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網易雲音樂、QQ音樂試水播客,大平臺能破解小眾市場的...

2020-12-20 36氪

對於絕大部分國內網際網路用戶來說,播客一詞顯得遙遠,無論是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懶人聽書等老牌平臺,還是小宇宙、貓耳FM等新銳垂類平臺,都算不上是什麼大眾熟知的產品。

然而,在音頻賽道,播客似乎成為了今年的寵兒。

2020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推出播客App酷我暢聽、閱文集團推出閱文聽書、字節跳動推出番茄暢聽、快手則孵化出皮艇,巨頭入局讓一向平靜的播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熱鬧。

隨著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在近期試水播客功能,兩大音樂平臺的入局更是為今年熱鬧的播客市場增添了新的看點。

11月25日,網易雲音樂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改版,其最新上線的8.0版本最核心的亮點在於新增了播客功能,「播客」首次作為底部一級菜單出現,原有的歌單模式也被應用到播客當中,推出「播單」功能。

網易雲音樂8.0版本新增「播單」一級入口

8.0版本發布後,網易雲音樂還在其播客欄目新增了播客錄製工具,用戶錄製聲音後添加封面、名稱、分類、說明等信息,就能發布自己的播客。

網易雲音樂播客錄製功能

緊隨網易雲音樂之後,QQ音樂也在12月中旬測試播客功能。據用戶和媒體爆料,QQ音樂正在研發測試一個新版本,並將在新版本中突出播客內容,在一級菜單新增「播客」入口。除此之外,QQ音樂還將與播客App小宇宙合作共同運營播客板塊。兩大音樂平臺近期的改版幾乎如出一轍。

圖:網絡

小宇宙是2020年3月底上線的一款播客產品,上線後的短短幾個月內就獲得了網友們較高的評價,被認為是「目前最輕量化、最純粹、最便捷的國內首款垂直中文播客客戶端」。

音樂平臺紛紛入局播客,是出於需要找到音樂之外能增加用戶使用時長的聲音內容形式,單集時長更長、更具陪伴感的播客順理成章地成了重要發力點。

音樂平臺的增長焦慮

「長音頻」成為頭部音樂平臺熱衷討論的對象。

音樂流媒體這一兩年來都熱衷於討論「長音頻」,原因是以音樂為代表的短音頻,在用戶增長方面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天花板,音樂平臺的用戶規模雖然仍在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隨著用戶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行業增長紅利的消退,對於平臺來說,想要持續性實現用戶增長只會越來越吃力。

即便是國內唯一上市的音樂流媒體平臺騰訊音樂,也難以通過讓用戶為音樂本身買單獲取可觀收入。

以騰訊音樂為例,雖然其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8億,但單純依靠音樂下載、付費會員等業務的收入卻有限,比例不到總收入的30%。

騰訊音樂的絕大部分收入由其社交娛樂業務構成,主要來源於旗下全民 K 歌、酷狗直播等音樂社交娛樂平臺的直播打賞。直播打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承擔著騰訊音樂主要的盈利任務。

樂平臺迫切需要找到下一個具有想像力的音頻業務,在這樣的背景下,長音頻成為了被各家盯上的新風口。

因為絕大多數播客背後都是由一兩個人主導,一個播客品牌與主播個人風格強綁定的原因,播客具有類似音樂的高辨識度。

更重要的是,播客的成本低於音樂。每當有人在音樂流媒體平臺上聽了一首歌,平臺就必須向唱片公司支付聽歌的費用,但播客通常由創作者個人或工作室製作,並無第三方公司從中分成,音樂流媒體平臺也不需要向第三方連續不斷支付版權費用。

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4.9億,行業市場規模同比上年增長55.1%至175.8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43.1億元。

《2019-2020年中國在線音頻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音頻市場用戶規模以16.8%的漲幅達到了4.86億人,預計 2020年音頻市場用戶規模將達到5.42億。無論是從市場規模還是用戶增長的角度來看,中國在線音頻行業的潛力都值得市場期待。

今年以來,新的播客節目井噴、播客產品小宇宙大火、播客主進行商業化嘗試。這一波繁榮的信號讓原本掛著「小眾」標籤的播客有了出圈的勢頭,也讓播客成為了亟需尋找增長點的巨頭們爭相布局的新賽道。

大平臺能破解播客的變現難題嗎?

