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農曆十月二十五),為悟公上人圓寂十五周年紀念日,又近上人百年誕辰,慧日禪寺舉行為期多日的紀念法會,緬懷上人以法化度的恩德,也祈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佛日增輝、海內安和。
2020年12月6日(農曆十月二十二),以「大悲願力 人間怙主」為主題的紀念悟公上人誕辰一百周年圖片展在慧日禪寺開幕。
開幕式禮請岱山慈雲極樂寺、黃巖道林寺住持淨友法師,寧波慧日禪寺、五臺山古文殊寺住持傳喜法師,慧日禪寺監院來安法師、西堂果能法師、副當家善敏法師共同主法。
此次圖片展,匯集展出上人生平照片、墨跡書札及教內耆宿題字等珍貴資料百餘件,展現了一代佛門耆宿弘法濟世、傾奉佛教的巍巍功德。
五位法師及溫陳順居士等為圖片展揭幕、剪彩。
入夜,慧日寺於大雄寶殿舉行灑淨儀式,以甘露法水嚴淨道場,祈願違緣盡除,一切眾生皆得法益。
次日上午,為期三天的《妙法蓮華經》誦經法會於法堂啟建。經藏之慧,如和煦春風,消去心冰。梵音朗朗,洞開性靈。佛子們身心澄淨,曉了衣珠本具,覺知心佛無差。
在悟公上人心裡,《法華經》的分量不可言喻。上人一生誦法華、修法華,更不遺餘力廣弘妙法。而今道場內外,法華之音徹響。這一殊勝的佛法的延續,使得這場誦經法會更具意義。
12月9日(農曆十月二十五),時值悟公上人圓寂十五周年紀念日。因緣殊勝,寧波慧日寺、保定月明寺、五臺山古文殊寺僧俗七眾、護法檀越等,為祈國泰民安、佛運昌隆,常住三門鎮靖、海眾安和,悟公上人早返娑婆、乘願再來,所有有緣四眾弟子業消智朗、增福延壽,敬設上堂大齋。
視頻:20201209紀念悟公上人百歲周年上堂大齋
上堂齋是叢林中非常隆重的一項佛事。引禮師帶領齋主迎請和尚說法,需備香盤、幢幡、爐、燈、寶蓋等儀仗,和尚則執如意,更有持拄杖、拂塵、缽、具、香盤等侍者隨侍。
上堂大齋極具儀式感,清淨莊嚴,令人見之生善;其梵唄清淨明徹,令人聞之耳根清淨;其讚詞之優美,令人忘返息心;其說法之深遂,令人多聞生慧;其齋僧供佛,必長養眾生功德種。
一時鐘鼓俱作。金爐引御煙,彩幡映寶幢。慧日禪寺住持傳喜大和尚慈悲應請,登法王座,說無上法:
慈濟無疆大醫王,
四海群生沐恩光。
涅槃城裡懸慧日,
早還娑婆作慈航。
伏以:悟公上人,宿受佛囑,乘願示生。邁龍象以蹴踏,為天人之覺儀。秉金剛心,具那延力。懷普門大士之慈悲,具彌勒菩薩之宏量。
大眾當知,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由迷悖故,枉作眾生。上人功德,乃由多生多劫之修持而成。絕無天生彌勒,地長釋迦,不加修持,便成正覺之事。
今特示一捷徑法門。當於一切時處,念念念佛。在見色聞聲,觸機遇境之時,反觀一切見聞覺知,畢竟是承誰之力,誰之所使。觀之久久,念佛切切,則見聞覺知,了不可得。自然靈光獨耀,佛光無遮,徹證真常,自他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同生西方矣。
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瞻岐鎮慧日禪寺,於佛曆三千零四十七年,二零二零年,紀念悟公上人圓寂十五周年之日,有寧波慧日寺,保定月明寺、五臺山古文殊寺,僧俗七眾護法檀越等,為祈國泰民安,佛運昌隆。常住三門鎮靖,海眾安和。悟公上人早返娑婆,乘願再來。所有有緣四眾弟子業消智朗,增福延壽。敬奉三寶,圓滿敬設,上堂大齋,功德難思,利樂無窮。雖然如是,今大齋慶贊一句,作麼生道呢?
身心本是金剛體,覺性圓明無相生。
大覺大願渡群迷,師具總持三寶恩。
是日下午,傳喜法師於三聖殿前為大眾慈悲開示。
十五年前的農曆十月二十五日下午,悟公上人進入法界的禪定,返回極樂世界。上人一生為我們示範了生命的活法,在動蕩的年代為眾生做心靈的依怙。
中國的文化,只有實踐者才能從中得到受用,才能證明它的偉大。與上人同一時代的大德們,都是系統學習了佛教文化,深刻體驗了佛教文化的力量,充滿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所以他們擔起了傳承、保護乃至傳揚中華文化的偉大使命。
鐵肩擔道義。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裡,一個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他所經歷的滄桑苦難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但上人的面容裡不曾有苦難的陰影,他的皺紋裡充滿了快樂和法喜;在他的眼裡,眾生皆是佛,世界一片光明。這就是佛法的力量。
所以只要有佛法,世間就有辦法。一個有強大智慧的人,他對境界的消化力是非常強大的。再大的苦難,在雄厚的智慧、深厚的修養面前,都能變成蜜汁。
別人給予傷痛,他慈悲地回報以功德。這種生命的垂範,雖然我們不能完全理解,也沒有辦法用身心去體悟,但我們的態度應該是虔誠的,保持一種敬意、一種仰視。
在苦難裡堅守信仰,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這需要非常大的魄力,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就是我們信仰的火種的來源。我們此刻能夠信佛,完全來自於這種恩惠,所以要飲水思源。只要我們還在信仰,還受用著佛法,就要感恩我們的上人,感恩這些祖師大德們——我們人類的導師,他們以難以言喻的情懷和毅力,行走於黯黯長夜之中。
我們祈請祖師們乘願再來,但實際上,我們拿什麼祈請他們再來?這個五濁惡世,我們實在不忍心他們來,我們唯獨能祈請他們來的理由,就是自己要活出樣子來,珍惜信仰的火種,依教奉行,我們也像上人那樣能夠覺醒,能夠戒惡修善,能夠發菩提心,能夠自利利他。我們也走向解脫,這才不枉他們來救我們一場。
視頻:恩師歸西十五周年的感懷
我們要發菩提心,為一切眾生發願成佛,把眾生放在第一位。
生起菩提心,是一切諸佛最歡喜的。當我們發願為了眾生,來學所有菩薩的行處,去積累成佛的資糧,我們的生命才是可禮可贊的,我們這一生才變得具有價值。
如果此生只是製造了下一世的輪迴,那就愧對自己的生命;而學佛、追求解脫,才是真正地對自己有貢獻、對家族有貢獻、對社會國家有貢獻。
上人的慈像前,法師為大眾傳授五戒。
盡形壽不殺生,盡形壽不偷盜,盡形壽不邪淫,盡形壽不妄語,盡形壽不飲酒。一句句「能持」聲徹天地,遠谷流響。這是佛子們對三寶的鄭重承諾。它在迴旋在我們生命的山谷裡,伴隨著法身慧命的成長。
入夜的慧日寺,燭光熠熠。佛子們憶念著上人,憶念著為人類點燈的祖師們,內心溫暖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