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吸引外國留學生

2020-12-12 青年參考

打造日本波士頓

京都吸引外國留學生

Miki Tanikawa 譯者 謝雨 《 青年參考 》( 2014年07月09日   17 版)

    各國學生相聚在京都

    京都成日本第四大留學城市

    來自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萊奧尼·林深深著迷於日本文化。她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自己想來日本學習和生活。「7歲那年,我請父親給我買了一本日語字典,」林說,「自那以後,我就在看日本動漫的時候自學日語。」

    到了上大學的年齡,林已對日本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產生了廣泛的興趣。最終,她選擇前往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學留學,主修日語研究和全球文化。

    「這令我感到更貼近日本文化和歷史的中心。」20歲的林說。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和林一樣,選擇到日本京都讀書,這裡有著歷史悠久的寺廟和神社,傳統手工藝蓬勃發展,自然風光宜人。

    據京都統計機構收集的數據顯示,儘管日本總體留學生數量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峰值14.1萬人下降到13.5萬人,京都的外國學生數量卻在上升,已經從2009年的5157人升至2013年的7017人。

    另一家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稱,雖然京都城市規模較小,但從去年起,這裡已成為繼東京,大阪,福岡後的第四大留學城市。留學生們表示,京都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這座古城在日本文化,歷史和教育上的獨特地位。

    居住著147萬人口的京都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著名景點包括古老的城堡和皇宮,頂尖的漫畫博物館,世界一流的電玩公司,如任天堂、京瓷、歐姆龍都聚集在這裡,世界環保大會也曾在京都舉行。

    京都是絕佳的學習場所

    京都還是個鮮為人知的大學城,在市內和城市周邊,有超過50所高校,這令該市看上去有些像美國的波士頓。事實上,京都和波士頓結為姐妹城市已超過半個世紀了。「東京可能是適宜居住的地方,但京都是學習的最佳場所,」25歲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世新這樣形容京都。

    坐落於日本最大島嶼本州島中部的關西地區,京都與周邊的大阪和神戶共同構成了僅隨東京之後的該國第二大經濟中心,但與東京密集緊湊以及嚴格界定邊界的格局不同,京都是不規則擴展的城市。

    「京都兼顧城市與農村的特點。」來自希臘塞薩洛尼基市的28歲學生艾弗杜夏·基洛普羅說,他在京都藝術與設計大學研究日本電影。「你從市內任何地方出發,騎20分鐘自行車,都可抵達山區。」基洛普羅介紹道。

    就讀於同志社大學大二的美國學生格雷斯·赫娜漢也同意基洛普羅的觀點。「東京太大了,」赫娜漢說,「京都是個更易於管理的城市,這裡很安靜,我真的很喜歡遍布城市角落的寺廟和神社,你不必費心去尋找,就會在轉角遇到。」

    城市緊湊的布局令其在學術上獨具優勢。「在東京,你很容易分心,」藝術與設計大學的藝術家、教授賢治矢言說。他最近的作品包括一個7米高的巨型娃娃,穿著金屬機器人的衣服。這是一套系列作品,反應了日本黑暗的核歷史。「在京都的藝術家擁有更多的機會,」賢治矢言說,「東京的畫廊競爭太激烈了。」

    來自中國的張翰元是賢治教授帶的研究生,他也認為小城市有助於促進學習。「我被他的藝術創作深深地震撼到了,」張翰元表示,在老師的影響下,他希望能夠用雕塑來批評瀰漫在中國社會中不正確的消費觀和物質主義。

    將京都打造為下一個波士頓

    京都市的市長,也是京都市教育委員會的前負責人門川大作先生正在努力推廣京都教育,希望更多外國學生來這裡學習和生活。「長久以來,我們致力於在文化,藝術,手工藝和製造業不斷地學習和深入研究。」門川認為,「讓世界各地的學生在這座歷史名城學習,頗具意義。」

    為達到這個目的,京都不斷推出適用於國際學生的健康保險,設施齊全的房屋,同時也為國際學生向當地小學生展示自己的文化提供機會。「留學生在異國他鄉可能會有孤獨感,我們會儘量幫他們克服。」門川非常看好京都未來的留學市場,「我們的計劃是,在2017年前,將留學人數提高到1萬人。」

    他還希望京都能向波士頓看齊。「波士頓是個偉大的城市,學生佔居民人數的25%,這個比例在京都是10%——雖然遠低于波士頓,但與任何日本城市相比,密度仍是最高的。」

    大學本身也正在盡其最大努力擴大國際影響力。同志社大學的副校長山田四郎表示,「幾乎所有的留學生都在接受某種形式的獎學金。」「這是相當大的經濟負擔,」山田說,「但可以藉此增加留學生的多樣性,同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出色的成績也令京都的大學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以京都大學為例,這裡曾產生過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該校最近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聘請下一任校長,這在日本大學中是史無前例的。

