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有多怕核戰爭?末日地堡越建越多,庇護所變成度假村

2020-12-09 行走在陌路

「你相信嗎,我爸媽花10萬美元租了一座末日地堡,租約99年,每年1000美元管理費」

美國女孩小瑪麗跟我說的末日地堡其實是核庇護所,最早流行於美蘇冷戰期間,21世紀後逐漸銷聲匿跡。讓我沒想到的是,時至今日的美國人仍然對核戰爭如此恐懼,以致末日地堡越建越多,內部越來越豪華,功能及娛樂設施也猶如居家日用般豐富。

2015年,小瑪麗獨自開車去印第安納州參加博覽會,結果路上突遇龍捲風,一輛側翻後的卡車將小瑪麗死死困在車裡,此後5年裡經歷了20次手術才算勉強康復。小瑪麗的父親麥可從此萌生給女兒購買安全住所的念頭,在租下99年末日地堡後跟小瑪麗說:如果目睹過卡特麗娜颶風和德州洪水,你應該知道美國政府沒有能力保護你,我和你媽媽也一樣,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你一個能安全度過「世界末日」的地方。

麥可租的末日地堡位於南達科他州西面的福爾利弗縣,前身是美軍建於1942年的黑山軍械庫,以儲存和測試沙林以及芥子氣等化武而被指「臭名昭著」,二戰期間曾短暫關押義大利戰俘,1967年關閉宣告廢棄,直至50年後被Vivos公司收購用來修建末日地堡。

購買者設想將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私人庇護所社區」,在575個獨立掩體中,有20個會趕在2012年「世界末日」之前完工,當時的標價是1年5萬美元,僅提供緊急狀態下使用的藥品、飲用水、燃料以及氧氣等等,食品等物資則需自行儲備。

安全度過2012年後,末日地堡熱度降低轉為「租約」,即購買者一次籤租99年僅需10萬美元,管理費最低每年1000美元,可體驗式居住30天,超過後每天增收10美元。統一提供地堡設施維護,配備獨立的太陽能發電板和30天所需的食物、藥品、淡水和燃油等物資儲備,由專人值守提供安全巡邏,更換損壞的電器、臨期的物資等等。

所以,末日地堡的受歡迎程度不降反增,低廉的消費引來不少北美中高層消費者排隊預購,目前已開發近半區域的212個地堡。

小瑪麗參觀獨屬自己的F區地堡後,第一時間跟我「炫耀」:裡面雖然簡單,但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洗浴間、廚房以及空調、冰箱、電視等電器都一應俱全。唯一不足的是,為了儘量讓更多人進入庇護所,內部格局被設計的相對侷促,超過5個人的家庭就顯得不太方便了。

費了不少功夫,最後在2016年解密的部分《美軍軍械庫》中才找到黑山軍械庫的設計圖紙,原來,美軍當年在規劃黑山軍械庫時就考慮到核戰爭庇護所,因此將內部布局分成三大類,數量最少的一類是圓管型地堡,第一部分4米直徑、長10米,第二部分尺寸約7X22米,主要用來儲備彈藥和化武原材料;另一類是層高5米的武器庫設計,可切換成雙層住宅充當臨時指揮所,當初義大利戰俘就被關在騰空後的武器庫裡。

數量最多的就是以庇護所為前提設計的末日地堡,位於地下5-8米不等,單體長26米、寬8米,使用面積約200平米,早期被美軍用來儲備防彈衣、冬季棉服等物資。由於改建末日地堡需增設水電網絡、通風排汙等設施,實際單個地堡的使用面積往往只剩下不到一半。為滿足大家庭的需求,地堡也接受指定布局設計,最多可容納24人居住。

值得一提的是,以軍事建築為目的修建的地堡,其建材標準要求非常高,如以使用年限來計算可保證300年不出意外。在解密資料中,每個地堡的三個防爆門總造價就高達9萬美元,總厚度達35公分,每道門都有電動和手搖開關,可承受20萬噸級TNT的直接衝擊力。改建私人庇護所後基本沒有主體改造,只是增設了部分攝像頭以及通風管道等部分設施。

