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好幾篇文章來欣賞唐詩宋詞中的紫薇花和木槿花了。因為我非常偏愛它們,在炎熱的夏天,只有它們不怕酷暑地開著,給悶熱煩躁的人們送去了一陣陣驚喜。
春天的花固然美麗,也很眾多,但開在那樣溫暖的氣候裡,那是非常容易的。只有紫薇花和木槿花它們要接受高溫的考驗,它們的開放確實是一種挑戰。
對於這兩種花,宋朝詩人楊萬裡都有評價。他寫紫薇花,就抓住了它花期長的特點,說一開就是半年,自此紫薇花又有另一個名字叫百日紅。
似痴如醉麗還佳,露壓風欺分外斜。
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長放半年花。
楊萬裡還有一首《田家樂》來寫木槿花,他重點是突出木槿花低微、普通的特色,因為木槿花多是生長在田間地頭,有的甚至是用來做籬笆的。
稻穗堆場谷滿車,家家雞犬更桑麻。
漫栽木槿成籬落,已得清陰又得花。
紫薇花和木槿花雖然花期長,從夏開到秋,但到了秋天,它們的勢頭畢竟沒有那麼強勁了。詩人杜甫有個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看來秋天文人是最敏感動情的。
文人既喜歡感春,又容易傷秋。面對著紫薇花和木槿花的萎靡,他們也就悲從中來。宋朝詞人晏殊,他有一首《清平樂》,就是寫的秋天裡的這種心情。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幹。
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這首詞就是寫一個庭院裡,紫薇花和朱槿花在金風玉露的催逼下,它們三三兩兩地凋零,以及詞人自己富貴寂寞、無可奈何、借酒消遣的情形。
晏殊的仕途比較順暢,十四歲時就受到宋神宗趙頊的賞識,賜同進士出身,後來甚至官至宰相,還是宋哲宗趙煦的老師。
他不但是政治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文章詩詞書法都好,稱為」宰相詞人」。他的詞作典雅清麗,那些寫景抒情的小令,風格更是含蓄婉約。
他的詞既繼承了五代時花間詞的優點,又有所創新,是北宋婉約詞和江西詞派的領袖,李清照和柳永等大詞人對他都十分佩服。
我們知道宋朝有蘇軾父子三詞客的美談,其實在這之前,晏殊也是父子二詞客,他和兒子晏幾道的名氣很大,被人稱為」大小晏」。
晏殊被稱為」宰相詞人」,所以他的詞即使是寫悲秋,寫憂愁,那也是閒愁。因此就少不了富貴象,少不了五代時馮延已和溫庭筠的那種溫婉的詞風。
你看是不是,晏殊寫秋風蕭瑟叫做」金風細細」,他一改自宋玉以來文人悲秋的慣例,不經意間把秋風寫得那樣自然恬淡,溫柔和順。
梧桐的葉子一片片地墜落,這裡也是客觀地描寫,沒有去強調它的悽涼。因為梧桐葉子特別大,風吹起來聲音慘澹,就像詞人李清照寫的那樣」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詩人並沒有憂愁風雨,這些好像和他無幹。相反他喝了一點酒,細細的秋風正好助他入睡。等他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這個時候他睡眼惺忪,只見得窗外斜陽照在欄杆上,雙宿雙飛的燕子也在準備著歸去。那些往日開得正豔的紫薇花和木槿花也在飄零,看來真的已經是深秋了。
那窗前的紫薇花和紅色的木槿花曾經給他多少欣喜,現在卻是如此蕭條萎靡,這讓他有些惆悵。看到那些南歸的燕子,他不禁又想起了昨晚自己獨自醉酒酣睡的情形。
晏殊是一個宰相詞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富貴閒人,他如果對生活還不滿意,那還有誰敢說自己滋潤。當然要除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那種做著。
好好的紫薇花、木槿花謝了,時光荏苒,韶華易逝,詩人還是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畢竟那逝去的不只是花的美麗,也是我們人類寶貴生命的一部分。
晏殊是一個溫柔多情的詞人,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現存的《珠玉詞》還收錄有136首。他有個名句叫做」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簡短的兩句詩裡就給我們創造了兩個成語,無可奈何,似曾相識,你看他真是一個厲害的詞人。他的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是指的哪一種花呢?我們如果理解成這些凋零的紫薇花、木槿花,也是可以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