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及其72峪,你知道多少?

2020-12-10 龍脈文化雲

著名作家賈平凹在《山本》中說:「秦嶺,一道龍脈,橫亙在那裡,提攜著黃河長江,統領了中國的北方南方,它是中國最偉大的一座山,當然它更是最中國的一座山。」

在地理學家眼裡,秦嶺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在動物學家眼裡,秦嶺將動物區系劃分為古北界和東洋界;在詩人眼裡,它是吟不完的風高雲闊;在驢友眼裡,它是走不盡的山山水水……

那麼,究竟什麼是秦嶺?它有多大?

首先,秦嶺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它是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也是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站在關中平原遠望秦嶺山脈,山嶺自西向東整齊排列,巍然突起。而它到了河南南陽一帶便突然中斷,再向東又出現於湖北、河南與安徽三省的邊界,即桐柏山和大別山。

更加可貴的是,這連綿起伏裡,孕育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鬣羚、斑羚、野豬、黑熊、林麝、小麂、刺蝟、竹鼠、鼯鼠、松鼠等動物遍布其中,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被並稱為「秦嶺四寶」;植物方面,秦嶺被稱為「南北生物物種庫」「天然藥庫」,特色產品如核桃、柿子、木耳、板慄等,產量居全省之首,有常綠闊葉植物佔38科、70屬、177種,中草藥種類1119種。

至於秦嶺究竟有多少山峰?沒人能說得清楚。那麼,我們劃重點,聊一聊其主要山峰:

終南山

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有「仙都」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寺廟宮觀遍布其中。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道士、和尚等隱於其中,人文底蘊異常深厚。唐代官紳多在此建有別墅,其中以王維的「輞川」最負盛名。王維所作的山水田園詩大多是描寫此間景色。

華山

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最高海拔2160米,為秦嶺東段高峰之一,有南、西、北、東、中五峰,又稱太華山。華山奇峰突兀,氣勢磅礴,自古以奇險峻拔著稱於世。華山也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相傳道教全真北五祖中的呂洞賓、劉海蟾曾修道於此,現存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另有南山湫、金華洞、玉泉洞、日月巖等名勝古蹟。

太白山

位於太白縣東南與周至縣交處,最高峰拔仙臺海拔3767米,是秦嶺主峰,也是中國大陸東部最高峰。夏商稱悖物山,周稱太乙山,《史記》中稱嶽山,魏晉始稱太白山。山地土壤、植被、氣候垂直帶譜複雜,分帶明顯,林木茂盛。山高坡陡,谷地深邃狹窄,石峰林立,千姿百態。太白山曾多次受到第四紀古冰川的作用,海拔3000米以上古冰川遺蹟保存較好,有角峰、刃脊、冰鬥、冰鬥湖、槽谷、冰蝕湖、冰磧湖、終磧堤等多種形態。

代王山

位於鳳縣東北與寶雞市交界處,最高海拔2598米,秦嶺高峰之一,寶雞市最高山峰,石質山地,有樺林、櫟林,嘉陵江發源於代王山南側。

摩天嶺

位于洋縣、城固、留壩縣交界處,最高海拔2603米,秦嶺高地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較,茂盛,以松、樺、楊為主。

光頭山

位於周至西南與佛坪縣交界處,最高海拔2838米,秦嶺高地之一,石質山地,漢江支,渭河支流黑河發源於山地北坡。山坡林木茂盛,以樺、松為主,山頂為草甸。

秦嶺梁

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寧陝縣、鄠邑區交界處,最高處2822米,為秦嶺高峰之一,石質山地,山坡林木茂盛,有樺、松、杉等,山頂為風化碎石和灌叢草甸。

靜峪腦

位於西安市鄠邑區,最高海拔3015米,為秦嶺高峰之一,石質山地,山頂寒凍風化強烈,有碎石、草甸,山坡有樺、櫟林。

麥秸磊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最高海拔2887米,為秦嶺高峰之一,石質山地,山坡林木茂盛,有樺樹、雲杉、冷杉,山頂為杜鵑等灌叢硬草甸。

