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廝殺,和中國有關係嗎?

2021-01-12 網易


  從9月底到雙11前夕,外高加索地區的兩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在經歷了6周的較量後,兩國領導人終於又在俄羅斯的斡旋下,於11月9日在莫斯科籤署了聯合聲明——宣布在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0時起開始全面停火。


  為什麼說是呢?

  因為早在10月10日,俄羅斯就曾督促兩國外長籤署過停火協議,結果雙方軍隊在幾分鐘後繼續開打,堪稱人類歷史上「停戰時間最短的停火協議」。

  所以,這次停戰合約能維持多久,世人心裡都沒數。


  因為,協議讓其中一方非常不滿意。

  首先,在地盤控制上,亞美尼亞是吃了大虧的,不僅納卡地區控制權許多在亞塞拜然之手。亞美尼亞僅保留5公裡寬欽走廊,連接亞美尼亞與納卡。


  此外,據說亞塞拜然政府還要求亞美尼亞擔負高達500億美元的高額戰爭賠款,這對於人口僅300萬的亞來說絕對是致命性的打擊:平均每位國民背負1.6萬美元的債務。


  消息一出,一方是亞塞拜然各地軍民紛紛湧上街頭慶祝收復領土。


  可在亞美尼亞就是另一幅場景了:納卡當地的亞美尼亞族在撤離前燒毀了房屋,誓言「一草一木也不留給亞塞拜然侵略者」,一時間,不少村落火光沖天。


  在首都葉里溫等城市,無數憤怒的百姓湧上街頭,怒斥政府「喪權辱國」,要求「民族罪人+亞奸」總理帕希尼揚下臺。

  和平示威很快就演化為暴力騷亂,總理府和政府大樓被抗議者攻克,並大肆「裝修」。


  期間,總理帕希尼揚的財物被搶劫一空,連第一夫人的香水、化妝品以及他本人的駕照都未能倖免(搞不懂要駕照幹什麼)。

  (帕西尼揚和其夫人)


  更慘的是議長阿拉拉特,他的專車被抗議民眾攔截,他的保鏢很快被群眾按在地上摩擦,他本人也遭到眾人圍毆,被打得不省人事,奄奄一息,現在正在住院。


  許多亞美尼亞軍人也對政府的停戰不滿,其中國家安全局前局長阿圖爾·瓦尼茨揚為首的強硬派糾結一批武裝部隊保衛總理府,試圖推翻帕希尼揚政府,並繼續再戰。

  不過,這次兵變很快被亞國家安全局挫敗,大批兵變人員被逮捕。

  現實是殘酷的,除了停戰,亞美尼亞別無選擇:武器裝備幾乎損耗殆盡,付出了數千人陣亡的代價,基本燈枯油盡。


  對手亞塞拜然無論是在領土面積、經濟、人口規模,以及軍事裝備上都數倍於亞美尼亞,還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及配套工業生產能力,更得到了土耳其、巴基斯坦在武器和政治方面的直接支持,連以色列都阿塞出售先進武器裝備。

  (巴庫油田)


  其實,大多數中國人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幾乎一無所知,關於兩國的恩怨糾葛本來也沒什麼插嘴的動機和知識儲備。更何況放在現實的國家利益角度來說,兩國現在也都是我國的友好邦交國和「一帶一路」上可能的合作夥伴,站隊實無必要,純吃瓜不香嗎。


  可在我國網絡上卻出現了怪異的情況:

  許多中國網民都旗幟鮮明地站在了亞美尼亞這邊,並用難聽的語言辱罵亞塞拜然,那架勢好像亞美尼亞是我們的同胞似的。


  更有甚者,在各處網絡平臺上都在極力渲染亞美尼亞的悲情,將亞塞拜然說成是野蠻入侵者。

  部分有著親美立場自媒體更是將這次停戰和我國百年前的「五四愛國運動」相提並論,這架勢恨不得自己去參戰。


  與其讓我們這些遠隔萬裡、一知半解的網民強充理中客,不如去聽聽人家當事人的說法。烏鴉常說自己真正的寶庫,不是什麼百萬加文章,不是什麼新榜排名,而是我們的評論區,這裡匯集了各路人才,這不,我就在評論區發現了來自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各一位朋友:

  來自亞塞拜然的宋娜,和來自亞美尼亞的李夢。她們兩人都曾在中國留學,精通中文,並在歷史、政治方面有頗有研究。

  (圖左:宋娜、圖右:李夢)


  烏鴉這次只做裁判員,不做運動員,看看二人對於納卡衝突和亞阿恩怨,由各自立場和角度的解讀。


  Q1.請簡要介紹各自國家的歷史起源?

