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圓,貢丸,蚵仔煎,潤餅,魷魚羹
在臺灣,肉圓以彰化和新竹聞名。新竹的城隍廟夜市很小,但有著濃鬱的市井氣息。這裡更像一個農貿市場一般熱鬧和繁華。肉圓據說以一家叫蔡記的最為有名,似乎是得到了馬英九的首肯。但其實在臺灣打著馬英九招牌的小吃也不是那麼的黃金的,因為這位先生似乎對食物的要求很低。肉圓嘛,其實真心一般,幾個人一起買一份嘗嘗鮮也就夠了。
火車便當,火雞飯,櫻花幹
臺中的小吃不如臺北和臺南那麼好吃。阿里山以森林小火車出名,古老的火車便當也以其獨特的火車風味聞名了。其實個人覺得就是一些青菜和大雞腿,味道嘛,想想火車上的盒飯就對了。另外,進入阿里山景區後,可以看到很多賣火雞飯的招牌,在司機的帶領下,我們去了一家當地以火雞飯出名的老店,又是帶著肥肉的盒飯,味道遠遠不及我們住的小木屋旅店的老闆私房菜來得清爽痛快。
麻薯,官才板
花蓮景色很美,不過食物其實也沒有太大的特點。但這裡出產的麻薯(臺灣話讀作mo ji)很好吃。麻薯外皮是涼涼QQ的糯米皮,內餡滑滑的,帶回大陸給親朋好友嘗嘗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就是花蓮夜市的官才板非常有名,其實就是吐司外皮烤得很脆很焦後,填上豐富的餡料,有很多口味可供選擇。黑胡椒牛肉,奧爾良烤雞都不錯。
爆漿雞排,熊貓包,起士洋芋
爆漿雞排
據說唯一能和姐妹花雞排相抗衡的大概就是臺中的爆漿雞排了。與一般的雞排不同,它在雞排的表面光淋上一層濃厚的起司醬,在雞排中間也夾了一層濃漿,一口下去,雞排酥脆,雞肉嫩滑,裡面熱乎乎的醬汁也流了出來,味道很贊。
熊貓包
其實就是長得很Q很可愛的小三明治,味道麼其實還好,就是造型很可愛很萌,讓人不忍心咬。
臺北早餐
臺灣的小吃的品種豐富當然不用多說了,就連早餐都有很多奇異的名字~
所謂的「蘿蔔糕」其實就是「蘿蔔糕」,用蘿蔔磨成粉,和著麵粉和糯米做成的方形小餅,在煎鍋上細細的煎好,再切成小塊,淋上一層醬汁,味道還不錯啦~
蛋餅和清芬的有點類似,也是淋上了一層醬汁,口感很好的說~
值得一提的是米漿~貌似是糯米和黑芝麻磨成粉後熬製成的,細細的糯糯的稠稠的,味道很好,有奶奶軋的黑豆漿的芝麻香,又有點像奶昔,喝在口裡濃濃的,綿綿的~總之,比豆漿好喝很多~
三杯雞
由於銀子不充實,所以去高檔餐廳吃臺灣菜的機會不多,光徘徊在夜市中已經夠目不暇接了,但這個菜不容錯過。
臺式小火鍋
在臺灣,這是我們聚餐最多的選擇了。臺灣有很多小火鍋店,一人一個小鍋,非常乾淨衛生。價錢實惠,並且很多都有免費的冰淇淋和飲料,熱氣騰騰的火鍋下,和好朋友們一起聊天,是我在臺灣一段又一段寶貴的回憶。
銷魂鳳梨酥(佳德鳳梨酥)
把它作為我在臺灣行的壓軸,因為這真心真心是我在臺灣吃到過最最好吃的鳳梨酥了,以至於我和好朋友們都把它稱作「銷魂鳳梨酥」,外皮酥酥的,一口下去,人都化了,怎麼吃也不會膩,讓人慾罷不能,蟬聯臺灣鳳梨酥冠軍絕不是吹的,我吃過所謂的亞軍鳳梨酥,真心沒法比。地點嘛在臺北市南京東路,交通不太方便,但為了美味,真心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