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鯉魚跳龍門」的主角並不是鯉魚

2020-12-11 讀創

中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是傳說千百年的勵志故事,更是中國人民不畏懼艱辛,奮發向上的象徵。魚躍龍門的故事到底只是傳說,還是現實,這個問題可能有千萬個人問過。最近有一系列的報導,向人們詮釋了現實版的魚躍龍門。先是有新聞稱,來自上遊水庫的水流奔湧而出,在北京永定河河道裡掀起巨大浪花,不時有鯉魚從水流中跳躍而出,鯉魚跳龍門的景象在永定河上演。這兩天,又有幾家媒體報導,魚躍龍門的場面在陝西漢中黎坪景區裡真實上演了!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鯉魚,而是另外一種魚類——細鱗鮭。

魚躍龍門到底是什麼魚?傳說大禹治水時,沿著黃河查看水勢,到了龍門山(今天的山西、陝西交界處),黃河水流不過去了,開始往回倒流,大禹設法將龍門山鑿開,黃河水咆哮著穿過龍門,一瀉千裡。龍門不遠處有個鯉魚澗,裡面全是鯉魚。鯉魚們見龍門波濤洶湧,龍門上空盤旋著應龍,就爭先向龍門跳去。一旦跳過了龍門,鯉魚立刻就變成了一條龍,這就是魚躍龍門的傳說。「鯉躍龍門,化身為龍」被比作經過千辛萬苦後終於成功,地位的急劇提升。在這傳說中,選擇了鯉作為傳說的主角,確切地說,是黃河鯉魚。鯉魚在我國分布很廣,以黃河鯉魚最為名貴,與淞江鱸魚、興凱湖魚和松花江鮭魚被共譽為我國四大名魚。那鯉魚真的會逆流而跳嗎?跳過後真的會變成龍嗎?我想告訴你,鯉魚是一種很健碩的魚,也的確很會跳,它的跳高水平可能不會比當代跳高冠軍差,我們在鯉魚捕撈時常常會出現魚躍上空的景象。但是,魚就是魚,怎麼會變龍呢!現在的錦鯉,是千百年前普通野生鯉魚經過突變,並經過馴化和培育而成的。洄遊運動的分類洄遊是魚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長期以來魚類對外界環境條件變化的適應結果,也是魚類內部生理變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必然反應。魚類需要通過洄遊,在生活的各個時期更換不同的生活水域,以滿足對生活條件的需要,順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動。魚類洄遊距離有長有短,洄遊類型和目的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生殖洄遊、索餌洄遊、越冬洄遊等。生殖洄遊也叫產卵洄遊,一般是魚達到性成熟出現產卵需求,但所處環境不適合產卵,不得已被迫向適宜產卵場所遷移。鮭魚就是最顯著的例子。鮭魚的洄遊旅程將近1萬千米,歷時半年到一年,遠遠超過一切魚類的遊程。生殖洄遊路線最廣泛的要數帶魚。它們的洄遊方向自南至北,產卵地點地渤海灣、舟山群島等附近較多。這也是因為那裡的浮遊性生物稠密的緣故。索餌洄遊也稱攝食洄遊,其特點是洄遊路線、方向和時間隨著餌料生物群的分布和密度、數量和狀態而變動。與生殖洄遊和越冬洄遊不同,其洄遊目的在於恢復體力、積累營養,為下一年的生殖和越冬做好準備。所以,索餌魚群較不穩定,也較分散。索餌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餌料生物的數量和質量,魚的豐滿度、含脂量以及水溫狀況等。越冬洄遊也稱季節洄遊或適溫洄遊。冬季來臨前,水文環境的變化,尤其是水溫下降,魚類的活動能力將減低,為了保證在寒冷的季節有適宜的棲息條件,魚類集群向適溫水域遊動。越冬洄遊的特點是洄遊方向朝著水溫逐步升高的方向,往往由淺水環境向深水環境,或由水域的北部向南部移動,方向穩定。在中國近海,主要是朝南、朝東移動,長江中下遊流域中許多大型鯉科魚類,平時在通江湖泊中攝食肥育,冬季來臨前,則紛紛遊向幹流的河床深處或坑穴中越冬。影響適溫洄遊魚類活動的最主要因素當然是水溫。一般魚類可分熱帶性、溫帶性、寒帶性三種類型。熱帶性魚類,如鰹、鮪、紅魚、旗魚等等,都是暖水性魚,需在南方暖海裡活動。寒帶性魚類,如鮭、鱒、鱈魚等,都是冷水性魚,要在北方寒海裡活動。其他魚類多數是溫帶性的。我國沿海大部分地區由於季風影響,冬夏氣溫差別大。水溫隨季節轉移而變化,魚類也隨水溫高低,各自選擇適宜的環境遷移,因此發生「季節洄遊」,不同的魚類洄遊的季節和時間也都是不同的。如中華鱘的幼魚是出生後的第二年5-6月份順江漂流到長江口,在此停留3個月,把身體養得壯實了,於8-9黃河遊向大海;黃河刀魚的洄遊時間是每年春天,也就是4月份左右;而細鱗鮭每年都會在7、8月的時候由河川中遊溯河向上遊進行產卵洄遊。以魚類洄遊目來劃分的,除了上述三種的類型外,還有避敵、成育目的的洄遊,這幾種洄遊活動中是很難區別的。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從魚類的洄遊形式,把它們劃分為水平洄遊、垂直洄遊、離陸洄遊、向陸洄遊、主動洄遊、被動洄遊等多種洄遊類型。有的洄遊生物堪稱「水中大熊貓」近年來,人類活動導致的自然環境的變遷、水位下降、水質惡化、江湖淤積、食餌減少等給許多洄遊魚類的繁殖與生長帶來了威脅。特別是眾多的水電站和大壩的建設,阻斷了魚類回流產卵的通道,使洄遊魚類的生存和繁衍面臨嚴峻的考驗。而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白豚、白鱘、中華鱘、長江鱘、江豚和胭脂魚等,數量明顯減少是不爭的事實,更嚴重的是有一些洄遊水生動物已經滅絕,如白鱀豚。還有一些是處於極危狀態,堪稱"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已在地球上生存2500萬年,被稱作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僅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等區域。