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五穀講壇
3月18日,恆天然(Fonterra)發布了2020財年中期業績報告,該公司的財務業績隨著穩定收益的增加和債務的減少而得到改善。
《五穀財經》注意到,2020財年前六個月,恆天然的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總額(EBIT)約為5.84億元(紐西蘭元,以下類同),高於上年同期的3.12億元;實現稅後淨利潤約為5.01億元,去年同期則在7200萬元左右;自由現金流約為3.69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為負數,約為-7.82億元。
對此,恆天然執行長(CEO)MilesHurrell表示,恆天然在2019年完成的工作基礎上繼續進行重整業務,引入新戰略,重組和調整團隊,從而更加關注客戶需求,同時大大地提升其財務業績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現在我們的合作社已截然不同-我們將紐西蘭牛奶列為優先事項,並保持專注於我們所擅長的領域及所有能對我們奶農,股東,員工和社區有益的事務。」
儘管迄今為止收益表現強勁,但是,考慮到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能會影響下半年收益的不確定性後,恆天然董事會最終決定不宣派中期分紅。
正如恆天然董事長John Monaghan所言:「本財年結束時,董事會將重新評估合作社的財務狀況,並覆核分紅支付決定。」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全球知名的乳製品出口和牛奶加工企業之一,恆天然頗受世界領先食品企業的青睞,其自有的乳品品牌在紐西蘭、澳大利亞、亞洲、非洲、中東以及拉丁美洲市場上也是佼佼者,比如安佳、安滿、安怡等等。
數據顯示,2020財年前六個月,恆天然調整後息稅前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2億元,達到5.84億元。
公告顯示,恆天然主要是通過原料業務的穩定收益、餐飲服務業務不斷提升毛利及減少運營費用實現了上述目標。
《五穀財經》注意到,恆天然的餐飲服務業務在上半財年無疑表現突出,尤其是在大中華區和亞洲的烘焙、咖啡和茶飲渠道的業務都取得了增長。
近年來,大中華區是恆天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場,如今,恆天然在大中華運營業務也十分廣泛,融匯了牧場運營、乳品原料、餐飲服務、消費品牌等。
比如恆天然在中國設有兩個奶牛養殖基地,分別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和山西省應縣,恆天然的兩個奶牛養殖基地共有6萬多頭泌乳牛,每年生產大約 3.5 億升牛奶。目前,恆天然在中國的第三個基地已經落戶山東省。
不過,恆天然方面也坦言:「我們還對中國合資牧場進行了6500萬元的減值,且將繼續挖掘改善此業務持續性績效的機遇。」
為了繼續減少債務,恆天然也在上半財年完成了DFE Pharma和foodspring的出售工作,創造了現金收益6.24億元,這使其淨債務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2%或16億元,從而降至58億元。
在財報中,恆天然方面還透露:「我們的戰略及對財務紀律的重視,意味著我們正持續覆核所持資產組合。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戰略覆核,兩項資產的出售流程也進展順利。」
通過上述出售流程和戰略覆核,恆天然獲得了更多信息和深入見解,因此,恆天然將中國牧場和巴西DPA的估值下調了總計1.34億元。
「毫無疑問,世界正經歷一種幾乎前所未有的情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在2020年設定的四個優先事項上已經取得進展。這些事項是實現我們的財務目標,減少我們的環境足跡排放,組建一支強大的團隊並支持紐西蘭地區。」 Miles Hurrell表示,通過實現這些目標,恆天然將朝著實現健康的人、健康的環境和健康的業務這一長期目標邁進。
據了解,恆天然2020財年的主要財務目標是實現每股15-25分的收益指標,毛利超過30億元,減少債務,確保債務不超過其收益的3.75倍,確保資本支出不超過5億元。
對於這些財務目標,Miles Hurrell表示,他對恆天然在本財年前六個月所取得的進步和勢頭感到滿意,但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肆孽,恆天然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與以往是完全不同的。
在談到2020下半財年時,Hurrell重申預計原奶收購價區間為每公斤乳固體 7-7.6元,預計調整後每股收益指導為15-25分,預測收奶量為15.15億公斤乳固體。
「正如我幾周前所說,我們已為本財年大部分牛奶供應籤訂了銷售合同。但是我們的團隊深知必須持續發力,非常謹慎地應對下半財年將要面臨的挑戰。」 Miles Hurrell如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