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步道下有一個「小秘密」 這裡「藏」著中國第一條客運纜車軌道

2020-12-14 上遊新聞

△望龍門纜車素描

渝中區小什字的山城步道,一坡梯坎走到底就到了登船的碼頭。劉文平的腦海儘是兒時手握欄杆,看著輪渡的駁船漸漸離岸的場景。如今,60歲的他依舊漫步在這裡,漸漸在記憶裡惜別岸邊賣餈粑塊和油茶的小販,惜別曾經那冗長厚重的過去。

△藏在山城步道下的纜車軌道

步道上走的人多了,像劉文平知道「秘密」的人卻少了,看似平凡無奇的步道下,「藏」著的是中國第一條客運纜車的軌道痕跡。

故事從1分錢開始

△受訪者提供的老照片

2月28日,若非昨日夜裡夢到了自己與母親的「1分錢」,劉文平也想不起這山城步道下的故事。

劉文平的母親喜歡在嘉陵江邊吹江風,從家繞著走,但也能走到江邊。

後來在1944年7月,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和梅暘春來到這裡,主持動工了我國第一條客運纜車——望龍門纜車。7月動工,次年5月通車,客運纜車連接望龍門車站與望龍門碼頭。

劉文平從母親口中得知,纜車通車在當年是轟動重慶的大事,一時間萬人空巷,重慶市民都擠到這裡來乘坐纜車。

「比我年齡大,我出生的時候它已經運營了14年。當時乘坐纜車下行需1分錢,上行則需2分錢。」劉文平說自己愛看纜車,偶爾家裡有閒錢,母親也會帶自己坐一次纜車,兩節車廂,一趟百多個人。自己和母親只坐下行,坐到底,就是嘉陵江岸邊,有的人在江邊耍,有的則買票又登上了輪船。雖然畫面記憶有些模糊了,劉文平說自己還是記得那種市井喧鬧的氛圍。

劉文平說,1987年10月,重慶長江索道建成營運,達成了渝中區上半城與南岸區上新街的空中營運通道,望龍門碼頭到龍門浩的過江輪渡受到影響,望龍門纜車由此少了很多乘客。1993年,因建長江濱江路,望龍門纜車停運。

日客流量7000多人

△望龍門纜車資料照片

一直居住在附近的李民,從家裡老輩人留下來的相冊裡發現了幾張當年通車時的照片。

老照片上,車廂像一個巨大的麵包車,車頭有一座山的標誌,沒有可以關閉的門,乘客在門邊懸著探出頭,打望外面的風景。

據說當年坐纜車有一大樂趣——兩車在軌道魚腹處相會的時候,兩邊車上的乘客互相打望。

當時纜車旁的河邊非常繁榮,開茶館和賣面、豌豆湯、香菸的特別多,每到輪渡靠岸時,河邊非常打擠。

以前從望龍門過河到南山是最方便的,過了長江,對面就是龍門浩,上岸是上新街,爬蓮花山上清水溪,就到汪山了,再過去就是南山。回來的時候,可花幾分錢坐纜車上來,免去了爬坡上坎的辛苦。

△藏在山城步道下的纜車軌道

當時望龍門纜車採用的是什麼技術呢?上遊新聞記者從重慶市渝中區文管所找到了答案。

據記載,望龍門纜車工程設計採取在碼頭石梯上建造鋼筋混凝土棧橋,然後橋上鋪軌,軌上再行車,通過電力驅動往復運行。纜車道全長178米,上下高差46.9米。纜車軌道為魚腹式設計,上下方向運行的纜車在魚腹處錯車,節約了上下行各修一條軌道的資源。建成之初,每日客流量有7000多人。纜車剛運行時每趟車之間的平均間隔時間為8分鐘左右,每當夏季漲水時,纜車停運。

它將迎來74歲生日

△望龍門纜車素描

走到小什字山城步道下方,草叢中仍然可以看到中國第一條客運纜車軌道的痕跡。

△藏在山城步道下的纜車軌道

纜車軌道還保存完好,隱藏在步道的下方,軌道上布滿了鵝卵石,與纜車車墩共同守候在這裡。雖然纜車車廂早已消失,但在步道之上,卻又模擬修建了兩個類似當年纜車的模型,每到夏天的時候,總會有附近的居民在這裡散步乘涼。

