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國農曆豬年,本命年的豬卻並不順心。
非洲豬瘟的影響尚未散去,就在這周末,一年僅餃子就賣出20億的三全食品被曝疑似含有非洲豬瘟病毒。在此之前,食品製造中已有雙匯發展、安井食品等多家上市企業受到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
受水餃疑含豬瘟病毒影響,2月18日三全食品開盤大跌-6.6%,但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1.72%。
1
60億市值,年銷20億餃子也中招非洲豬瘟
從今年春節開始,豬價漲幅明顯,根據新牧網監測豬價指數顯示,截至2月15日,全國生豬均價為6.24元/斤,較2月初上漲幅度達到13.25%。
豬價觸底反彈,豬肉概念股也紛紛爆發掀起漲停潮,2月11日開年第一天,雛鷹農牧、新五豐、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唐人神等紛紛漲停。
但就在上周末,命途多舛的「豬」又出事了。
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瀘溪縣好又多和萬家福兩家超市的抽樣檢查中,由河南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生產批次為20190113H的「三全灌湯水餃」3份樣品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隨後,該批次產品被立即下架,進行採樣送檢,並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根據三全食品公告,在湖南湘西、甘肅酒泉兩市抽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灌湯水餃批次包括20190113H的1000g 灌湯豬肉水餃、20181111H的 500g灌湯豬肉香菇水餃、20181129H的500g灌湯豬肉芹菜水餃。目前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河南省政府也已經派出由省畜牧局牽頭的聯合調查組,分別奔赴湖南、甘肅兩地,協同當地有關部門核查相關情況。
作為A股上市公司,截至發稿,三全食品的總市值為60.81億元,股價7.51元,距離2018年10月的低點5.25元,3個半月內股價漲幅超過43%。三全食品年營收約55億,其中餃子約佔20億,在營收中佔比近4成,此次非洲豬瘟重大利空,將會對公司2019年業績與二級市場產生重大利空影響。
根據2018年三季度末資料顯示,三全食品股東戶數為3.38萬戶,由於近期股價上漲幅度較大,實際投資者數量應該會更高。除此以外,在去年11月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就有上海某知名私募旗下3隻產品共計持有三全食品2907萬股,以最新股價7.51元計算,市值為2.18億元。
雖然相關專家稱豬瘟傳豬不傳人,但產品出現問題股價受拖累的事件在A股屢見不鮮。此前雙匯發展、安井食品旗下產品在曝出豬瘟事件後,公司股票都出現過大跌。
2月18日,三全食品股價開盤大跌6.6%,隨後逐步企穩,截至收盤,收報7.42元/股。
除了三全水餃陷入非洲豬瘟的漩渦,還有科迪、康利思、齊匯、惠萬家在內的多個速凍品牌產品均被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2
「豬」事不順,餓瘦餓死虧損過億
2018年以來,非洲豬瘟已經牽涉到不少上市公司。
2019年1月31日,「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披露《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虧損15-17億元向下修正為虧損29-33億元。修正的主要原因包括生豬養殖死亡率高於預期、銷售價格低於預期、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資產減值。
以上內容翻譯稱白話就是:去年公司缺錢,買不起豬飼料,飼料供應不及時導致大批生豬「斷糧」活活餓死。
投資者對雛鷹農牧豬「餓死」的解釋並不買帳,有人簡單算了一下,雛鷹農牧說「豬餓死」導致公司虧損3.91億元,如果一隻成豬按照2000塊、150公斤計算,4億相當於死20萬頭豬,從6月到現在200天左右,每天死1000頭豬,豬死的時候平均50公斤,總共是50噸,每天一輛載重50噸的大卡車往外運死豬的畫面實在無法想像。
