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積極打造都市運動中心 申城市民體育健身將擁有更多新場景

2020-12-10 騰訊網

在逛商場的同時可以順便攀個巖、家附近荒置多年的廢舊廠房搖身一變成為運動中心……在上海,缺少體育場館和運動場地將不再成為你遠離體育鍛鍊的桎梏。近年來,上海市體育局系統優化全民健身設施布局,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原則,建設新時代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體育服務綜合體,不斷研究推進都市運動中心。通過挖掘城市「金邊銀角」,拓展體商融合,鼓勵民營力量參與體育場館建設等方式,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探索「體育+文化+教育+商業+旅遊」等多元化運營方式,為市民提供體育健身和休閒娛樂等多元服務,提升上海市民體育獲得感和滿意度。

體商結合:逛商場不再等於電影+聚餐

談起商圈經濟,市民們最為熟悉的可能就是周末和朋友一同結伴出行,用「看電影+吃飯」的固定模式渡過一個休閒的周末。但在位於普陀區金沙江路的環球港,卻提供了市民更加多元化的休閒消費場景。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城市綜合體——48萬平方米的上海環球港一直是周邊居民休閒消費的首選場所,但除了常規的商場布局之外,來到環球港的樓頂則又能發現「另一個世界」。

樓頂入口處是一間專業的電競館,這家由Imba TV打造的上海旗艦店也是目前上海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電競館之一。擁有高端的電腦設備和全包廂設計的環境,每小時僅15到20元的收費吸引了不少年輕的電競愛好者在周末和下班後約上三五好友,一同「開黑」享受遊戲的樂趣。除了散客之外,這裡時常還會有專業的電競賽事和活動,比起普通的電競館、網吧來說顯得更有幾分氛圍。

再往深處走,則是可以看到一面聳立著的攀巖牆和一片板式網球的球場。比起常見的體育項目來說,這兩項運動則是小眾不少。即便如此,在受到商場客流的加成下,好奇前來體驗的市民也是絡繹不絕。現場負責人介紹,不少原本沒有攀巖經歷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在體驗過後,還會選擇進一步接觸攀巖運動,從這塊入門級的場地逐漸變得更加專業。

站在環球港經營方的視角來看,對年輕消費者來說,購物中心不再是單純零售場所,隨著休閒娛樂業態比重增加,特別是體育運動業態的進入,而逐漸演變成一種能引起「共鳴」的社交場所。隨著體育業態的逐漸成熟,環球港已經成為普陀市民體驗文化、體育、休閒、生活場所的理想選擇。

未來,上海環球港將圍繞體育+商業綜合體為核心,匯集全民健身、大眾賽事健身培訓、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多種體育休閒業態,突破傳統購物中心商業模式,使場景多元化,倡導更綠色健康的生活休閒方式,為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挖掘潛力:廢舊廠房改造煥新顏

走進位於寶山的三鄰橋體育文化園,優美的環境和大氣的建築風格可能不會讓你想到,在1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置的廢舊廠房。這家以上海日硝保溫瓶膽廠為前身的文化園區是上海首家以體育為主題的創意產業園區,除了體育運動產業外,這裡還配套有不少的文化藝術產業和休閒餐飲業,可以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休閒健身服務,現在的三鄰橋已經成功地由一個舊工廠搖身一變為巨大的社區公園。

「現在,我們每周都會有豐富的體育活動和戶外休閒活動,像這周的話正好是我們的上海市青少年柔道錦標賽,到時候會有不少喜歡柔道的小朋友到我們這裡參加比賽。」 三鄰橋體育文化園運營副總經理殷俊介紹,目前體育文化園內已經引入了不少優質的體育企業,包含青少年體適能、籃球場館、拳擊、攀巖、全甲格鬥、健身房、高爾夫等各種類型的體育運動項目。未來,三鄰橋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真正做到「全民運動」,讓3~100歲的居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熱愛和適合的運動,注重兒童和青少年的運動發育,通過適合兒童的運動項目,提升兒童的體適能、培養兒童的專注力,舉辦體育賽事,讓園區內體育企業參與競賽,促進企業成長和產業發展。

