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最富有的人,一個精明的商人,卡萊戰役最終成為其噩夢

2020-12-15 知與誰共

在羅馬歷史裡有著名的前三頭同盟,他們三個人集合起來一同想要推翻元老院的統治,讓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其中凱撒之名自不必說,他應該是羅馬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了。龐培在其中也是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軍事能力甚至不亞於凱撒。而這最後一位克拉蘇在這兩位的光芒之下略顯得暗淡,但是能成為同盟者之一自然是有過人的能力,而克拉蘇的優勢就在於特別有錢,或許用有錢來描述他還不夠準確,因為他是羅馬共和國後期最有錢的人,克拉蘇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首富的父親也是首富,克拉蘇的父親普布利烏斯·克拉蘇不光是首富,還是一位政治家,他還受到過凱旋式的榮譽。但是由於他在蘇拉和馬略的鬥爭時期傾向於貴族派的蘇拉,所以當馬略統治羅馬時他就時常收到壓迫。後來雖然馬略在自己的執政官任上去世,但是他的繼任者秦納仍然壓迫著蘇拉派。這個時候的克拉蘇忍受不住秦納的剝削統治於是投奔到蘇拉在羅馬之外的大本營了。後來蘇拉帶兵進攻自己的祖國,重新又坐上了執政官之位,克拉蘇這才重新回到羅馬開始他半政半商的生涯。

克拉蘇的財富不光是來自他的首富父親,他也有自己的手段,但是這個手段似乎不太正當。克拉蘇在羅馬組建了私人的救火組織,類似於現代的消防隊。當時的羅馬已經十分擁擠,各種建築鱗次櫛比,所以一旦失火,一燒就是一大片。克拉蘇總會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在火災現場,但他並不是有償救火,而是和業主商量把著火的房子買下來。過火的房子自然只能以低價出售,況且現在還冒著火呢。克拉蘇還要淡定地和房屋的主人討價還價一番,一定要到一個他滿意的價格才會出手買下然後指揮著救火隊將大火撲滅。

上文說到羅馬已經很擁擠了,當時的羅馬是全世界最繁華的都市之一,那它的房屋價格也高的令人咂舌,克拉蘇利用如此奇特的手段購得了非常多的房產,這使他積累了許多屬於自己的財富。再加上父親去世後留給克拉蘇的財產,這使得克拉蘇成為了羅馬最富有的人。富有的克拉蘇在待人上也顯出商人的精明來,他在需要對方的支持的時候就會變得極其慷慨,例如借給朋友錢不需要利息或者請羅馬城中公民去他家裡吃飯。他還找到了一個不花錢就能獲得人心的方法,克拉蘇幾乎可以叫出所以與他照面人的名字。

這些舉動讓克拉蘇在元老院中獲得了一席之地,也使得他有了原始的政治資本。在這位首富的從政經歷中,帶兵打敗了起義的斯巴達克斯應該是最重要的功績了。先後有兩位執政官都未能成功制壓住起義軍,高居羅馬法務官的克拉蘇臨危受命,渡海擊敗了由斯巴達克斯帶領的軍隊,這也將克拉蘇推上了執政官之位,同他一起任職的是龐培。後來這二人與凱撒形成同盟,共同對抗元老院中的共和派成員。克拉蘇與龐培在形成同盟時已經有了許多功績,他們共同幫助凱撒成為了下一任執政官。

凱撒在任期內依靠著個人魅力以及兩位同盟者的幫助獲得了許多民眾的支持。後來克拉蘇成為了羅馬行省敘利亞的總督,當時龐培和凱撒的風頭已經超過了克拉蘇,他急於發動一場與帕提亞帝國的戰爭來重新證明自己。在克拉蘇的眼裡,帕提亞帝國只是一群蠻族的聚合,他召集的七個羅馬軍團一定能夠快速打敗帝國軍隊。然而他太小看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古老國度,帕提亞帝國最強大的是騎兵,這些騎兵同時也是都是神箭手,這對於機動性比較差的羅馬軍團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克拉蘇並沒有在意這些,他或許認為弓箭手只是花哨的把戲罷了。

