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海底撈最新粉店,除了「便宜」外,一切都很「海底撈」

2020-12-18 武漢可待科技

「廣撒網式」快餐布局,成功率到底幾何?

海底撈又一新快餐項目浮出水面:位於鄭州正弘城的「喬喬的粉」。

40平左右,24個餐位,延續了以往開快餐的小面積、低價策略,一碗土豆粉只賣8.9元。

繼麵館、米線、蓋飯之後,又盯上了土豆粉,網友紛紛議論,海底撈做快餐的想像力還有多大?下一個品類又會是誰?

這樣廣撒網式的布局真的好嗎?這些項目的成功率又有多大?

探店

繼續延續「小面積、低價格」的快餐策略

「喬喬的粉」位於鄭州正弘城負一樓,位置在一個拐角處,沒有門頭,招牌就是迎賓臺(兼具小料臺)上的logo,如果不是刻意尋找,很難發現。

整體上門店裝修清新風,原木色桌椅和淡藍色牆面時尚又溫馨。面積不大,約40多平,最大程度開放,店內情況一覽無餘,2、4、6人桌都有。

餐見君和朋友本想一嘗美味,但詢問得知,未正式開業,店員說預計在雙十二過後正式開業。

從菜品上看,SKU少而精,甜品是亮點。

主食土豆粉只有6種,番茄肥牛、三鮮菌菇、藤椒蓮夾等,還有鹽酥雞、雞湯麵筋、牛肚串等特色小吃、茶飲、甜品和免費的小料臺。

菜單的亮點是,單獨設置了甜品類,燕麥紫薯球、冰皮麻薯、酸奶慕斯兔三種高顏值甜點,很吸引人。

超低價,一碗粉售價只是同類商家的一半兒

正弘城是鄭州的潮流中心和潮牌聚集地。即使是位於負一樓的美食街,人均消費也超過20元。

而「喬喬的粉」非常平價,最便宜是三鮮菌菇土豆粉8.9元,最貴的12.9元,粉面免費續加。

比同品類商家便宜很多,比如深耕鄭州多家的姐弟倆土豆粉,一碗原味土豆粉17元。

小吃價格也不貴,比如麵筋是4.9元、冰皮麻薯和酸奶慕思兔都是2.9元,論個賣,簡直不要太便宜。

延續了海底撈做快餐的一貫邏輯:極致性價比。比如「佰麩私房面」的均價是7元,和「撈派有面兒」的特色涼麵僅售2.99元,「十八汆」均價9.9元,均低於消費預期。

隨處可見「海底撈」的影子

雖說門店還未正式開業,但「海底撈」的基因顯而易見。比如服務優秀,前臺小哥告知門店暫未開業,為表歉意贈送了幾張免費的飲品券。

顧客體驗超預期。粉面免費續加,而且奶茶中的椰果、紅豆和燕麥也是免費加,這在一般的土豆粉店很少見。甚至這麼小個店,還專門做了「特色小料臺」,蔥花、香菜、辣椒等經典小料任顧客自選。

重視科技加持,追求效率。據店員介紹,門店採用了一些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出餐快。

最眼熟的還屬門店的甜品小吃,比如冰皮麻薯、酸奶慕斯兔都是海底撈的「網紅甜品」。

猜一猜

米麵粉都有了,海底撈下一個品類要做啥?

今年以來,海底撈快餐項目頻頻曝光,先是麵館「十八汆」、「撈派有面兒」、「佰麩私房面」,接下來是主打蓋澆飯的「飯飯林」、做紅油米線的「秦小賢」、如今做土豆粉,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粉類領域雖然有眾多玩家,但知名品牌並不多。在2020年中國粉面十大品牌榜上,面類有7家品牌上榜,而粉類只有「姐弟倆」、「阿香米線」、「無名緣米粉」三家上榜,是典型的品類大但品牌少的賽道。

圖片來源:紅餐網

在孵化副牌方面,海底撈似乎偏愛低客單、SKU少、投資小的快餐項目。

不過對於海底撈而言,賽道的邊界從不是問題,如何塑造本賽道核心競爭力才是關鍵。

就像做火鍋時,海底撈用服務形成口碑,再用超預期做復購和傳播。而到了快餐,海底撈則主抓性價比,試圖解決顧客為什麼來?為什麼還來的問題。

或許可以大膽猜想下,下一步海底撈會不會孵化出螺螄粉、水餃甚至煎餅果子。

分析

廣撒網式布局,成功率幾何?