牛背梁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最高海拔2802米,為秦嶺高峰之一,石質山地,南坡有楊、漆、松林,北坡為灌木,頂部為風化碎石及草甸。

南五臺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最高海拔1688米,為秦嶺北側支脈終南山向西北的延伸部分,石質山地。因有大臺、文殊、清涼、靈應、捨身五峰臺而得名。群峰錯列,谷地幽深,流水潺潺。隋唐時已是中國佛教聖地之一,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大小廟宇40多處。

翠華山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最高海拔1515米,為秦嶺終南山向西北延伸的支脈,石質山地。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山間有水湫池,為唐天寶年間山崩峰裂,積石阻塞河道而成。池周圍有風洞、冰洞、瀑布等名勝。

驪山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最高海拔1302米,為秦嶺北側斷塊山地,頂部多有基巖出露,周圍有黃土及鬆散物覆蓋。北坡林木蒼翠,有烽火臺、老君廟、老母殿、兵諫亭、華清池等名勝古蹟,驪山晚照為長安八景之一。

草鏈嶺

位於華縣與洛南縣交界處,最高海拔2646米,為秦嶺陝西東段最高峰,石質山地,林木茂盛,有樺、櫟、楊、雲杉等林。

少華山

位於華縣,最高海拔1665米,為秦嶺北側古代名山之一,因比東側華山較低,故名。山勢高峻挺拔,有東、西、中三峰,曾是道教活動場所,峰頂有明代玉皇廟遺址。

龍潭子

位於寧陝縣,最高海拔2679米,秦嶺南側高峰之一,石質山地,林木茂盛,以紅樺、光皮樺為主,有冰鬥、槽谷等第四紀冰川遺蹟。

鷹嘴石

位於鎮安縣,最高海拔2602米,秦嶺南側高峰之一,石質山地,有塊狀楊、漆林分布。

除巍峨挺秀的主峰外,秦嶺那些水流潺潺的山峪更是別有洞天,吸引著古往今來的無數遊人,這些山峪難以數計,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地理、宗教、人文等內涵,是秦嶺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之所以有「秦嶺72峪」之說,是因為古人常以72來形容數目眾多,比如「孫悟空72變」「工農兵學商72行」等。

另外一個說法就是,「秦嶺72峪」單指秦嶺北坡的72個峪口,實際上這也很好理解,關中在秦漢以至隋唐都是重要的文化經濟帶,更是政治中心,長期的歷史浸淫之下,帝王將相把這裡作為避暑狩獵之地,文人墨客把這裡作為尋幽詠懷之處,僧侶隱士把這裡作為修身養性之所,逃犯流民把這裡作為避難存身之家,它自然而然就被世人投以更多的目光。

至於秦嶺北坡這72峪,具體如下(自東向西排列):

潼關縣7個(西峪、桐峪、善車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華陰縣10個(蒲峪、杜峪、黃甫峪、華山峪、仙峪、翁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蔥峪);

華縣6個(溝峪、小夫峪、石堤峪、橋峪、東澗峪、西澗峪);

渭南市2個(箭峪、黃峪);

藍田縣6個(清峪、道溝峪、輞峪、岱峪、小洋峪、東湯峪);

西安市長安區17個(庫峪、扯袍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門峪、蛟峪、太乙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灃峪、祥峪、高冠峪);

西安市鄠邑區11個(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曲峪、澇峪、慄裕、潭峪、甘峪);

西安市周至縣7個(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

眉縣5個(泥峪、西湯峪、滑峪、黑峪、斜峪);

