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堅持送百餘位老兵回大陸 臺灣省裡長劉德文不收分文報酬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江家齊的靈骨返鄉,只是劉德文15年來跨海踐諾的一趟普通行程。自2003年以來,這名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為了完成大陸老兵葉落歸根的遺願,往返海峽兩岸已有100餘次。15年來,劉德文堅持送100多位老兵骨灰回大陸,從不收取報酬,他說:「兩岸骨肉相連,我就是老兵們的兒子。」 

辭掉優越工作照顧轄區老兵 

    今年52歲的劉德文,出生於臺灣省屏東縣高樹鄉,祖籍福建漳州,父母都是普通農民。大學畢業後進入銀行工作,每月工資7.2萬元(新臺幣,下同)。

    1998年,劉德文被選為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裡長。所謂裡長,類似大陸的居委會主任,不過沒有工資,每個月有4萬元辦公經費。

    劉德文管理的轄區,有個老舊的祥和山莊,裡面居住著上千名老兵。為了照顧好這些老兵,劉德文常常要向單位請假。

    有的老兵從床上摔下來沒人管,有的老兵拄著拐杖外出買飯,老兵們細數兒時家鄉的樣貌,深切感受幾十年骨肉分離的痛楚……劉德文實在不忍心看到老兵們晚年過得如此悽涼。2003年,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乾脆辭掉了待遇優厚的銀行工作,全身心地照顧老兵,他貼補經費,為獨居老兵送餐,一年365天風雨無阻。

    「得知丈夫招呼都沒打一聲就辭了職,我還和他大吵了一架,覺得他是不是瘋了!」妻子葉品玲說,最初她不理解丈夫,劉德文常跑大陸,家裡需要時人卻不在。後來,她看到周圍的人都在誇丈夫,慢慢認識到這件事的意義,他給孩子和家庭都帶來了很多正能量,「這是一筆精神上的財富。」

    當地有民俗人士勸告劉德文,父母在世,不可為他人做孝子。劉德文說,好在父母並不在意。他每個月4萬元的經費根本不夠用,父母還拿出養老金,除了負擔孫子孫女的學費外,還經常每月給他補貼1.5萬元,有時他手頭緊的時候,還會出售以前購買的股票應急。

    去年5月,因工作出色,劉德文獲得「最優裡長」榮譽稱號。 

跑遍亂墳荒冢找到老兵遺骨 

    為了尋找老兵的遺骨,劉德文有時需要「大海撈針」。

    有一位姓楊的湖南老兵,已去世40多年。去年年初,楊老的孫女託人找到劉德文,希望幫忙尋找。

    找遍各處的軍人靈骨樓無果,得知楊老是黃埔軍校十一期的學員,曾是一名炮兵,劉德文於是來到臺南一所炮兵學校軍營附近尋找,果然發現一片無人管理的墓地。

    墓地荒草雜生,有一人多高,墓碑顯示,這裡躺著1000多位老兵的遺骨。

    劉德文穿上防護衣,帶上鐮刀,在亂墳地裡穿梭尋找。找到第三天時,他不慎掉入一個2米多深的空墓穴裡。

    順著樹藤,劉德文費力地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穴坑的邊緣,猛然發現附近有一條手腕粗數米長的大蛇,他當即嚇得手一軟,又掉回了坑底。

    歇了好一會兒,劉德文重新爬出墓穴。有些精疲力盡的他,隨後又被雜草絆倒。

    這一倒,令他眼前一亮,正好倒在了楊老的墓碑旁!他當即通知了楊老的孫女,雙方在電話裡一度哽咽。 

自掏3.6萬元要回老兵骨灰 

    祥和裡有位姓莊的抗戰老兵,妻子是江西人,比較年輕,此前已和兩位老兵結過婚。劉德文知根知底,這名女子主要是為了錢才與莊老在一起。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莊老離開大陸時,在武昌有個妻子。再婚之前,莊老也曾多次回漢居住過,武昌的老伴也曾來臺灣探親。

    「當時,我承諾過莊媽媽,一定把莊伯伯帶回去。」劉德文永遠都記得,莊伯伯的老伴回大陸前,讓女兒李女士喊他舅舅。

    四五年前,莊老去世時,在武昌的女兒李女士也曾前往奔喪。希望能夠帶回父親的骨灰,莊老在臺灣的配偶先是同意了,後又反悔。

    老兵去世後,配偶可領取丈夫生前俸祿的一半。一年後,這個江西人返回臺灣領取半餉時,劉德文找到她商量李女士想要父親的骨灰歸葬大陸的事,她說除非莊老的女兒給她10萬元人民幣。劉德文當時直接說,願意自掏腰包出3.6萬元人民幣,對方未置可否。