如果你以為這就算誇張的話,那真就低估了美國人有多怕核戰爭,從第一個完工的私人庇護所就能管中一窺美國人面對核戰時有多麼的恐懼。

這座位於印第安納州的庇護所實際是美軍建於冷戰期間的飛彈發射井,主體在地下9米,按照美軍當時公布的資料顯示:身處發射井內的人可安然面對十級地震、700公裡時速的強風、36米積雪、3000毫米的強降雨等意外情況,即使地面高溫達677℃或被洪水淹沒20天也能安全度過危機,就算地面上空20兆噸核爆或發生太陽耀斑,對內部設施也不會有破壞性的影響。

因技術更新迭代導致這座發射井最終被廢棄,早在1998年就被購買改建成私人庇護所。

改建成地堡後只用了一年時間就銷售一空,最多可同時居住80人。與南達科他州庇護所不同的是,這裡沒有私人儲備空間,所有食物、淡水、藥品等等物資都要去相應場所購買。有消費者做過預算,入住一年的人均消費至少要5萬美元,這還不包括購買個人居所的費用。但對於富豪而言,這筆錢花得很值,因為在這裡居住連衛生都有人打掃,近乎酒店般的服務水平。

除此之外還有更加「喪心病狂」的庇護所,同樣是Vivos公司,耗資1.7億美元買下美軍位於堪薩斯州的艾奇森軍事基地倉庫,總佔地面積超過25公頃,因石灰巖地質不易潮溼黴變,是美國陸軍冷戰期間最大的糧食與藥品倉庫。

設計師在美軍設施的基礎上換裝更先進的電梯,將倉儲空間分成15個樓層,每個樓層可用面積都在1000平米以上,最大一層超過2000平米,最大容量可同時居住5000人。

當美國陸軍安全部門拿到新圖紙準備檢查逃生通道時,對方提供了一整份設計圖,一名美軍工作人員看完後足足呆了20秒才反應道:這還是庇護所嗎?明明就是度假村。

原來,新規劃中的庇護所實際是以「中型社區」的標準修建,內設2個電影院、3個圖書館、5個健身房、5個診所以及20家便利店和若干服裝店等等場所。在此之前,還沒有私人庇護所能做到這麼大的規模、這麼完善的設施。

購買者事先都會被告知:花多少錢就能得到多少服務,一旦進入這座庇護所,則代表錢已經失去作用。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所有物資和服務都必須提前一年預購,不接受核戰爆發後的一切交易。

轉念一想確實也對,都發生核戰了,錢還有作用嗎?或許是這個思維作祟,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關注庇護所的作用,使得末日地堡越建越多,才有了庇護所變成度假村的現象。

