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的禮節可能相對簡單些,至少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行禮的機會不多。
比如向國旗敬禮,向老師行鞠躬禮,其實現代生活中,對於普通的中國人,最多的禮節可能就是「握手禮」或者點頭禮。
握手
古代社會各種各樣複雜的情況,也衍生出了很多禮節,拜禮、揖禮等等,甚至男與女的行禮方式都不一樣。
現在穿漢服的人越來越多,如果漢服愛好者和朋友見面,撩起袖子和人家握手行禮,那感覺非常的怪異。這裡介紹給大家最常用的「揖禮」,足以應對大部分的場景。
琅琊榜作揖
揖禮:男子左手蓋在右手上面(女則相反),有袖子的,手藏在袖子裡面,舉起手到額頭齊平,鞠躬90度然後起身,放下兩手。
作揖在古代的時候,通常是正式場合才會用的禮節。
比如一個人剛和一個同輩份的朋友見面,站著作揖,這個時候只需要行作揖的手勢,但鞠躬不必90度,可能45度即可。而如果和朋友比較熟識了,那麼行禮的時候可能就只需要抬抬手即可,不需要再彎腰鞠躬了,這樣的禮節也可以說成拱手禮。
如果是和一個長輩剛見面,一般情況下都需要鞠躬90度的,甚至是行跪拜禮。
作揖
圖片中梅長蘇就是小幅度鞠躬,體現了自身的傲氣。
學生作揖
漢服愛好者可以根據互相的關係程度,選擇各種各樣的作揖方式。和新朋友見面,作揖45度。和老友重逢,可能稍稍彎點腰即可。和新朋友見面聊得已經比較熟了,有事需要走了,這個時候只需要拱手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