海底撈一直在謀求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業態的布局。投資、收購或者孵化的餐飲品牌,目前來看已有10個(公開並運營的),可見覆蓋品類之廣。

圖片來源:餐飲家

之前海底撈也公開回應,公司內部鼓勵創業,低到一線的服務員,高到高級管理層,都有創業的機會,「主要看有沒有被認可的方案」。

此前,張勇發布的「接班人計劃」,就提到內部創業這件事,可以多修積分,多賺錢。這已經不再是用餐飲企業的玩法,而是用網際網路公司的打法去做品牌。

據內部人士透漏,海底撈做快餐,其實就是拿出一部分資金,分給若干個創業小組去做,讓他們「單打獨鬥」,接受市場的「弱肉強食」。

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全面撒網,低成本試錯,只要其中一個模型被驗證,就能實現快速鋪開。不排除未來海底撈會從中挑選出具有發展潛力的品牌,做重點培養,發展第二增長曲線。

背靠「海底撈」這棵大樹,理論上這些品牌都不弱。但有餐飲老闆從開店策略的角度進行了分析,認為海底撈很強,但也僅限於火鍋領域,開出火鍋食材超市並不稀奇。

但不斷「跨行搶食」,一會做面、一會做飯、一會賣粉,想幹啥幹啥,沒有集中火力壓倒性投入一件事,這樣的項目成功率又有多大呢?

落棋不穩就很容易出現破綻,顯然這些結論並不是憑空想像。

比如這家土豆粉店,商場圍擋宣傳的是「嗨樂土豆粉」,卻因為商標無法申請,在開業前幾天突然更名為「喬喬的粉」,足以表明準備不足,浪費了開業前圍擋期的宣傳;

且門店的位置不顯眼,也沒有醒目的門頭,一眼望過去不知道是賣什麼的,這也犯了忽略門頭引流的大忌。

餐見君還發現,年前開業的十八汆、佰麩私房面等品牌,並未進一步擴張。從大眾點評來看,「便宜實惠」的評語最多,「中規中矩沒有特色」是普遍認知。

從海底撈上半年財報來看,其內部孵化的十幾個快餐品牌對業績的貢獻微乎其微。

△2020年上半年其他餐廳經營收入,僅佔總收入的0.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既要砸資金去支持內部創業,但每家店又不利用「海底撈」這一名字去引流,只能說老大哥要走的還是「實踐出真知」的路線,但是否浪費了品牌資產呢。

最後

外界對海底撈試水快餐賽道,褒貶不一。有的認為一味做工業化快餐,拉低海底撈身份;有的認為海底撈一直在搶奪夫妻店的飯碗,不給留一點活路;還有的說這是在亂槍打鳥,難成。

