來的客源分流促使他們進行改變。你有藥嗎?
  • 便利店賣藥將全面鋪開?
    事實上,允許非藥店賣藥可以追溯至二十年前,1999年6月出臺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裡就有這樣一項規定:「經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其它商業企業可以零售乙類非處方藥。」
  • 「便利店賣藥」是惠民的雙贏之舉
    (12月2日《北京晨報》) 市民有個頭疼腦熱小病,不必再到處找藥店或到醫院買藥,到居住地附近便利店就能買到藥治病了。北京市出臺促進便利店發展的新舉措,既極大方便了市民買藥治病,又讓便利店拓寬了經營範圍增加收益。筆者認為,便利店賣藥這副惠民「方子」開得好,但還必須加強日常監管,防止「方子」摻假或超範圍售藥等違規行為,以確保市民的用藥安全。
  • 便利贊便利店,為什麼現在的便利店都要賣關東煮?
    目前便利店品牌越來越多,大部分都會提供熱食售賣,熱食可謂是冬天裡溫暖肚子的好幫手,說起便利店裡的熱食,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提到關東煮,反而好像很少看到專門賣關東煮的店,大家印象逐漸停留在便利店那一格格熱氣騰騰的各種肉丸,關於為什麼現在的便利店都會提供關東煮這個問題,也沒有太多人在意,
  • 網評關東煮通常「賣缺貨」的4種美食,蘿蔔上榜,女生最愛哪種?
    很多好吃的美食總是有很多,在不同的國家中就能感受到不同的美食,有些美食的樣子看起來顏值並不是高,可是吃在嘴裡的時候就能感受到味道的不一樣,很多美食都是有著不一樣的變化,不管是在製作的過程中還是其他的方面中,都是特別受大家的歡迎的和喜歡,在很多人心中關東煮就是一種特別好吃的美食,他們製作出來的食物看似很簡單,可是吃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許多不一樣,而網評關東煮通常「賣缺貨」的4種美食,蘿蔔上榜,女生最愛哪種
  • 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
    昨天(1 月 4 日)晚上,一條 # 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 #的消息登上了熱搜第一,截至目前,該話題引發了 1.3 萬討論。據網友爆料,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員工,把之前掉在地上的關東煮撿起來,用水衝一衝後又放回鍋裡。
  • 藥店注意!美團、京東、屈臣氏,都賣藥了!
    搜藥獲悉,美團、屈臣氏,都要賣藥了!加上早有布局的京東,藥店行業眼下可謂「身陷險境」。要知道,按照美團、京東、屈臣氏的體量之大,隨便哪一家都夠現有的藥店企業喝一壺的。因為這意味著,美團不再滿足於「送藥」,很快就要賣藥了。據悉,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4月,法定代表人為穆榮均,註冊資本為29.4億元。公司由美團網CEO王興、穆榮均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95%、5%。
  • 屈臣氏也開始布局賣藥了!
    ▍編輯:夕語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非藥店——屈臣氏,布局賣藥了。又一非藥店,布局賣藥據品觀網消息,近日,內地首家屈臣氏大藥房在廣東佛山禪城區某商場開業。換句話說,屈臣氏也是一家以保健及美容為主的零售連鎖非藥店,是繼京客隆之後,第二家在實體店賣藥的零售連鎖非藥店。本月初,北京首家連鎖便利店京客隆開始賣藥,引起了醫藥界的一片譁然。但是,與京客隆不同的是,京客隆是以食品、日用百貨為主的便利店,屈臣氏則是以保健、美容產品為主的護理便利店,在專業上更接近消費群體。
  • 便利店要賣藥了 欲動45萬零售藥店的奶酪
    三家店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不過店員都表示,過陣子在店裡可以買到藥的可能性很大,而其中一家的女店長更是告知,公司已著手「準備辦證」。近日,北京市商務委聯合市發改委、財政局等六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連鎖便利店可按有關標準申請零售經營乙類非處方藥,申請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的可由企業總部統一配備質量管理人員。
  • 在便利蜂,每一串關東煮都擁有姓名
    兩周後,這份改良後的水煮蘿蔔通過「考核」,出現在便利蜂所有門店裡,迅速成為賣得最好的關東煮單品。時值冬季,關東煮迎來黃金時間。據便利蜂統計,其門店關東煮銷售自入冬以來增長35%。關東煮可謂便利店最有代表性的食品,即使是國內那些不賣便當、不賣飯糰的本土便利店,也要在收銀臺附近支起一口鍋,一燉煮便像有了煙火氣息,形式和內容也豐滿起來。但關東煮真的這麼容易做好嗎?
  • 咖啡館裡正流行賣肉夾饃、熱乾麵、關東煮?