    事後,劉德文並未提起過此事。因為他去過李女士家裡,知道她年過花甲又身患重病,家裡出不起這筆錢。不過,他在莊老大陸妻子的靈前承諾,會想辦法將莊老的骨灰帶回來,讓李女士在有生之年也能圓了父母合葬的心願。

    前年,莊老在臺灣的配偶再次返回臺灣領取半餉時,主動找到劉德文。在支付了3.6萬元人民幣後,劉德文終於拿回了莊老的骨灰,並送回了武昌。

    李女士將父親的骨灰和母親葬在了一起。至今,她都不知道劉德文花錢買骨灰的事。 

付出艱辛也收穫滿滿感動 

    「15年來,我送回了100多位老兵的遺骨,其中山東的最多,有40多位。」劉德文說,他雖然沒有詳細統計,但每年要送七八上十位老兵的遺骨回大陸,最多的一年送了15位,足跡遍及山東、湖北、內蒙古、寧夏以及東北三省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老兵家屬、關愛老兵志願者以及一些公益組織,也都會爭相接待劉德文。

    劉德文說,2016年初高雄地震,他一早就接到30多位大陸「親人」的電話和微信。他們叫我劉叔、舅舅或者大哥,問我家人是否都平安。真是一家人的感覺!「特別是去年我在祥和山莊照顧老兵的時候,從五樓順著樓梯滾到四樓摔傷了,武昌莊伯伯的女兒李女士及其孫女,三天兩頭打電話關心,還匯了2000元錢慰問,令我非常感動。」

    劉德文付出了艱辛,也收穫了滿滿的感動。2012年,劉德文前往山東東營送一位姓張的老兵遺骨時,張老的兒子當面三跪,劉德文扶都扶不起來。張老的兒子說,這第一跪是感謝劉德文費盡周折,將父親的靈骨送回老家,讓父親能夠葉落歸根;第二跪是跪給去世的父親;第三跪是感謝劉德文幫他們家庭圓了幾代人的心願。

    在送回骨灰的時候,有些老兵的後人還會送一個紅包表示感謝。劉德文說,紅包他一律拒收。因為,他做這事,不想讓人誤會是為了向老兵的後人索要錢財。

    「過去,社區裡住得滿滿的,現在人越來越少。」劉德文感嘆老兵凋零,一代人不可避免地漸漸落幕。他說,現在祥和山莊還有40多位老兵,其中,有7人已經給他寫了遺囑,要求離世後託他將骨灰送回大陸老家。

    「這些從大陸來臺灣的『老兵』,一輩子獨身,他們視我為兒子,我也把他們當作父親。」做裡長15年來,劉德文親力親為照顧這些老人,更因為老人的託付,一次次抱著逝者的骨灰,跨越海峽,帶他們回返魂牽夢繞的大陸老家,完成落葉歸根的夙願。

    「他們一輩子都在想家,有的老兵在戰場上就互相交代過,誰活下來要把死了的人帶回老家。」劉德文說:「我能送他們回家,我很開心、很滿足。」大時代裡的這些老兵,經歷生死離別,「兩岸骨肉情深,我們不能忘了他們,他們只會越來越少,再不好好照顧,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如今,還有一位老兵的骨灰已供奉在他的家中。劉德文已經排好了接下來的行程,時間大約在今年端午節前後,目的地是山東臨沂。(張皓劉俊華)

