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別名「酈山」,在它身上擁有者諸多傳說、諸多傳奇。也許單單說出驪山你不知它是何許人也,但是在它身上發生的事跡你卻可能耳熟能詳。它擁有海拔1302米的高度,在那個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南的秦嶺山脈中,在這裡它開始了自己傳奇的故事。
對於它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有說是商周時期的事情,那時候山部族和驪戎部族住在那裡,有說是覺得它整體看似一匹黑色的駿馬,但這些由來都覺得有些無法體現出驪山的不凡與秀美。最後找到一則由來,相傳華胥氏所生的驪山老母與伏羲、女媧是兄弟姐妹,為天地正氣與智慧的化身,會在世界善惡交替時出現拯救蒼生。因當時出現天崩地裂,百姓民不聊生,驪山老母與其女兒在此「鍊石補天」並戰勝當時邪惡生靈。因消耗過度其小女兒匍匐於此休息,待後來便化作了驪山。
驪山,因它的優美景色,獨秀的環境深受古往今來的能人異士所喜愛,一直作為歷代君主的園林存在。驪山不僅平民百姓喜歡去裡面有玩,當夏季進入驪山以後仿佛置身在天然的空調間。整個身體都通透清心,感受著大自然的微風,使人久久不能忘懷。因此每年前往驪山旅遊的人數不勝數,同時更是古代人文騷客的聚會所在地。同時更有景點,常常作為歷代君王的避暑勝地,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現在的華清池遺址了。
華清池,前稱「華清宮」因為其地質原因,水溫恆定成為帝王們鍾愛之地,特別是在盛唐期間,當時的唐朝第七代皇帝唐明皇,每年冬季都會帶著他最鍾愛的楊貴妃前來沐浴。41年間據有證之詞表示共計36次之多,並且是每年十月份就來到這裡,一直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才離開,可謂是小半年都居住於此。可惜現在的華清池已經不復當年的規模及豪華了,經過歷個朝代的戰事,已毀去原貌。在清代的重建之上又進行了多次修繕並擴建,探索原來唐朝時的遺址形成的,是國家首批5A級的景點。我國有大型實景的歷史舞臺劇並不多,在這就有一曲《長恨歌》為大家精彩呈現,觀影均為晚上,後臨俊山,美輪美奐的燈光及華麗的巨製,不會枉你一行。
中國四大皇家園林之中就有驪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址。除了這之外其他的三處分別是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因此驪山不僅環境優美,更有皇家加持,非同一般。而對於此地來說,不僅是森林公園,同時還為"西安事變"的發生地,此事說來頗是曲折。在當時的九一八事變之後,蔣介石便用遊山玩水的名頭帶著妻子來到此地,但他在暗中卻另耍心思。在此期間張、楊兩位將軍多次溝通希望可以一至對外,但是遭到蔣介石的拒絕。為此便埋下了後續的事變伏筆。在1936年12月12日凌晨4點鐘,兩位將軍到蔣介石當時的居所華清池進行包抄,最終在山腰的虎斑石東側石峽洞後發現了他,此地便是被後人們稱為「兵諫亭」的地方。蔣介石被連夜送往西安,整個「西安事變」便在驪山這樣的上演了,西安事變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除了上述的著名的事件之外,驪山還有很多值得慢慢品味的地方。所以不但要追隨歷史的步伐,還有用心去感受那景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