音樂流媒體進軍播客領域具有天然優勢,二者具有天然的契合點:都屬於伴隨式聽覺體驗和音頻消費形態,也都是「耳朵經濟」中備受市場關注的增長點。

音樂流媒體巨頭或許能夠通過天然的渠道、技術資源和用戶優勢,幫助原本局限的小眾市場的播客進一步「破圈」。如今押注播客的各個音樂乃至社交平臺讓製作者有多個渠道的選擇,優質內容的曝光機率大大增加。

根據PodFest China在《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聽眾與消費調研》中給出的中文播客核心聽眾用戶畫像,中文播客聽眾最常使用的5個收聽渠道是Apple Podcasts (49.7%)、喜馬拉雅(37.9%)、網易雲音樂 (35.0%)、微信公眾號內嵌音頻 (21.9%) 和Pocket Casts (19.5%)。

可以看出,儘管以小宇宙為代表的一些小眾播客做到了「小而美」,大眾熟知的音樂和社交等平臺仍是用戶收聽播客的主要渠道。

那麼播客的商業價值到底如何呢?目前還需要打一個問號。

在流媒體平臺布局播客內容並探索播客商業化這件事上,美國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已有探索。

Spotify在2019年就宣布了從音樂到音頻優先的戰略轉向,但通過一年的實踐,Spotify發現播客並沒有為公司帶來利潤增長。播客只是增加了用戶參與度,卻沒能將用戶轉化為收入,並且運營播客本身也在沒有額外收入的情況下增加了成本。

對於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頭部音樂平臺來說,在播客這條並不寬闊的賽道,目前大家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從20世紀初播客出現開始,各方參與者始終在迷霧中穿行,一直未探索出成功的商業模式。

