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備全面核戰爭 俄羅斯翻修「末日地堡」

2020-12-16 騰訊網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政府和軍方高層人士討論俄羅斯核戰略。 圖片來源 克裡姆林宮官網

作者 史春樹

自從人類進入原子能時代,各國對地下防禦工事的興趣就與日俱增,視它們為確保政府和軍隊高層在核戰爭中生存的底牌。現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有核國家,美國與俄羅斯的對峙喚醒了人們對冷戰年代「末日地堡」的記憶。俄羅斯總統普京新近披露的信息暗示,一些建造於蘇聯時代的秘密掩體不僅仍在運作,還可能順應形勢變化進行升級翻新。

普京:建造「絕對安全的設施」

11月中旬,普京召集包括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和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在內的軍方高層,在索契舉行了一次會議,參會的還有俄政府高級官員和國防工業界的代表。克裡姆林宮官網發布的新聞稿顯示,「俄羅斯核力量的指揮和控制設施現代化」是會上的重要議題。

普京在發言中稱,俄羅斯「三位一體」核力量的作戰能力,有賴於整套系統在各種情況下的穩定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過去幾年,為了讓戰略核力量的指揮要素維持最高水平,俄方做了很多工作,涉及對全國各地的多個「固定式和移動式指揮所」加以改進。他指出,所有指揮所都能收到實時、全面的情報,並利用它們評估形勢,作出決定。

普京解釋說,俄羅斯核力量控制系統的各種設備包括通信系統定期進行升級,並且保持了「卡拉什尼科夫步槍一般」的簡單可靠。他還談到了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要求「在遭受核打擊的情況下,俄羅斯的核指揮和控制體系結構依然保持完整」,以確保在必要時隨時發起報復性打擊。眾所周知,順利發動核反擊的能力是戰略威懾的核心。

作為俄羅斯核力量的最高指揮官,普京表示,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演習和其他活動,確保指揮和控制系統按預期工作,讓相關人員知道如何正確地操作它們。他強調,必須確保核力量指揮和控制基礎設施有強大的生存能力。這位俄羅斯總統說,他已經得到匯報,「建造絕對安全的設施以控制戰略核力量的工作接近完成,而且安全冗餘非常高」。

俄羅斯官方消息並未詳細說明何為「絕對安全的設施」,它可能是新建的,也可能是對現有設施加以改造而來。有分析人士推斷,這種設施應該是某種地下掩體。公開信息顯示,俄羅斯境內至少有兩處地點符合描述,一個位於烏拉爾山脈北部的科斯溫斯基山,另一個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部的亞曼陶山,都是上世紀70年代開始修建的。

俄羅斯有兩處「末日地堡」

美國「戰區」網站發布評論文章說,面對核武器的攻擊,沒有任何防禦設施可以保證自身能百分之百倖存,但「深埋地下」始終是有效的自保手段。因此,蘇聯和美國在冷戰期間都對「末日地堡」進行了大規模投資。

外界認為,俄羅斯的科斯溫斯基山堡壘隱藏在300多米厚的花崗巖下,它與一套被歐美軍事觀察家稱為「死手」的半自動化指揮和控制系統有關,因此頗具知名度。

根據美國記者大衛·霍夫曼在《冷戰軍備競賽不為人知的故事及其危險遺產》一書中的說法,「死手」系統在蘇聯內部的代號是「外圍」,系統核心部分安放在堅固的地下掩體內,有3盞指示燈:第一盞燈亮起,意味著操作人員獲得發射核飛彈的「預授權」;第二盞燈亮起,代表莫斯科的最高領導層無法正常履行職務;第三盞燈亮起,表明敵方的核打擊即將到來。在3盞燈全亮的前提下,值班軍官可以選擇激活一枚特殊的飛彈,飛彈上帶有信號發射裝置,一邊飛行一邊向各地播放發動核反擊的命令代碼。這套系統還設計了無需人工幹預的全自動版本,號稱能更堅決徹底地執行核反擊程序。

「外圍」系統於上世紀80年代啟用。根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的說法,到2011年前後,這套系統仍然有一部分在運作。

有西方媒體將科斯溫斯基山堡壘與北美防空司令部所在的夏延山基地相比,稱二者「在形式和功能上近似」。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時,「全球零核」組織創始人、曾在美國空軍擔任核飛彈發射指揮官的布魯斯·布萊爾表示,科斯溫斯基山堡壘被視為俄羅斯戰時核指揮系統的明珠,掩體內的人員可以通過甚低頻無線電與千裡之外的核潛艇、轟炸機及地下飛彈發射井聯繫,因此,該設施「恢復了俄羅斯對自身發動報復性反擊能力的信心」。