克拉蘇甚至還拒絕了亞美尼亞王國的援助,他追擊著蘇萊那的軍隊直到帕提亞帝國深處。羅馬軍團士兵因為長途奔襲而疲憊不堪,蘇萊那看準時機調轉槍頭攻擊克拉蘇的軍團。帕提亞的弓箭手在此時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隨著兩軍距離的拉近,到後來帕提亞的弓箭手們甚至不需要瞄準,只需用盡全力將箭射出去就好。羅馬軍團在這個情況下方寸大亂,克拉蘇自己也戰死沙場。前三頭聯盟也隨著克拉蘇的去世而崩塌,羅馬又重新陷入凱撒與龐培的混戰之中。精明了一輩子的克拉蘇最後居然把命丟在了戰場之上,實在是造化弄人。

相關焦點

  • 卡萊戰役的背景,卡萊戰役的經過與結果
    卡萊戰役背景卡萊戰役是世界軍事史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羅馬史上最羞辱的一場戰役,羅馬戰敗,著名羅馬執政官克拉蘇被俘殺害,死時滿嘴灌滿了融化的金子。那麼,這場著名戰役卡萊戰役背景是怎樣的呢?卡萊戰役畫卡萊戰役是羅馬首先發起進攻的。有關卡萊戰役背景大致是這樣的。當時,羅馬執政官克拉蘇已經60多歲。他是和凱撒,龐培結盟,並列為羅馬的三大政治巨頭。並且,他憑藉著商業貿易,賺取了巨大財富,成為羅馬的首富。
  • 卡萊戰役:羅馬與安息的初步碰撞,預示了幾百年的地緣對峙格局
    彼時的羅馬政壇由被稱作「前三頭同盟」的克拉蘇、龐培和凱撒聯合執掌,並且業已完成了對本都王國(小亞細亞半島上的一個希臘化國家)和外高盧地區(大致今天法國、比利時、瑞士等國)的徵伐。這其中,前者乃龐培的傑作,後者則屬於凱撒的戰場結晶,至於三巨頭中勢力最大的克拉蘇反而被邊緣化了。為此,尋求擴張並為羅馬貴族和民眾帶來豐厚利益就成為克拉蘇迫切需要達成的目標了。
  • 夢回古羅馬:貪婪、妒忌與傲慢,追趕星辰的羅馬人——克拉蘇
    不過,和他們同時代的英傑中,克拉蘇(Marcus Licinius Crassus,前115-前53)的名字可以說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是惡名,眾人皆知他在卡萊戰役中的悲慘失敗。但是為什麼呢?像克拉蘇這樣富有的羅馬人絕對不多見,他完全可以坐在家中當個悠閒的收債人安享晚年,為什麼這個老人要遠渡重洋,主動去遙遠的帕提亞冒生命危險呢?
  • 《天將雄師》中「消失的羅馬軍團」
    因為時日久遠,有些秘密永遠的成為了謎題。成龍新片《天將雄師》的故事靈感來源正是來自於這樣一個未解之謎——2000年前「消失的羅馬軍團」的去向。  對歷史十分感興趣的導演李仁港介紹說,自己花了7年時間醞釀劇本,「羅馬到中國,基本歷史上能有的素材我們都看過了。」
  • 克拉蘇之所以那麼有錢,是因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奸商?
    富裕的人往往最引人注目,而關於誰是「歷史上最富有的人」的討論延續至今。歷史學家與經濟學家就評判的標準展開了爭論,不同歷史時期的物價及通脹等指標都被納入調整範圍。克拉蘇的父親普布利烏斯在公元前97年當選為執政官,並隨後成為了西班牙行省的總督。同許多羅馬總督一樣,普布利烏斯在其任期內通過掌控當地銀礦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財富。而當時陪伴在父親身邊的克拉蘇從中獲益良多。普布利烏斯和他另一個兒子在之後馬略與蘇拉的內戰中或被馬略派處決,或被逼自殺。
  • 大敗羅馬軍團,終止擴張戰爭,條頓堡森林戰役成羅馬的「滑鐵盧」
    而關於此次戰役還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點,那就是公元前1世紀左右,雖然是羅馬共和國體制走向瓦解的階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此時的羅馬在軍事力量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經過了馬略軍事改革之後,羅馬軍隊實現了對外戰爭的一次又一次勝利,並且由此建立的武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羅馬軍團,成為了整個地中海世界,乃至整個歐洲獨佔鰲頭的力量。