寶雞市1個(晁峪)。

實際上我們翻開地圖細數起來,會發現秦嶺北坡遠遠不止這72峪,不過因為很多峪較為小(短)或不太出名,就沒有被羅列進去。但就算如此,我們也能從這72峪的名稱中體會到秦嶺北坡濃厚的歷史人文氛圍,就拿西安長安區和鄠邑區來說,庫峪古時叫「苦谷」,傳說水質苦澀,大家都說「苦」,後轉為「庫」。後來人們才明白,之所以水質苦澀,是因為谷中盛產金銀等礦物質;扯袍峪的由來,是傳說李世民於山中行獵,在此龍袍被樹枝扯爛;子午峪的由來是因為古稱北方為子,南方為午,而此峪正對唐長安城中軸線……

古往今來有許多關於秦嶺的詩詞華章,但我們很難找到一句話能準確概括其壯美。無論是「雪擁藍關」和「雲橫秦嶺」的磅礴,還是危峰兀立、鬼斧神工的峻險,亦或是古樹老屋、炊煙嫋嫋的恬靜,都僅僅代表秦嶺奇絕美景的「一斑」,而我們想要窺其「全豹」,怕是窮盡一生去跋涉,也無法做到,但是,「一斑」已經足夠,我們每一次的腳步丈量,都是一份收穫,都是向龍脈致敬。