相比之下,外界對亞曼陶山地下設施了解較少。美國《Slate》雜誌網站曾報導說,該設施最深處位於地下900米,總佔地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只有具備特殊許可的人員才能在這裡生活和工作。與科斯溫斯基山堡壘不同,亞曼陶山地下設施的主要作用是「維護政府延續性」。危機狀態下,俄最高領導人可以搬到這裡辦公。布魯斯·布萊爾分析認為:「它更像避難所而不是指揮所,因為附近的巖石含有石英,這種物質會干擾無線電通信。」

俄羅斯官方對亞曼陶山地堡的真實情況守口如瓶。美國《紐約時報》曾報導說,它的建設持續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後來被關閉。這帶來了懸念:如果通信障礙得到克服,這個堡壘會不會重新啟用,成為普京在最新發言中提到的「絕對安全的設施」?

美俄「矛盾之爭」日趨激烈

「戰區」網站稱,由於外部壓力與日俱增,即便俄羅斯對完全新建一座秘密堡壘產生興趣,也不值得驚訝。俄美關係陷入低谷前,美國就著力推動核力量現代化,裝備了新型B61-12型核炸彈,宣稱這種武器具備摧毀地下掩體的能力。2018年,美國政府宣布保留B83-1型核炸彈。這種彈藥威力非常大,約為1.2兆噸爆炸當量,是美軍打擊堅固設施的重要手段。此外,美軍還擁有13.6噸重的GBU-57/B重型常規鑽地炸彈,專門用於攻擊深埋的目標。

與此同時,美國積極研發高超音速武器。這類武器能對「時間敏感型目標」和其他高價值目標發動難以預警的突然襲擊,對各國政府和軍方首腦的日常辦公地點構成了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在莫斯科市內也建造了地下防護場所,它們應該離克裡姆林宮不遠,但不如科斯溫斯基山和亞曼陶山堡壘安全。有消息稱,俄羅斯正在克裡姆林宮等處建造「數十個」新掩體,以支持該國的指揮和控制基礎設施。

隨著《中導條約》因美國單方面「退群」而作廢,俄美核打擊能力對比的變化,可能對俄羅斯的「神經中樞」構成新的挑戰,甚至損害俄最高領導層及時發動核反擊的能力。去年,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在接受俄羅斯《莫斯科時報》採訪時表示,很多人相信,《中導條約》的瓦解導致外國在俄羅斯邊境附近實施「斬首行動」的危險增加。長期以來,俄方一再指責美國可能利用部署在東歐的飛彈防禦設施發射進攻性武器,也是出於這方面的擔憂。