  宋娜(阿):

  我們亞塞拜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當時在這片土地上居住著一個名為斯基提亞的民族,但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只是部落形態,所以該地區就被伊朗,也就是曾經波斯帝國統治,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了6世紀。

  在之後的642年起,阿拉伯帝國入侵波斯時,也將這片區域佔領,並傳入了伊斯蘭教,當地的拜火教也逐漸被替代。

  在公元9-16世紀曾形成過包括希爾凡在內的封建邦國,並在11世紀後,當地形成了獨立的亞塞拜然民族,並先後受到奧斯曼土耳其、蒙古帝國和波斯的統治。

  不過,大多數時間裡,波斯人都統治了整個亞塞拜然地區。

  李夢(亞)

  同中國一樣,亞美尼亞擁有悠久的歷史,亞美尼亞其名起源於這個傳說:公元前2000年,一個叫哈依克的英雄帶領部落族人打敗了巴比倫入侵者,擺脫了奴役,並建立了一座名為哈依克村的地方,這就是亞美尼亞族名的由來(亞美尼亞語自稱為哈伊斯坦)。


  不過,根據信史來算,亞美尼亞長期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一部分,之後陸續被馬其頓和其繼承者塞琉帝國統治。

  直到公元前198年,塞琉古被羅馬擊敗,亞美尼亞才算獲得了獨立地位,並於8年後由首領阿爾塔什斯一世建立了阿爾塔什斯王朝,至此,亞美尼亞王國登上歷史舞臺。

  期間,阿爾塔什斯王朝不斷對外擴張,疆域一度從擴張到地中海、裏海和埃及,但這場光輝沒持續多久,到了公元1年被羅馬和安息帝國夾擊下滅亡,至此,亞美尼亞西部淪為羅馬保護國,東部變成安西的附庸,在54年建立阿爾沙克王國。


  在224年當波斯薩珊王朝滅亡安息後,亞美尼亞為了抵禦拜火教的文化入侵,在公元301年成為第一個將基督教定為國教的國家,並在405年發明出亞美尼亞字母。

  可不久後的428年,阿爾沙克王朝就被波斯滅亡,然後在680年波斯亡了,阿拉伯人又來奴役,曾試圖強迫亞美尼亞皈依伊斯蘭教,不過沒有成功。

  (亞美尼亞教會)


  亞美尼亞人不斷反抗,終於在885年重新建立了亞美尼亞王國巴格拉提德王朝。

  只可惜,這也是亞美尼亞在古代歷史的最後迴光返照,在1000年作用,先後遭到東羅馬和塞爾柱突厥入侵,到1064年終於被東羅馬毀滅。

  至此,亞美尼亞喪失了獨立王國的地位,先後淪為拜佔庭、塞爾柱突厥、蒙古附庸,可即便是這附庸國也在1375年被馬穆魯克蘇丹國毀滅。

  在這期間,亞美尼亞人大量離散逃亡,和猶太人類似,尤其是當奧斯曼帝國勢力到來後,亞美尼亞的文化還有當地的基督教文明岌岌可危。


  但沙俄的崛起,讓亞美尼亞基督教文明有了希望,即便他們的東正教和亞美尼亞教派並不同。

  Q2.納卡問題的由來及兩國對納卡(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主權聲索的歷史依據?


  宋娜(阿):

  從地理位置的角度來描述,納卡地區位於南高加索,包含小高加索山脈的東南支脈,該地區性質多為山地和森林,面積4400平方公裡。


  納卡從中世紀開始就輪番受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波斯的薩菲王朝、卡扎爾王朝的輪番統治,之後在19世紀初,納卡地區趁波斯衰弱之際,當地成立了接近獨立的卡拉巴赫汗國。

  但之後,沙俄於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兩次入侵卡扎爾王朝,割走包括現在納卡在內的大片北亞塞拜然,該區域和目前的亞塞拜然共和國大體相當,但南亞塞拜然則留在伊朗境內,這也是為什麼伊朗現在有2000萬亞塞拜然人。


