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在全國布局的4家麵館,至此全部揭開神秘面紗。
繼北京的「十八汆」、成都的「撈派有面兒」相繼曝光後,昨日,餐見君探訪了鄭州的「佰麩私房面」,而西安的「新秦派麵館」目前是停業狀態。
海底撈進軍快餐賽道的心昭然若揭,但為什麼選擇了面?
這幾家麵館裡,又隱藏著海底撈哪些經營邏輯和戰略野心?
第547期
文:小倩 田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根據多方爆料與證實,海底撈一共有4個快餐項目,除了位於北京的十八汆、成都的撈派有面兒、鄭州的佰麩私房面,還有位於西安的新秦派麵館。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上述4家麵館分別屬於4家不同的公司,但都隸屬於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海底撈全資子公司)。
目前,北京、成都、鄭州的麵館都在營業,但西安的暫時沒有營業信息。
▲北京的十八汆(上)成都的撈派有面兒(下)
01
探店
均價7元,2分鐘可出一份面
晚上7點,餐見君到達位於鄭州中原萬達金街外街的「佰麩私房面」。
門店分上下兩層,周邊不僅有商場、寫字樓,還有多處居民區。據服務員介紹,門店去年9月份就已開業。
原木色的餐桌、灰白的牆面,簡單的裝飾.....店面裝修風格簡約時尚,一樓有共五張餐桌,16個餐位,略顯擁擠,二樓暫停開放。
▲當時店裡有6位顧客就餐
據了解,二樓一般只在中午開放,顧客多是附近的上班族,晚上就餐人數相應較少。
區別於成都、北京的明檔設計,佰麩的廚房在一樓走道的盡頭,半明檔操作。店員有5名,前廳2人,後廚操作間3人。
一進門,服務員小姐姐就熱情招呼,主動引座,告知餐見君可掃描桌面二維碼點餐、結帳。
2分鐘後,後廚操作員將面端到了餐桌。
餐見君觀察到,佰麩私房面有17款sku,主打拌麵和湯麵,招牌包括油皮面、芽菜肉醬面、番茄湯麵等,還有鄭州人最喜愛的牛肉燴麵。
價格在6-10元不等,最便宜的麵食只要6元一份。
小吃類有4款,包括肉夾饃、滷雞蛋、滷豆乾等,以及椰汁、王老吉等5款飲品。自助小料臺還有一些泡菜小吃。
除外,如果不夠吃,只需3元可額外加面。分寬面、細面,考慮周到。
餐見君兩個人,點了酸湯肉絲麵、番茄湯麵、加上豆乾雞爪,共消費23元。
價格實惠是真,但總體口味一般。
▲鄭州佰麩私房面部分產品
02
不加盟,不依附海底撈
由蜀海提供後端配送
佰麩私房面,與位於萬達金街的海底撈一牆之隔。
就餐過程中,海底撈服務員來到門店借「泡菜小吃」,原因是「有顧客想吃這個」,還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
據麵館店長介紹,門店獨立運營,不開放加盟,不依附於海底撈,由蜀海提供後端配送。
雖說如此,餐見君在這裡也體驗了一把「海底撈式服務」,服務員不僅熱情主動,也是一刻也閒不住,從收銀臺擦到小料臺,又到餐桌。顧客臨走也不忘送上一句「謝謝光臨」。
03
對比3家麵館
價格低是最大記憶點,但味道一般
對比海底撈這3個快餐項目,我們發現了一些隱藏邏輯:
在選址上,都是人流量大的地方。十八汆和撈派有面兒都是街邊店,佰麩私房面則位於金街外街,但三者都屬於人流量大的地方,附近除了商場、辦公區,也有多處居民區。
裝修環境上,極簡主義,乾淨衛生。都是極簡風格,注重功能性,沒有多餘花哨的裝飾。雖然面積都在100-200平,但相比周邊的餐飲店,乾淨衛生多的不是一點點。北京的十八汆藉助智能機器凸顯科技範兒。
價格上,低於消費預期。佰麩的麵食均價7元,和撈派有面兒旗鼓相當,但後者的特色涼麵僅售2.99元,堪稱三家最低,「驚喜跳樓價」;十八汆均價9.9元,最高售價15元一碗,這也跟北京區域的消費水平有關。
在大眾點評上,有網友這樣評論撈派有面兒「大牌的品質,比夫妻店還便宜的價格。」