在大國對抗加劇的背景下,人們不難理解俄羅斯政府高層為何強調確保該國核力量指揮控制體系的生存能力。隨著局勢變化,不排除俄官方會披露「末日地堡」的更多信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美國人有多怕核戰爭?末日地堡越建越多,庇護所變成度假村
    「你相信嗎,我爸媽花10萬美元租了一座末日地堡,租約99年,每年1000美元管理費」美國女孩小瑪麗跟我說的末日地堡其實是核庇護所,最早流行於美蘇冷戰期間,21世紀後逐漸銷聲匿跡。讓我沒想到的是,時至今日的美國人仍然對核戰爭如此恐懼,以致末日地堡越建越多,內部越來越豪華,功能及娛樂設施也猶如居家日用般豐富。2015年,小瑪麗獨自開車去印第安納州參加博覽會,結果路上突遇龍捲風,一輛側翻後的卡車將小瑪麗死死困在車裡,此後5年裡經歷了20次手術才算勉強康復。
  • 國際觀察|美國疫情之下,末日地堡、末日食物、生存工具包行情大漲
    紐約時報前幾天就以《地堡賣家,生意火爆》為題報導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名地下庇護所經銷商的故事,這名叫羅恩·哈伯德(Ron Hubbard)的地下庇護所經銷商說,過去幾周那些一直在猶豫購買「末日地堡」的人,紛紛下了訂單。
  • 美造「末日地堡」防止世界末日 已開始接收預定(組圖)
    2012中描述的恐怖場景至今還印在我們的腦海裡,而為了在面對災難而能夠倖免於難,末日地堡應運而生。末日地堡是美國一家實業家提出的概念,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並希望到2012,末日地堡能夠全面覆蓋美國,這樣末日地堡就能如同諾亞方舟一樣,保護一部分倖存的美國人。
  • 核戰爭總統的空中指揮所,美俄的末日飛機,性能孰強孰弱
    目前世界上有多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未來一旦爆發核戰爭,對人類的生存會造成極大的威脅,而對於那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言,在核戰爭來臨時保障自己指揮系統的完全就非常必要,因此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末日飛機的空中指揮飛機,而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國家擁有末日飛機,那麼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末日飛機到底孰強孰弱呢?
  • 《末日機器:一個核戰爭策劃者的自白》丨「奇愛悖論」
    換言之,這意味著末日機器的最終全面實現,也就是赫爾曼·卡恩在《熱核戰爭論》中推測、設想過的裝置——擁有超強毀滅能力的終極威懾手段,並且因自動控制而具備很高的可信度。這套系統究竟處於持續工作之中,還是在更可能受到攻擊的危急時刻才會啟動,目前仍然未有定論。但是它肯定在冷戰結束後得到了現代化升級,並且至今仍然存在。只有若干城市幾乎同時發生核爆炸的情景,才能觸發卡恩設想的自動化末日機器。
  •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密碼是什麼_地堡密碼獲取攻略
    導 讀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密碼是什麼?地堡密碼怎麼獲取?
  • 疫情嚴重 美國人瘋搶紐西蘭「末日地堡」?真相來了
    此外,所謂外國人到當地投資「末日地堡」的說法也流傳多年。當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時,皇后鎮似乎再次成了「避難」的理想地方。據CNN7月16日報導,近期美國人移民紐西蘭的興趣顯著增長,紐西蘭房產中介也稱,海外買家諮詢增多。美國地堡建造商則聲稱,自己公司在紐西蘭市場銷量翻倍。美國人真的奔去紐西蘭買房建地堡避難了嗎?
  • 逃離疫情,美國富豪啟用末日地堡!全世界機場幾近停擺,唯獨這裡起落...
    加裡·林奇的電話越來越忙,他運營的Rising S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紐西蘭避難所建造商,在紐西蘭建有38個末日地堡。一位來自矽谷的客戶向林奇諮詢,如何打開這個造價數百萬美元位於地下3米的地堡。紐西蘭成富豪首選避難地在美國超級富豪的眼裡,紐西蘭一直是末日生存計劃的首選目的地。紐西蘭孤懸海外,與世無爭,遠離國際主要航線、政治敏感地區。最近的鄰居澳大利亞也在2800公裡之外,常規戰爭都打不起來,更別提核戰爭了。
  • 俄羅斯「死亡之手」末日武器震懾西方
    在美英等西方國家大規模驅逐143名俄羅斯外交官,關係愈加緊張之際,一些媒體在紛紛猜測俄羅斯與西方爆發戰爭甚至是核戰爭的可能性。29日英國《每日星報》報導,一位美國前核武器發射軍官、核裁軍專家布萊爾教授認為,前蘇聯的「死亡之手」自動核武器發射系統現在仍然存在,而且在不斷升級。
  • 為什麼Open AI和Paypal創始人都在瘋狂搶購紐西蘭末日地堡?
    來源:Bloomberg等 編輯:嘯林 疫情蔓延,為什麼矽谷富豪們都跑到紐西蘭的末日地堡裡?富人們早已為世界末日做足了準備。 億萬富翁並不是唯一一個為世界末日做準備的人,但如果那一天到來,他們可能是準備最充分的。 如今,矽谷聚會上長期流行的末日談話已經變成了行動。 「億萬富翁掩體」不需要從頭開始 現在末日地堡最火的供應商之一是Rising S Co.。總經理加裡·林奇說,過去兩年中,有七個矽谷企業家向他們購買了地堡,並放在了紐西蘭。
  • 「高、大、上」的俄羅斯「末日飛機」遭竊
