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的力量於魚兒貓兒何等重要
淑曼
遇到下雨的清晨,記著一定要出去淋一淋雨,大自然的音韻在心頭,敲打著一些浪漫;也可以緊靠著窗臺,靜靜地看一看雨水的天幕,怎樣流淌出無邊的淡然……
這是風雨寒霜,相親無怨的日子。外出淋了一會兒雨,待進家門,手機提示音急不可待提示朋友圈的見聞,朋友發了一個小視頻,不忘留言幾句:小時候學過《小貓釣魚》,看視頻總想小貓對魚不懷好意……世界之大,一切都在變,魚兒和貓兒也能親上嘴。
世間的美好,都是相互的。如果不是欲望之火焰,雖是調侃,我信了。
無需杜撰現實裡童話演繹與蛻變的見聞。水裡遊動的魚兒,陸地上行走的貓兒,即使是兩個物種,即使不能觸摸、擁抱,不能互相扶持、甚至不能牽手在一起,那又怎樣,仍然毫無顧忌的相戀。
這個見聞是屬於朋友的,也不否認是屬於我的,分分鐘鍾享受,可以有記憶裡那一段溫情的畫面浮現。又如驀然回首時,幸福或者沉淪,愉快地享用眼前的一切。像魚兒與貓兒彼此說著人類聽不懂的愛語,那定是愛情俘獲了貓兒,也定是魚兒的美麗攫取了貓兒的靈魂;貓兒用溫柔的眼睛憐憫著魚兒,以已熱情的唇吻了水裡、吐著泡泡的魚兒。只是擔憂著千萬可別把魚兒吻進肚子裡。
想貓兒這一吻,魚兒寂寂的日子,今後就會常常憶在心頭,幽幽回暖。或者與我這一篇素淡如水的文字、坐享這般庸常的靜好時光。只是童話裡傳說魚兒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一過就什麼都不記得了,曾經遇到的人,曾經做過的事,包括著貓兒的親吻,都是可以煙消雲散……
我替貓兒呢喃著吟詠:
來泛一杯千頃浪,去攜只履萬重雲。
自言傳法傳何法,故我思君亦恨君。
秋深深,葉皎皎,「萍水因緣」或則真是短歌一曲?莫知其然而然,莫知其為而為。「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我則理解為風花雪月,則是地球上所屬物種之性、也包括我們人類之性的幽微之處。
貓、魚、人,皆生而孤獨,孤獨是生活的基本屬性。孤獨,就會去熟絡你,就會有奇思妙想和善感糾結。仿佛與你神交已久,「遇見」是宿債,抑或恩賜?遂成為一隻靈魂的歸鳥。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切皆是命中注定,所謂的「思念」,很多時候,都只是一種感覺,貓愛上了魚,一次次的愛著,棄而不舍;魚的記憶那樣的短暫,一次次的忘卻著……那又怎樣,貓說:愛上水裡的你,全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從來沒有覺得它苦,若覺得愛你是一種苦,它就會傷害我;其實愛上你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啟迪,這種愛滋養我。
魚兒說:每件事的起心動念,都是每個生命的個體和未來世界的導航,即使我們不是同一物種,誰又能是智者,悟透活著的哲學;誰又能是禪者,釋然塵世一切。我只願意永遠做貓兒的慧雅知己。
即刻我端端正正一飲水,一抬頭,泯然一笑,霎時間靈氣盈盈,跟著音樂的節拍,吟唱一首《貓愛上魚》
有一隻貓咪 它在一邊哭泣
孤獨的面對大海不離又不棄
它愛上了條魚 卻深埋在心裡
但一直沒有勇氣
告訴你
有一條小魚 它生在大海裡
看見了貓咪它是又怕又歡喜
當貓咪愛上魚 沒有人會相信
它只好偷偷一個人
在那嘆息
貓咪愛上魚 全世界都不相信
付出的感情被別人懷疑
貓咪愛上魚 彼此沒勇氣
只好把兩份愛
放在心底
突然有一天 海面的狂風起
有一條鱷魚對魚起殺機
貓咪跳海裡 犧牲了它自己
用生命譜寫了一支
愛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