    因為這家咖啡館裡賣肉夾饃。經常探店,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咖啡館裡賣肉夾饃、熱乾麵、關東煮…咖啡館裡賣餐食,甚至是小吃的,越來越多了。買的客人還不少,1天能賣出二三十份。附近的客人們把肉夾饃當早餐、下午茶、甚至零食,還可以跟蔬菜沙拉組成套餐。而最近,隨著豬肉價格上漲,這家店的肉夾饃從9.9元被迫漲到了12元。聽起來單品收入似乎不高,但是銷量一直很穩定,對於這樣一間藏在居民樓的社區店,每月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 記者走訪9家「24小時藥店」 僅兩家半夜賣藥且只賣「救命藥」
    僅有兩家藥店的店員接聽了記者撥打的服務熱線,但她們都表示,藥店夜間只售賣「救命藥」。  針對這一情況,省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責令藥店立即整改。此外,省食藥監局要求各市縣食藥監局自查轄區內2015年9月14日後新開辦的藥店,如店堂外未設立夜間售藥標識或服務熱線打不通,不能保證24小時藥品供應的情況,要求立即整改。
  • 便利店賣簡餐 靠「便利」掙錢
    目前,我市大大小小的便利店已經在樓區和街邊遍地開花,競爭越發激烈。而一些年輕人和上班族集中的小區裡,一些便利店開始利用簡餐「突圍」,從粥、茶葉蛋到包子、關東煮,簡便的一份美食竟成為小店收入的大頭兒,部分便利店每個月賣簡餐就有一兩萬元的銷售額。
  • 關東煮掉地後衝水接著賣,衝掉了什麼
    撿起掉在地上的關東煮,用水簡單衝一衝,又再次扔回鍋裡——1月4日,一位網友發布視頻,曝光了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員工的上述不合規做法。視頻顯示,當顧客質疑店員的這一行徑時,後者卻不以為然,稱「我們地面每天都擦」「這都衝乾淨了」。
  • 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食品安全不容圖便利
    5日凌晨,@京津冀羅森 發布聲明回應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一事,稱「已經開始進行徹底調查,並立即暫停了該店關東煮的銷售。」此前4日,有網友爆料,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員工把掉在地上的關東煮撿起來,用水衝一衝後又放回鍋裡。
  • 小夥子在街邊賣關東煮,1元1串,物美價廉,一天就能賺上千!
    小編就非常的喜歡去吃街邊的小攤,因為那裡的小吃不僅美味,而且價格也是非常的便宜的,最近幾年小吃,生意可謂是非常的紅火,可以說近幾年是小吃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因為近幾年,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越多的越多的人喜歡去吃美食了,有的人為了追求美是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了,而這幾年小吃的身影也是非常的常見在街上隨處都能見到。
  • 加盟藥店卻無藥可賣,開新店又遇難題,老闆:店內一瓶藥都看不見
    導讀:加盟藥店卻無藥可賣,開新店又遇難題,老闆:店內一瓶藥都看不見!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這麼一說,一般生病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大病就醫,小病自己去藥店買點藥服用。自己開業的新藥店,店內居然看不見一盒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事情是這樣的,前年有幾個男士一起合夥加盟了一所藥店,公司一直斷斷續續進不來貨,從外面買藥也不行,所以導致了藥店裡面的貨架上一直沒有藥品出售。這還不算什麼,這幾位合伙人尋思著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就準備重新開辦一個新店。開新店是好事,可是隨之有迸發出一件讓幾位合伙人頭疼的事情。
  • 北京便利店將允許售藥 便利店可以買到哪些藥
    ­  業內人士表示,「允許便利店賣藥」廣受關注的背後,是消費者對便利店便民功能升級擴容的期待。而隨著北京便利店發展按下「快進鍵」,整個行業的競爭也會趨於激烈,供應鏈能力、營運團隊的執行力、後臺的信息化水平是贏得這場「戰爭」的關鍵。
  • 日本各大便利店再陷危機,現燒關東煮即將消失!
    最近,日本全家便利店宣布可能會逐步淘汰現煮關東煮,全面改為微波關東煮。 關東煮(おでん)是日本便利店的招牌美食之一,這種四季宜吃的小食,不僅能夠代替一日三餐,還能為忙碌或者勞累的人們提供便利。
  • 關東煮,日本的國民料理如何佔領中國人的胃?
    隨著大雪一起到來的,是各大便利店冬季才會上架的關東煮。 夜裡八九點,中國留學生王向東兼職的全家便利店依舊人來人往。上完課的大學生,剛下班的上班族,還有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他們大多數人都會在購物後,點一碗熱騰騰的關東煮。 「札幌的冬天太冷了,大家就都來買關東煮了,因為吃了能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