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結束,重慶發展的腳步沒有放緩。山城在今年迎來了來福士的開幕,還迎來了大渡口重鋼的新生,渝中半島上到處都是新樹立起的高樓。
但鼎新必要革故,在2019的重慶,也有許多熟悉的景觀離我們而去——它們或者徹底消失、或者暫別視線。我們也曾在當下以雀躍或是惋惜的心情與其道別。
還記得有哪些景色嗎?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3月,位於南濱路的美心洋人街正式啟動搬遷。
洋人街的搬遷,一是因為租約到期,二是因為其體量太小,遊樂設施太陳舊,三是因為南濱路需要更好的規劃。
2006年開門營業的洋人街是美心集團規劃的項目,至此已陪伴了重慶人民13年。
在許多重慶人的心中,洋人街是個「好吃又好玩」的地方,是個深諳營銷的「愛搞大新聞」的主題樂園:露天最牛廁所、永不漲價的1元饅頭、由長沙空運而來的臭豆腐、遭監管單位叫停的「性公園」……
洋人街搬遷的消息甫一放出,原本已經另有所愛的重慶市民們立刻「念及舊好」,在當周就有10萬人前去這重慶最大膽的風情主題樂園與自己的回憶道別。
2019年7月10日,重慶北站南廣場正式關停並進行封閉改造,南廣場原有的普速列車將調整至重慶北站北廣場、重慶西站、重慶站始發終到。
根據規劃的施工進程,南廣場將會在2021年完成施工,沒準能趕上當年的「春運」。
重慶北站南廣場建於2006年,當時還叫重慶北站。
後遇新千年中國鐵路事業蓬勃發展,為了增大車站吞吐量,為即將併入重慶北站的蘭渝鐵路、渝萬鐵路新建股道與站臺,重慶北站在其北邊新增了一個站房。
於是那個老的、較靠南的站房便有了個新名字:重慶北站南廣場。
新的那個由於在北邊,就理所當然地叫做重慶北站北廣場了。
在2017年12月之前,南北廣場之間是沒有軌道交通聯通的,在北廣場投用的第一天,就導致了3500多人次誤車。
但待南廣場改建工程完工後,南北廣場的將實現徹底的互通互聯,現在就讓它暫別我們的視線,靜靜等待其下一次綻放吧!
白沙沱長江大橋建於新中國成立時期,全長820米,共16孔。
它曾是重慶跨越長江的第一座大橋,連接著大渡口區與江津區,成渝鐵路與川黔鐵路。
2019年4月23日17點42分,服役56年的大橋光榮地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歷史使命,就此退役。
廢棄的白沙沱何去何從,是應該保存成為文物還是拆掉一了百了,一時間眾說紛紜。
大金鷹是南山最高的建築,也是重慶城裡為數不多敢於收門票的景點。
截止2019,南山大金鷹已建成足足有21年。它原是重慶炙手可熱的地標建築,是《鳥瞰新重慶》的開篇,也曾是外地旅客乘機來渝時首先納入眼帘的建築。
然而時間流逝,隨著大金鷹金身剝落,遊客數量也漸少漸微。2019年11月1日,南山植物園大金鷹園正式關閉,預計將暫別山城280天。
據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相關報導,這是為了對有21年歷史的金鷹進行維護,在金箔被重新貼好後,還會再度與市民見面。
燕子巖不是景區,只是一片靠近長江,被夾在重慶長江大橋和菜園壩長江大橋之間的棚戶區,因為位於山崖之上,這裡的很多民居還採用了傳統的吊腳樓結構。
鼎新就要革故,要建就要拆,它是重慶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縮影。
這一片區在地圖上沒有蹤跡的,去到此處的人大多都是誤入的。但在藝術家與專欄作者們的幫助下,燕子巖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號稱要在此處堅守到最後一秒的「燕子旅館」是燕子巖的大明星。
儘管如此,為了滿足現代的渝中區嶄新的建設與規劃需求,充滿魅力的燕子巖還是不得不從重慶消失,這場「漫長的告別:也遲早會有結束的那一日。
2019年的12月1日,重慶軌道交通發布了一條消息,宣布將對4座車站進行更名。更名原則是,在軌道站點500米的範圍內尋找唯一的、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標性建築,此次更名將事實上提升本地高校知名度。
即將更名的四個站包括:5公裡站(3號線)→重慶工商大學站●二塘站(3號線)→重慶交通大學站●天生站(6號線)→西南大學站●沙正街(環線)站→重慶大學站。
此舉體現了重慶市對高等教育的重視,但想到南岸那暗藏歷史卻也「令人迷惑」的四五六公裡站要就此與大家告別了,還是有些不舍。
大田灣體育場建成於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個甲級體育場,在奧體建成之前,它是重慶唯一的」亞洲一流「的綜合體育場。
2019年10月25日,重慶市大田灣全民健身中心發出通告:「重慶市大田灣全民健身中心所屬大田灣體育場內場將於2019年10月28日22:00起開始封閉」
「大田灣室外籃球場、大田灣室外網球場將於10月29日22:00起開始封閉」。
其實早在2004年,體育場看臺就被市勘測院鑑定為危房。終於在今年,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被列入了大田灣-文化宮-大禮堂片區保護提升工程。
據規劃,大田灣體育場在未來將會作為大田灣體育產業帶的一環,不僅要為全民健身提供場所,更要為重慶市體育產業市場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金竹寺與上清寺是重慶城裡「若有若無」的地名,金竹寺與上清寺沒有實體,只有關於實體的傳說。
剛來重慶的外地人也許都曾被「上清寺站」的名字蠱惑,在中山四路附近苦覓上清寺的蹤影,或者在老重慶口中聽得隻言片語,便去朝天門碼頭尋找金竹寺的蹤跡。
可這註定是一場徒勞無獲的找尋。
上清寺是歷史中真實存在過的寺廟,可惜如今已是片瓦無存,只是還在重慶的地名上留連不去。2008年,一位叫羅渝的作家曾寫過《失蹤的上清寺》以探奇上清寺背後的秘密。
而金竹寺呢,它沒有歷史原型,是霧都重慶裡虛實難辨的都市傳說,是一個「桃花源」式的誤入幻境的故事。金竹寺與上清寺並不是2019年才消失無蹤的,但這種「不在場」背後,是需要我們時刻銘記的城市掌故。
1995年,菜園壩火車站旁邊多了一個重慶汽車站,運營重慶發往各個區縣以及外省的長途汽車。
2018年12月17日,重慶市政府發布通知,要求陪伴了市民20多年的菜園壩南北汽車站於2019年底前搬遷至重慶北站、兩路站、茶園站等長途汽車站。
作為來渝人員的集散地,相信每個重慶人心中都有一個「菜園壩情節」。但關於菜園壩的回憶,並不總是美好的,這裡除了留有許多分別的場景,還有令人惱火的擁堵混亂的環境。
日前,由菜園壩汽車站到達始發的線路正在縮減,但距離全部遷移關停卻還有一段時間。相信在全域旅遊方針的指導下,在不遠的將來,菜園壩地區會以更光鮮的面貌與大家見面。
我們的重慶正在成長,它已經成為中國的一線城市,將來也許還會成為世界性的大城市。
未來會有更多各式各樣的人來到山城,為了能兼容更多事物,我們的城市也需要新的面貌以斂聚它的全部力量。
城市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各樣的離別總是在所難免的。
2019年就要過去了,面對消失的重慶,就讓我們以心去記憶,面對未來的重慶,就讓我們對它懷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