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型酒店利潤萎縮 7天酒店進軍中高端市場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完成私有化後,7天連鎖酒店集團準備進軍中高端市場,他們與紅杉資本等投資基金共同組建了鉑濤酒店集團。在高端餐飲、消費品等紛紛回歸大眾消費之時,為何偏偏「逆勢而行」?

  一個多月前,7天連鎖酒店集團宣布,公司特別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私有化交易協議,當時市場的猜測就是7天退市為謀求轉型。情況果然如此,在完成私有化半個月後,7天與凱雷投資集團、紅杉資本共同組建鉑濤酒店集團,將推出鉑濤菲諾、麗·楓 和 喆·啡等多個品牌。

  其中,鉑濤菲諾是最高端的品牌,酒店品牌副總裁盧小麗說,一些五星級酒店奢華但不實用,比如遊泳池的利用率不足10%,但設施的定價全部打進房費,鉑濤菲諾定位mini五星,去繁為簡,性價比更高。

  盧小麗:在這種情況下,咱們常常為了這種沒有使用過的全能公共設施他,一直讓客戶買單。人們需要酒店把關注點放在他們所關心的客房體驗、他們需要的高性價比上,那麼關注客房需求、功能需求、符合消費者內心的價值感、具有個性的酒店平臺,就有了新的市場前景。

  鉑濤菲諾計劃於年內首開10家酒店,覆蓋5—8個城市;到2016年突破100家,覆蓋10—15個城市。

  實際上,7天是所有經濟型酒店中最晚宣布進軍中高端市場的。錦江之星早就有中高端品牌「錦江都城」和「白玉蘭」,如家在2011年推出「和頤酒店」品牌;去年正式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其中「全季」面向中高端市場。

  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予愷說,因為中國酒店市場呈啞鈴型,五星級酒店與低端經濟型酒店居多,中端和中高端市場目前以單體酒店為主,市場潛力很大。

  李予愷:中檔酒店涵蓋傳統的三星級,其實酒店數量並不少,但是缺乏品牌。市場機遇就是有一個品牌的空檔,往往會有三類酒店來做,第一類是直接做中轉酒店,像富驛時尚、山水時尚等。另外一類是高星級往下做,像快捷假日、深圳的花園酒店。還有一類就是往下,包括7天、如家、漢庭、錦江。

  其實,經濟型酒店向中高端延展的背後有幾分苦衷,由於房租和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多種原因影響,經濟型酒店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目前一二線城市經濟型酒店的平均利潤率僅為10%至20%,新開業經濟型酒店的平均投資額比以往增長18%,物業租賃成本平均上漲29%,其中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地區增幅超過40%。

  另外店長平均年薪上漲24% ,企業利潤空間由此進一步壓縮。錦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予愷說,中高端酒店的利潤相比經濟型更高,盈利空間較大。

  李予愷:經濟型能夠賺錢是因為規模經濟,如果開100家以下的經濟酒店也很難賺錢,因為要負擔總部的運作費用還有市場的推廣費用,100家酒店比較難分攤。經濟酒店做大以後,還是可以分攤一些總部和運作的費用。為什麼高檔酒店的利潤空間可以釋放的更大?因為每間房間的價值、收入可以做的更高,做高以後有些成本是可以被分攤的。

  李予愷認為,幾家經濟型酒店集團進軍中高端的同時,並不會影響低端酒店的開店速度與經營,畢竟物業、選址等兩者都是截然不同,各家不會像當年發展經濟型酒店那樣跑馬圈地。

  李予愷:中端酒店的定位尤其關鍵,它的數量也很難在短期達到經營酒店的規模,在物業選擇上應該是好中選優,所以它只能是品牌發展的有效補充,不能作為發展主體。中端酒店如果成功,淨資產回報率會比經濟型酒店會高,但是中端酒店的定位、產品及服務流程的設計更加精準,消費者入住中端,更多的是出於心理和文化訴求。

  

