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重慶|川外小鐵路、菜園壩大橋和江邊吊腳樓、白沙沱長江大橋

2020-08-31 逛吃逛吃的維生素

本系列遊記著重探索 重慶 一些小眾景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隨笨蛋的腳步前進。三個地點: 川外小鐵路、菜園壩大橋和江邊吊腳樓、 白沙 沱長江大橋

川外小鐵路(下圖)
交通:
1、公交821路終點站楊家山下車,徒步5--10分鐘就到達隧洞位置
2、公交210路川外站下車,徒步10多分鐘也可以看見小鐵路


被譽為 中國 版千與千尋的網紅隧道

川外小鐵路,起於特鋼廠區第12廠,止於 梨樹 灣專用車站,途經川外和西政,記錄了不少兩校學生的青春





微風拂過,落葉蕭蕭,鏽跡斑斑的鐵軌上,一地春色,吸引著前來打卡留影的人



川外小鐵路,穿過校園,成了全國高校罕見的別致景色,如今成了不折不扣的景點

這裡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樣,鐵軌和步道穿插融合,自然山水與人工景致相互輝映

鐵軌兩旁鮮花點綴,陽光灑進林蔭,非常適合散步


川外小鐵路將各個紅巖文化景點串聯起來,成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文化步道

綠皮火車、鐵軌、老站臺,這裡擁有文藝大片的眾多元素

你的川外小鐵路已經梳妝打扮,悄悄地 成功 變美,等你來打卡


復古的站臺、微腐的枕木、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軌一路都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菜園壩大橋、江邊吊腳樓
交通:軌道交通1,3號線兩路口站,換乘皇冠大扶梯下到菜園壩。菜園壩水果綜合市場沿大路進去,有個岔路口,向左沿木材批發市場走,有一個鐵門,進去後很輕鬆到達江灘(不懂就問人)
友情提醒:行走江灘,注意自身安全!!!
此處值得打卡的三個理由:
1、這裡拍照簡直就是一塊風水寶地,不用擔心人很多,因為可以拍照的地方超級多
2、 重慶 獨特的吊腳樓,展現最原始的老 重慶 ,下面是江水和草坪,對面則是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到處都適合拍照
3、菜園壩大橋下面超級適合拍大片,據說這裡是攝影愛好者的基地,分分鐘出大片






人跡罕至的絕跡吊腳樓












亮燈時間:夏季19:30---20:00左右





白沙 沱長江大橋
交通:
1、菜園壩火車站坐5612次列車小 南海 站下車,徒步300米即到
2、 重慶 單軌二號線金家灣站出站,坐259路公交(大概50分鐘),終點站小 南海 水泥廠下車,徒步300米即到


菜園壩火車站到小 南海 站,1小時,3元錢(5612次火車只能到菜園壩火車站現場買票,切記!切記!切記!),開車時間:09:58

1950年6月15日, 新 中國 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綠色車廂搭配黃色條紋,這就是大家記憶中最熟悉的「綠皮車

5612次旅客列車,這是目前還跑在成渝鐵路上的一趟綠皮車。從 重慶 菜園壩火車站始發,途徑 重慶南站(黃桷坪)、小 南海 車站、銅罐驛車站等27個火車站,實現了 重慶 主城與沿途 柏林 、 永川 、大足 、 榮昌 等地的無縫銜接,最終到達目的地 內江 站,車程7時36分。

如今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綠皮車」了,隨著車廂條件的升級和改善,整體的乘車環境都得到了提升,就連硬座也已經變成了軟座

乘坐5612次列車,感受綠皮火車的慢節奏、欣賞沿途景點,成為不少遊客的選擇。
重慶 南站附近有鐵路四村、黃桷坪塗鴉街;小 南海 ( 白沙 沱長江大橋);銅官驛(老街); 白沙(影視城)。或許,將5612次列車開發成旅遊專線也是可行的

車窗外的列車引導員,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時刻保持筆挺的站姿,這段鐵路是他們割捨不掉的情懷