望龍門纜車作為重慶最早的一條纜車線,從1945年至今,終於要迎來它的74歲生日。

關於城市的記憶,無外乎就是我記得你,你卻已經把我忘了。當老的東西慢慢消失,我們才會陷入緩緩的思念。步子邁出的一個個上坡、下坡,似乎提醒著我們生命的順勢逆境,山城獨特的道路與城市體系,早已與你我交織在一起。

坐纜車看望龍門景色,是我們兒時的記憶……

上遊新聞記者 張皓 攝影報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軌道穿樓附近有條狀元步道 旁邊還「藏」著個狀元府
    在渝中區軌道李子壩站附近有條狀元步道,旁邊還真「藏」有個貨真價實的狀元府。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兩路口街道獲悉,狀元步道正在提檔升級,打造社會治理文化長廊,目前已接近尾聲。這條狀元步道究竟在哪?真和狀元有關嗎?據說步道上還有段為人樂道的鄰裡情?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進行了現場打探。
  • 軌道、陸上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 構建「4+N」便捷環遊系統
    要通過抓好軌道、陸上巴士、水上巴士、山城步道等交通方式,共同構建「4+N」便捷環遊系統。軌道:延伸軌道18號線串聯十八梯、湖廣會館、朝天門、彈子石軌道交通功能方面,將加強軌道交通幹線對外連接,實現與空港、高鐵等城市重要對外交通樞紐、功能節點的互聯互通和直聯直通。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 「五一」去山城步道打卡追尋城市記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0日6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恆)說起老重慶,也許你會立刻想起朝天門碼頭、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館、十八梯……可要說有哪處是既能觀山水、又能感受老重慶味道體驗巴渝煙火氣息,那山城步道可謂是絕佳的「打卡地」。「五一」小長假將至,市民朋友不妨相約前往,探尋重慶的城市記憶。
  • 記者實地體驗 山城步道美不勝收
    這裡的濱江步道又建得如何?3月中旬,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打探。鳥語花香仿佛走進綠色生態長廊南濱路那麼長,哪一段濱江步道風景最好?記者問過市民後,從海棠煙雨公園出發,一直走到東水門大橋下。光聽海棠煙雨公園這個名字,就很有詩意。記者看到,這個公園不僅有展示重慶民俗風情的浮雕「龍門陣」,還刻有大量詩詞歌賦。
  • 今後遊山有纜車 山地軌道……
    日前,《溫州生態園大羅山道路交通、市政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在溫州市規劃局網站公布,明確將布局「一環+射線」車行道網絡,並設置纜車、山地軌道、騎行道等,建成內外交通無縫銜接、交通線路便捷的大羅山地區交通體系。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 !逛山城步道 看立體山城 品巴渝文化
    改造提升後的渝中區環城牆步道山城巷段、半山崖線步道「三層馬路」段,沙坪垻區沙磁步道川外小鐵路段,南岸區南山步道黃葛古道、黃桷埡老街段,集中展示了山城老街區風貌,已成為重慶的熱門旅遊景點。4月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到「三層馬路」、南山步道清水溪古道、黃葛古道黃桷埡老街等地體驗,這裡增加了不少便民措施,風景怡人。正是郊遊好時節,五一節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走走。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逛山城步道 看立體山城 品巴渝文化
    改造提升後的渝中區環城牆步道山城巷段、半山崖線步道「三層馬路」段,沙坪垻區沙磁步道川外小鐵路段,南岸區南山步道黃葛古道、黃桷埡老街段,集中展示了山城老街區風貌,已成為重慶的熱門旅遊景點。4月2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到「三層馬路」、南山步道清水溪古道、黃葛古道黃桷埡老街等地體驗,這裡增加了不少便民措施,風景怡人。正是郊遊好時節,五一節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走走。
  • 重慶軌道穿樓附近有條狀元步道 旁邊還「藏」著個狀元府