  • 羅馬首富馬庫斯克拉蘇,是怎樣從發家致富走向敗亡的
    這三個人各有特點,然而最有特點的還是要數克拉蘇這個羅馬首富。他通過經商致富,組織起龐大的軍團,最終卻在遠徵波斯的卡萊戰役中喪命。作為古羅馬共和國晚期最有聲望的政治家,他的早期經歷又是怎麼樣的呢?他出生於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普布利烏斯在當時也已經是羅馬的首富了。作為元老院的議員,他曾因軍功在羅馬城舉行過「凱旋儀式」。
  • 羅馬三巨頭:凱撒被刺成蜂窩,克拉蘇頭顱製成黃金,龐培身首異處
    在兩千年的歷史上,當秦帝國正在橫掃東方的時候,在西方也出現了一個強大興盛的文明,那就是羅馬,羅馬先後經歷了共和國和帝國兩個時期,在巔峰時期,羅馬人更是將地中海變成了自己內海。而人們也將羅馬共和國到帝國期間,最為強大的三個軍閥:龐培、凱撒和克拉蘇稱之為羅馬三巨頭。
  • 祁連山下者來寨傳說中的羅馬人後裔
    聽說甘肅一個村子的人都長的像外國人,這是甘肅之行最主要的一個拍攝任務,去找那些高鼻梁、深眼窩、黃頭髮的羅馬人後裔。時間太久已經忘了拍的兩位叫什麼名字。當年發現羅馬人屍骨的地方就在這個烽火臺附近。這是村長,開著小商店,講了很多關於他們村的故事,發掘遺址時候他的父親就參與了整個過程。製作了很多紀念品結果好幾年也沒賣出去幾個,每年八月義大利人都回來這裡看看。義大利人願意出資讓村子小孩去國外生活讀書,但是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出去。聽說有個王子在附近景區停車場上班。
  • 日本最慘戰役,21萬日軍活下來的不超過100人,至今仍是噩夢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往往都是採用出奇制勝的戰術。二戰期間,日本先是在中國投入大量兵力,後又轉戰太平洋戰場。只是這等不義之事,註定以失敗收場,而且輸得很慘。其中一場戰役,對於日本來說,無異於一場夢魘。紐幾內亞戰役,為何屢屢被外界提起,第一是軍事戰術的創新,第二就是其結果。當年這場戰役日本投入多少兵力?前後投入2個集團軍,一個航空軍,一支艦隊,大概21萬人左右。生還者多少人?不足百人。盟軍兵力大概在5萬左右。
  • 卡萊之戰,羅馬軍團為何敗於帕提亞騎兵?以前的分析只會兵種鬥獸
    (《希臘羅馬名人傳》)姑且把這3萬名步卒都算成投射力量的輕步兵①,那麼其中騎兵和投射力量佔比是40%。看起來這個說法似乎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最關鍵一點就是克拉蘇面對的是1萬帕提亞騎兵,但是安東尼面對的騎兵數量遠遠大於這個數,就如安東尼東徵時期剛剛開始就損失1萬步兵,外加亞美尼亞國王逃跑(1.3萬騎步兵),所以安東尼騎兵與投射力量比例下降到22%。
  • 所有人都認為羅馬會復興!一個官員絕望地提出羅馬衰亡論
    一個羅馬的官員對於羅馬曾經無限崇拜。但是,當羅馬發展到自己的結構性缺陷之處。這個官員難免對羅馬絕望。這個人的名字希莫斯,他是異教史學的代表人物並寫出了羅馬新史這一部書籍。他拋開了基督教對於歷史論述和歷史事件性質的定義。
  • 羅馬競技場起伏的命運,最終成為羅馬標誌性的建築
    羅馬競技場起伏的命運,最終成為羅馬標誌性的建築羅馬競技場的命運與羅馬這個城市一樣,數千年一直是毀壞、重建,再毀壞、再重建,歷經滄桑,卻從沒有消失過。競技場已成為羅馬存在的一個標記。羅馬第一個皇帝屋大維曾說過:「我得到的是磚造的羅馬,留下的是大理石的羅馬。」在大理石和磚石建造的羅馬競技場中,人類的聰明智慧得到了充分的佐證,而今天的人們要保存好這些無價之寶確是一個嚴肅的課題。像許多古城一樣,羅馬也曾被掩埋過。16世紀時,法國思想家蒙田據說跑遍了這座城市,才知道自己行走在「所有房子的屋脊上」。
  • 帕提亞帝國&(前247-224年),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為四大強國