不管支持也好,否定也罷,海底撈已經開啟狼性擴張的步伐,想必在鼓勵內部創業時,便想好了「走彎路,接受質疑」的準備。

不可否認的是,把外部多元化業態試水,和內部人才篩選制度相結合,這一招很是高明。

閱讀我的更多文章

°在海底撈當高管3年,摸透了提高復購率的4個秘密

°火鍋走向新零售,鍋圈3年突圍成黑馬

°新店扛不過前仨月,你敢關店嗎?腦筋清醒的餐飲老闆這麼做

相關焦點

  • 抖音裡的「網紅」:探店首家海底撈智慧餐廳
    海底撈智慧餐廳對食品安全帶來的把控未可知,但微博搜索「海底撈智慧餐廳」,畫風是這樣的:「河野外相參觀了海底撈智慧餐廳並試吃。」、「海底撈智慧餐廳科技感十足、」「海底撈全智能智慧餐廳打卡,環境真的好,服務感覺比其他店還好」……
  • 探店海底撈鄭州麵館:這樣的戰略野心讓夫妻小店們瑟瑟發抖!
    十八汆和撈派有面兒都是街邊店,佰麩私房面則位於金街外街,但三者都屬於人流量大的地方,附近除了商場、辦公區,也有多處居民區。 裝修環境上,極簡主義,乾淨衛生。都是極簡風格,注重功能性,沒有多餘花哨的裝飾。雖然面積都在100-200平,但相比周邊的餐飲店,乾淨衛生多的不是一點點。
  • 海底撈、喜茶「向下走」:「十元店」來了
    海底撈、喜茶消費過幾次了?無論如何,試圖漲價的海底撈、西貝已經被消費者猛烈批評了,最終,他們不得不恢復原價,並公開致歉。這就結束了嗎?顯然沒有。網紅畢竟是網紅,他們自救的手段除了漲價,還有「降價」。海底撈、西貝、喜茶等網紅餐飲品牌都在紛紛「向下走」,推出平價產品。海底撈開起了平價麵館「十八汆」;西貝正在籌劃平價副牌「弓長張」;喜茶也推出了價格親民的子品牌「喜小茶」,新品牌的產品價格都比原有產品有明顯下調。網紅餐飲企業運轉失速,平價策略真的行得通嗎?為了一探究竟,全天候科技實地探訪了下沉中的「海底撈們」。
  • 海底撈們的10元店來了
    海底撈並未對此品牌進行過宣傳,截至目前,該品牌只擁有一家門店,位於北京。在探店時,虎嗅詢問店員品牌是否與海底撈有關聯,店員只回應稱:「咱們這兒是十八汆。」但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十八汆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2019年9月29日完成註冊,是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新派(上海)則是海底撈的全資子公司。
  • 海底撈水餃店和米線店開張,加速副牌孵化計劃
    12月上旬,海底撈在鄭州推出其第7個副牌「喬喬的粉」,主營「土豆粉」,即將開業。近幾年來,海底撈推出了數個主攻快餐粉面領域子品牌。據悉,海底撈在 鄭州推出全新實驗品牌「喬喬的粉」,首家門店位於正弘城購物中心地下一樓美食區,主營土豆粉品類。
  • 海底撈開賣土豆粉,首家店在鄭州
    海底撈最新副牌曝光,「喬喬的粉」落地鄭州正弘城  「撈派大軍」再添一員小將。近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海底撈在鄭州推出全新實驗品牌「喬喬的粉」,首家門店選址正弘城購物中心負一樓美食區,主營土豆粉品類。  「門店將於雙12當天開業,現在還處於裝修階段。」
  • 「海底撈」在臺灣開店 一號店開始試營業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以無微不至的服務,被稱為「全球最肉麻餐廳」的大陸知名連鎖火鍋餐廳「海底撈」正式登臺。開在臺北信義區的「海底撈」臺灣一號店昨(14)日起開始試賣,挾「平價消費,高附加價值服務」的超高知名度,該店一早門口即出現排隊人龍,到上午11點正式營業,不久即滿座。
  • 2021「餐飲+」風暴,海底撈開「第一家奶茶店」究竟為何?
    繼湊湊火鍋店裡開酒吧後,海底撈的第一家奶茶店也上線了。近日,海底撈在武漢開出了第一家奶茶店,主打「DIY自製」,一杯9塊9,小料隨便加。聽上去是不是很誘人?好便宜、想買、奶茶自由......其實這波「餐飲+」背後的用意遠不止於此!
  • #探店美食#作為海底撈黑海,還不值得你關注嗎?
    #探店美食#作為海底撈黑海,還不值得你關注嗎?11-20 14:34 來源:生活小巧思 原標題:#探店美食
  • 記者實探海底撈超市:一份毛肚便宜12元 渠道價差較大
    但撈派毛肚、撈派鴨腸、撈派黃喉等新鮮涮煮食材價格渠道懸殊較大,以撈派毛肚為例,顧客自提售價為24元每份,外送或在海底撈堂食的價格為36元每份,單份價差達12元左右。而一份黃喉的售價為15.8元,堂食或外送價為29元,價格相差近一倍。據悉,這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超市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聚福苑小區底商,中國傳媒大學對面,緊鄰朝陽路。