江豚通常棲於鹹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遊地帶等淡水中生活。有關部門統計,2006年,長江流域的江豚約有1800頭左右,近幾年來,這一數量進一步減少。還有家喻戶曉的中華鱘。中華鱘在地球上已活了約1.3億年,它熬過恐龍滅絕並延續至今,堪稱活化石。中華鱘可以說是「最戀家的魚」,它生於長江,長於大海,隨後,又迎激流,越險灘,萬裡歸家,回到長江上遊出生地。而長江口在中華鱘的生命周期裡的地位很特殊,是中華鱘生命中棲息時間最長、能順利完成各項生理調整的唯一天然集中棲息場所。在長江和黃河,棲息著多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中華鱘、白鱘、白暨豚、中華白海豚;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淞江鱸、江豚、長鬚鯨、虎鯨、斑海豹等等,其中有許多種類已經多年失蹤了!前不久報導的失蹤20多年又現身的黃河刀魚,受黃河徑流斷流影響以及人工捕撈影響,資源日趨減少,至本世紀初已無捕獲記錄。為保護洄遊魚類所做的工作我國海域遼闊,江河湖泊眾多,為水生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受獨特的氣候、地理和歷史等因素影響,我國的水生生物物種數量大、生態類型齊全。洄遊魚類作為水生生態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在維繫自然界物質循環、淨化環境、緩解溫室效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豐富的水生生物是人類重要的食物蛋白來源,許多洄遊魚類更是美食佳餚。科學地保護洄遊魚類,對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農業農村部一直高度重視水生生物資源的養護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為保護水生生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針對洄遊魚類的保護,也在探索許多保護措施和設施。建設魚類洄遊通道,給魚修建魚梯,讓魚找到回家的路是其中之一。人工放流也是一項重要措施,據悉,「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生態治理一期工程生態修復(增殖放流)」項目自去年10月迄今,已實施4次大型增殖放流,去年就放流了5.2萬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和5000餘尾長吻鮠。該項目計劃3年內在長江口水域投放中華鱘、胭脂魚等國家保護動物10餘萬尾,其他魚類96萬尾,蝦蟹、貝類等經濟物種近150噸。配合航道工程進展,2020年有望實施更大規模放流。洄遊魚類資源是是自然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不僅僅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文學和美學價值,更是大自然賜予人類最為寶貴的財富。我們要重新認識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重大意義,更好的建立相應的保護措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來源:科普中國(本文專家:劉雅丹,研究員,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相關焦點

  • 「鯉魚跳龍門」溯源
    ▲鯉▲魚跳龍門古畫自然風景中的鯉魚跳龍門現在龍門一帶仍流傳鯉魚跳龍門的民間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裡被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大湖。居住在黃河裡的鯉魚聽說那裡風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裡出發,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山邊,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美麗剛勁的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麼高,怎麼跳啊?」
  • 「鯉魚跳龍門」朱貴成作品
    朱貴成作品 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12公裡的黃河峽谷中的龍門,今稱禹門口,也是「鯉魚跳龍門」的典出處。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山西省河津市禹門口),就會變化成龍。《埤雅·釋 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清李元《蠕範·物體》:「鯉……黃者每歲季春逆流登龍門山,天火自後燒其尾,則化為龍。」後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後來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俗話常說「鯉魚跳龍門」,這是比喻鯉魚喜歡跳水的習性。
  • 阿拉上海的民間文化——「鯉魚跳龍門」你見過嗎?