    門川介紹稱,京都教育的優勢之一是校際聯盟,它允許學生跨校選擇課程。「你可以在一所學校註冊,但在另一所學校上課」。另一獨具的優勢是,京都市大學的研究範圍頗廣,從傳統的日本藝術,建築,佛學到現代的漫畫和動畫。

    □美國《紐約時報》

    京都成日本第四大留學城市

    來自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萊奧尼·林深深著迷於日本文化。她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自己想來日本學習和生活。「7歲那年,我請父親給我買了一本日語字典,」林說,「自那以後,我就在看日本動漫的時候自學日語。」

    到了上大學的年齡,林已對日本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產生了廣泛的興趣。最終,她選擇前往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學留學,主修日語研究和全球文化。

    「這令我感到更貼近日本文化和歷史的中心。」20歲的林說。越來越多的國際留學生和林一樣,選擇到日本京都讀書,這裡有著歷史悠久的寺廟和神社,傳統手工藝蓬勃發展,自然風光宜人。

    據京都統計機構收集的數據顯示,儘管日本總體留學生數量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峰值14.1萬人下降到13.5萬人,京都的外國學生數量卻在上升,已經從2009年的5157人升至2013年的7017人。

    另一家日本學生支援機構稱,雖然京都城市規模較小,但從去年起,這裡已成為繼東京,大阪,福岡後的第四大留學城市。留學生們表示,京都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這座古城在日本文化,歷史和教育上的獨特地位。

    居住著147萬人口的京都是著名的旅遊目的地,著名景點包括古老的城堡和皇宮,頂尖的漫畫博物館,世界一流的電玩公司,如任天堂、京瓷、歐姆龍都聚集在這裡,世界環保大會也曾在京都舉行。

    京都是絕佳的學習場所

    京都還是個鮮為人知的大學城,在市內和城市周邊,有超過50所高校,這令該市看上去有些像美國的波士頓。事實上,京都和波士頓結為姐妹城市已超過半個世紀了。「東京可能是適宜居住的地方,但京都是學習的最佳場所,」25歲來自加拿大溫哥華的世新這樣形容京都。

    坐落於日本最大島嶼本州島中部的關西地區,京都與周邊的大阪和神戶共同構成了僅隨東京之後的該國第二大經濟中心,但與東京密集緊湊以及嚴格界定邊界的格局不同,京都是不規則擴展的城市。

    「京都兼顧城市與農村的特點。」來自希臘塞薩洛尼基市的28歲學生艾弗杜夏·基洛普羅說,他在京都藝術與設計大學研究日本電影。「你從市內任何地方出發,騎20分鐘自行車,都可抵達山區。」基洛普羅介紹道。

    就讀於同志社大學大二的美國學生格雷斯·赫娜漢也同意基洛普羅的觀點。「東京太大了,」赫娜漢說,「京都是個更易於管理的城市,這裡很安靜,我真的很喜歡遍布城市角落的寺廟和神社,你不必費心去尋找,就會在轉角遇到。」

    城市緊湊的布局令其在學術上獨具優勢。「在東京,你很容易分心,」藝術與設計大學的藝術家、教授賢治矢言說。他最近的作品包括一個7米高的巨型娃娃,穿著金屬機器人的衣服。這是一套系列作品,反應了日本黑暗的核歷史。「在京都的藝術家擁有更多的機會,」賢治矢言說,「東京的畫廊競爭太激烈了。」

    來自中國的張翰元是賢治教授帶的研究生,他也認為小城市有助於促進學習。「我被他的藝術創作深深地震撼到了,」張翰元表示,在老師的影響下,他希望能夠用雕塑來批評瀰漫在中國社會中不正確的消費觀和物質主義。

    將京都打造為下一個波士頓

    京都市的市長,也是京都市教育委員會的前負責人門川大作先生正在努力推廣京都教育,希望更多外國學生來這裡學習和生活。「長久以來,我們致力於在文化,藝術,手工藝和製造業不斷地學習和深入研究。」門川認為,「讓世界各地的學生在這座歷史名城學習,頗具意義。」

    為達到這個目的,京都不斷推出適用於國際學生的健康保險,設施齊全的房屋,同時也為國際學生向當地小學生展示自己的文化提供機會。「留學生在異國他鄉可能會有孤獨感,我們會儘量幫他們克服。」門川非常看好京都未來的留學市場,「我們的計劃是,在2017年前,將留學人數提高到1萬人。」