    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了商貿中心,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其他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隨著安息帝國的擴張,帝國首都的所在地也沿著底格裡斯河由尼薩遷往泰西封,其他多個城市也曾成為首都。
  • 遊客鮮至的法國卡萊和英國多佛
    最近迷上法國的海濱城市卡萊,這座建築,是一見鍾情的感覺。在籌備這次歐洲自駕遊的過程中,有一次瀏覽一個著名旅遊網站,輸入「歐洲」搜索之後,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這幅照片,它即刻攝取了我的愛心。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門前這座羅丹的雕塑記載了卡萊歷史中的一段可歌可泣的經歷。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率領英軍對位於英吉利海峽對面的法國卡萊實施包圍達十一個月之久,而當時法國國王飛利浦六世下令死守,可是饑荒最後迫使城市的首領出面和英軍談判投降事宜。
  • 同樣面對奧斯曼帝國,為何東羅馬被消滅,而神聖羅馬能成功
    但同樣面對「奧特曼」,東羅馬帝國因君士坦丁堡陷落被其消滅,神聖羅馬帝國卻在維也納城下實現逆轉最終力挽狂瀾。有關於此的原因眾說紛紜,本文嘗試著提供一種新的思路,通過換一種角度重新梳理歷史來探究其背後的發展規律和內在原因,以供參考。
  • 格勞皮烏斯山戰役:羅馬軍隊步步為營,催生蘇格蘭人自由之光
    從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人的入侵,追溯到蘇格蘭的先民反抗羅馬軍隊的進犯,在蘇格蘭這塊充滿傳奇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為自由而戰的故事。而今天咱們要說的格勞皮烏斯山戰役,正是蘇格蘭先民為爭取自由,反抗羅馬軍隊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蘇格蘭人雖然戰敗了,但是仍擁有自己渴望的自由。
  • 被羅馬吞併,卻成為了文明匯集地,古埃及綻放出最後的耀眼光芒
    隨著羅馬大軍壓境,克婁巴特拉七世與她的軍隊毫無抵抗之力,最終選擇了自殺,自此以後埃及便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在羅馬帝國時期,行省制度實際上是帝國統治非羅馬核心區的重要手段 ,埃及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傳統農業經濟快速發展之外,像工商業經濟同樣也展現出了不俗的發展速度,並且埃及還承擔著連接地中海周邊西亞、北非和羅馬的交通樞紐角色。而埃及對羅馬帝國的最終影響,當時其能夠成為帝國本土重要的糧食穀物生產來源地,保證了羅馬人的溫飽問題。
  • 基諾斯山戰役中「新」「舊」之爭,馬其頓方陣與羅馬中隊戰術的對決
    羅馬則有一個城邦逐漸對外擴張,在公元前2世紀上半葉完成了義大利半島的統一,接著吧擴張矛頭轉向地中海區域。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的西部制海權。可以說,基諾斯山戰役,正是一個老牌強國與新興大國的對決。
  • 俄羅斯人眼裡的羅馬崛起
    在建城之初的幾個世紀裡,羅馬慢慢由部落聯盟演變為真正的城市,築起了城牆、駐紮了軍隊、建起了廟宇、擁有了自己的神話傳說。據傳說,最最古老的羅馬王國由國王統治。現在我們已經無從分辨王政時期的傳說有多少是臆想,又有多少是事實了。 公元前510年,性醜聞葬送了這個王國,至少羅馬人自己是這麼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