願,我們敬愛之,丈量之,保護之。

說明: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漫遊秦嶺72峪:流峪
    流峪曾名劉谷,又名留谷,現名流峪。距離藍田縣城約 25公裡,距離西安市約 65 公裡。從西安出發可走滬陝高速,或走 312 國道,轉至環山公路。流峪南行可至商洛黑龍口鎮。相傳漢高祖人武關,兵分二道,一出藍田,一出此。流峪河是溺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它發源於張家坪的東溝村西北、木家臺山(1845米)的南麓。流峪河長 23 公裡,流域面積 72.1平方公裡,總落差 900 米。
  • 西峪的山間溪流,代表著秦嶺北麓72峪之水,在潼關附近匯入黃河
    西峪的山間溪流,代表著秦嶺北麓72峪之水,在潼關附近匯入黃河。陝西潼關縣境內西峪的取名,顯然源自河南同胞的眼光與地望;西峪的命名沿用,無疑體現了陝西關中文化的厚道與大氣。西峪是潼關境內最東邊的一個峪,也是陝西境內最東邊的一個峪。
  • 今天終於找到秦嶺72峪的——甕峪
    甕峪又名泓峪,古稱甕谷,位於華陰市五方鄉甕峪村。峪道綿延40多裡,古時是通向洛南、商州的交通要道,官員赴任、商賈經商多從此出入。秦嶺72峪中甕峪原來在渭南段,今天我和老夥計阿強本來想這個去華山,結果從西峰索道進入了甕峪,(甕峪位於華陰市五方鄉甕峪村,東為臺峪,西為竹峪。峪口海拔468米,峪口朝西北方向)。
  • 陝西秦嶺北麓有72峪,深秋,去天子峪裡看層林盡染,漫山紅遍
    一座橫艮東西的秦嶺山脈,一條滾滾東流入海的淮河,將中國自然的分為南方北方因為大秦嶺神奇的存在,三秦大地這一省,便有了南方和北方的區別,關中陝南的自然環境,當地物產,飲食習慣等差異突顯。,千溝萬壑,進山的峪口眾多,俗稱有72個進入秦嶺山的峪口,其實是因為秦嶺北麓峪口太多,無法準確統計,就以民間形容眾多的數字72,來形容峪口多有本書叫《秦嶺七十二峪》作者在深入考察的基礎上,詳細列述了陝西秦嶺北的226條峪道
  • 翠華山「天池」:秦嶺72峪唯一堰塞湖,有「秦嶺明珠」之稱
    翠華山位於西安城南秦嶺北麓終南山的太乙峪中,傳說太乙真人在此修煉,峪口有漢武帝元封二年祭拜太乙真人修的太乙宮,早稱 "太乙山"。"太乙峪古稱太乙谷、炭谷,峪口位於太乙宮四皓村,峪長12.5千米,崩塌石海在山崩過程中形成了上百個洞穴,其中冰、風二洞最讓人稱奇。
  • 秦嶺1∶10000高清地圖發布:不止72峪 有上百個
    華商報訊(記者 王衛平)秦嶺最高點位於太白縣鸚鴿鎮南塬村,海拔3771.2米,最低點在白河縣城關鎮公路村,海拔168.6米,最高點與最低點相差3602.6米。昨日,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發布了最新的秦嶺測繪成果,給公眾呈現一個更加清晰的秦嶺。
  • 耿峪,秦嶺72峪中不收門票的一條峪,風景優美。
    耿峪是秦嶺72峪中的一條,離樓觀臺不遠。沿著河堤南向西行駛10來公裡後再向南行駛途經尚九路(這裡給大家小安利一下,尚九路兩邊全是筆直高大的水杉樹,秋天一定很美。)後很快就到了。
  • 《神奇的秦嶺七十二峪系列(三)》
    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是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秦嶺在陝西段有七十二峪。峪的本意是指山谷,引申義是山谷或峽谷開始的地方。秦嶺七十二峪就是秦嶺面北方向,從潼關到寶雞段的七十二條峽谷,伴隨著七十二條河流。隨便從那條峽谷走進去,都是陡壁懸崖、山勢險峻、鬼斧神工、風光無限。
  • 秦嶺七十二峪寶雞市眉縣篇一
    時至今日有關秦嶺七十二峪已經寫了六十五個,在引起網友關注的同時,也遭到一些好事和不友好的人指責、惡意的詆毀謾罵。但是,無論如何,我還是要完成自己給自己定的任務,將自己走過的峪口和我們美麗的秦嶺用自己粗淺的文字記錄下來,對與錯與大家不相干,是自己的總結,給自己的記憶,還是那句話,不管我的邏輯思維混亂還是其他,你願意看就當是一個佐料或者給你繁重的生活、工作調劑一哈,如果你認為文章爛,求求你,請你繞道而行,不要說三道四,沒人請你看,網絡世界應該是和諧友好的。謝謝大家對我的尊重!!
  • 《秦嶺北麓120峪》
    秦嶺作為中國龍脈,像脊梁一樣支撐起了中華博大的身軀。 西安市汽摩戶外旅遊協會歷經五年總計21次的專項探索,成功見證了秦嶺峪口的地理奇蹟——秦嶺一百二十峪。 「秦嶺巉巉列萬峰,晚嵐渾欲滴晴空。」在歷歷晴空下矗立的秦嶺千峰百峪,博通東西,合和南北,如同一個巨大無垠的寶庫,將繼續吸引著一代代人永無止盡地探索著!
  • 秦嶺72峪口,避暑之地,有你想去的嗎?