  納卡地區歸入沙俄後,有更多的亞美尼亞族人被遷徙過來,並逐漸超過了亞塞拜然族成為主要民族。

  而且,納卡地區的動蕩,除了沙俄的移民政策外,奧斯曼土耳其對西亞美尼亞人的屠殺也是關鍵性原因,因為西亞美尼亞的難民大量逃亡到納卡和其他鄰近地區,這加深了當地的衝突。


  之後到了1917年十月革命,沙俄瓦解,包括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在內的外高加索一度建立獨立的民主共和國,期間亞阿兩國就在開始爭奪納卡地區發生衝突,期間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也侵入納卡。

  但很快因為奧斯曼帝國在一戰戰敗,英軍接管了奧斯曼帝國在納卡的權利,並承認當時亞塞拜然共和國政府任命的政府首長有權統治卡拉巴赫和贊格祖爾(如今亞美尼亞城市卡潘)。


  可當地亞美尼亞族反對這個任命,並在1920年想加入亞美尼亞,不過就在這時候,新生的蘇俄一口氣直接將整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喬治亞在內的外高加索全部納入版圖。

  李夢(亞)

  沙俄取得了包括東亞美尼亞在內的外高加索地區後,為了鞏固統治和降低當地的穆斯林比例,曾指出亞美尼亞認同重返包括現在的納卡地區以及納希切萬。

  但西亞美尼亞地區至今淪於土耳其之手,包括亞美尼亞的神聖的亞拉拉特山——傳說諾亞方舟停留之地——到現在都被土耳其侵佔。


  而且,西亞美尼亞曾有250萬亞美尼亞族人,卻在1915~1917年至今,被苟延殘喘的奧斯曼土耳其聯合包括庫德人在內其他民族進行血腥大屠殺,150萬人罹難,數以十萬的亞美尼亞人流亡世界各地,土耳其的手段兇殘。


  那個時候,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在納卡還有納希切萬發生衝突,土耳其人也過來幫忙,亞塞拜然就是和土耳其人一起屠殺亞美尼亞人,其中在巴庫屠殺了上萬亞美尼亞人,當地至今還留存的亞美尼亞人不到1000人。

  之後,蘇聯軍隊開入了外高加索,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成為了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Q3.蘇聯時期納卡地區的「歸屬」情況如何?

  宋娜(阿):

  阿、亞兩國加入蘇聯後,時任蘇聯民族人民事務委員會部長的史達林認為當前需要緩和外部壓力,為了安撫土耳其就確定了一個分割方案:

  將贊格祖爾(分隔納希切萬與亞塞拜然的長條狀土地)納入亞美尼亞的控制,而納卡地區與納希切萬劃歸為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自治州。

  這一方案從一開始就令亞阿雙方都不滿意。可當時亞阿都是蘇聯領土的一部分,納卡的劃歸就和將北海、防城港從廣東劃給廣西那樣的省際土地變更一樣。在同屬蘇聯的基礎上,亞阿雙方的矛盾暫時掩蓋。


  但情況在1987年10月21日卻發生變故:

  當時蘇聯部長理事會第一副主席蓋達爾·阿利耶夫(亞塞拜然族)因「健康原因」辭職後,時任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經濟顧問的阿甘別克揚(Aganbekyan,亞美尼亞族),在巴黎對外媒表示:亞美尼亞擁有納卡對經濟發展很重要,我們已經有專門的特別委員會研究此事。


  在1988年2月20日,納卡當地舉行人民代表大會第二十屆特別會議發起投票,當時大會有140名代表,亞美尼亞族有110人,而剩餘的亞塞拜然代表甚至被禁止參會,投票結果毫無懸念,但當時的莫斯科最高蘇維否決了這個提議。


  因為,當時的《蘇聯憲法》第78條規定,同盟國的領土未經其同意不得改變,同盟國之間的邊界可以經各自共和國同意而改變,這必須得到蘇聯領導人的批准。

  此外,1922年籤署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條約》,和《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第138條和《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法律》第41條規定: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人民代表委員會是地方當局,可以領導其領土內的社會經濟和經濟發展,批准預算和國民經濟計劃,以確保守護國家秩序和公民權利,但無權在其地方代表大會上審議共和國的領土變動問題。


  只是,蘇聯中央政府卻並沒有採取積極手段和態度去平息兩地衝突,甚至有故意縱容之嫌。

  即便是在1988年2月22日亞阿兩族直接在蘇軍眼皮子底下爆發衝突,甚至民族屠殺,蘇聯中央也依然消極對待。

  綜上來看,納卡當地人民代表理事會的「公投」確實違反了當時的《蘇聯憲法》,領土變更主張是無效的。

  李夢(亞)