相關焦點

  • 國際觀察|美國疫情之下,末日地堡、末日食物、生存工具包行情大漲
    日前,針對媒體指出「在美國有錢有名的人更有可能接受檢測」,美國總統川普的回應更是印證了,貧窮限制你的不只是想像,還有你生存的希望。疫情之下,未雨綢繆的富豪不會憨憨地搶購衛生紙,他們會選擇逃離,他們要麼坐上私人飛機來到某個島嶼避險,要麼躲進了他們昂貴的「末日地堡」中。
  • 防備全面核戰爭 俄羅斯翻修「末日地堡」
    圖片來源 克裡姆林宮官網 作者 史春樹 自從人類進入原子能時代,各國對地下防禦工事的興趣就與日俱增,視它們為確保政府和軍隊高層在核戰爭中生存的底牌。現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有核國家,美國與俄羅斯的對峙喚醒了人們對冷戰年代「末日地堡」的記憶。
  • 疫情嚴重 美國人瘋搶紐西蘭「末日地堡」?真相來了
    此外,所謂外國人到當地投資「末日地堡」的說法也流傳多年。當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時,皇后鎮似乎再次成了「避難」的理想地方。據CNN7月16日報導,近期美國人移民紐西蘭的興趣顯著增長,紐西蘭房產中介也稱,海外買家諮詢增多。美國地堡建造商則聲稱,自己公司在紐西蘭市場銷量翻倍。美國人真的奔去紐西蘭買房建地堡避難了嗎?
  • 逃離疫情,美國富豪啟用末日地堡!全世界機場幾近停擺,唯獨這裡起落...
    紐西蘭成富豪首選避難地在美國超級富豪的眼裡,紐西蘭一直是末日生存計劃的首選目的地。紐西蘭孤懸海外,與世無爭,遠離國際主要航線、政治敏感地區。最近的鄰居澳大利亞也在2800公裡之外,常規戰爭都打不起來,更別提核戰爭了。
  • 世界末日地堡:億萬富翁的秘密避難所,全球毀滅時的「龜殼」
    世界末日地堡:億萬富翁的秘密避難所,全球毀滅時的「龜殼」如果說到「世界末日地堡」,大多數人會想到一個混凝土房間,裡面裝滿了帆布床和罐頭食品。全球毀滅的威脅可能和冷戰時期一樣存在,但今天的高安全庇護所已經與20世紀的庇護所不可同日而語了。
  • 核戰爭總統的空中指揮所,美俄的末日飛機,性能孰強孰弱
    目前世界上有多個國家擁有核武器,未來一旦爆發核戰爭,對人類的生存會造成極大的威脅,而對於那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言,在核戰爭來臨時保障自己指揮系統的完全就非常必要,因此出現了一種被稱為末日飛機的空中指揮飛機,而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國家擁有末日飛機,那麼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的末日飛機到底孰強孰弱呢?
  • 冷戰時期,面對有可能發生的核戰爭,我們都做過什麼傻事?
    有一家洛杉磯遊池建築公司變成了地堡建築商,1961年,他們帶著身著比基尼的模特來到他們修築的地堡(地下掩體)迎接客戶,就像如今的房地產銷售現場一樣。為什麼要帶著比基尼美女迎接客戶呢?那是因為泳衣「比基尼」的名字由來跟核彈有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史進入了以冷戰為標誌的新一頁,為此美國決定在位於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恢復核試驗。
  • 疫情嚴重,美國人瘋搶紐西蘭地堡?真相其實是這樣……
    此外,所謂外國人到當地投資「末日地堡」的說法也流傳多年。當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時,皇后鎮似乎再次成了「避難」的理想地方。據CNN7月16日報導,近期美國人移民紐西蘭的興趣顯著增長,紐西蘭房產中介也稱,海外買家諮詢增多。美國地堡建造商則聲稱,自己公司在紐西蘭市場銷量翻倍。美國人真的奔去紐西蘭買房建地堡避難了嗎?
  • 矽谷富豪憂「世界末日」 在紐西蘭建地堡避難所
    中新網9月18日電據外媒報導,近年來美國矽谷不少富豪因為擔心「世界末日」即將到來,紛紛湧到位於太平洋南部的紐西蘭購地建「避難所」。據報導,最近幾個月,兩個150公噸重的「地堡」從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倉庫經陸路和海路運到紐西蘭海岸,埋在3米多深的地下。這些「地堡」的製造商Rising S公司的總經理林奇說,過去兩年間,已經有7名矽谷企業家購買他們的「地堡」,並將它們運往紐西蘭。
  • 加拿大曾建超級地堡,抵禦500萬噸核爆,生存能力長達一月
