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裡長一諾千金,替離世老兵尋找親人,赴臺老兵終回故土

2020-12-15 鐵血觀世界

在臺灣省高雄市祥和裡,有一位叫劉德文的裡長。裡長類似於村書記一職,專門做的是跑腿工作。不過劉德文的跑腿工作比較特殊,他是將赴臺老兵的骨灰罈帶回大陸,完成老兵生前魂歸故裡落葉歸根的遺願。有人稱,劉德文就是現實世界中的靈魂擺渡人,在臺灣與大陸之間架起了一座通往故土的友誼之橋。

劉德文本來是臺灣屏東縣高樹鄉人,後來去祥和裡打拼,最終定居在了這裡。祥和裡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這裡退伍老兵非常多。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他們跟隨國民黨軍隊來到這裡,大部分都是單身,膝下無兒無女,唯一牽掛的地方就是大陸的故鄉。據統計,最多的時候有4000名老兵居住在這裡。劉德文在做裡長期間,經常前往老兵宿舍照顧他們,給他們帶去精神上的安慰。因此,有些老兵與劉德文的感情特別深厚。

在2003年,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兵邀請劉德文來到了家裡,開口第一句話是:「裡長,如果我死了,可不可以把我帶回大陸的家鄉,葬在父母的墳前?」劉德文有些詫異,也有點猝不及防。這位老兵接著說:「生前沒有陪在父母身邊,不能給他們盡孝,希望我死了之後,可以永遠陪伴著他們。」面對老兵慈祥的目光,劉德文最終答應了老人的遺願。其實,自從來到臺灣後,居住在祥和裡的絕大多數老兵孤苦無依,與父母再也沒有見過面。每當過清明節的時候,老兵們會朝著家鄉的方向磕頭,以寄託哀思。

在那一年冬季,那位懇求劉德文將骨灰帶回故鄉的老人去世了。劉德文為了完成老人遺願,前往大陸輾轉聯繫到了老人的妹妹,找到了老人的故土,將老人的骨灰罈葬在了他父母身邊。這件事傳開之後,其他思念故土的老兵紛紛找到劉德文,希望自己死後他能夠幫助自己回到家鄉。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劉德文開始成為一名義務幫助赴臺老兵落葉歸根的靈魂擺渡人。

從2003年到現在,劉德文先後將200多位老兵的骨灰罈送到了他們各自的家鄉,完成了這些老兵生前唯一的遺願。期間,劉德文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但也收穫了感動與外界的讚揚。功德無量,好人一生平安,希望有更多的老兵能夠找到親人,回到闊別幾十年之久的家鄉。