事實上,像三鄰橋這樣挖掘城市潛力,利用都市「金邊銀角」改建而成的都市運動中心在上海並不少見。位於嘉定的「翔立方」所在的園區由原上海永紅煤礦機械廠等多家老廠房改建而成。不小的園區內集體育、文化、商業於一體,不僅經營足球、籃球、羽毛球、桌球、桌球等傳統大眾熱門體育項目,還引入了模擬高爾夫、室內模擬滑雪、擊劍、劍道、自行車等時尚新穎項目,結合教培理念開設武術館、跆拳道館、舞蹈教室、輪滑冰場等訓練體驗場館,並將推出運動裝備售賣、運動康復養生等運動周邊業態。

作為位於郊區的都市運動中心,「翔立方」承載著更加綜合的體育場館需求。項目所在3公裡範圍內,有82個小區近20萬居民,有數量眾多熱愛運動的居民、白領,但周邊成規模的公共體育健身場所嚴重稀缺。「翔立方」的出現很好地滿足了周邊居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和生活場景。

「我們的設計理念就是面向『家庭』為單位的市民。這裡擁有面向成年人、青少年、女性等多樣化人群的消費服務。」在「翔立方」體育綜合體董事長邊玉生的設想中,一家人來到「翔立方」,青少年可以接受體育培訓,享受面向小朋友的娛樂設施;父親則是可以帶上羽毛球拍,打上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母親可以來喝喝咖啡,進行一些瑜伽、舞蹈的鍛鍊;針對老人,也有桌球、撞球、彈弓等適合老年群體的運動項目。2020年,上海嘉定「翔立方」已實現年客流量200萬人次,在這裡全家健身的體育文化氛圍也在悄然萌發。

玩的專業:「輕體育」引領休閒文化

對於不少市民來說,專項的體育運動顯得過於「硬核」,從零基礎參與體育運動難以有很好的獲得感,那麼選擇位於寶山區的頑酷運動工廠則能在遊玩中培養體育的興趣,以更加輕鬆的方式接觸體育鍛鍊,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就如同頑酷運動工廠的名字一樣,這所上海第一家多項目的綜合性休閒運動工廠主打「玩的專業」,這裡也是不少公司前來團建打卡的「網紅運動場」。速降賽道模擬機、空中繩索探險、奇幻探洞……比起傳統的羽毛球場、網球場等專項化體育場館,頑酷運動工廠的主題更多的則是體驗和探索,通過休閒娛樂的方式開發市民對於體育的興趣。

「比如我們的攀巖項目,我們的設施包含了從最入門的級別到比較高的難度,最簡單的級別甚至你沒有攀巖的基礎,在我們的教練指導下也能一步一步攀到頂端。還有我們的滑雪模擬器,可以結合VR進行遊戲,一方面可以避免實地滑雪摔跤受傷的問題,另一方面它無論有沒有滑雪技術都是可以玩的,非常簡單。」 頑酷運動工廠的負責人侯經理介紹,比起專業的體育技能培訓,這裡更重視的是市民的遊玩體驗,只有找到了運動的樂趣和獲得感,才能更加容易地喜歡上這項運動並且堅持下來。

在頑酷運動工廠,即使是缺少運動經歷、不喜歡體育鍛鍊的市民,也可以通過輕鬆、休閒的方式在娛樂中進行體育鍛鍊,大大降低了進行體育鍛鍊的門檻。

趁午休時光與同事在園區球場來一場籃球對戰;夜幕時分與好友相約濱江在璀璨江景中奔跑;家門口的社區健身中心成為鄰裡往來的新空間;承辦過國際頂級賽事的泳池變身市民悠然避暑的樂園……現如今,運動已逐漸成為上海市民們的生活方式,「健身就在身邊」逐步成為現實。

申城持續升溫的運動氛圍,對體育場館設施的數量和品質提出了更高需求。為此,上海體育近年來不斷創新改革,通過多種方式盤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儘可能為市民提供更充足的體育場地設施和更便利的健身服務。