建豬舍,生豬養殖會有國家補貼,也有投資者質疑,雛鷹農牧「餓死」的豬是否只存在於帳面上,實際則用於套取國家補貼。
深交所更是火速向雛鷹農牧下發關注函,提出7大問題。雛鷹農牧應該在2月14日前按要求完成全部回復工作,但目前雛鷹農牧已經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延期回複本次關注函至2019年2月22日前。
除了餓死的豬,還有餓瘦的豬。
1月30日晚間,天邦股份發布2018年業績修正公告,稱公司預計將虧損5.5億元至6.5億元,而此前公司預計2018年盈利1.3億至2.6億元。對於業績大變臉,天邦股份也給出了解釋的理由。
簡單來說,天邦股份業績由盈利到虧損的理由是豬沒有來得及長胖就被趕出欄,導致豬比較瘦,沒有達到理想體重也就沒有賣出好價錢。
3
虛構收入高發,私募謹慎投資農業養殖股
除了豬,還有其他養殖品種也在A股疑雲重重,比如有名的獐子島扇貝「跑路」事件。
2014年末,就因獐子島因「冷水團」事件導致8個億扇貝跑了沒找回來;2017年底,獐子島扇貝又「跑」了,預虧5億。當時就有投資者稱,此生不炒水產養殖股,沒準哪天又跑路。
乾明資產研究員馬鑫慧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就表示,投資者要審慎對待A股的農業養殖類公司時。首先,由於農林牧漁類公司享受國家提供的稅收優惠政策,農業板塊是虛構收入的高發區;其次,農業類上市公司在報表中存在生物資產項目,審計師在進行產品數量盤點相對最為困難,只能根據抽檢和經驗判斷,而公司真實的資產情況難以核查,因此為上市公司存貨造假調節利潤造假提供便利。並且上市公司也可以在特定時段藉口生物資產損失的理由掩蓋之前不實的造假數據。馬鑫慧建議投資者應儘量慎重考慮農業類上市公司,在投資之前多向業內人士尋求相關信息。
睿道投資總經理榮令睿也向私募排排網表示,自己對養殖企業比較謹慎,因為公司的生物質存貨判斷起來困難,的確容易作假;另外,生物質的資產容易受疫情、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難以根本避免,這決定公司不會在養殖業板塊投入太多。
4
生豬價格持續上漲,豬肉股階段性行情還將繼續
雖然2018年以來的非洲豬瘟疫情防控仍在繼續中,但開年以來豬肉概念股應聲上漲。從市場來看,從11月截至2月18日,東方財富豬肉概念指數上漲幅度高達34.25%,大幅超越大盤。對於後市豬肉股上漲行情能否持續,私募也給出了不同的觀點。
乾明資產研究員馬鑫慧向私募排排網介紹,目前正處於「豬周期」熊牛轉換期,按照當前上漲邏輯,中短期內豬肉股階段性行情還可持續。近半年這一輪豬肉股行情主要是由非洲豬瘟這條線索導致。非洲豬瘟是一種高傳染性且生存能力較強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可以使用,意味著疫情短期內很難消除,長期存在的概率較大。如果後期疫情得以控制,能繁母豬即將開始補欄,但後備母豬從補欄開始到增加商品豬供應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所以今年的生豬供應數量預計難以大幅上升,因此支撐著豬肉價格的上漲。市場是對豬肉價格以及生豬出欄量在未來(預期2019年4-5月)底部結構性反轉做出提前決斷,且主要上市公司在這輪產能出清中業績將受益,未來將會有更大的業績彈性。
對於2019豬年豬肉股的上漲,廈門飛利登資產研究員馮朝勇認為猶如康波周年一樣,任何行業都有周期波動的特徵,不論規模化發展,本輪豬價下跌周期已經歷30個月,下跌時間足夠長。在本輪下跌周期中,全國性的養殖虧損周期長度雖然還較短,但是虧損期的虧損幅度卻已經超過上輪周期。行業低點由現金流成本決定,這輪豬價低點不僅已經低於上輪下行周期的最低點,而且也低於行業的現金流成本。從價格、盈利、現金流成本、龍頭企業業績表現等多方面考察,當前豬價均已達到周期底部區間。非洲豬瘟疫情的出現,加速了國內生豬養殖產能的去化,2019年生豬均價有望高於2018年。
通過研究過美國的生豬養殖行業,睿道投資總經理榮令睿發現這並不是很好的生意模式。但是A股的規模化養殖行業盈利能力較高,大概是因為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相對於全國數億頭生豬出欄量規模來看,規模化養殖的比例還很低,行業的養殖成本和盈利平衡點,是由絕大多數不具有規模經濟、技術效率低的農戶或者小規模養殖企業決定。規模化養殖企業在某些順周期的階段,就具有非常大的利潤空間。空間延續的長度主要在於豬肉漲價周期是不是到來了,市場最近是這樣預期的,但也具有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