    一,紫閣峪紫閣峪位於西安市鄠邑區,距離市區約30公裡,內有敬德塔,是埋藏玄奘遺骸的地方,現可乘坐西安市921路公交在地址八隊(郝家莊)站下車向南直走進山,或者下車後向東(與車行方向相反)步行50米過橋,橋東有進山的路,順路直向南走,即是紫閣峪,途中需交費,到達寶林寺遺址處,草叢中可見古鐘一口,向上為石頭路,推車難行,再行約500米,右邊有一小路,
  • 【秦嶺七十二峪】高冠峪
    「秦嶺七十二峪」在今天已是秦嶺陝西段的重要代名詞,由周靈國、謝偉主編,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秦嶺七十二峪》(上中下)圖書,列述了秦嶺北麓的226條峪道,「學習強國」陝西學習平臺編輯部摘選其中的113條峪道陸續刊發,讓大家真正認識秦嶺的自然資源和文化內涵。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大秦嶺,保護我們的「父親山」。
  • 漫遊秦嶺72峪:大峪,風景秀麗,遊客絡繹不絕
    大峪口在西安南部的秦嶺山峪,位於長安區引鎮。根據《長安縣地名志》記載,大峪原為長安縣八大峪之一,南起秦嶺光頭山西梁埡口,北至大峪口,全長17公裡。大峪東鄰庫峪,西接白道峪,南北向,中間有大峪河蜿蜒流過,峪口處建有大峪水庫。
  • 秦嶺72峪搜山令——尋找500米+大巖壁
    2014年7月,秦嶺茄子峰「精靈手掌」,難度5.12+,目前中國已開發並通過Free方式完成的最難大巖壁線路。2017年8月,「精靈手掌」開發者楊帆再次前往秦嶺,意圖尋找一座更難更具挑戰的大巖壁線路,並free攀爬完成它。
  • 秦嶺子午峪有個金仙觀 坐南朝北與眾不同 據說還是韓國道教祖庭
    有人說秦嶺終南山裡隱士眾多,修道之人紛紛到這裡靜心修行,其實那是因為終南山裡的寺院道觀眾多,據說秦嶺知名的山峪有72個,可以想像這景色秀麗的七十二峪中又有多少寺院呢。子午峪古稱子午谷,曾是長安城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即當初的子午道。
  • 西安小於陽春三月遊玩秦嶺七十二峪——灃峪「原創」
    據西安小於了解,灃峪是秦嶺北麓的一條山溝,因灃河從這裡流出而得名。所以西安人也叫它灃峪口。灃峪,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西安市南邊約35公裡處的秦嶺北麓。灃峪口下面有很多遊人遊玩嘻嘻西安小於周六出遊秦嶺72峪——灃峪。小於從西安市豐慶路汽車站,西安小於乘坐去灃峪口的班車921路公交車, 到灃峪口下車就可以了。
  • 秦嶺七十二峪天子峪百塔寺觀賞銀杏樹之王
    於是,也就有了《秦嶺七十二峪天子峪百塔寺觀賞銀杏樹之王》小文。長安樊川八大寺我曾經走訪過5個,西安市內的諸如感業寺、大興善寺、臥龍寺、青龍寺也曾經去過,自古長安寺院多我也是知道的,秦嶺72峪我也走了五十幾個,對於天子峪我是知道,但沒來過,對於百塔寺還真的沒有聽說過,我又孤陋寡聞了。
  • 周至縣全面實行秦嶺北麓「峪長制」
    周至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區總面積2375.42平方公裡,佔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區總面積43.4%,是西安市「最大的天然氧吧」,被列為國家級重點生態功能縣,是西安市主要飲用水源地和天然後花園。為有效提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質量和水平,周至縣在全市率先對秦嶺北麓所轄段19條主要峪口峪道實行以縣四大班子領導包抓制為核心的「峪長制」,切實推動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自2020年12月14日,周至縣委秦保委全體會議上通過《周至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峪長制實施方案》後,周至縣秦嶺保護局正在牽頭,加快工作節奏,全力落實、落細秦嶺「峪長制」工作。
  • 自駕進秦嶺將成為歷史!關於秦嶺禁令你應該知道的事!
    8個峪口保護站秦嶺有72個峪口,而距離西安較近的共有8個峪口,西安市長安區將在秦嶺這8個峪口建設保護站。其中子午峪、小峪等4個保護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大峪、庫峪、西岔溝、石砭峪4個保護站也已建成,建成後禁止私家車自駕進入秦嶺。
  • 陝西秦嶺之最美小峪口!!!
    秦嶺中國的脊梁又稱"龍脈"。秦嶺地勢險要,在西安大家都知道秦嶺有72峪。每個峪各有特色,各有各的美麗跟魅力。今天就跟這馮探長一起走進秦嶺72峪中的小峪。喜歡可以關注我馮探長堯舜帶你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