都市運動中心作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場景,正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上海市體育局計劃,到2025年,力爭實現全市16個區都市運動中心全覆蓋,試點在全市26個特色產業園區中建設都市運動中心,為市民提供多樣化的體育場地設施服務。通過積極打造都市運動中心,助力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為市民體育健身提供更多新的可能。

相關焦點

  • 都市運動中心:融合「體育+」催生新消費
    都市運動中心是新時代上海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未來,市民參與健身運動的場地不僅僅在體育場、體育館,還有轉角遇到的都市運動中心。體商融合的消費新模式,走出了富有上海特色的都市運動中心發展之路,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作為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城市綜合體,48萬平方米的上海環球港成為周邊居民休閒消費的首選場所。除了常規的商場布局外,環球港的屋頂別有洞天。這裡有由Imba TV打造的規模大、規格高的電競館,也有攀巖牆、板式網球、馬術俱樂部等,一些項目雖小眾,卻受到市民青睞。
  • 家門口的健身好去處,上海都市運動中心成新地標
    舊工廠搖身一變成為運動公園,多項運動「走進」商業設施屋頂,產業園區內體育文化加速集聚......近年來,上海的體育場館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市民身邊,「都市運動中心」應運而生。都市運動中心利用公共體育用地、產業園區、各類商業設施、舊廠房、倉庫等城市空間和場地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或者改建等方式,增加體育場地設施供給,探索「體育+文化+教育+商業+旅遊」等多元化運營方式,為市民提供體育健身和休閒娛樂等多元服務。
  • 上海體育場地面積增加 上海人最愛參與的運動是跑步
    報告同時新引入體育微信公眾號服務質量評估,參照上海政務微信測評體系,從生產力、影響力及熱門話題等方面進行考量,對市、區體育部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測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上海體育信息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參與運動的人更多,跑步是首選  「運動參與」的指數為74.3分。
  • 體育場地面積大了,市民健身熱情高了,《2019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
    市民健身熱情越發高漲在擁有較強健身意識的基礎上,申城市民的體育消費水平也有所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有體育消費人群佔比為80.3%,居民人均體育消費為2849元。其中消費水平最高的是18-59歲人群,人均體育消費為3722元;其次為6-17歲的青少年,人均體育消費為3619元。
  • 《2018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發布:超四成市民積極參與鍛鍊
    圖說:全民健身日場景 新民晚報記者李銘珅 攝2018年,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佔常住人口比例為42.8%。與2017年相比,19-29歲、50-59歲、60歲及以上市民成為上海市民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比例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同時,本市不斷豐富全民健身辦賽主體。
  • 上海寸土寸金,這家民企坐擁10個體育場館,「紅館」是城市運動中心...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全民健身意識不斷高漲,申城健身場地的建設也如火如荼。在健身步道、市民球場等逐步成為市民身邊健身設施的標配時,上海也有意打造「升級版」的城市運動中心(City Sports Center,簡稱CSC)。
  • 阿拉普陀人的「都市運動中心」在哪裡?小編帶你一探究竟!
    在全民健身浪潮和消費不斷升級的雙重帶動下,體育已然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市民對運動場所的需求也日益增強。上海各類體育場館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出現在市民身邊,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應運而生。
  • 為了這件關係市民健康的大事,李強今天來到社區健身中心、市民體育...
    努力把市民體育公園建設成為一流賽事中心、大眾體育樂園和城市體育地標位於嘉定區安亭鎮的上海市民體育公園,今年初已正式對外開放。項目一期足球公園設有11人制與5人制足球場50片、籃球場25片,開園至今接待市民及體育愛好者超過11萬人次,成功舉辦超過300場次的各類社會及大型職業體育賽事活動。
  • 商場屋頂有馬場、老廠房變身健身房……上海市民轉角遇到「都市...
    傍晚時分,在寶山區高境地區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三鄰橋體育文化園裡有吃有玩有體育運動項目……隨著城市發展,上海市民的體育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著改變。 這些融合多種業態的體育服務綜合體,被稱為都市運動中心「Urban Sports Centre」(簡稱USC)。都市運動中心是新時代上海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型體育服務綜合體。