相關焦點

  • 經濟型酒店萎縮樣本:7天兩年關店239家
    隨著國內酒店市場不斷消費升級,7天酒店所在的經濟型酒店市場正面臨著整體萎縮的巨大壓力。11月25日,正略旅遊諮詢顧問丁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國內經濟型酒店均呈現一個向上升級的發展態勢,在消費升級的大勢下,無法跟上節奏的酒店將直面被淘汰的風險。
  • 經濟型酒店升級戰:酒店市場轉移 三線城市潛力大
    2012年開年以來,經濟型酒店的盲目擴張,已出現泡沫,行業洗牌進程將加快,大品牌吞併小品牌,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部分經濟型酒店轉向中檔酒店進軍,部分經濟型酒店陷入併購戰。經濟型酒店該何去何從,轉移or升級?
  • 經濟型酒店遭遇陣痛 如家加盟者:利潤利息差不多
    經過十年高速發展,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加上供大於求的宏觀經濟現狀,讓經濟型酒店的轉型遭遇陣痛。  十年擴張成本飆升利潤微薄  2002年6月,如家正式成立。其實用的功能加上每晚200元的價格,擊中了國內酒店市場的空當。2006年起,如家開始快速擴張,截至2015年12月31日,如家酒店集團旗下的九個酒店品牌共有2922家酒店。
  • 宜家進軍經濟型酒店 特色酒店行業將崛起
    一方面是經濟型酒店巨大的市場潛力,而另外一方面卻是經濟型酒店面臨著困境。在最新公布的美股一季報中,如家酒店披露其虧損1.03億元人民幣,無獨有偶,漢庭連鎖酒店也爆出一季度940萬元人民幣的帳面虧損。  「經濟型酒店的同質化不能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布丁酒店董事長朱暉在接受《商業價值》採訪時表示,「個性化、時尚化是未來酒店發展的重要趨勢。」
  • 7天酒店兩年減少兩百多家,經濟型酒店市場被分食
    近日媒體報導,據錦江集團(全稱「上海錦江國際酒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過去兩年的財報,從2018年至今年前三季度,七天系列酒店數量減少了239家。(2014年,7天品牌增加了定位商務時尚的7天優品和都市時尚經濟型酒店7天陽光,在財報中統稱「七天系列酒店。)
  • 經濟型酒店遭遇陣痛 如家加盟者:利潤跟利息差不多
    經過十年高速發展,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加上供大於求的宏觀經濟現狀,讓經濟型酒店的轉型遭遇陣痛。  十年擴張成本飆升利潤微薄  2002年6月,如家正式成立。其實用的功能加上每晚200元的價格,擊中了國內酒店市場的空當。2006年起,如家開始快速擴張,截至2015年12月31日,如家酒店集團旗下的九個酒店品牌共有2922家酒店。
  • 格林7天如家與加盟商矛盾激化 經濟型酒店將何去何從?
    格林7天如家與加盟商矛盾激化 經濟型酒店將何去何從?7天連鎖酒店,20餘名加盟商在今年3月舉橫幅抗議;如家酒店,21家加盟商在如家4月全國加盟招商會現場討要說法;華住酒店,加盟商從4月開始的抱團維權還在繼續。而經濟型酒店與加盟商之間的問題主要還是歸於盈利難的現狀,不說加盟商的自負盈虧,但看經濟型酒店本身的財報就不樂觀。
  • 鄭南雁:7天一季度開店100家 中國經濟型酒店市場仍很大
    在過去12個月,7天新開了425家酒店,比此前增長了69%,使得我們的在營酒店總數在2012年第一季度超過了1000家。7天快速擴張的戰略沒有改變,未來,在廣義的經濟型酒店這一細分市場,7天仍將堅持採取單一品牌擴張策略,繼續加快規模擴張。  分店規模的擴張和會員體系的發展,進一步強化了7天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在廣大消費者中的認知度持續提升。
  • 7天、如家、漢庭、錦江之星四大經濟型酒店集團對比
    2008年底如家推出中高端「和頤」品牌實施多品牌戰略;2011年5月又以4.7億美元收購行業排名第五的莫泰擴大領先優勢。目前如家以1300家酒店規模保持著行業第一的位置。  7天:7天連鎖酒店是鄭南雁離開攜程後,於2005年在廣州創辦的經濟型酒店品牌。自創立之初就以單一品牌快速擴張的策略和其獨特的會員體系快速發展。
  • 漢庭控股星程搶中高端市場 未來利潤佔40%