    他還希望京都能向波士頓看齊。「波士頓是個偉大的城市,學生佔居民人數的25%,這個比例在京都是10%——雖然遠低于波士頓,但與任何日本城市相比,密度仍是最高的。」

    大學本身也正在盡其最大努力擴大國際影響力。同志社大學的副校長山田四郎表示,「幾乎所有的留學生都在接受某種形式的獎學金。」「這是相當大的經濟負擔,」山田說,「但可以藉此增加留學生的多樣性,同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出色的成績也令京都的大學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以京都大學為例,這裡曾產生過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該校最近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聘請下一任校長,這在日本大學中是史無前例的。

    門川介紹稱,京都教育的優勢之一是校際聯盟,它允許學生跨校選擇課程。「你可以在一所學校註冊,但在另一所學校上課」。另一獨具的優勢是,京都市大學的研究範圍頗廣,從傳統的日本藝術,建築,佛學到現代的漫畫和動畫。

    □美國《紐約時報》

相關焦點

  • 日本京都市與京都大學合作強化吸引外國留學生
    中新網8月17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京都市在吸引國際會議和留學生方面,與京都大學籤訂了合作協議。今後將歸納在京都大學設置國際會議支援窗口等具體政策。2014年,在京都市內召開的國際會議件數和參加人數均達到歷史最多。京都市此舉致力於與在學術方面擁有世界影響力的京都大學合作,進一步強化吸引措施。
  • 日本京都府設宣傳窗口 外國留學生母語書寫博客
    讀者可以在博客中了解到京都特有的傳統、悠久的文化流傳,可以尋找旅遊的熱點,話題多種多樣。來自8個國家和地區的11名留學生則直接使用自己的母語在博客上發表博文。  京都府負責文化交流事業的工作人員介紹,開設這個多語種博客為的是利用留學生特有的國際化視角,發現和介紹京都的魅力,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落戶京都。這11名外國留學生被京都府特聘為「京都府名譽友好大使」。
  • 日本京都舉辦外國留學生生活指導 中國學子歡迎
    原標題:日本京都舉辦外國留學生生活指導 中國學子歡迎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日本京都市以京都大學的新留學生為對象,舉辦了「歡迎和指導」活動。這是京都市與大學合作首次嘗試舉辦此項活動。關於垃圾的分類方法和居民登記的手續等,相關人員不僅用日語也使用中文和英文進行說明。
  • 日本京都辦茶道體驗會 中國留學生贊傳統文化
    日本京都辦茶道體驗會 中國留學生贊傳統文化 讓外國人體驗茶道,是京都市向外國留學生宣傳日本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項目。  據日本《讀賣新聞》消息,10月19日,在位於京都市上京區的日本茶道裡千家茶道會館中,在當地學習的外國留學生參加了茶道體驗活動。  此次體驗活動是由茶道裡千家淡交會等機構主辦的第33次涉外文化宣傳活動,吸引到外國留學生、駐京都外國領事館相關工作人員等各界人士大約340人參加。
  •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圓,女留學生在京都長期遭侵犯毆打足以說明一切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篇中國女留學生在日本京都長期遭同居老師性侵毆打的報導。看到這樣的報導不覺讓人痛心,但痛心之餘難免讓人反思,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女子?國外發達國家,真的如想像中那麼好嗎?
  • 中國留學生教日本京都小學生學中文 介紹中國文化
    中國留學生教日本京都小學生學中文 介紹中國文化
  • 京都大學擬提高英語課比例 實現留學生倍增計劃
    京都大學擬提高英語課比例 實現留學生倍增計劃   中新網12月2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為建設成世界級水平大學,作為國際戰略的一環,近日,日本京都大學提出的目標顯示,到2020年將英語課比例增至30%,並力求實現派遣和接收留學生人數以及聘用外教人數倍增計劃。
  • 為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參觀 仙臺麒麟啤酒廠請外國留學生提金點子
    人民網東京7月22日電 綜合日本《河北新報》的報導,如何站在外國人的立場找到入境遊亟待解決的課題,以最快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外國遊客的興趣呢?位於日本東北仙臺市的麒麟啤酒仙臺工廠最近就做了這樣的一次嘗試。
  • 日本公布外國留學生調查結果 中國留學生已超六成
    月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日本學生支援機構公布了2011年度在日外國留學生的相關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的外國留學生數為138075人(截至2011年5月1日),比截至2010年5月1日的人數減少2699人,降幅為2.6%。從報告中可以看出,2011年留學生情況的變化有以下幾個特點。  中國留學生過六成  從留學生的出生地來看。來自亞洲國家的留學生為129163人,佔總數的93.5%。
  • 荷蘭大學要限制外國留學生