  但在劃分的時候,蘇聯為了制衡當地的各少數民族以及緩和和土耳其的關係,不顧包括納卡和納希切萬在內的廣大亞美尼亞人民的意願,把納卡和納希切萬都劃給了亞塞拜然人。

  (1918年外高加索形式)


  面對亞美尼亞洶湧的民意,時任蘇聯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史達林只是敷衍說,如果土耳其沒意見,也可能把納卡劃給亞美尼亞。

  土耳其肯定是不答應,所以這話等於沒說,完全就是無視廣大亞美尼亞人的正當權利。

  自從兩地被亞塞拜然侵吞後,當時還是加盟共和國的亞塞拜然就有組織,有計劃地驅趕亞美尼亞族人,納希切萬就完全變成了亞塞拜然人佔據絕對多數的地方,只有納卡還在堅持。

  (1992年,106歲的納卡亞美尼亞族老人手持AK步槍要保護自己的屋子)


  後來在1988年納卡進行公投時,亞塞拜然人抵制公投,拒絕參與,還主動向納卡發起進攻。

  Q4.誰在進行侵略和種族屠殺?

  宋娜(阿):

  1991年末至1992年初,納卡衝突進入了軍事階段。新生的亞美尼亞軍隊利用蘇聯解體和亞塞拜然內部衝突造成的政治動蕩,加上俄羅斯軍事援助,在納卡開展了軍事行動。


  亞美尼亞軍隊的侵略行為都是有國際觀察組織紀錄的:

  1992年2月,亞美尼亞軍對霍賈利市的亞塞拜然人進行了空前的屠殺,同年5月佔領舒沙市,以及亞美尼亞語納卡之間拉欽地區。

  1993年,亞美尼亞武裝部隊佔領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附近的亞塞拜然六個地區-卡爾巴哈爾,阿格達姆,菲祖裡,賈布賴爾,古巴德利和贊伊蘭。

  (1994年身著蘇式軍服的亞美尼亞士兵在納卡)


  同年,聯合國先後通過了包括822號決議、853號決議、874號決議和884號決議,反覆呼籲亞美尼亞撤出亞塞拜然領土,並譴責亞美尼亞軍隊轟炸襲擊亞塞拜然平民,但亞美尼亞當局一直置若罔聞,持續推進。

  最終的結果是,亞美尼亞不僅佔領了納卡,還將納卡以外的七個亞塞拜然族佔絕對多數的地區被佔領,面積佔亞塞拜然全國領土的20%。


  那次衝突超過一百萬的亞塞拜然人淪為國內難民,他們至今還散落在亞塞拜然各個區域,其中多數都被迫居住在首都巴庫擁擠的難民樓裡。


  有2萬人在軍事行動中喪生,5萬人致殘,由於衝突,約有4000名亞塞拜然人失蹤,包括67名兒童,265名婦女和326名老年人。

  亞美尼亞人俘虜了2000多名亞塞拜然人並將其劫為人質。

  (逃離納卡的亞塞拜然族人)


  李夢(亞)

  亞塞拜然在蘇聯時期再到蘇聯解體,製造了無數起大大小小針對亞美尼亞的屠殺,在1988年納卡公投後,還主動發起進攻屠殺納卡的平民,我們被迫發起保衛領土的衛國戰爭。

  包括納卡地區和周邊的區域歷史上從來都是亞美尼亞人的土地,不存在什麼我們佔領了納卡以外的亞塞拜然土地

  (納卡地方自治政府旗幟(左)和亞美尼亞國旗)


  這些數據都有專門的紀錄著作,裡邊亞塞拜然針對亞美尼亞的每一次屠殺都有可靠來源和數據可去看GENOCIDE WATCH(中文大意:種族滅絕觀察組織) 報告人:納撒尼爾·希爾(英:Nathaniel Hill)& 格雷戈裡·斯坦頓(英:Gregory Stanton),以及歐洲自由電臺(Radio Free Europe)的報告,這些數據可輕鬆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網絡找到。

  而且,我要指出亞塞拜然一直都在否認事實,而且放任對亞美尼亞的屠殺,舉一個最普通的案件吧:2004年,亞塞拜然軍官拉米爾·薩法羅夫(Ramil Safarov)用斧頭砍死亞美尼亞學員古爾根·馬爾卡良(Gurgrn Margaryan)。

