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遊記著重探索 重慶 一些小眾景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隨笨蛋的腳步前進。三個地點: 川外小鐵路、菜園壩大橋和江邊吊腳樓、 白沙 沱長江大橋
川外小鐵路(下圖)
交通:
1、公交821路終點站楊家山下車,徒步5--10分鐘就到達隧洞位置
2、公交210路川外站下車,徒步10多分鐘也可以看見小鐵路
被譽為 中國 版千與千尋的網紅隧道
川外小鐵路,起於特鋼廠區第12廠,止於 梨樹 灣專用車站,途經川外和西政,記錄了不少兩校學生的青春
微風拂過,落葉蕭蕭,鏽跡斑斑的鐵軌上,一地春色,吸引著前來打卡留影的人
川外小鐵路,穿過校園,成了全國高校罕見的別致景色,如今成了不折不扣的景點
這裡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樣,鐵軌和步道穿插融合,自然山水與人工景致相互輝映
鐵軌兩旁鮮花點綴,陽光灑進林蔭,非常適合散步
川外小鐵路將各個紅巖文化景點串聯起來,成為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文化步道
綠皮火車、鐵軌、老站臺,這裡擁有文藝大片的眾多元素
你的川外小鐵路已經梳妝打扮,悄悄地 成功 變美,等你來打卡
復古的站臺、微腐的枕木、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軌一路都訴說著歷史的厚重
菜園壩大橋、江邊吊腳樓
交通:軌道交通1,3號線兩路口站,換乘皇冠大扶梯下到菜園壩。菜園壩水果綜合市場沿大路進去,有個岔路口,向左沿木材批發市場走,有一個鐵門,進去後很輕鬆到達江灘(不懂就問人)
友情提醒:行走江灘,注意自身安全!!!
此處值得打卡的三個理由:
1、這裡拍照簡直就是一塊風水寶地,不用擔心人很多,因為可以拍照的地方超級多
2、 重慶 獨特的吊腳樓,展現最原始的老 重慶 ,下面是江水和草坪,對面則是高樓大廈,形成鮮明對比,到處都適合拍照
3、菜園壩大橋下面超級適合拍大片,據說這裡是攝影愛好者的基地,分分鐘出大片
人跡罕至的絕跡吊腳樓
亮燈時間:夏季19:30---20:00左右
白沙 沱長江大橋
交通:
1、菜園壩火車站坐5612次列車小 南海 站下車,徒步300米即到
2、 重慶 單軌二號線金家灣站出站,坐259路公交(大概50分鐘),終點站小 南海 水泥廠下車,徒步300米即到
菜園壩火車站到小 南海 站,1小時,3元錢(5612次火車只能到菜園壩火車站現場買票,切記!切記!切記!),開車時間:09:58
1950年6月15日, 新 中國 成立後建成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綠色車廂搭配黃色條紋,這就是大家記憶中最熟悉的「綠皮車」
5612次旅客列車,這是目前還跑在成渝鐵路上的一趟綠皮車。從 重慶 菜園壩火車站始發,途徑 重慶南站(黃桷坪)、小 南海 車站、銅罐驛車站等27個火車站,實現了 重慶 主城與沿途 柏林 、 永川 、大足 、 榮昌 等地的無縫銜接,最終到達目的地 內江 站,車程7時36分。
如今已經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綠皮車」了,隨著車廂條件的升級和改善,整體的乘車環境都得到了提升,就連硬座也已經變成了軟座
乘坐5612次列車,感受綠皮火車的慢節奏、欣賞沿途景點,成為不少遊客的選擇。
重慶 南站附近有鐵路四村、黃桷坪塗鴉街;小 南海 ( 白沙 沱長江大橋);銅官驛(老街); 白沙(影視城)。或許,將5612次列車開發成旅遊專線也是可行的
車窗外的列車引導員,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時刻保持筆挺的站姿,這段鐵路是他們割捨不掉的情懷
小 南海 站距離 白沙 沱長江大橋有一段距離,需沿著鐵路線步行10分鐘左右
1959年12月,號稱「萬裡長江第二橋」的 白沙 沱長江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使 白沙 沱成為成渝、川黔鐵路的交匯處
白沙 沱長江大橋在 武漢 長江大橋開工兩年後開始建設,是萬裡長江上第二座大橋,也是 重慶 第一座長江大橋
時至今日,這座由中鐵大橋局建設的 白沙 沱大橋歷經55年風雨依舊巍然矗立,但是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得大橋已經不堪交通的壓力。在距老橋130米處,2018年1月25日新 白沙 沱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運營
新 白沙 沱長江大橋是世界上首座六線鐵路鋼桁梁斜拉橋,世界上每延米載荷量最大的橋梁,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座雙層鐵路鋼桁梁斜拉橋,取得了8項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交付運營至今,新 白沙沱長江大橋每日有超過70對高鐵和動車通行,完美地從老橋手中接過「接力棒」,繼續為沿線經濟發展、旅客出行服務
白沙 沱大橋2019年停止使用後,就成了 重慶 市民的一處休閒娛樂場所
1952年7月1日,被稱為「新 中國 首條鋼鐵大動脈」的成渝鐵路建成並全線通車後,鄧小平在西南局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發出號令:「成渝鐵路修好了,我們還應當修一座大橋把成渝鐵路和川黔鐵路連接起來,讓這段長江天塹也變通途!」
1953年,在鄧小平的親自過問下,幾經討論,才把 重慶 的首座長江大橋位置確定在當時的巴縣小 南海白沙 沱和南岸 江津 縣珞璜鎮的長江之間。此橋1955年10月開工,1959年12月建成通車,歷時四年零兩個月。北接成渝鐵路, 南通 川黔鐵路,全長820.3米,大橋共16孔,主跨為4孔,屬雙線橋(先是單線架梁,1978年時才增設為雙線)
簡陋的橋面、斑駁的鋼梁、窄小的主跨, 白沙 沱老橋顯出歷史的痕跡。而也就是這座古樸的老橋,一直承擔著 中國 西南鐵路運輸線的重任
由於離大橋不遠的小 南海 水電站正在建設,建成後水位會上升約20米,將致 白沙 沱長江大橋橋洞高度受限,達不到通航標準;鐵路設備老化、維護成本高;此外,在渝貴鐵路未開通前,川黔鐵路的通行利用率達95%,線路運輸能力已達飽和,但由於川黔鐵路是單線且客貨混跑,老橋嚴重限制了 重慶 南下貴州 的運輸能力,於是2019年4月23日這座已服役59年的老橋正式「退役」
鋼結構的線條感,拍照特別高級,無論是陽光還是陰天都很有味道。但是在橋上走走停停要小心一點,鐵軌很多縫隙,特別小心手機!
透過鐵軌的石板縫隙,看得到滾滾長江之水,加上風的作用,老橋依舊微微晃動
文章來源馬蜂窩旅遊
ID:笨蛋的馬蜂窩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