  • 體育公園變親子運動聖地 上海城市運動中心雛形?
    除了教育資源之外,體育休閒配套資源也是前灘打造的一大特色。早前落成的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節日期間舉辦了"東體之星"2020長三角青少年體育系列挑戰賽,得到孩子和家長好評。這裡已是上海體育的一大地標場館,分別舉辦過世遊賽、男籃世界盃上海賽區等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  隨著前灘體育公園國慶期間整體對外開放,浦東居民、上海市民不僅迎來更多身邊的優質健身運動場地,在前灘地區就業、置業、辦公的人群,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9月,前灘足球聯賽已火熱舉行,16家在前灘區域辦公的企業球隊參賽,冠亞軍決賽將在節後產生。
  • 全民健身又有了新去處,上海新增體育場地超314萬平方米
    其中綜合體育場館涵蓋了包括遊泳、籃球、羽毛球、網球等在內的諸多傳統運動項目。的確,根據上海體育「300指數」顯示,市民參與度前十的體育項目為:騎自行車、羽毛球、遊泳、健身苑點、力量健美、舞蹈類、足球,以及徒步、登山、攀巖。除此之外,還設置了體匯+兒童運動成長中心,成為場館的又一大亮點。
  • 日日順物流攜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打造居家健身場景方案...
    日日順物流攜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打造居家健身場景方案成標杆) 為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運動號召,增強民眾的科學健身意識,12月6日,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國家體育總局和社會體育指導中心聯合日日順物流、北京龍騰奧賽體育等共同發起以"家庭健身挑戰賽,一起sport
  • 大運會激發市民運動激情「運動+文旅」成為成都旅遊新風口
    抓住機遇 打造特色文旅產品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行,大大激發了成都市民對於體育賽事的熱情。近年來,健身在成都蔚然成風。隨著人們強身健體意識的增強以及對體育賽事熱情的高漲,體育旅遊的市場也逐年擴大。「運動+文旅」的廣闊前景正被體育界和文旅界一致看好,各地抓住機遇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運動+文旅」新產品。疫情過後,「運動+文旅」更是迅速升溫。
  • 上海體育有了新地標!市民體育公園落成,讓百姓真正享實惠
    19日,上海市民體育公園一期(足球公園)建設落成。上海市民健身、踢球又有了新選擇。作為公園的運營方,上海久事國際體育中心有限公司正積極對接市(區)體育局等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共同研究落實2020年在足球公園內舉辦全民健身型體育賽事與青少年賽事的計劃。
  • 大運會激發市民運動激情 「運動+文旅」成為成都旅遊新風口
    抓住機遇 打造特色文旅產品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舉行,大大激發了成都市民對於體育賽事的熱情。近年來,健身在成都蔚然成風。隨著人們強身健體意識的增強以及對體育賽事熱情的高漲,體育旅遊的市場也逐年擴大。「運動+文旅」的廣闊前景正被體育界和文旅界一致看好,各地抓住機遇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運動+文旅」新產品。
  • 李強調研全民健身點、市民體育公園和F1賽車場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國際一流體育場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賽事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大連旅順市民健康體育運動中心將開門迎客
    原標題:旅順市民健康體育運動中心將開門迎客 運動健身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旅順口區作為我市宜居的海濱小城,健康的生活理念更是深入人心。今年8月份,旅順市民健康體育運動中心將正式營業。
  • 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李強調研體育健身設施布局和建設時指出
    要把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作為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  ■體育事業空間廣闊,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風向標。讓更多世界頂級賽事在上海成功舉辦,讓更多專業特色精品賽事在上海脫穎而出  市委書記李強昨天下午在調研我市體育健身設施布局和建設時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 2018上海國際遊艇展將開拓水上運動板塊,打造體育旅遊新風尚
    上海2017年12月14日電 /美通社/ -- 上海國際遊艇展水上運動專區將於2018年4月26日-29日在上海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此屆水上運動專區將以場景化、體驗式的策展方式呈現,以此吸引更多的水上愛好者,助推水上運動行業發展。
  • 上海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健身去哪兒」?上海體育不斷探索,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尋找破解難題之道。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