小 南海 站距離 白沙 沱長江大橋有一段距離,需沿著鐵路線步行10分鐘左右


1959年12月,號稱「萬裡長江第二橋」的 白沙 沱長江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使 白沙 沱成為成渝、川黔鐵路的交匯處




白沙 沱長江大橋在 武漢 長江大橋開工兩年後開始建設,是萬裡長江上第二座大橋,也是 重慶 第一座長江大橋

時至今日,這座由中鐵大橋局建設的 白沙 沱大橋歷經55年風雨依舊巍然矗立,但是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大橋已經不堪交通的壓力。在距老橋130米處,2018年1月25日新 白沙 沱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運營
新 白沙 沱長江大橋是世界上首座六線鐵路鋼桁梁斜拉橋,世界上每延米載荷量最大的橋梁,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座雙層鐵路鋼桁梁斜拉橋,取得了8項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交付運營至今,新 白沙沱長江大橋每日有超過70對高鐵和動車通行,完美地從老橋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為沿線經濟發展、旅客出行服務


白沙 沱大橋2019年停止使用後,就成了 重慶 市民的一處休閒娛樂場所

1952年7月1日,被稱為「新 中國 首條鋼鐵大動脈」的成渝鐵路建成並全線通車後,鄧小平在西南局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發出號令:「成渝鐵路修好了,我們還應當修一座大橋把成渝鐵路和川黔鐵路連接起來,讓這段長江天塹也變通途!」
1953年,在鄧小平的親自過問下,幾經討論,才把 重慶 的首座長江大橋位置確定在當時的巴縣小 南海白沙 沱和南岸 江津 縣珞璜鎮的長江之間。此橋1955年10月開工,1959年12月建成通車,歷時四年零兩個月。北接成渝鐵路, 南通 川黔鐵路,全長820.3米,大橋共16孔,主跨為4孔,屬雙線橋(先是單線架梁,1978年時才增設為雙線)



簡陋的橋面、斑駁的鋼梁、窄小的主跨, 白沙 沱老橋顯出歷史的痕跡。而也就是這座古樸的老橋,一直承擔著 中國 西南鐵路運輸線的重任


由於離大橋不遠的小 南海 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水位會上升約20米,將致 白沙 沱長江大橋橋洞高度受限,達不到通航標準;鐵路設備老化、維護成本高;此外,在渝貴鐵路未開通前,川黔鐵路的通行利用率達95%,線路運輸能力已達飽和,但由於川黔鐵路是單線且客貨混跑,老橋嚴重限制了 重慶 南下貴州 的運輸能力,於是2019年4月23日這座已服役59年的老橋正式「退役」

鋼結構的線條感,拍照特別高級,無論是陽光還是陰天都很有味道。但是在橋上走走停停要小心一點,鐵軌很多縫隙,特別小心手機!