▲鄭州佰麩私房面
產品層面,因地制宜,標準化程度高。三家麵館的「地域」特色濃厚,因地制宜。比如北京人愛吃滷,門店就賣炸醬麵、打滷面.....成都人偏重口味,紅燒肥腸面、川香雞雜麵就出現在菜單上。
鄭州人吃燴麵可是老傳統,佰麩就賣經典牛肉燴麵、番茄湯麵.....面和澆頭都是提前預製好的,燙一下即可出品。
不一樣的澆頭,不一樣的撈麵,但都具備操作簡單、出餐快、標準化程度極高的特性。
效率層面,人效較高。成都撈派有面兒200平,有4名員工。北京十八汆256平,5名員工,在動線設計上,都非常注重效率。十八汆還採用「流水線式」,顧客選菜選面、結帳。相比來說,鄭州佰麩店有些不足,不到100平,店內有5名員工。
人氣層面。在佰麩私房面,餐見君就餐的30分鐘內,5張桌子也只翻了一輪,二樓甚至晚上不開放;成都的撈派有面兒,一天平均能賣出600碗面;北京店據說一天營收近萬元。
小結:價格低是最大記憶點,其次出餐速度快,但消費者普遍反映味道一般。翻看大眾點評,「性價比高、價格實惠」的字眼被提及最多,但同時「味道一般、口感不好」也常被詬病。
04
選擇做面
為搶佔領軍品牌地位
海底撈覬覦快餐賽道的決心很明顯,可為何不是米飯、米粉或者包子,獨獨選了面?
資深餐飲觀察人士認為,正是因為麵條有品類無品牌。
提起包子,定位高端的有鼎泰豐、中低端的有甘其食;米飯類快餐領域,鄉村基、真功夫已經佔領制高點,一些品牌甚至聚焦到了更細分的現炒,競爭嚴重白熱化。
但麵條領域,味千拉麵屬於日式,和府撈麵定位相對高端。從目前這3家麵館來看,海底撈對麵條的定位涉及更廣、價格更親民,走的是接地氣、性價比路線,瞄準的是全國小飯館的生意。
麵條的地域屬性比較強,不同地區消費者口味有很大不同,海底撈在不同城市做當地最大基數的麵條種類,更易『得民心「,搶奪高頻剛需小生意。
有分析認為,這種定位的想像空間非常大,目前市場上,還未有企業能把這一模式玩透徹。
05
低價不是終極王牌,成本領先才是
羽生策劃聯合創始人邊江分析,商業模式定位裡,首先是成本領先,這是海底撈做快餐的核心競爭優勢。
在麵館的項目上,則表現為供應鏈端的食材成本優勢,和高效的門店模型上。正如我們了解到的,麵館的食材和滷料澆頭均來自蜀海,在這種協同效應,無論是運輸、還是加工環節,都能做到成本最節省。
門店模型上,無論從自助(或掃碼)點餐結帳,再到動線設計,一切以效率為先,節省人工成本。
換句話說,低價不是海底撈系快餐的終極王牌,成本領先才是。
有人難免質疑,成都店1天賣600碗,7元1碗,每天營業額4千多,算上房租、水電等成本,利潤點在哪兒?
邊江指出,成本領先最終要走的是規模效應,有規模、高密度的布局才是這一模式成功的關鍵。單店的人流量能起來的話,就代表是剛需高頻,就意味著能規模複製。
但目前各城市都只有一家店,顯然都才處於試水階段。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如果海底撈的商業模式走通了,未來就能快速滲透市場,且指哪打哪,比如去重慶賣小面、去武漢賣熱乾麵、去蘭州賣牛肉麵......
06
內部創業的產物,做得好被公司高價收購
這些麵館其實都是內部創業的產物,知情人士告訴餐見君,這些都是不同事業部的創業項目,做得好的會被公司高價收購。
目前在海底撈內部,鼓勵創業,低到一線的服務員,高到高級管理層,都有創業的機會,「主要看有沒有被認可的方案」。此前,張勇發布的「接班人計劃」,就提到內部創業這件事,可以多修積分,多賺錢。(相關閱讀:最新消息!海底撈啟動「接班人計劃」,傳遞9個隱秘信號)
像現在的麵館項目,多個品牌同步進行,考驗市場反應,指不定哪個能開花結果,只要有一個模式成了,那就成了。
把外部多元化業態試水,和內部人才篩選制度相結合,這招果然妙!
07
大佬攻擊戰:品牌碾壓、降維打擊
還有待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