  • 海底撈居然開10元店了?????
    以前去吃海底撈,動不動就是幾百塊起跳;而現在,不到10塊錢就能吃上一頓,你心動了嗎?
  • 海底撈開火鍋食材店,火鍋食材風口被引爆,有人開8000家店
    隨著疫情的到來,消費者囊中更加羞澀,很多人都改變了以往大手大腳的花錢習慣,開始學著存錢了,對外消費欲望下降很快,買食材回家煮,便宜又衛生,成為了很多家庭的新選擇。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火鍋食材店孕育而出,相對於去超市購買火鍋食材,品種很有限,除了丸子只有牛羊肉,其他的火鍋菜品,比如蝦滑,黃喉,毛肚,鴨腸等等這些都沒有。
  • 海底撈出局?從閉店數據看不至於-虎嗅網
    那麼,海底撈今年真實的開閉店節奏是怎樣的?目前它的門店都在哪裡?市場定位有沒有變化?如何評估它的選址水平?保留的門店在不在好位置?它是隨機閉店還是有章法閉店?現有門店身邊依附的品牌特性是什麼?它處於火鍋行業裡的龍頭位置嗎?其市場策略會指向何方?
  • 老虎證券ESOP:10元店!還是那個可以談戀愛的海底撈嗎?
    「愛一個人就帶她去海底撈,恨一個人就帶她去海底撈過生日」。那麼,現在有了第三種選擇,當你對她愛恨交加時,可以帶她嘗嘗海底撈的10元店,既可以沉浸在海底撈式的服務中,又可以廉價到讓人懷疑自己的品味。
  • 海底撈推新副牌 喬喬的粉在鄭州正弘城開店
    聯商快訊:海底撈在推新副牌方面,又有了進一步動作。近日,海底撈推出全新實驗品牌「喬喬的粉」,首店落戶鄭州正弘城購物中心,主營土豆粉品類。據河南當地媒體報導,海底撈這個實驗品牌最初的名字為「嗨樂土豆粉」,因商標無法申請,在開業前幾天才更名為「喬喬的粉」。面對海底撈的競爭,土豆粉品類的頭部品牌姐弟倆土豆粉創始人宋寶民在朋友圈淡然表示:「競爭對手是最好的磨刀石,歡迎餐飲同行一起壯大土豆粉品類。」
  • 星巴克、海底撈潁州萬達廣場店開業時間定了!
    今天小編在潁州萬達廣場溜達無意中發現廣場的廣告牌換成了海底撈和星巴克的開業宣傳廣告牌上寫著海底撈8月8月盛大開業星巴克阜陽首店8月綻放商場多個進出口也放有海底撈開業宣傳也就是說8月份我們就能在潁州萬達廣場吃海底撈喝上星巴克了NO.1
  • 漲價不成,海底撈下沉掘金,九個「10元店」品牌誰能跑出來?
    兩個品牌的商品售價也很便宜:在孟小將米線店,一碗珍菌湯米線僅售6.9元,最貴的是9.9元的金湯魚柳米線;可樂、雪碧、芬達、紅茶每杯僅需3元,而且能免費續杯;小吃類也不貴,滷蛋2元/個,滷豆幹1元/個,最貴的椒麻小酥肉9.9元/份。駱大嫂家的水餃也物美價廉,一盤豬肉大蔥水餃只賣10.9元,管飽。
  • 雪梨第一家海底撈到底如何?探店打卡,原來跟國內一樣
    海底撈服務名聲在外,以至於連我的老外同事們,將海底撈當成了中國旅遊景點,雪梨的海底撈服務會一樣嗎?會不會有美甲?「吃得好不好?是不是有功夫面?」秘制蘸醬海底撈秘制醬料我最喜歡秘制蘸醬,和涮羊肉是絕配喲!水果和兩種飯後甜品都可自取,這次有血糯米粥和冰粉喲!鍋底可以選四種口味。
  • 海底撈推出三個子品牌 主打餐飲10元店模式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賀陽)近日,海底撈旗下的自有子品牌密集入市。中國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主打土豆粉的「喬喬的粉」將於近期開業,售賣米線、水餃的「孟小將」「駱大嫂」已正式開張。公開資料顯示,上述三品牌商標均屬於海底撈旗下的控股公司,三家門店售賣的產品都為快餐類產品,人均價格在10元左右,彰顯海底撈進軍中式快餐領域的決心。據了解,「孟小將」及「駱大嫂」兩家門店均位於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丹尼斯百貨負一層。
  • 海底撈開出首家「火鍋食材超市」 盯上社區零售的生意
    和一般的火鍋食材超市不同的是,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店裡的菜全都保質期很短,無論葷的素的,都是新鮮包裝放在冰櫃裡。除了火鍋食材,記者還在冰櫃裡看到了部分燒烤用的食材,有牛肉串、羊肉串、羊腰串、羊板筋串,還有可以直接煎著吃的法切羊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