相關焦點

  • 失散69年 三代人苦尋 川籍臺灣老兵後代找到親人
    這是一段承載著無盡思念,飽含親情的歸途——川籍臺灣老兵鄒紹雲對故土的思念,三代人對親情的延續和尋覓,還有海峽兩端的彼此牽掛。今年3月15日,「頭條尋人」發文《臺灣孝孫替爺爺尋四川家鄉親人:「這是我們三代人的心願」》,記錄了臺灣鄒岱庭女士的求助。鄒岱庭介紹,爺爺鄒紹雲老家位於四川仁壽縣朱家橋,曾就讀空軍學校,在大陸最後留下的地址是四川成都市桂王橋東街51號。
  • 湘籍臺灣老兵尋親:歡迎回家,老兵的長沙親人找到了!
    原標題:湘籍臺灣老兵尋親:歡迎回家,老兵的長沙親人找到了!    5月24日,新湖南客戶端聯合今日頭條公益尋人發布《離鄉70年夢裡常喚媽 九旬湘籍臺灣老兵尋親》消息,引發強烈反響。    不到一天時間,經記者多方努力和現場查訪,並由家屬初步確定,在長沙縣青山鎮賽頭鋪村找到了湘籍臺灣老兵劉舜楠要找的親人。
  • 臺灣裡長16年背200位老兵骨灰回家,全部分文不取
    現在活著的人,人生清單裡只有魂歸故土這一項,他們想葬在父母墳前,在另一個世界闔家團圓。祥和裡很多老兵,劉德文以前沒注意,當上裡長後翻閱資料了解到,1971年,臺灣在這裡為單身獨居的老兵蓋了幾棟宿舍。這裡,最多的時候容納了3800多人,其中2000多人沒有娶妻生子。
  • 尋親70年三代人了卻夙願 川籍臺灣老兵後代與大陸親人端午團聚
    多年以來,來自臺灣的鄒岱庭家中有這樣一樁心願——幫助爺爺鄒紹雲找到四川的親人。1949年,老家位於四川仁壽縣朱家橋的鄒紹雲隨部隊遠赴臺灣,其後結婚生子。1968年,鄒紹雲因病離世後,唯一的心願,便是與故土親人再見一面。
  • 尋親70年 臺灣老兵後代與大陸親人端午團聚
    多年來,身在臺灣的鄒岱庭一直有一樁心願:幫助爺爺鄒紹雲找到四川的親人。1949年,老家位於四川仁壽縣朱家橋的鄒紹雲隨部隊遠赴臺灣,其後結婚生子。1968年,鄒紹雲因病離世後,唯一心願是與故土的親人再見一面。
  • 國臺辦:願助臺灣老兵返鄉 樟樹正全市尋找老兵親人(圖)
    大江網訊 記者邱輝強報導:10月31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楊毅說,願助臺灣老兵返鄉。此外,大江網記者從樟樹市委臺辦獲悉,他們已在全市鋪開尋找老兵親人。  國臺辦:願助臺灣老兵返鄉  在31日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在重陽節的時候央視推出了一檔節目,播出了一位臺灣百歲老兵的採訪,他最遺憾的是沒有回大陸看看,兩岸的媒體對此進行了跟進,並且報導說有很多臺灣老兵存在這種情況,請問您對此如何評論?
  • 一聲「裡長!」又一位蘇州籍臺灣老兵落葉歸根!
    「裡長!」領頭的長者激動地喊道。 隨後,在機場大廳,這十二位蘇州人齊刷刷地跪倒在地,百感交集,泣不成聲。被他們叫作「裡長」的這位中年男子,名叫劉德文,來自臺灣高雄。他胸前背包裡裝的,是老兵孫惠林的骨灰罈。
  • 抱「老兵」骨灰魂歸大陸的臺灣裡長
    大約10平米的小屋一角,掛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德文裡長助人濟事似親人,遠隔兩岸成就靖魂回故裡」,落款是「山西老兵張靖山親屬」。  「這些從大陸來臺灣的『老兵』,一輩子獨身,他們視我為兒子,我也把他們當作父親。」做裡長十多年,劉德文親力親為照顧眷村老人,更因為老人的託付,一次次抱著逝者的骨灰,跨越海峽,帶他們回返魂牽夢繞的大陸老家,完成落葉歸根的夙願。
  • 尋訪大陸臺籍老兵·和平歲月:建設大陸 終回故土【2】
    在臺灣有一個風俗習慣,逢年過節時,親人在外面,家裡人一起吃團圓飯時,都要把碗筷放在桌子上,為在外面的親人留個位子。黃清旺說:「我的家人為我把碗筷整整放了40年,我太想他們了,但我有家不能回……」  說到這裡,黃清旺忍不住哭起來,他與何文德緊緊地抱在一起,在場的所有人都被動容,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1988年11月,臺灣當局終於準許大陸臺籍老兵返故鄉。
  • 三代人苦尋 川籍臺灣老兵失散70年的大陸親人找到了
    73 歲的鄒貴良希望通過成都商報客戶端轉達他的歡迎詞:「隨時歡迎臺灣親人回來,看看家鄉翻天復地的巨大變化。」▲軍人資料記載著鄒紹雲的信息▲年輕時的鄒紹雲臺灣女士求助,希望找到爺爺的親人「爺爺過世50年了,家人也曾到四川尋找過三次,都沒有明確的線索。
  • 漢川籍臺灣老兵三年前離世,在大陸的弟弟盼迎回骨灰
    兩年後,他前往臺灣,自此與家人失去聯繫。1987年,有老兵陸續回大陸探親。趁著一位漢川籍的臺灣老兵回鄉,胡再元向他詢問二哥的下落。這位老兵回臺後,通過同鄉會果然找到了胡四元。很快,大陸親人就收到了胡四元的來信。兩年多的書信往來後,胡四元於1990年攜妻重回故裡,家鄉父老夾道歡迎。