擁有更大流量、更多用戶的音樂巨頭是否能突破播客的商業變現困境,真正幫助播客釋放其商業價值,依然需要時間的考驗。

相關焦點

  • 焦點分析|網易雲音樂、QQ音樂試水播客,大平臺能破解小眾市場的...
    2020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推出播客App酷我暢聽、閱文集團推出閱文聽書、字節跳動推出番茄暢聽、快手則孵化出皮艇,巨頭入局讓一向平靜的播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熱鬧。隨著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在近期試水播客功能,兩大音樂平臺的入局更是為今年熱鬧的播客市場增添了新的看點。
  • 小眾播客,音樂平臺的新戰場?
    當時絕大多數播客都是「為愛發電」,沒有太多賺錢的考量,他們選擇音樂平臺的想法也很簡單:希望有一個播節目的地方,能讓更多人聽到。2013年,網易雲音樂以黑馬的姿態出現在中國音樂市場,接著吸引了許多播客入駐。網易雲音樂成為不少播客「發家」的地方——其強項在於社區氛圍和算法,而播客又非常依賴與聽眾的互動,一些即便是沒有平臺支持的播客也因此依靠自然流量積累了自己的第一批粉絲。
  • 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QQ音樂:移動音樂APP競品分析
    業界現狀2.1 資本布局在全民「網際網路+」的大行情下,「網際網路+音樂」領域同樣也是資本熱點,近3年數位音樂領域特別是在移動音樂的投資併購比較活躍,社會資本持續進入。傳統音樂平臺方面,BAT巨頭們的布局逐步成型明晰,阿里巴巴收購蝦米音樂、天天動聽,成立阿里音樂進行資源整合。而qq音樂與百度音樂開始以獨家版權戰略提升曲庫規模,用以影響用戶體驗。
  • 競品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選擇理由筆者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粉絲用戶,見證著網易雲的成長,作為產品生涯第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APP進行分析更適合。然而沒有一個東西是完美無缺的,網易雲也不例外,它任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逐步的克服,這樣才能在音樂路上越走越遠。
  • 競品分析 | QQ音樂 VS 網易雲音樂
    本文作者從產品的市場、發展歷程、運營數據、產品定位、目標用戶、盈利模式和產品功能等幾個方面分析其優缺點,對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這兩款App進行分析,說一下自己的見解,試圖找出各自的不足,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 品玩非獨家|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
    此前一向顯得「小眾」的播客行業,正在迎來巨頭玩家入場。品玩獲悉:QQ音樂正在研發測試一個新版本,該版本最大的變化在於其將突出播客內容。小宇宙擁有類似RSS訂閱機制的產品邏輯——用戶需要主動訂閱播客內容,但同時,它也提供一些平臺類的服務,如少量的官方推薦內容,以及一些輕度社交功能等。據與QQ音樂有密切接觸的播客公司稱,QQ音樂已將「播客」納入長音頻戰略的重點方向,對其投入更大流量支持,「為播客帶來更多優質資源整合的機會」,並將目標對準了「做播客行業內最專業的服務引擎」。
  • 酷狗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產品體驗&競品分析
    相比之下,網易雲音樂在2013年才以移動端為起點正式上線,但是網易雲以社交為突破點,至2015年7月,網雲音樂宣布其用戶數突破1億。2.網絡音樂產業生態鏈逐漸形成一方面,商業模式向產業上遊延伸,以QQ音樂、阿里音樂為代表的大型網絡音樂平臺先後重金投資海外音樂娛樂公司,各軟體推出 「新聲.力量」計劃、「眾創+音樂」平臺、「星夢工程·造星計劃」、網易音樂人等都旨在挖掘有潛力的音樂人,發掘原創市場的潛力,從上遊開始創建一條完整的音樂產業關係鏈,減少獲取版權的成本。
  • 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繼網易雲之後QQ音樂也將入場播客
    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根據最新消息,QQ音樂在今天正在測試一個包含播客板塊的全新版本,並且已經開始進行灰度測試。該版本最大的更新就是在QQ音樂「寸土寸金」的首頁進行了更改,在原來「推薦」、「音樂館」、「電臺」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一個新的「播客」入口。
  • QQ音樂吃掉「海洋系」之後,網易雲音樂也坐不住了!
    網易雲音樂將向外釋放12%到15%的股權,網易依然為網易雲音樂的最大股東,佔股比例超過85%。 整個在線音樂市場,版權仍是核心。而從海洋系、QQ音樂系和阿里系三分天下,到如今又形成阿里巴巴和騰訊對決的格局。在線音樂格局大變,付費音樂市場有望變的火爆?
  • 競品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QQ音樂
