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華山位於西安城南秦嶺北麓終南山的太乙峪中,傳說太乙真人在此修煉,峪口有漢武帝元封二年祭拜太乙真人修的太乙宮,早稱 "太乙山"。
後來涇陽縣翠花姑娘逃婚至此,情感動天,太乙真人顯靈,封其為山神,故名:翠華山。今天池湖畔有祭祀翠花姑娘的翠華宮和金華聖母觀。
唐·王維《終南山》詩云:"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太乙峪古稱太乙谷、炭谷,峪口位於太乙宮四皓村,峪長12.5千米,崩塌石海在山崩過程中形成了上百個洞穴,其中冰、風二洞最讓人稱奇。
天池旁邊有座小廟,是整石掏挖而成,是供奉八仙的洞府,石上有刻字:為明朝時期善心開鑿。
唐朝天寶年間,關中大地震,山石崩塌堵塞太乙河,形成堰塞湖。
這個堰塞湖面積約20公頃,位於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翠華山,所以也叫翠華山天池。
翠華山天池,為秦嶺72峪唯一一處堰塞湖,有「秦嶺明珠」之稱。
翠華山天池,有「水湫池」、「翠華湖」、「太乙池」等多種叫法。
近觀天池,煙波浩渺,波光粼粼,雲蒸霞蔚,山谷鳥鳴,有心靜如水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