相關焦點

  • 臺灣裡長劉德文17年不間斷運送2百餘位老兵遺骸歸根
    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2003年迄今,不間斷地背著200多位老兵遺骸跨海返回大陸與親人「團圓」。在劉眼中兩岸早已融為一體,過去因大時代所造成的骨肉分離是人間悲歌,但協助老兵落葉歸根則成為他此生最快樂的志業。 今年54歲的劉德文為屏東高樹人、中國國民黨黨員、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裡長。
  • 漢川籍臺灣老兵三年前離世,在大陸的弟弟盼迎回骨灰
    近日老人告訴記者,二哥胡四元於1949年去臺灣,直到1987年才與大陸取得聯繫。2016年在臺灣去世後,骨灰一直留在那裡。圖為年已85歲的胡五元少小當兵離鄉去臺1946年,漢川縣城隍鎮閘口村的胡四元還是一名15歲少年。
  • 劉德文的送「老兵」回鄉記(下)
    健在的老兵回家(圖片引自網絡)2003年4月的一天,有位老人邀請劉德文到家中做客,剛進屋,老人就幫他斟上滿滿一杯高粱酒,說到「裡長,能否等我百年後麻煩你將我的骨灰帶回我的故鄉,交給我的妹妹手中劉德文聽到這樣的請求,滿口答應著好、好、好.......就是從這個囑託開始,劉德文開始了自己的送老兵回鄉之路。半年之後,這位老人去世了,當時劉德文沒有老人大陸親屬的電話,只有最簡單的通訊地址,所以他在第一時間給老人在大陸的妹妹寫了封信,大約又過了三個多月,大陸的回信才終於傳到臺灣。
  • 臺灣裡長送13老兵骨灰回大陸 完成葉落歸根心願
    臺灣裡長送13老兵骨灰回大陸 完成葉落歸根心願 2012年08月22日 08:0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高雄一裡長送多位大陸籍老兵骨灰回家
    臺灣高雄一裡長送多位大陸籍老兵骨灰回家 Taiwan village head returns ashes of mainland veterans
  • 一諾千金|臺灣裡長劉德文15年背百位「同胞」落葉歸根 分文不取
    從濟南遙牆機場走出來的劉德文抱著傅遵五的骨灰盒說。傅遵五的侄子傅國安看到劉德文走過來,迎上去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哭著說:「回來了,回來了。」 一別數十載,去世三年後,山東籍老兵傅遵五魂歸故裡。 從2003年開始,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祥和裡的劉德文裡長往返臺灣大陸數百次,把一百多位在臺灣去世的老兵骨灰帶回大陸安葬。
  • 抱「老兵」骨灰魂歸大陸的臺灣裡長
    回到辦公室,劉德文說起老人們的故事,如數家珍。大約10平米的小屋一角,掛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德文裡長助人濟事似親人,遠隔兩岸成就靖魂回故裡」,落款是「山西老兵張靖山親屬」。  「這些從大陸來臺灣的『老兵』,一輩子獨身,他們視我為兒子,我也把他們當作父親。」
  • 高雄裡長10年自費護送30位老兵骨灰回大陸
    而今,高雄的一個裡長,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他曾護送三十多位老兵「告老還鄉」落葉歸根,而這一切,不過是因為一個承諾。 熱心裡長受請託 「等我走了後,能不能帶我回家?」 故事發生在10年前,高雄左營區祥和裡,一位單身的80歲榮民(臺灣老兵的統稱)文開發,這樣對他的裡長劉德文說道。
  • 劉德文:一個臺灣裡長的願望
    在他的轄區內,有很多當年大陸到臺灣的老兵。為了完成老兵葉落歸根的心願,他多次往返大陸,把老兵的骨灰送回家鄉。  ■ 對話動機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于右任的《望大陸》寫的是對故鄉的永誌不忘。時間流逝,從大陸到臺灣的老兵,已經到了凋零的年歲。有的人選擇了葬於臺灣,與故鄉相望。也有老兵希望葉落歸根,埋在故鄉的土地。
  • 「這裡頭是做人應該有的情」——臺灣裡長劉德文的感人故事
    2016年第8期《兩岸關係》雜誌刊登臺灣裡長劉德文抱老兵骨灰回歸大陸的感人故事。10多年不懈的堅持,他奔赴大陸17個省份,將一個個漂泊異鄉的靈魂送回生命的原點,小人物的大情懷感動著兩岸同胞。大約10平米的小屋一角,掛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德文裡長助人濟事似親人,遠隔兩岸成就靖魂回故裡」,落款是「山西老兵張靖山親屬」。  「這些從大陸來臺灣的老兵,一輩子獨身,他們視我為兒子,我也把他們當作父親。」做裡長10多年,劉德文親力親為照顧眷村老人,更因為老人的託付,一次次抱著逝者的骨灰,跨越海峽,帶他們回返魂牽夢繞的大陸老家,完成落葉歸根的夙願。