    「鯉魚跳龍門」的舞蹈於清代嘉慶年間形成,盛行於閔行老鎮與塘灣、馬橋、北橋等地區。2013年,江川傳統舞蹈《鯉魚跳龍門》入選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胎教小故事】鯉魚跳龍門
    >【胎教小故事】鯉魚跳龍門2012-07-27 11:41:2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在很早以前它不是呼風喚雨破壞莊稼,就是吞雲吐霧殘害生靈,把整個村莊搞得烏煙瘴氣,不得安寧。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這天,更是強迫人們獻上一百頭豬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會破壞田園,害得村民們叫苦連天。  在鎮上,有一位聰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決心,非除掉這條惡龍不可。有幾次,她去找仙子求救,都未找著。她仍不灰心,繼續去找。
  • 古語鯉魚跳龍門之考證
    鯉魚大家都知道,是河裡面的一種很常見的魚類了,這裡的鯉魚一般就是指黃河鯉魚;龍門呢。這裡所謂的龍門是指山西省河津市城西北12公裡的黃河峽谷中的龍門,位於壺口瀑布南面約65千米處,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龍 門之南。
  •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音頻)
    峽谷兩側兩山雄峙,懸崖疊壘,峭壁崢嶸,壁峰刺天;奇特的巖花,依壁競開,把峽谷裝綴成仙境一般。這個神奇美妙的峽谷,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龍溪河畔的鄉民,男耕女織,過著安居樂業的美滿生活。後來,由於人多了,彼此之間開始有廣泛的聯繫,開始出現利益上的爭執,人漸漸的就變的不太好了,跟著就招來了不好的東西。有一年,不知從哪兒飛來一條大黃孽龍,作惡多端。
  • 【中國傳統村落】劉家村鯉魚跳龍門的風水結構
    劉家村鯉魚跳龍門的風水結構鯉魚跳龍門,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 為什麼說鯉魚可以跳龍門?因為中國鯉魚一旦出國門,幾乎勢不可擋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為什麼說鯉魚可以跳龍門?因為中國鯉魚一旦出國門,幾乎勢不可擋」。
  • 成語「鯉魚跳龍門」,背後有一個悽美的典故,是什麼?
    很多成語的來歷,都有一個典故,「鯉魚跳龍門」也不例外。「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那麼,它的典故是什麼呢?相傳,禹闢伊闕以後,河水湍急。而黃河中的鯉魚聽說龍門的風景很好看,都想去飽飽眼福。於是,它們從河南孟津的黃河出發,遊過了洛河,順著伊河逆流而上來到了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是,鯉魚們被難住了。因為龍門山上沒有水路,它們不能上去,只好聚積在北山腳下。正當鯉魚們傷感之際,一條大紅鯉魚對小夥伴們說:「我有一個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如何?」其他鯉魚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龍門山太高了,根本跳不過去。
  • 「記憶」阿拉上海的民間文化——「鯉魚跳龍門」你見過嗎?
