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餘萬隻候鳥飛臨七裏海、北大港溼地 天津投放2萬斤魚苗為候鳥...

2020-12-13 網信靜海

2020-11-17 11:07 津雲

津雲新聞訊:當下正是候鳥遷徙季。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

(七裏海溼地 候鳥群飛)

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七裏海溼地進行了保育放流,各投放1萬多斤的魚苗,這些魚苗都是鯽魚的,大小在5-10公分左右,適合鳥類採食。

(七裏海、北大港溼地各投放1萬斤魚苗)

(投放魚苗)

今年秋冬交替之際氣溫較往年略高,南飛過冬的候鳥已經進入觀賞高峰期。據了解,從2017年起,北大港溼地嚴格禁止所有工業活動,分步實施退漁還溼,實行封閉式管理。有水溼地面積從2017年的140平方公裡增長到240平方公裡。北大港溼地又連續兩年通過引灤入津和南水北調工程向北大港水庫實施生態補水,進一步營造適合鳥類生存的水體環境。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野保科孫洪義介紹:「針對候鳥的不同的採食特性,我們進行了人工投喂。本次投放了1萬多斤魚苗。後期我們還會根據候鳥遷徙情況,再安排一些投放玉米或者是投放魚苗。」

(溼地增殖放流)

(為候鳥「保駕護航」)

(溼地淺灘到處是候鳥腳印)

在七裏海溼地,記者看到成群的候鳥或在水面棲息,或列隊飛行,或在水錶覓食。片片蘆葦中,傳出陣陣鳥鳴。「近年來,經過我們合理調節溼地水位,現在七裏海溼地非常適合鳥類棲息。經過前期的捕撈測試,目前溼地內部小魚小蝦的密度基本上能保障鳥類棲息的要求。但是,結合專家、志願者意見,為了保障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吃得飽、吃得好』,我們年初在溼地投放了一次魚苗,本次我們投放一萬多斤約15萬尾魚苗。」七裏海溼地管委會主任陳力表示。(津雲新聞記者董立景 攝影蒲永河)