  • 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全部分文不取
    為完成老兵們的祈願,劉德文16年背回200多位老兵骨灰,從臺灣到大陸千裡送歸。1,回不去的故鄉飛機落地後,劉德文在機場出口找到了接機的人。祥和裡很多老兵,劉德文以前沒注意,當上裡長後翻閱資料了解到,1971年,臺灣在這裡為單身獨居的老兵蓋了幾棟宿舍。這裡,最多的時候容納了3800多人,其中2000多人沒有娶妻生子。
  • 頭條尋人暖心微紀錄片發布 臺灣裡長劉德文十年一諾送老兵回家
    主辦方透露,2018年,頭條尋人共發布29412例尋人尋親信息,幫助3841個家庭團圓。會上,主辦方發布了三條好心人紀錄片,感謝頭條尋人背後幫助失散家庭團圓的無數個好心人。在發布會的「好心人會客廳」環節,主辦方從去年和頭條尋人一起幫助走失者回家的數千名好心人中選擇了三位代表,播放了記錄他們尋人故事的暖心紀錄片,向他們致敬並為他們發放了好心人大禮包。
  • 臺灣一裡長送老兵骨灰回大陸 故事或被拍成電影
    中新網7月13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多次為身故單身榮民送骨灰到大陸落葉歸根,故事經報導後,一年多來「業務」更廣,不少陸籍人士請他代尋骨灰帶回大陸,連未寫地址、僅貼照片的請託信都能寄到家
  • 臺灣裡長一諾千金,替離世老兵尋找親人,赴臺老兵終回故土
    在臺灣省高雄市祥和裡,有一位叫劉德文的裡長。裡長類似於村書記一職,專門做的是跑腿工作。不過劉德文的跑腿工作比較特殊,他是將赴臺老兵的骨灰罈帶回大陸,完成老兵生前魂歸故裡落葉歸根的遺願。有人稱,劉德文就是現實世界中的靈魂擺渡人,在臺灣與大陸之間架起了一座通往故土的友誼之橋。
  • 一聲「裡長!」又一位蘇州籍臺灣老兵落葉歸根!
    兩位老人始終抬著手臂,高舉著錦旗,盯著出口處的每一個身影,一刻都不敢放鬆。終於,一個面色憔悴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他的胸前掛著一個沉甸甸的背包,一邊走著,雙手小心地護著包。 「裡長!」領頭的長者激動地喊道。 隨後,在機場大廳,這十二位蘇州人齊刷刷地跪倒在地,百感交集,泣不成聲。被他們叫作「裡長」的這位中年男子,名叫劉德文,來自臺灣高雄。
  • 臺灣裡長7年未和家人團聚,送百名大陸老兵「回家」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裡,也發生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事,其中就有一個臺灣裡長劉德文,他從2003年起,為送老兵中秋與家人團圓,整整7年未和親人一起過節。這個令人敬佩的男子身前環抱骨灰罐,搭飛機住酒店和老兵們同乘同臥。15年來,劉德文走遍大陸23個省份,已記不清究竟護送過多少老兵,他說:「他們做夢都想回家,只要看到他們圓夢就開心」。網友們紛紛表示,功德無量。
  • 臺灣老兵的「靈魂擺渡人」
    戳視頻,看臺灣老兵的「靈魂擺渡人」011949年4月,15歲的李榮華隨國民黨軍撤退到臺灣。終於,在蔣經國的直接命令下, 10月15日臺灣當局正式宣布,一般民眾自當年12月起,可赴大陸探親。李榮華一直想辦法和家人通信。1988年,家信終於寄到了江蘇南京,得知離別了40年的哥哥還活著,家屬興奮不已,趕忙回信告知家庭住址,還在信封裡塞進一張全家福,希望李榮華知道,家裡一切安好。
  •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靈魂擺渡: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分文不取 video 臺灣高雄祥和裡裡長劉德文從
  • 臺灣老兵二十餘年將上百名亡故老兵骨灰送回大陸
    核心提示:臺灣老兵高秉涵1936年出生於山東菏澤,13歲時作為「小學兵」輾轉逃到臺灣。兩岸開放後,他在20多年裡將百餘位老兵的骨灰送回大陸故鄉。他也因此被列為CCTV「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候選人。
  • 15年,20餘省,萬裡行程,從銀行辭職的神秘「背包客」:我包裡,裝著中國人最後的心願
    為了兌現十五年前許下的一句承諾,他親自背著逝世老兵的骨灰回到大陸,幫助他們落葉歸根,分文不取。從2004年至今,他共走過了20多個省,已幫助100多位老兵魂歸故裡。睽違74年,他們終於以另一種形式在家鄉團聚。 雖然並非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情景,可眼前八旬老人親吻遺照的樣子依然令背骨灰的志願者淚如雨下。這位背骨灰的志願者叫做劉德文。十五年來,他已經上百次穿越臺灣海峽,幫助百餘位老兵魂歸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