    作者:李建忠在許多國家還在出臺吸引外國留學生政策、大力推動教育國際化的時候,荷蘭的大學則紛紛表示要採取措施控制外國留學生數量的增加,以保護本國和外國學生的利益,抑制教育國際化的過度發展。2017年荷蘭外國留學生人數達到12.2萬人,創出歷史新高,佔荷蘭高等教育全部在校學生人數的12.2%,提高了荷蘭教育國際化水平。外國留學生來自162個國家和經濟體,生源國除傳統的歐盟國家外,中國(4,475人)和印度(2,021人)等新興市場國家成為荷蘭重要的生源國。大量湧來的外國留學生引發諸多問題。首先是住宿異常緊張。
  • 華媒:日本鼓勵外國留學生創業 特殊籤證延長至2年
    中國僑網11月25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 近期多家日媒報導,為促進外國留學生在日本創業,激發社會經濟活力,出入境在留管理廳自11月20日起實施一項新舉措,可向滿足一定條件的外國留學生,發放最長為2年的創業準備籤證。
  • 留學生進軍日本京都商店街
    本報訊 7月初,日本京都府福知山市天田青通三丁目商店街的一個市民組織,向京都創成大學「借」來中國留學生,請他們利用商店街內空閒店鋪製作、出售餃子。中國留學生們開的店鋪叫做「創成亭」,中國留學生們當天製作的1000多個「燒餃子」,轉眼之間便被搶購一空。  據悉,以後中國留學生們將每月一次在「創成亭」製作、出售美味可口的「燒餃子」。
  • 日本神奈川縣外國留學生增加 中國留學生最多
    日本神奈川縣外國留學生增加 中國留學生最多 2014-09-28 09:22:22其中,中國留學生最多,約佔全體的一半。  據日本《產經新聞》消息,截止到2014年5月1日,神奈川縣內大學和研究生院等118所學校的在籍留學生數共有8331人,較上一年同期增加732人,時隔2年增加。對此,神奈川縣國際課稱:「留學生增加與縣內企業培育國際人才體制有關。」  據報導,神奈川內的外國留學生總計來自11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約9成來自亞洲。
  • 日本富山縣中國留學生348人 居外國學生人數首位
    中新網1月9日電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目前,在富山縣縣內大學、短期大學、高等專業學校就讀的外國留學生當中,中國留學生人數最多。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人數較少。為增加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人數,富山縣決定於今春開始設立宣傳網站,加強宣傳力度。
  • 荷蘭大學留學人數穩步增長 吸引眾多中國留學生
    據最近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2016/2017這個新的學年,在荷蘭大學與高校就讀的外國留學(課程)生總數已經高達11.2萬名,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與上一個學年相比,荷蘭的在讀留學生增多了8500名。
  • 日本將嚴審赴日留學籤證,日媒:應吸引中國留學生
    日本將對外國留學生限制發放籤證根據人民網援引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日本政府自2021年起將對各國赴日留學生的籤證審查措施實行進一步強化:日本負責籤證辦理的有關部門可自行拒絕為"主觀上判斷未能滿足入境條件的外國人"辦理籤證發放手續,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甚至可以直接介入留學生的資質審查過程,並建立"可疑人員檔案"。
  • 外國遊客激增 京都公交車「犯難」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京都是著名旅遊目的地,但隨著外國遊客人數增加,這座城市的公交車不堪負荷。這可怎麼辦?  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京都每年吸引大約5500萬名遊客,由於市內只有兩條地鐵線路,遊客主要依賴公交車前往各處景點。
  • 浙江省外國留學生中華才藝表演舉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方書文 唐佳麗12月11日晚,由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聯合主辦,浙江電視臺教科影視頻道和浙江傳媒學院承辦,浙江省外國留學生第十四屆
  • 日本京都千餘店引進銀聯卡系統 以吸引更多華人消費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李鵬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為了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赴日旅遊期間消費,日本京都府將從2011年開始統合區域內千餘加盟商家,引進中國銀聯卡結算機制。採取統合措施的是總部設在京都的日本「KICS」 信用結算公司。考慮到日本面向中國開放旅遊籤證限制後,大批中國遊客赴日旅遊。
  • 簡化籤證、容許打工、可給綠卡:英國這三招就吸引了全球留學生
    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對其高等教育各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尤其在吸引外國留學生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新舉措,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後,英國政府更加重視留學生教育,於2000年7月發表了《卓越與機遇――面向21世紀的科學與創新政策》白皮書,明確表示要實施培養和吸引人才計劃,吸引更多的外國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