  • 從寶島高雄到大山裡的巴東 臺灣老兵之子回鄂尋根祭祖雙淚流
    李代昌(後排右一)與家鄉的親人在一起□楚天都市報記者陳俊「堂哥你好,我們這的高山下雪了,你那還好吧。」昨日,巴東沿渡河鎮陳灣村二組的李代文給遠在臺灣高雄的堂哥李代昌發去問候信息。回想起半個月前那次親人團圓,李代文禁不住感慨萬千,「相隔數千裡跨越海峽,素未謀面的堂兄弟一見如故,這是血液裡流淌的親情啊。」這一切,都要從今年9月李代昌網上尋親說起。「我父親過世得太過突然,畢生都沒能回鄉一趟。」9月16日,來自臺灣的李代昌先生在網上向尋親項目求助,希望替已故的父親李萬成延續跨越海峽的血脈親情,並找到自己家族的根源所在。
  • 99歲赴臺老兵回鄉祭拜父母:這一跪,等了29年(圖)
    10月25日,深秋的江西臨川馮家嶺冷雨無聲,99歲的赴臺老兵陳竹生跪坐在地上撫摸著父母的墓碑,久久不願起身。這一跪,老兵等了29年。10月25日,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馮家嶺細雨濛濛。99歲的赴臺老兵陳竹生在家人們的陪伴下祭拜父母。 王劍 攝  陳竹生少年從軍,之後輾轉遠赴臺灣。
  • 一灣海峽隔不斷68年的思念 臺灣老兵後代大陸尋親
    替離世多年的父親找到大陸親人,一直是方志鵬的最大心願。半個多月前,他通過網絡發布了一則尋人消息。4小時後,千裡之外的南京傳來回應:父親的兄弟姐妹找到了。在臺灣,隨著在世老兵人數越來越少,像方志鵬這樣「代父尋親」、「代母尋親」的第二代、第三代正漸漸成為兩岸尋親的主力。4小時找到分離68年的親人對方志鵬來說,找到父親在大陸的兄弟姐妹既是尋親,也是尋根。「父親十多歲就到了臺灣,他終其一生,都沒有等到回鄉的那一天。我希望能幫他尋根,找到他在大陸的親人。」
  • 請擴散丨離鄉70年夢裡常喚媽 九旬湘籍臺灣老兵尋親
    70年的故土和親人。身邊家人甚至常聽到他在睡夢裡呼喚「媽媽」。新湖南客戶端聯合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邀請網友一起幫忙尋找劉舜楠故鄉——「湖南東鄉石鼓牛小衝裡」的親人。 「湖南東鄉石鼓(牯)牛小衝裡」 這是劉舜楠老人在紙上寫下來的地址。 老人記得,長沙東鄉石牯牛是他出生的地方。即使離鄉70年,因年邁漸漸丟失年輕時的記憶,說不清自己是哪一年出生,他仍然惦記著,想要回家。
  • 15年堅持送百餘位老兵回大陸 臺灣省裡長劉德文不收分文報酬
    自2003年以來,這名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為了完成大陸老兵葉落歸根的遺願,往返海峽兩岸已有100餘次。15年來,劉德文堅持送100多位老兵骨灰回大陸,從不收取報酬,他說:「兩岸骨肉相連,我就是老兵們的兒子。」
  • 臺灣百歲老兵要回大陸 何以引發多人認親
    海峽之聲網10月27日福州訊(記者王宗磊 特約記者童夢寧)日前,央視《新聞聯播》播放了一段在臺北街頭的隨機採訪,百歲老兵陳光華對著鏡頭說:「年輕時最看重的就是當兵,跟日本打仗。最遺憾的,就是沒有回大陸。」節目播出後,老人「遺憾沒回大陸」的話牽動了兩岸眾多網友和媒體的心。
  • 臺灣老兵二十餘年帶上百孤苦老兵骨灰回大陸
    「幫老兵魂歸故裡」感動中國在中央電視臺評選的「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候選名單裡,高秉涵是唯一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候選人。評選人物介紹裡,是這樣說的:高秉涵,臺灣律師,老兵。1936年出生於山東菏澤。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臺灣老兵經歷的坎坷和艱辛,同時也見證了海峽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特殊歷史。
  • 97歲臺灣老兵回四川省親:77年鄉音不改 想吃臘肉
    胡老的外甥李官明(左)、李嘉猷(右)高興地等待舅舅還鄉  回川省親的97歲臺灣老兵胡定遠昨晚抵蓉,在機場認出接機的成都商報記者,激動致謝:「你幫我找到了親人。」在酒店,抗戰老兵胡定遠對著鏡子認真地敬了一個禮  世紀省親  昨晚9時,從臺北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公司3U8978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雙流機場停機坪,時隔77年後,97歲臺灣抗戰老兵胡定遠終於重新踏上四川故土。
  • 臺灣裡長送13老兵骨灰回大陸 完成葉落歸根心願
    臺灣裡長送13老兵骨灰回大陸 完成葉落歸根心願 2012年08月22日 08:0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