    選擇理由筆者一直是網易雲音樂的忠實粉絲用戶,見證著網易雲的成長,作為產品生涯第一份競品分析報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APP進行分析更適合。然而沒有一個東西是完美無缺的,網易雲也不例外,它任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逐步的克服,這樣才能在音樂路上越走越遠。
  • 品玩非獨家|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
    此前一向顯得「小眾」的播客行業,正在迎來巨頭玩家入場。品玩獲悉:QQ音樂正在研發測試一個新版本,該版本最大的變化在於其將突出播客內容。小宇宙擁有類似RSS訂閱機制的產品邏輯——用戶需要主動訂閱播客內容,但同時,它也提供一些平臺類的服務,如少量的官方推薦內容,以及一些輕度社交功能等。據與QQ音樂有密切接觸的播客公司稱,QQ音樂已將「播客」納入長音頻戰略的重點方向,對其投入更大流量支持,「為播客帶來更多優質資源整合的機會」,並將目標對準了「做播客行業內最專業的服務引擎」。
  • 系列分析: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的商業化與用戶體驗(一)
    編輯導語: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是大家常用的兩款音樂APP,關於二者的產品體驗報告和分析雖然有很多,但大多數都分析的過於寬泛,並沒有針對某一個或幾個功能而進行對比分析,並且提出相關的見解。本文作者發現了這個現象,並且針對二者做了詳盡的分析。
  • 播客攪動在線音樂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短兵相接?
    「荔枝播客」是繼即刻的「小宇宙」、快手的「皮艇」後,第三個獨立中文播客產品,而字節跳動、閱文等大廠的播客產品也已在路上。這個風口顯然已經攪動了在線音樂市場。2020年11月25日,網易雲音樂8.0版本上線,「播客」功能出現在底部一級菜單欄,原有的歌單模式也被應用到播客當中,推出「播單」功能。12月中旬,播客功能也出現在QQ音樂頂部菜單欄。
  • 競品分析 | QQ音樂 VS 網易雲音樂
    本文作者從產品的市場、發展歷程、運營數據、產品定位、目標用戶、盈利模式和產品功能等幾個方面分析其優缺點,對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這兩款App進行分析,說一下自己的見解,試圖找出各自的不足,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 音樂平臺最新社交功能對比分析:網易雲音樂 VS 蝦米 VS 酷狗
    近年來,音樂播放平臺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個性化的應用創新已經成為競爭焦點,音樂社交就是其中一條突圍之路。本文作者以網易雲音樂、蝦米、酷狗為例,從評論頁、個人主頁、差異化功能等角度,對比分析了以上音樂APP的社交特性,與大家分享。
  • 競品分析:QQ音樂VS網易雲音樂,未來誰更受喜愛?
    目前市場上佔比靠前的音樂類產品主要是騰訊系和網易。背靠大公司,資金充足,也可以成為網易雲音樂作為競品分析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國在線音樂市場中的APP的時長範圍和商業模式基本相似,客戶群體也基本相同,所產出的產品的功能差異不大,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可以說是較為直接的競爭對手。三、競品分析1. 產品定位
  • 網易雲音樂上線「禪音行動」:細分音樂市場背後的長尾經濟實驗
    12月26日,網易雲音樂(以下簡稱「雲音樂」)推出了「禪音行動」,這是一場頗為小眾但又十分純粹的音樂扶持活動:雲音樂正式啟動「禪音作品徵集計劃」,以平臺資源為依託,扶持禪音音樂人、推廣禪音音樂作品——將禪音音樂市場推向大眾。近期,雲音樂聯合香積寺(杭州佛教名寺)舉辦了一場「禪音」新年祈福音樂會,將古老深遠的禪樂、眾生祈福的莊重儀式結合時下網際網路AR技術,讓禪音進入公眾視野。
  • 在網易雲音樂,再造一個「B站」
    網易雲音樂也在嘗試做直播、短視頻、播客等內容,雖然其內容偶爾與音樂分道揚鑣,但最終或者是大部分內容還是要與音樂相關,而不是相悖,這樣雲音樂的故事才講得通。也即更多的音樂內容消費的新形式。音樂達人產生的UGC內容不僅可以吸引用戶,加強社區文化,促進內容討論和互動。
  • 網易雲音樂的「桎梏」時刻
    作者| 超新星財經編輯| Ray作為網易雲音樂的資深用戶,不免會擔心,網易雲音樂有朝一日會像蝦米音樂一樣,小眾到「無人問津」。網易雲音樂,一款讓用戶又愛又恨的產品。曾經的網易雲音樂,界面清新簡潔,推薦精準到位,充滿了喜怒哀樂的歌曲熱評讓用戶感同身受,在版權「免費」年代裡,用戶嚮往網易雲音樂那樣的簡單純粹和文藝氣息。
  • 產品分析|以網易雲音樂和落網為競品對象,聊聊QQ音樂的產品功能與...
    另外,QQ音樂在音樂的音質效果上不斷打磨,獨有SuperSound音效與DTS 音效,適配百款耳機的功能,能滿足對音樂有更高要求的人、耳機發燒友的需求。(3)市場分析同之前音樂市場盜版資源泛濫的亂相相比,在線音樂行業發展環境越來越完善,這些與產業環境、社會模式、商業模式與政策環境上的改變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