透過鐵軌的石板縫隙,看得到滾滾長江之水,加上風的作用,老橋依舊微微晃動











文章來源馬蜂窩旅遊

ID:笨蛋的馬蜂窩

侵刪

相關焦點

  • 重慶首座長江大橋退役 | 11:21 白沙沱長江大橋迎來最後一班客運列車
    「嗚嗚……」11點21分,隨著兩聲汽笛轟鳴,5629次列車駛上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成為這座大橋「服務」的最後一趟客運列車,服役了54年,這座重慶首座長江大橋光榮地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是的,重慶首座長江大橋不是石板坡長江大橋,而是這座位於大渡口跳蹬鎮的白沙沱長江大橋,也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的第二座長江大橋。
  • 江邊長大的重慶人 你知道這些「長江之最」 嗎?-長江,重慶,白沙沱...
    在江津至雲陽段,長江流向由西南向東北;在雲陽至巫山段隨之轉向近東西向,並自奉節開始切割山脈,形成了舉世聞名的瞿塘峽和巫峽。自古得水路之利,長江沿線聚集著眾多的鄉鎮和人口,如重慶母城渝中半島、中國詩城奉節、庫區重鎮萬州等都是憑此而興,這也讓長江流經的這條「帶」成為了重慶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 退役的萬裡長江第二座大橋-白沙沱長江鐵路大橋
    始建於1958年的白沙沱長江鐵路大橋。大橋1960年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新建大橋後,老的大橋光榮退役。兩座大橋在長江之上比肩而立。
  • 重慶告別2019,除了洋人街與白沙沱大橋,這些風景也離開了山城
    洋人街的搬遷,一是因為租約到期,二是因為其體量太小,遊樂設施太陳舊,三是因為南濱路需要更好的規劃。2006年開門營業的洋人街是美心集團規劃的項目,至此已陪伴了重慶人民13年。後遇新千年中國鐵路事業蓬勃發展,為了增大車站吞吐量,為即將併入重慶北站的蘭渝鐵路、渝萬鐵路新建股道與站臺,重慶北站在其北邊新增了一個站房。於是那個老的、較靠南的站房便有了個新名字:重慶北站南廣場。新的那個由於在北邊,就理所當然地叫做重慶北站北廣場了。
  • 川外小鐵路2.0版上線!重慶五大鐵軌拍照聖地,五一節咱們走起!
    期待已久的川外小鐵路終於在這個月上線了!去年知道小鐵路進入改造小編就一直在等它重新上線,這下終於等到它了!馬上安排!除了川外小鐵路這次小編還打卡了重慶其他的鐵軌,快看看這些地方你都知道嗎?
  • 重慶這座復古工業風大橋,就是宮崎駿筆下的動漫橋
    在重慶,有一座古老而神奇的鐵路橋,自2019年4月「退役」以來,仍有許多小哥哥、小姐姐慕名前去打卡,贊其堪比宮崎駿筆下的動漫橋。 這座橋名叫白沙沱長江大橋,地處成渝鐵路和渝黔鐵路的交匯點,因此又被稱為小南海大橋。
  • 重慶這些最美小鐵路,隨手就能拍出小清新的大片
    >伏牛溪長徵廠這算是重慶最網紅的小鐵路了,被稱為「小清邁」。圖源 | 大渡口發布02川外小鐵路川外小鐵路的名氣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條不足821到川外即可03重慶工業博物館老式的蒸汽火車頭,老成渝鐵路的第一批鐵軌......這裡是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每一樣展品都是那樣霸氣。
  • 中國橋之長江大橋
    宜賓長江大橋位於宜賓市金沙江與岷江匯合口下遊的菜園沱長江幹流上,也稱菜園沱長江大橋,是連接宜賓下江北與南岸開發區的重要通道,也是宜賓市規劃城市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1月25日,中國重慶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建成通車。
  • 菜園壩牛角沱龍門浩……重慶這些地名是怎麼來的?
    菜園壩菜園壩,最早真的是一個「菜園子」——這裡早年就是農田沙壩,居住在此的農民以種菜為生,重慶老城的新鮮蔬菜都由它供應,菜園壩也因此得名。攝|蘇思(菜園壩大橋夜景)在1942年的重慶地圖上標有三個菜園壩,分別位於今菜園壩火車站、海棠溪、楊家坪。如今只有菜園壩火車站這一地區得以倖存,其他兩個菜園壩早已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了。
  • 重慶再添一座大橋:耗資超7億,被稱為是菜園壩大橋「姊妹橋」