  可這個殺人兇手竟然能被亞塞拜然政府宣布無罪,還授予榮譽勳章,可見亞塞拜然從根本上就覺得殺死一個亞美尼亞人和宰殺動物一樣。

  另外,亞塞拜然軍隊的殘忍根本就不用找具體的資料,現在社交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曝光出多少亞塞拜然軍隊殘殺亞美尼亞戰俘的事情,另外他們還用白磷彈襲擊平民,驅趕和屠殺納卡及周邊地區的亞美尼亞民眾。


  我相信在當年通訊不發達的時候,屠殺只會更多,大家眼見為實。

  為什麼那麼多亞美尼亞人逃離當地,就是因為他們深知留下面臨著種族屠殺,亞塞拜然聲稱的種族平等就是個笑話!


  Q3.如今各自的立場和訴求是什麼?

  宋娜(阿):

  對於亞塞拜然人來說,收復納卡地區合理合法,對於包括納卡在內的爭議主權,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支持亞塞拜然,亦如絕大多數國家在克裡米亞歸屬問題上支持烏克蘭一樣。

  中國也是如此,從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就可以看出,納卡在內的地區中國都是標著和亞塞拜然一樣的顏色,而非像克什米爾、馬島那樣標成白色。



  至於說外界擔心的屠殺問題,阿政府已經表示當地的亞美尼亞族人同樣是亞塞拜然公民,阿政府會保證他們在語言、文化、宗教自由上的權利此外,因為阿國文化多元,擁有16個民族,學習通用的亞塞拜然語是很正常的。

  我們會發給納卡當地亞美尼亞族身份證,並希望他們不要離開納卡,大可放心他們的人身安全。

  (亞塞拜然各民族團結大會)


  另外,亞塞拜然會在收復領土後,會讓原居納卡及周邊區域的亞塞拜然族難民回到自己的故鄉,在今後也要投入更多資金來重建納卡,這方面自然少不了基建狂魔中國的幫助,而亞塞拜然擁有的豐富油氣資源也是中國需要的。


  李夢(亞)

  亞美尼亞,小國寡民,國力虛弱貧窮,但是永不屈服。納卡、納希切萬以及包括亞拉拉特山在內的西亞美尼亞地區,分布在世界每個角落的亞美尼亞人都永世不忘。

  這個世界就是強權的時代,即便是認定的既成事實也可能被推翻,就像俄羅斯能夠佔領克裡米亞,而亞美尼亞的鄰居喬治亞面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就一點辦法也沒有。


  尾聲

  亞阿衝突就是一筆糊塗帳,有人說這是蘇聯故意埋的雷,可我覺得並不盡然,因為在蘇聯存在時期,除了到末期戈地圖上臺後的動蕩時期,在一個國家的基礎上還算穩定,誰當時又能料到蘇聯會完蛋呢?


  而亞塞拜然與土耳其關係好,因為土耳其常噁心中國,支持中國分離勢力,不少人恨屋及烏,可以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際關係,本質上仍是利益的遊戲。

  亦如這一次,和亞塞拜然同樣信奉什葉派伊斯蘭教,國內有大量亞塞拜然族的伊朗卻有點偏袒亞美尼亞,而原本是盟友的俄羅斯卻因亞美尼亞現政府親美立場而險些放任亞美尼亞滅亡。

  那土耳其「幫」亞塞拜然就是因為「關係好」嗎?

  看看土耳其搞事的方式:在11月17日,土耳其議會通過一份由總統埃爾多安籤署的決案:為了「當地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向亞塞拜然派兵「維和」,也是為了土耳其的國家利益。


  弱國小國始終很難決定自己的命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從風雨飄搖、弱國無外交,到如今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脈搏,對於中國來說,也不過是100多年的歲月,這件事中國最懂,這也許就是來自異國的兩位朋友選擇在中國論戰和求同的原因吧。

  參考資料:

  

GENOCIDE WATCH:Nathaniel Hill& Gregory Stanton
宋娜、李夢二人的採訪實錄
宋娜、李夢提供的中文翻譯資料整理
阿里·哈桑諾夫《雷種族大屠殺的原因、後果以及 在國際社會上得到的認可》
霍賈
Nazim Mustafa《AMEA A. A. Bakxanov adna Tarix nstitutunun elmi iisi》

