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是茶馬古道上有名的城鎮之一,據說影視劇《木府風雲》也在這裡取過景。古城內可以看到木樓青瓦,古街石巷,小橋流水的景象。獨自站在古城東大街上,抬頭就可以看到玉龍雪山,美不勝收。
麗江古城是依山而建,街巷依水流而設也是立的,這裡曾經是茶馬古道的交易市場。古城內從四方街延伸出街巷縱橫交錯,因此構成了以四方街為中心的古城。當年被徐霞客盛讚的木土司王府木府,就在七一街關門口附近,在這裡可以深刻感受納西民族建築的內涵。
麗江壁畫,是明代時期經濟繁榮,納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的結晶。這些壁畫分布在大研鎮,束河等村鎮的十多處寺廟中就可以看到,大都是於明出至清乾隆年間陸續製作完成的。壁畫將宗教文化和為一體,很有特色,打卡拍照也好看。
古城內的木府很值得一去,木府佔地面積很大,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府內還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也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比如開始說的講述麗江木氏土司風雲故事的電視劇《》就是在這裡拍攝完成的。
四方街是一條小吃街,餐館很多,每家也有特色米線供應,所以這條街也叫"麗江米線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這裡是茶馬古道上最重要的樞紐站,明清以來就有各路商人匯集於此,這裡也就成了麗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麗江古城內橋梁很多,而且橋梁的造型也是多種多樣,比較著名的有、大石橋、萬千橋等,都是建於明清時期。其中位於以東的大石橋最具特色哦。
大石橋是古城橋首,明代就建立的,而且從橋下河水中就可以可看到玉龍雪山的倒影,畫面十分美麗。橋面用傳統的五花石鋪砌,坡度也很平緩,便於兩岸往來。
位於古城內福國寺的,也是建立於明代,因為它的造型很像五隻飛來的彩鳳,所以也就有了五鳳樓的美稱,樓內的天花板上有多種精美的圖案。五鳳樓也是融合了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所以說也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珍寶和典型範例。
探尋麗江古城,走在石板路上,聽著腳下清脆的響聲,這個流傳至今的古城被保護得很好,來過就會覺得不負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