    「鯉魚跳龍門」的舞蹈於清代嘉慶年間形成,盛行於閔行老鎮與塘灣、馬橋、北橋等地區。2013年,江川傳統舞蹈《鯉魚跳龍門》入選上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它的表演內容富有情節性,主題鮮明;魚龍兩隊對舞富有競技性,生動有趣;鯉魚跳龍門場面熱烈,觀眾互動,適合於廣場表演;曾盛行於閔行元宵燈會、端午廟會等民族節慶及慶典場合,並流傳於周邊地區。
  • 都說創作不好搞,看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你就有思路了
    很多小夥伴們在創造鯉魚跳龍門題材的時候,想到的背景依然是有一個高大的龍門,然後是一群奮進上遊的鯉魚們。 我們心裡想像的,鯉魚跳龍門當中的鯉魚實際上就是鮪魚。說白了就是體型碩大的鱘魚。當然他的名稱有很多叫法,愛吃的小夥伴們捂好了咕咕叫的肚子繼續往下看吧。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源自於戰國末期,魏國史官的一個作品叫《竹書紀年》,當然裡面講述的鯉魚跳龍門的神話故事,還沒有完全形成,但是對後代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 武漢「高龍」花燈展現別樣「鯉魚跳龍門」
    原標題:武漢「高龍」花燈展現別樣「鯉魚跳龍門」  今年元宵節,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傳承園,「武漢花燈王」劉泥巴(藝名)製作的「高龍」花燈將與市民見面。  近日,劉泥巴接受了中新社記者採訪,談及「高龍」花燈製作及其文化內涵。
  • 《鯉魚跳龍門》是我國浙中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舞蹈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鯉魚跳龍門》是我國浙中地區廣泛流傳的民間舞蹈,說的是一群鯉魚不畏艱險,歷經磨練,終於跳越"龍門",成為翱翔四海之"巨龍"的故事。鯉魚,活潑可愛,象徵吉祥,意寓豐足。
  • 重慶江北區有個鯉魚池,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自這裡
    重慶江北區有個鯉魚池,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自這裡 2020-11-08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小鯉魚跳龍門手抄報+閱讀小報+閱讀記錄卡
    手抄報小鯉魚跳龍門手抄報《小鯉魚跳龍門》是一部根據民間傳說「鯉魚跳龍門」改編的國創動畫。講述了在長得最大的黑鯉魚的帶領下,小鯉魚們瞞著奶奶,出發去找龍門的故事。鯉魚奶奶給小鯉魚們講了一個鯉魚祖先跳龍門的故事,說龍門那邊有個天堂,只有勇敢的小鯉魚才能跳過去。小鯉魚們聽了,就想去跳龍門。於是在長得最大的黑鯉魚的帶領下,瞞著奶奶,出發去找龍門了。它們遊過大江和急流,克服重重困難,最後來到了一個宏偉的水庫。這兒堤壩高築,水急浪高,它們都非常高興,以為這就是奶奶說的龍門了。可是小鯉魚們誰也跳不過去,一次又一次地被急流衝了下來。
  • 信念與夢想——基於思辨讀寫的整本書閱讀課程《小鯉魚跳龍門》
    ◆作品簡析《小鯉魚跳龍門》是金近童話中知名度很高的一篇,曾被改編成動畫片,在少兒讀者中有著廣泛影響。這篇童話講述了一群勇敢的小鯉魚不甘受陳舊生活環境的束縛,一心尋找龍門,不畏艱難困苦,在勇敢奮鬥中學會迎戰各種困難的本領,經過頑強拼搏,齊心協力,最終躍入理想中的「龍門」的故事。故事形象生動活潑,語言簡明清新、流暢幽默,富有童趣。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始見於宋人編寫的《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條引《三秦記》:「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闊一裡餘。
  • 重慶文化:東水門、翠微門,重慶獨特的「鯉魚跳龍門」
    這裡是重慶文化第4期 老重慶的諺語:「東水門,有一個四方井,正對著真武山,鯉魚跳龍門」「翠微門,掛彩緞,五色鮮明。」 以前有首《重慶歌》,裡面便唱道「東水門,有一個四方井,正對著真武山,鯉魚跳龍門」。
  • 只有鯉魚才能跳龍門,其他魚為什麼不跳,下面的故事說的有意思
    鯉魚跳龍門在我們現代生活中常被用來比喻一些好的事情,比如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或中了大獎做生意發了財等,這些都可以用鯉魚跳龍門來說,證明努力成功最後有了收穫。那麼為什麼只有鯉魚跳龍門沒有其他魚呢!草魚,鯽魚,鯰魚也可以跳啊!
  • 睡前故事:母雞不下蛋-第78集-鯉魚跳龍門
    今天入選故事主角的是:跳跳 小朋友第七十八集:鯉魚跳龍門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哎呦,跳跳嚇了一跳,他定睛一瞧,是一條紅色的鯉魚哎。什麼,什麼,天上竟然下魚了!「疼死我了!」小魚在池塘裡翻了個身子,浮在了水面上,「你好,小雞,這是哪裡啊?」「啊啊,你還會說話啊。」跳跳好奇地回答道,「你好,我是小雞跳跳,這裡是雞王國的水塘。」
  • 鯉魚跳龍門要冒生命危險,但魚們都願跳,因為跳過去就一步登天了
    大家都知道「鯉魚跳龍門」這句話,但有些人只知道這句話,不知道這句話的來歷。「鯉魚跳龍門」出自神話故事《大禹治水》,鯉魚為什麼要跳龍門?因為跳過去就不是魚了,就一步登天了,所以,儘管跳龍門要冒生命危險,但魚位都願跳,為了追夢,拼死也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