相關焦點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爭,亞美尼亞真的失敗了嗎?
    這有喪權辱國之嫌,不到失敗的境地是不會走出這一步的。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我認為最主要原因在於亞美尼亞長期在俄、美國之間當牆頭草,搖擺不定。尤其是後來還被美國忽悠得言聽計從,等於是瘸了。亞美尼亞陷入今日的悲慘境地可以說是咎由自取。目前,亞美尼亞已經將納卡讓給了亞塞拜然,當地居民臨走時,寧願燒掉祖業也不讓給亞塞拜然,呈現了國破山河在的悲涼。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開戰,到底怎麼回事,又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打起來了。當天早上,兩國在有爭議的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指著鼻子互罵,都說對方違反了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所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關係,完全就是一個死結。其次是領土爭端問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扼據外高加索地區,此處是四戰之地,其戰略意義不輸巴爾幹火藥桶。而新聞中提到的雙方爭議地區——納卡地區更是外高加索的核心地帶。沙俄當年買下亞美尼亞時,也將納卡地區從伊朗手裡搶了過來。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愛恨情仇
    ,他們和土耳其人同屬烏古斯人後代,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 亞塞拜然民族也同樣有著坎坷的歷史經歷,屢遭波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沙俄入侵。現在的亞塞拜然其實是歷史上的北亞塞拜然,南亞塞拜然早早就被波斯帝國吞併,至今仍歸屬於伊朗,生活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有兩千多萬人之多,比母國亞塞拜然的人口還多一倍多。而北亞塞拜然也於19世紀30年代被沙俄吞併,直到1917年被蘇維埃政權控制。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仗?
    最近幾天高加索地區不太平,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在始終存在爭議的納卡地區發生了軍事衝突,此次衝突非以往的小打小鬧,雙方都宣布了進入戰爭狀態。這兩個國家在哪?為什麼會有爭端?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前世今生
    抓這些軍人和學者的時候都沒有罪名,直接扔車上帶集中營,命令他們強制勞動,勞動任務基本上是一個至死量,你比如說一個70多歲的老學者,每天勞動任務是搬一噸煤,這就是故意往死裡整。 每倆月亞美尼亞裡邊最能打得和最有知識的就死得差不多了,接下來的事就十分得心應手了。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有何矛盾?
    高加索地區,南北包括大高加索山脈、小高加索山脈、亞美尼亞高原北部,東西是從裏海到黑海。高加索地區有四個國家,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後三個稱為高加索三國。本文講述的是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矛盾。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大打出手,這兩個國家有什麼恩怨情仇?
    由於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在語言、文化、宗教上的諸多不同,當將其置於有限資源的環境下時,矛盾便逐步激化了,為日後兩個族群的血腥廝殺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請大家注意,我們這裡主要講的是沙俄控制下的西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南亞塞拜然我們上面已經提到了其歸宿,而仍然在土耳其控制下的西亞美尼亞可就比較複雜了。
  • 亞塞拜然議長與亞美尼亞總理高度評價與中國關係
    亞塞拜然議長與亞美尼亞總理高度評價與中國關係 2002年10月1日01:41  新華網   新華網莫斯科9月30日電巴庫消息:亞塞拜然國民議會主席阿列斯克羅夫30日在中國駐阿大使張喜雲舉行的國慶招待會上發表講話說,亞塞拜然政府高度重視同中國的關係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衝突升級,各自動用中國火箭炮,俄軍意圖介入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都曾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有過戰功。1945年,超過6000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籍士兵隨著蘇聯紅軍挺進中國東北,對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數十萬關東軍發起了攻擊。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激烈交火