    1959年,鑑於蘇美兩國日趨緊張的關係和未來可能爆發核戰爭的危險,時任加拿大總理的約翰·迪芬貝克在一眾軍政要員的建議下,決定啟動一項絕密工程,在加拿大境內修建一座大型地下防禦工事,在遭遇核打擊時作為加拿大中央政府的庇護所,保存國家機器的關鍵核心力量,以便在核戰浩劫後儘快展開重建工作。
  • 為什麼Open AI和Paypal創始人都在瘋狂搶購紐西蘭末日地堡?
    億萬富翁並不是唯一一個為世界末日做準備的人,但如果那一天到來,他們可能是準備最充分的。 如今,矽谷聚會上長期流行的末日談話已經變成了行動。 「億萬富翁掩體」不需要從頭開始 現在末日地堡最火的供應商之一是Rising S Co.。總經理加裡·林奇說,過去兩年中,有七個矽谷企業家向他們購買了地堡,並放在了紐西蘭。
  • 美造「末日地堡」防止世界末日 已開始接收預定(組圖)
    2012中描述的恐怖場景至今還印在我們的腦海裡,而為了在面對災難而能夠倖免於難,末日地堡應運而生。末日地堡是美國一家實業家提出的概念,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並希望到2012,末日地堡能夠全面覆蓋美國,這樣末日地堡就能如同諾亞方舟一樣,保護一部分倖存的美國人。
  • 「國際疫情」囤糧,囤槍,修地堡?美國人又犯「末日恐懼症」了?
    美國疫情失控這一疑問,現實會告訴他們答案。早在3月20號的時候,美國一天的新增病例就已經高達五千人,確診病例已經超過一萬八千人,這個數據代表什麼呢,按照比例而言,彼時重災區中國有超過八萬的確診病例,而中國人口總是在13億左右,而美國只有三億人,按照比例而言,美國確診患者的比例已經超過了中國。
  •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密碼是什麼_地堡密碼獲取攻略
    導 讀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密碼是什麼?地堡密碼怎麼獲取?
  • 《末日機器:一個核戰爭策劃者的自白》丨「奇愛悖論」
    顯然,這一計劃得以成功的前提是蘇聯沒有像美國那樣下放核武器使用權,在最高指揮中心遭到打擊時無法發動毀滅性反擊。霍洛威信心十足地認定,蘇聯人在核武器授權問題上會比美國人更保守:「我相信蘇聯繫統採用的是集中控制方式,因此如果能夠重創其指揮控制系統,就有可能嚴重降低其核戰爭和其他戰爭行動的效能。
  • 史上最狠的美國華裔殺手:建恐怖地堡,與同伴殘殺25人
    文/快哉風照片上這個眼鏡胖哥,看上去人畜無害,但事實上,他是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殺人犯之一,也是歷史上殺人最多的華裔美國人。圖:受審時期的查爾斯·吳故事,要從1985年的一個小盜竊案說起。1985年6月2日,一個叫查爾斯·吳(Charles Ng)的華裔美國人,在舊金山的一家五金店偷了一個老虎鉗,店主報了警。這人逃走了,一個叫倫納德·萊克(Leonard Lake)的人開車來到商店,聲稱吳是他朋友,他來為老虎鉗付帳。
  • 囤糧,囤槍,修地堡,美國人的末日恐懼症又犯了?
    美國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0萬,成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這個過快的增長速度讓人不禁心生疑竇:這病到底是什麼時候在美國開始爆發的?怎麼會比其他國家快這麼多呢?疫情之下,因為人禍導致的慘劇時有發生。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後,美國連鎖商超Costco推出的「末日套餐」成了網紅產品,被搶購一空。一份末日套裝共有600罐食品,保質期長達25-30年,足足能讓一家四口人吃一年。
  • 從地下隧道到末日地堡,在向我們傳達什麼?
    地下隧道的傳說有很多人對這條隧道的文明進行過探究,有人認為,那個時候的人類是沒有辦法建造出精良的隧道的,或許這條隧道是外星人所修建的。只不過印第安人把他們當成了神明而已,也有人認為在這條隧道的深處生存著地心人。
  • 人為什麼喜歡想像「世界末日」?
    那一年,放棄地表的美國資本家不惜花上一年5萬美元的高額入住費,也要搬進羅伯特·維希諾的末日地堡裡。▲末日地堡概念圖堅信地表仍有希望的中國農民劉起元,自己動手製造了可載14人海上漂泊5個月的「2012諾亞方舟」。
  •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好感度刷法詳解 要帶什麼裝備
    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好感度刷法詳解 要帶什麼裝備 導讀地球末日生存地堡好感度刷法詳解 要帶什麼裝備由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