    綜合俄羅斯媒體7日報導,12月4日,停在俄羅斯塔甘羅格-尤日內機場的一架伊爾-80「末日飛機」遭遇了一起失竊案,幾名不明人員移開了伊爾-80的貨艙門,偷走了39個無線電設備組件,還拆走設備的5個電路板。
  •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好感度刷法詳解 要帶什麼裝備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好感度刷法詳解 要帶什麼裝備 導讀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好感度刷法詳解 要帶什麼裝備由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
  • 俄羅斯「末日飛機」,從客機衍生的伊爾-80,核戰中的反擊中樞
    好萊塢大片裡,我們肯定看過這樣的鏡頭:某國遭受敵方全面打擊,正當國家陷入生死存亡時,國家領導人登上專門的特勤專機,或者躲在地堡當中向部隊下達反擊命令……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類似這樣可以在緊急情況下搭載VIP人物進行戰略反擊的載具。
  • 矽谷富豪憂「世界末日」 在紐西蘭建地堡避難所
    中新網9月18日電據外媒報導,近年來美國矽谷不少富豪因為擔心「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紛紛湧到位於太平洋南部的紐西蘭購地建「避難所」。據報導,最近幾個月,兩個150公噸重的「地堡」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倉庫經陸路和海路運到紐西蘭海岸,埋在3米多深的地下。這些「地堡」的製造商Rising S公司的總經理林奇說,過去兩年間,已經有7名矽谷企業家購買他們的「地堡」,並將它們運往紐西蘭。
  • 世界末日地堡:億萬富翁的秘密避難所,全球毀滅時的「龜殼」
    世界末日地堡:億萬富翁的秘密避難所,全球毀滅時的「龜殼」如果說到「世界末日地堡」,大多數人會想到一個混凝土房間,裡面裝滿了帆布床和罐頭食品。全球毀滅的威脅可能和冷戰時期一樣存在,但今天的高安全庇護所已經與20世紀的庇護所不可同日而語了。
  • 俄羅斯末日飛機被洗劫一空。連雷達和指揮儀都拿走了
    俄羅斯末日飛機被洗劫一空。連雷達和指揮儀都拿走了雖然俄軍素質高,戰鬥力爆棚,但是俄軍管理混亂也是世人皆知的,大家都知道,部隊從上到下有膽量,只有想不到的事情,沒有不敢做的事情,連賣軍火都成了俄軍的一些兒戲,扔原子彈,洗劫航母港口,俄軍士兵無事不做。近日,俄軍更是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事情,其膽大妄為,後果嚴重程度,史無前例!
  • 加拿大曾建超級地堡,抵禦500萬噸核爆,生存能力長達一月
    1959年,鑑於蘇美兩國日趨緊張的關係和未來可能爆發核戰爭的危險,時任加拿大總理的約翰·迪芬貝克在一眾軍政要員的建議下,決定啟動一項絕密工程,在加拿大境內修建一座大型地下防禦工事,在遭遇核打擊時作為加拿大中央政府的庇護所,保存國家機器的關鍵核心力量,以便在核戰浩劫後儘快展開重建工作。
  • 俄羅斯「末日飛機」無線電設備失竊
    【新華社微特稿】俄羅斯空天軍一架伊爾-80特種指揮機的無線電設備被盜。「今日俄羅斯」網站8日報導,失竊案發生在俄羅斯西南部城市塔甘羅格的一家機場,涉事飛機先前在此接受維修。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援引警方消息報導,調查人員檢查機身時發現,這架伊爾-80貨艙艙口遭破壞。報導說,這架飛機自2019年年初就開始接受維修。截至今年11月26日,機上一切設備仍完好無損。伊爾-80在發生核戰爭時能夠提供空中指揮所、保障對部隊的有效指揮,因此有「末日飛機」之稱。俄羅斯目前有4架伊爾-80服役。
  • 從地下隧道到末日地堡,在向我們傳達什麼?
    地心人是以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民族,由於外星文明大戰,他們不得不回到地球深處生存,這條隧道便是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當然這些也都是大家的猜測,如今仍然充滿著眾多爭議,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座末日地堡。末日地堡這個末日地堡便位於美國的夏延山脈中,曾經是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如果地球發生了嚴重災難,那麼這座軍事基地就是科研人員和各路領導的避風港,他們轉移到這裡之後便可以進去進行研究,指揮好重建工作,也就是說這座末日城堡就是我們所說的末日指揮中心。
  • 俄羅斯核大戰「末日飛機」遭「入室盜竊」,美國間諜幹的?
    空中指揮機是為了在核戰爭爆發時,確保軍隊高級指揮樞紐的存活而專門設置的,也被稱為"末日飛機"。目前,俄軍主要依靠依靠4架伊爾-80客機改進而來的空中指揮機,作為核戰期間的"末日飛機"。一旦發生全面戰爭,伊爾-80將被動員起來運送俄羅斯總統和俄軍的最高指揮層,確保他們能夠穩定指揮。伊爾-80內部的機密部件為"Zveno-S",其核心是一套先進的通信系統,衛星天線安裝在機首上方獨木舟狀的整流罩中,機身左舷的吊艙內安裝了Fregat尾纜天線,可與海洋下的彈道飛彈潛艇通過極低頻(VLF)系統通信,技術機密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