    當地時間本月28日,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下稱「納卡地區」)衝突中,亞美尼亞共有550名士兵陣亡。而亞美尼亞對此說法予以反駁,根據亞美尼亞官方統計數據,亞美尼亞共有31人陣亡,而亞塞拜然則有約200名士兵陣亡。當地時間本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兩國有主權爭議的納卡地區激烈交火,相互指責對方挑起衝突。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蘇聯解體以來,不願作為喬治亞一部分的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在俄羅斯不同程度的「幫助」下,經過血腥武裝衝突,紛紛成為事實獨立卻不被國際社會認可的國家;境內幾乎都是亞美尼亞人的納戈爾諾-卡納巴赫,也因歸屬問題,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打的不可開交,並也順利成章的成為同樣不被廣泛承認主權的事實獨立國家,也讓有著大屠殺之仇卻又是亞塞拜然老大哥的土耳其,無法與亞美尼亞恢復正常邦交關係。
  • 伊朗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戰爭的立場的真相是什麼?
    ,制止衝突以及有必要使卡拉巴赫回歸其祖國亞塞拜然。」 有人認為,伊朗人員和團體支持亞塞拜然的原因是由於最高領導人在1990年代對該問題的態度,當時阿里·哈梅內伊表示,「亞美尼亞政府鎮壓卡拉巴赫地區的穆斯林,我們譴責這些行為,卡拉巴赫是伊斯蘭土地。」 雙邊關係 研究人員和政治分析家薩拉赫丁·赫迪尤博士認為,亞塞拜然與伊朗的關係經歷了不同的階段。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倆貨到底在鬧騰啥
    當初蘇聯剛成立的時候,被大家一頓圍毆,是很想跟周圍的國家搞好關係的,畢竟如果繼續打仗,說不定連那七十年壽命都沒。這個背景下,蘇聯向中國派遣了列寧的親密戰友,聯合孫中山後來搞黃埔軍校。同時在蘇聯和土耳其的邊境上,希望和土耳其搞好關係。大家看看地圖,蘇聯和土耳其是通過喬治亞和亞美尼亞他倆橋接的:
  • 範鴻達: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衝突在前,土耳其在後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納卡」爭端 蘇聯解體後,以亞美尼亞人為主體的「納卡」地區屬於新獨立的亞塞拜然。在蘇聯時代,作為亞塞拜然加盟共和國自治州的「納卡」就曾謀劃併入亞美尼亞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分別獨立後,兩國圍繞「納卡」地區的爭端迅速升級並兵戎相見,亞美尼亞佔領了原屬亞塞拜然的「納卡」及附近地區。
  • 地圖上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雙方有何歷史恩怨?
    前段時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打得不可開交,由於俄羅斯人的介入,終於在一個月前籤署停火協議,雙方終於暫時消停了下來。然而,不管是在哪一方的心裡,戰火似乎都還在燃燒。
  • 印媒:印度不會成為中印衝突中的亞美尼亞!可中國又不是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無人機瘋狂廝殺亞美尼亞讓各個國家都意識到了無人機的優勢,無人機技術一般的國家更是感觸深刻。印度媒體表示,印度不會成為中印衝突中的亞美尼亞,會發展自己的無人機蜂群對抗中國,並且所有的小國家都會團結一致地支持印度,拋棄中國,巴基斯坦最終也會拋棄中國。 印媒的每一句話都想讓人吐槽,以至於不知道從哪裡吐比較好。首先有一點還是可以肯定的,即用無人機蜂群對抗無人機蜂群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印度能做到嗎?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打起來了,土耳其的站隊姿勢耐人尋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當地時間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本輪衝突已造成至少23人死亡。亞美尼亞官方表示,亞塞拜然損失慘重,估計傷亡人數達200。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達成停火協議
    到目前為止,在衝突中已有數千人流離失所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達成協議,在有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衝突中達成臨時停火。 敵對行動將從周六中午(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8:00)停止,以便交換囚犯和恢復屍體。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雖然是亞塞拜然的正式組成部分,但由亞美尼亞人經營。 前兩個蘇維埃共和國互相譴責最近爆發的暴力事件-這是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 面對亞美尼亞封鎖,亞塞拜然本土和飛地,如何進行交通聯繫?
    多年以來,兩國關係極為惡劣,因此亞塞拜然也遭遇了亞美尼亞長期的交通封鎖,導致本土與飛地之間無法通過最便捷的方式進行交通聯繫。 蘇聯時代,納希切萬隸屬於蘇聯的加盟國亞塞拜然,與亞塞拜然本土之間隔著亞美尼亞。當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屬蘇聯,所以亞塞拜然本土和飛地之間,可以直接通過亞美尼亞的土地進行交通聯繫,這也是亞塞拜然本土和納希切萬最便捷的聯繫方式。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何衝突不斷?一戰時期,土耳其就在攪局
    最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幹得挺火,很多小老弟表示非常不理解,這哥倆兒在蘇聯時期不是蘇維埃大家庭裡的好兄弟嗎? 後來,查了很多資料,看了很多評論員的內容,了解到這個納卡地區其實一直沒消停過。而且,還就是蘇聯當時搞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