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自沱沱河源頭至長江南源當曲河口,通稱為長江正源沱沱河,長度為357.6千米。自當曲河口至青海省玉樹縣巴塘河口,通稱為通天河,長度為787.7千米;自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賓市岷江河口,通稱為金沙江,長度為2322.2千米;宜賓以下正式成為長江。長江幹流宜昌以上為上遊,長4504公裡。宜昌至湖口為中遊,長955公裡。湖口至出海口為下遊,長938公裡。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上共有110多座大橋(含沱沱河和金沙江)。
長江源特大橋,就是青藏鐵路沱沱河大橋,鐵路橋,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長江源」紀念碑聳立在大橋橋臺左側。大橋位於109國道沱沱河大橋上遊不遠處,全長 1389.6米 ,42孔 32米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梁橋, 2001年11月24日 開工, 2002年9月25日主體竣工。該橋成為目前長江源頭第一座大橋。
青藏公路上跨當曲的通天河大橋:位於唐古拉山北側海拔4720米的當曲(是通天河最大最長的支流),是從西寧到玉樹的必經之地。它於2005年10月14日竣工通車。是那曲地區最長的一座橋。
宜賓金沙江公鐵兩用橋2014年1月動工,2016年4月17主墩完工,2017年6月28主拱合攏,10月27日主跨鐵路橋合攏,12月26日主跨公路橋合攏。金沙江公鐵兩用大橋的建造模式是世界首創,採用上鐵下公的方式,極大提高了橋梁利用率和通行性。這座屹立在金沙江上的世界跨度最大的千米拱橋,凝聚了設計者的精益求精和工匠們的勤勉不懈,他們的工匠精神,撐起了這座橋,也撐起了中國夢。
宜賓長江大橋將於2008年4月7日正式通車。宜賓長江大橋位於宜賓市金沙江與岷江匯合口下遊的菜園沱長江幹流上,也稱菜園沱長江大橋,是連接宜賓下江北與南岸開發區的重要通道,也是宜賓市規劃城市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1月25日,中國重慶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建成通車。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位於重慶市長江白沙沱河段,是渝貴客車線、渝貴貨車線引入重慶樞紐的重要過江通道,同時又是遠期預留渝湘客車線的過江通道。是世界上首座六線鐵路鋼桁梁斜拉橋,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最大、荷載最重的六線鐵路鋼桁梁斜拉橋,同時也是世界上首座雙層鐵路鋼桁梁斜拉橋。
武漢長江大橋是湖北武漢境內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是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大橋於1955年9月1日動工興建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1957年10月15日通車。是中國人民第一次跨越長江天塹的偉大勝利。從晴川閣、龜山、大橋到蓮花湖、蛇山、黃鶴樓,綿亙連接,相得益彰,組成一片宏大連綿、美麗動人的景點群。它不僅是長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也是一座歷史豐碑,在江城人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九江長江大橋始建於1973年12月,1992年,九江大橋公路橋正式建成通車,1995年大橋鐵路橋貫通。大橋全線通車後,成為京九鐵路的樞紐,對加強我國南北交通運輸,促進華東、中南經濟建設、文化交流和旅遊事業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九江長江大橋北岸是湖北省黃梅縣的小池鎮,南岸位於九江市區的白水湖,現已成為遊客觀光的一個新景點。
蕪湖長江大橋公鐵兩用特大橋,公路在桁梁上層,鐵路在下層,鐵路橋連接京九、京滬、皖贛、宣杭各鐵路幹線,公路橋連接皖南、皖北公路網。該橋的主塔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由於靠近機場,受飛行淨空的限制,蕪湖長江大橋的主塔比一般斜拉橋的高跨比要小得多,為矮塔體系的斜拉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杆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1960年1月18日正式動工的。1968年9月鐵路橋通車,同年12月公路橋通,南京長江大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特大橋,鐵路橋長6772米,公路橋長4588米,橋下可通行萬噸輪船。是繼武漢長江大橋、重慶白沙陀長江大橋之後第三座跨越長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橋。大橋通車後,津浦、滬寧兩線接通,從北京可直達上海,自此京滬鐵路的已貫通。
上海長江大橋跨江段10公裡,全橋長16.5公裡,其設計方案為技術成熟的斜拉橋橋型,主塔造型形如「人」字,作為今後的「長江門戶第一橋」,秀麗而大氣的景觀也將是上海長江大橋的特色之一。該橋是世界上最大的公軌合建斜拉橋,其橋面預留了軌道空間,將來有條件開通城市軌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