責任編輯:張靜哲

相關焦點

  • 40餘萬隻候鳥飛臨天津這些溼地
    當下正是候鳥遷徙季。近年來,天津持續不斷加強溼地環境保護,北大港、七裏海溼地已經成為候鳥過境的重要棲息地,目前來津經停的候鳥已多達四十餘萬隻,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為了更好地保障鳥類覓食活動,天津分別在北大港、七裏海溼地進行了保育放流,各投放1萬多斤的魚苗,這些魚苗都是鯽魚的,大小在5-10公分左右,適合鳥類採食。
  • 天津市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投放魚苗2萬斤 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
    天津市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投放魚苗2萬斤 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2020-03-11 14: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濱海新區政府網站        瀏覽量: 2171 次我要評論 3月3日上午,在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來臨之際,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管理中心共同在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開展宣傳活動,實施魚苗投放。
  •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來超10萬隻候鳥
    新華社天津10月9日電(記者毛振華)秋意漸濃,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最近迎來大批候鳥停歇。據當地巡護人員估計,候鳥數量已經超過10萬隻。而在半個多月後,溼地將迎來候鳥遷徙的高峰。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以北大港溼地為代表的渤海西部,又是這一重要組成部分中最為關鍵的鳥類遷徙通道。作為天津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大港溼地具有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的典型特徵,遷徙中的鳥類選擇在此「補給」。
  • ...天津的多個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吃飽住美 候鳥變「留鳥」
    內容提要: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北大港溼地:加強巡護監測 適時安排投餵天津北方網訊: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自2017年以來,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累計完成生態補水5.35億立方米,有水溼地面積由此前的140平方公裡增長到目前的240平方公裡,有水溼地保有率達69%。如今,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成效日益顯現,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是珍貴的「鳥天堂」。截至目前,北大港溼地共監測到279種鳥類,不乏白鶴、丹頂鶴、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火烈鳥等珍稀鳥種。
  •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來今年首批六千餘只候鳥飛抵
    新華網天津3月14日電(記者毛振華 孟華)記者從天津濱海新區政府獲悉,隨著中國北方入春以來氣候逐漸轉暖,作為天津市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和永久性生態保護紅線區,北大港溼地近日迎來今年首批提前回歸的候鳥6000餘只。為加強對候鳥的保護,溼地所在的濱海新區相關部門已經開展相關保護工作。
  • 候鳥把魚塘當「食堂」,養殖戶卻「惹不起」
    候鳥把魚塘當「食堂」,養殖戶卻「惹不起」天津七裏海溼地生態修復之後平添新煩惱,當地政府正在求解難題▲七裏海溼地一景(11月3日攝)。 記者李然攝秋深冬起,木落霜飛。為了解釋給養殖戶帶來了多大經濟損失,他算了筆帳,「一隻鳥一天要吃2到3斤魚,持續了一個月左右,多的時候來的鳥上千隻,我兩片魚塘一共損失了15萬斤魚,差不多損失了50萬元左右。」七裏海溼地附近,有眾多像馮義豹一樣的農戶,都靠養殖魚蝦蟹為生,受損失的,也遠不止他一家。在70多公裡外的北大港溼地,農戶們面臨同樣的窘境。
  • 10萬隻候鳥落腳北大港溼地,「大部隊」在路上
    今年南遷候鳥抵達的時間,基本與往年持平,通過巡護人員在「十一」期間的巡護記錄,眼下,已有大雁、白琵鷺、赤膀鴨、鳳頭鸊鷉、東方白鸛等88種鳥類在北大港溼地落腳,初步估計,數量超過10萬隻。每年春、秋兩季,都有數十萬隻鳥類飛抵北大港,並在此長期停歇。因此,北大港溼地素有「候鳥天堂」的美譽。
  • 候鳥成「強盜」,魚塘變「食堂」,保魚還是護鳥?天津養殖戶誰都...
    七裏海溼地一景(11月3日攝)。 本報記者李然攝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劉元旭、白佳麗、黃江林)11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候鳥把魚塘當「食堂」,養殖戶卻「惹不起」——天津七裏海溼地生態修復之後平添新煩惱,當地政府正在求解難題》的報導。秋深冬起,木落霜飛。
  • 溼地環境不斷改善 天津成為鳥類「五星級驛站」
    在古海岸溼地自然保護區(俗稱七裏海溼地),鳥類數量種類增加,曾在七裏海溼地消失10餘年的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重返七裏海。今年秋季以來,來此棲息的除了有5000多隻東方白鸛外,還有白琵鷺近千隻,多年很少見到的灰鶴也有上百隻之多,此外還有大鴇、反嘴鷸等鳥類近百種,共計10餘萬隻。
  • 吃得飽待得美 七裏海成候鳥天堂
    「今年來的候鳥有近百種十多萬隻,其中東方白鸛有1500隻左右,還有反嘴鷸、黑尾塍鷸等珍稀鳥類。」七裏海管委會顧問於增會告訴記者。近年來,寧河區加大七裏海溼地的修復保護力度,全力推動十大工程實施。目前,溼地核心區內工程已完成,其他工程正在有序推進。
  • 北大港溼地迎來候鳥遷徙季【組圖】
    11月12日,候鳥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棲息。 近日,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11月12日,候鳥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飛翔。 近日,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 七裏海,津東60裡的候鳥驛站
    天津市委宣傳部供圖出津城東去30公裡,就到了久負盛名的「七裏海」。七裏海則呈現出另一派活力迸發的景致——數不盡數的候鳥次第起落,悅耳的鳴叫聲宛如天籟之音……也許正是因了它絕美的風景,七裏海在2009年榮膺天津八大特色旅遊景區之一。
  • 北大港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18萬候鳥大部隊來了
    原標題:北大港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18萬候鳥大部隊來了這幾天,隨著氣溫下降,北大港溼地呈現出一派萬鳥翔集、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這裡迎來了超過18萬隻候鳥南遷大部隊,包括300多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
  • 「 鬥爭」與和解:1389隻東方白鸛與損失慘重的魚塘主
    >東方白鸛全球僅3000隻左右,素有「鳥類大熊貓」之稱,每年秋冬,它們都要進行一次長達3000公裡的遷徙,天津的北大港溼地、七裏海溼地一直是它們南遷路上的「歇腳」地。 東方白鸛全球僅3000隻左右,素有「鳥類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鳥渾身雪白,有一雙細長而鮮紅的腳,嘴巴又尖又長,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以捕食魚、蛙、昆蟲為生。 每年秋冬,它們都要進行一次長達3000公裡的遷徙,從繁殖地黑龍江及烏蘇里江沿岸,飛至鄱陽湖保護區越冬。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隨著天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天津遷徙、停歇。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2015年以來,每年過境北大港溼地保護區的候鳥數量都達數十萬隻,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更是達到100餘萬隻。
  • 北大港溼地展和諧生態畫卷
    水清、岸綠、鳥飛的北大港溼地,成為濱海新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更是在此繁衍,成為「留鳥」。生態修復不斷升級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
  • 生態系統完整向好 天津北大港溼地內鳥類已超過276種
    中新網天津2月1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月1日從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隨著生態環境逐步變好,截至目前,在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內監測到的鳥類已超過276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物種11種,國家Ⅱ級保護物種37種。
  • 天津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昨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按照生態功能和環境效益的重要性,溼地分為國際重要溼地、國家重要溼地、省級重要溼地和一般溼地,採取建立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等方式對溼地予以保護。根據《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我國於今年2月3日指定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為國際重要溼地。
  •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秋冬季數十萬候鳥過境 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來津
    天津北方網訊: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本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候鳥將天津作為遷徙的必經之地。今年10月以來,本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本市。
  • 天津北大港等7處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內容提要: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野和草原局近日發布的第15號公告,天津北大港溼地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天津北方網訊: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野和草原局近日發布的第15號公告,天津北大港溼地等7處溼地被核准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北大港溼地位於濱海新區東南部,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