    重慶再添一座大橋:耗資超7億,被稱為是菜園壩大橋「姊妹橋」!要問在我們國內哪一座城市以其城市面容而聞名,許多人們都會想到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其中人們所熟知的,便是洪崖洞邊上的千千廝門大門,朝天門大橋、菜園壩大橋等等。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菜園壩大橋,這座大橋還創下了「世界之最」,斬獲三項世界第一。
  • 重慶橋痴!20多年他用鏡頭記錄近20座跨江大橋的誕生與成長
    「以前建一座橋要費很大的力氣,你看重慶第一座長江大橋——白沙沱長江大橋(1960年)和重慶市區第一座城市大橋——嘉陵江大橋(1966年)建成時間相差了六年時間,而到主城區在長江上建的第一座橋梁——石板坡長江大橋,那已經是1980年的事了。」黃河說,當時建石板坡長江大橋全市有句口號:人民大橋人民建,我為大橋作貢獻。
  • 重慶這座千年絕美古鎮,憑什麼上榜中國特色小城鎮?
    在白沙古鎮,東華老街、石壩街、吊腳樓、老渡口、抗戰人文遺址等景點如今依舊煥發著往日的光彩。開放包容、成績顯著白沙鎮曾是抗戰大後方和抗戰文化四壩之一,建國初期為江津縣政府駐地,曾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小香港」等美譽。
  • 橋都重慶,細數重慶各個區縣裡跨越長江的橋梁:江津區
    鼎山長江大橋(城市公路及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通車時間:2013年全長及主跨:2037.5米,464米重慶市內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橋梁。外環江津長江大橋(重慶繞城高速外環江津長江大橋)新白沙沱長江大橋(渝貴,渝黔鐵路橋)通車時間:2018年全長及主跨:920.4米,432米這座大橋的通車就意味著白沙沱長江大橋擔負的鐵路使命結束,並停用。白沙長江大橋(在建公路橋)
  • 1月7日起,菜園壩長江大橋等四橋夜間限行,例行檢測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1月6日,渝中警方發布消息:為確保菜園壩長江大橋、嘉陵江大橋、黃花園大橋、長江大橋複線橋安全運行,將對橋梁全封閉進行例行檢測。渝中區交巡警支隊將於2021年1月7日至14日分時段分別封閉上述四座橋梁,禁止車輛通行。
  • 重慶軌道「拍照」聖地
    說起鐵軌拍照聖地,除了大家喜歡打卡的川外小鐵路,還有這4個地方,也是自帶電影濾鏡,隨便一拍就超好看。還等什麼,這個五一馬上安排!銅罐驛的鐵路真的超級好看,陽光下拍照就是淡淡的暖陽系感覺,沿途的江景都可以盡收眼底。
  • 大渡口區,有一段封存在小南海的江邊故事···
    向江邊走去,江風吹拂著成群的綠草和閒遊的人們,有孫兒跟著老太來玩沙,拎著小鏟子、打著光腳丫。在這寂靜夏天的傍晚,搭建自己的城堡。和老太閒聊時,她說:「我們是附近居民,這邊一般來說很安靜,只有周末的時候兒,有些人會跑來耍水呀,放風箏這些。」(提醒:請勿下江遊泳,危險!)
  • 大批「神鳥」出沒重慶,這份觀賞攻略請收好!
    圖源 | 重慶發布 攝影by吳剛和市區的觀鳥地相比,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的紅嘴鷗更為密集。觀賞完紅嘴鷗後,還可以到江津的塘河古鎮、白沙古鎮、中山古鎮走走。—維納斯酒店綦江·沱灣大橋乘坐綠皮火車打卡近日綦江掀起「度假風」,在沱灣大橋到火車站沿江一帶,大量紅嘴鷗上下翻飛,時而駐足棲息,場景嘆為觀止。
  • |渝川黔|長江大橋|江津區|...
    2成渝鐵路改為重慶公交鐵路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2019年開工建設,它將成為重慶主城區「一環三縱三橫」鐵路公交網中「二縱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招標公告截圖並將打造成為具備江景觀光功能、串聯沿江特色景點的都市旅遊線路。今後,大家可以坐上火車觀賞江景,體驗都市旅遊!
  • 大批紅嘴鷗來到重慶,周末約起去觀鳥,主城江津綦江潼南都可觀賞
    攝影by吳剛和市區的觀鳥地相比,江津幾江長江大橋下的紅嘴鷗更為密集。05綦江·沱灣大橋:乘坐綠皮火車打卡近日綦江掀起「度假風」,在沱灣大橋到火車站沿江一帶,大量紅嘴鷗上下翻飛,時而駐足棲息,場景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