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完成私有化後,7天連鎖酒店集團準備進軍中高端市場,他們與紅杉資本等投資基金共同組建了鉑濤酒店集團。在高端餐飲、消費品等紛紛回歸大眾消費之時,為何偏偏「逆勢而行」?
一個多月前,7天連鎖酒店集團宣布,公司特別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私有化交易協議,當時市場的猜測就是7天退市為謀求轉型。情況果然如此,在完成私有化半個月後,7天與凱雷投資集團、紅杉資本共同組建鉑濤酒店集團,將推出鉑濤菲諾、麗·楓 和 喆·啡等多個品牌。
其中,鉑濤菲諾是最高端的品牌,酒店品牌副總裁盧小麗說,一些五星級酒店奢華但不實用,比如遊泳池的利用率不足10%,但設施的定價全部打進房費,鉑濤菲諾定位mini五星,去繁為簡,性價比更高。
盧小麗:在這種情況下,咱們常常為了這種沒有使用過的全能公共設施他,一直讓客戶買單。人們需要酒店把關注點放在他們所關心的客房體驗、他們需要的高性價比上,那麼關注客房需求、功能需求、符合消費者內心的價值感、具有個性的酒店平臺,就有了新的市場前景。
鉑濤菲諾計劃於年內首開10家酒店,覆蓋5—8個城市;到2016年突破100家,覆蓋10—15個城市。
實際上,7天是所有經濟型酒店中最晚宣布進軍中高端市場的。錦江之星早就有中高端品牌「錦江都城」和「白玉蘭」,如家在2011年推出「和頤酒店」品牌;去年正式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其中「全季」面向中高端市場。
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予愷說,因為中國酒店市場呈啞鈴型,五星級酒店與低端經濟型酒店居多,中端和中高端市場目前以單體酒店為主,市場潛力很大。
李予愷:中檔酒店涵蓋傳統的三星級,其實酒店數量並不少,但是缺乏品牌。市場機遇就是有一個品牌的空檔,往往會有三類酒店來做,第一類是直接做中轉酒店,像富驛時尚、山水時尚等。另外一類是高星級往下做,像快捷假日、深圳的花園酒店。還有一類就是往下,包括7天、如家、漢庭、錦江。
其實,經濟型酒店向中高端延展的背後有幾分苦衷,由於房租和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多種原因影響,經濟型酒店躺著賺錢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目前一二線城市經濟型酒店的平均利潤率僅為10%至20%,新開業經濟型酒店的平均投資額比以往增長18%,物業租賃成本平均上漲29%,其中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地區增幅超過40%。
另外店長平均年薪上漲24% ,企業利潤空間由此進一步壓縮。錦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副總裁李予愷說,中高端酒店的利潤相比經濟型更高,盈利空間較大。
李予愷:經濟型能夠賺錢是因為規模經濟,如果開100家以下的經濟酒店也很難賺錢,因為要負擔總部的運作費用還有市場的推廣費用,100家酒店比較難分攤。經濟酒店做大以後,還是可以分攤一些總部和運作的費用。為什麼高檔酒店的利潤空間可以釋放的更大?因為每間房間的價值、收入可以做的更高,做高以後有些成本是可以被分攤的。
李予愷認為,幾家經濟型酒店集團進軍中高端的同時,並不會影響低端酒店的開店速度與經營,畢竟物業、選址等兩者都是截然不同,各家不會像當年發展經濟型酒店那樣跑馬圈地。
李予愷:中端酒店的定位尤其關鍵,它的數量也很難在短期達到經營酒店的規模,在物業選擇上應該是好中選優,所以它只能是品牌發展的有效補充,不能作為發展主體。中端酒店如果成功,淨資產回報率會比經濟型酒店會高,但是中端酒店的定位、產品及服務流程的設計更加精準,消費者入住中端,更多的是出於心理和文化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