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愛吃烤鴨的人發現,北京市面上主要有北京烤鴨和北京果木烤鴨兩種。
這兩種烤鴨究竟有何不同呢?果木到底是什麼木?敬請收看本期北京果木烤鴨與北京烤鴨不得不說的故事!
傳統的烤鴨店一直都是都是用果木,但後來建國後經濟逐漸好轉,烤鴨需求日益旺盛,而地方上的果木料產量跟不上。畢竟北京地處北方,樹木本身生長的不如南方快,且當時全國運輸能力又差,所以提到北京烤鴨時,就再無果木一說。
而後來又緣何提到北京果木烤鴨了呢?
這個事情大概是在九幾年的時候,或者八幾年。當時國內從國外引種多種經濟/觀賞類動植物,而作為早先一批的引進中,日本的紅富士蘋果成為了引進的主要選擇,且當時全國多地大力推廣。
就是在那一段時期,蘋果賣出了白菜價,可以用泛濫成災四個字形容。當初的一窩蜂,必然導致產能過剩,這也就導致了各地果農紛紛揮淚砍果樹。為了儘可能減少損失,果農們便將果木廉價出售。
之後應市場需求,一時間不僅是全聚德,可以說北京城裡大大小小的烤鴨店全用上了果木二字。而當時在人們的眼中,似乎沒有果木二字便不是正宗,便不再是真正的北京烤鴨。
不過當時的人們也沒有人知道吊爐和燜爐烤鴨的區別,這大概是近千禧年前才又被力捧鼓吹的特色之一了,所以我們姑且不提。
然而就像正宗的烤鵝要用一年以上的荔枝木來製作一樣,真正的老北京烤鴨也是要有特定的選材的。鴨子要用京白鴨,且需填鴨(皮大脂多騷味淡),並需棗木(木質緊密耐燒)等多種需求。
所以說,今日的北京果木烤鴨,實際上如同北京烤鴨一樣,是一個玄之又玄的、可以拿來官方解釋的名詞而已。
基本上只要是果木就會使用,而且一般小店會雜用,這就造成了味道上的混雜。而且就方式來說,烤鴨只有嚴格按照烤制時間後,才可能出現口感明顯的香味。但由於填鴨的不復存在,所以香味上必然有所缺失,因為烘烤時間不可能存在那麼久。
另外再一點,號稱果木烤鴨的,可能也只是把烤好的鴨子拿來灶臺前擺個樣子,持續保溫,那麼表皮僅有的那麼點果香,也很快會隨著時間完全流失。你可以看鴨子本身,完整的烤好的烤鴨,後腿腿骨結節處的表皮變化並不會那麼明顯,但多次烘烤後就會顏色發黑甚至是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