    國內領先的經濟型酒店集團漢庭在中高端市場發力明顯。除了旗下中端品牌漢庭全季酒店加速擴張之外,近日又控股收編了國內最大的中檔酒店集團星程。更重磅的消息是,漢庭還計劃通過購併或自建品牌,開始進軍高端酒店市場。
  • 「國民酒店」7天升級:經濟型酒店的分層與迭代邏輯
    經濟型酒店真的過時了嗎?在前幾年酒店行業集中精力火拼中檔酒店市場的時候,業內不少人確實有過「過時」的想法,不少經濟型酒店也在那波轉型大潮中被翻牌升級為中檔酒店。但是,進入2019年,隨著行業裡包括OYO、華住、同程藝龍、格林酒店等幾大集團在中小型酒店的廝殺,經濟型酒店再度回到了業界的視野和話題風暴中心。
  • 中國經濟型酒店行業深度報告 連鎖經濟酒店佔比市場2/3
    品牌向中高端延伸:經濟型酒店巨頭加速布局中高端市場,追求全品牌化發展。鉑濤打造了麗楓、潮漫、希岸、喆.啡等一批個性化中端酒店品牌;華住在通過高端酒店子品牌「禧玥」打入高端市場。2014年連鎖酒店高端品牌排名中,隸屬於錦江國際酒店集團的錦江酒店位列第一,擁有 125 家門店和 3.8 萬間客房。
  • 經濟型酒店怎麼了7天陷入「關店潮」
    2006年,如家於納斯達克敲鐘上市;2009年,7天連鎖酒店在紐交所掛牌上市;2010年,華住酒店成功赴美上市。2000-2009年是酒店業內公認的「黃金十年」,彼時的經濟型連鎖酒店可謂如火如荼,一時風光無兩。一晃多年過去,「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
  • 7天退市 創始股東攜凱雷等組建鉑濤酒店集團
    7天連鎖酒店(下稱,7天)創始人鄭南雁17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透露,7天已正式完成退市——由鄭南雁、何伯權、英聯投資等7天原有股東,加上凱雷投資集團、紅杉資本共同組建鉑濤酒店集團(Plateno,下稱,鉑濤),鉑濤已完成對7天的私有化收購,並同時推出數個中高端酒店新品牌。
  • 尋找經濟型酒店的第二春
    隨著消費不斷升級,面對品牌方與加盟方的矛盾加劇、物業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新物業難以拓展,利潤的不斷攤薄等問題,各大經濟型酒店巨頭開始尋找「自救」路徑。有市場需求且投資回報率相對更高的中端酒店成為大量經濟型酒店轉型升級的一條出路。
  • 經濟型酒店「啟示錄」
    從各大酒店集團數據可以看到,中高端板塊佔比逐步提高,所有酒店集團都在喊將壓縮經濟型酒店佔比,進軍中高端市場。可見,經濟型酒店時代或許真的過去了。2018年起OYO為代表的非標品牌又在國內低端酒店市場掀起了一陣風,各大酒店集團彷佛又回過神來,看到了又一片新天地,也都開始嘗試非標市場。其實從近幾年增長乏力的經濟現狀可以看出,新增酒店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機會越來越小。
  • 7天酒店守正出新,助力經濟型酒店別樣重生
    在全行業蓄勢待發迎戰全新2020年的關鍵時刻,一場殘酷的疫情讓各行業備受打擊,酒店業在這次災難中更是深受重創,諸多酒店老投資人在當下這個特殊的內外部市場環境、以及行業發展所處的階段下所面臨著生死難題。
  • 格林豪泰在經濟型酒店客源市場中實施藍海戰略
    上海3月6日電 /新華美通/ -- 目前國內大多數經濟型酒店品牌都定位於中端商務旅行客源市場,格林豪泰酒店連鎖集團自2004年進入中國以來,也一直堅持高品位、高性價比的定位,並在中、高端商務旅行客源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 7天退市 創始人成立多品牌酒店集團
    新京報訊 (記者趙嘉妮)作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酒店企業,7天連鎖酒店集團如今已完成退市程序。昨日,7天連鎖酒店集團創始股東何伯權、鄭南雁,與凱雷投資集團、紅杉資本等宣布共同組建新的酒店集團。新集團命名為鉑濤(Plateno Hotels Group),在7天之外,還有四個主打中高端市場的全新品牌。
  • 東呈推出宜尚、怡程兩品牌 經濟型酒店扎堆中端市場
    擁有500家城市便捷酒店的東呈酒店集團日前宣布,將推出「宜尚」、「怡程」兩個新品牌,主攻中端酒店市場。這是繼華住、如家、鉑濤酒店集團後,又一家進軍中端市場的老牌經濟型酒店品牌,至此,國內經濟型酒店品牌已基本全部進入中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