    在渝中區軌道李子壩站附近有條狀元步道,旁邊還真「藏」有個貨真價實的狀元府。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兩路口街道獲悉,狀元步道正在提檔升級,打造社會治理文化長廊,目前已接近尾聲。 這條狀元步道究竟在哪?真和狀元有關嗎?據說步道上還有段為人樂道的鄰裡情?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進行了現場打探。
  • 建興坡山城步道月底竣工-(圖)
    渝中半島新年再添一條休閒步道。昨日,記者從渝中區建委獲悉,連接兩路口和菜園壩的建興坡山城步道,目前初步改建完畢,本月底可竣工。今後,市民可從長濱路珊瑚大橋處,經菜園壩新天橋,到達建興坡步道,過兩路口、體育廣場,直到牛角沱嘉陵江大橋南橋頭。
  • 山城步道基本建成137公裡
    10月29日,山城步道位於渝中區的西南大區步道棗子嵐埡段,軌道、纜車等重慶元素完美呈現在階梯立面上。以馬賽克、碎瓷磚拼貼風格為主的西南大區步道棗子嵐埡段,承載工業遺蹟、校園記憶的沙磁步道川外小鐵路段,依山而建野趣十足的歌樂山步道石梯子段……我市特色山城步道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按規劃,到2022年,我市將建設17條約353公裡重點特色山城步道,目前已開工重鋼步道、半山崖線步道等13條,137公裡主體基本建成。
  • 市井煙火裡藏著老重慶味道 「五一」去山城步道打卡追尋城市記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30日6時訊(記者 董進 實習生 李金恆)說起老重慶,也許你會立刻想起朝天門碼頭、洪崖洞、渣滓洞、白公館、十八梯······可要說有哪處是既能觀山水、又能感受老重慶味道體驗巴渝煙火氣息,那山城步道可謂是絕佳的「打卡地」。「五一」小長假將至,市民朋友不妨相約前往,探尋重慶的城市記憶。
  • 廬山五老峰開建軌道登山纜車(圖)
    經過十多年的爭論,廬山五老峰軌道登山纜車項目終於塵埃落定。27日,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高差世界第二、亞洲最長的軌道登山纜車,乘客乘坐纜車,僅用7分鐘就可登臨廬山主要景區。但是,不少反對者認為,在廬山五老峰建軌道登山纜車,將會對廬山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 在重慶,不爬坡上坎,怎麼能叫來山城呢?快來體驗這些高顏值步道
    重慶這些高顏值的步道,你可能一個都沒去過文/雙姐旅遊 魏婕馨 供稿對於重慶人來說,在城市裡爬坡上坎,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在重慶的步道走一走,總能收穫獨特的城市體驗。提起步道,很多人都會想起山城第三步道。
  • 這裡很重慶,和我到山城步道裡走一走吧
    圖源 | 重慶發布 四月陽光明媚 從渝中區法院旁的一條小路 踏入山城巷第三步道菜單寫在木板窗上 店內掛著老重慶照片 推門就見長江兩岸風光 原汁原味的山城生活在這裡呈現
  • 漫步山城步道 走進重慶生活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文化風貌處處長秦海田告訴記者,其實每一條步道都有一個主題,在對《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中,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收集歷史故事、踏勘歷史遺蹟、整理景觀文化要素,以此豐富步道的文化內涵。
  • 一條遺忘在自貢東北部的「山城步道」
    自貢雖不是山城,但淺丘起伏也頗有點「山城」味道。時過境遷,自貢地區的石板古道基本已退出歷史舞臺,不過在自貢東北部倖存著一條長長的石板梯步,堪稱自貢的「山城步道」。這條「山城步道」位於大安電影院後面到荊花灣的山上,從原大安分局旁邊的步道為起點,一直到荊花灣的石板步道,是目前自貢地區保存較為完整的石板梯步。石板路是過去最普遍、最不起眼的路,但也是最浩大、歷時最長的工程。這條「山城步道」寬約3米左右,從起點到終點約有兩三百步,在這樣的陡坡上修建石板路工程難度和工作量還是相當的巨大。
  • 重慶為何被稱「步道之城」 這些問題急需完善
    這裡的濱江步道又建得如何?3月中旬,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打探。  鳥語花香  仿佛走進綠色生態長廊  南濱路那麼長,哪一段濱江步道風景最好?記者問過市民後,從海棠煙雨公園出發,一直走到東水門大橋下。  光聽海棠煙雨公園這個名字,就很有詩意。記者看到,這個公園不僅有展示重慶民俗風情的浮雕「龍門陣」,還刻有大量詩詞歌賦。
  • 6問山城步道怎麼規劃怎麼建
    會更加通暢、宜人、舒適   答:過去,山城步道未能統一規劃、建設,內涵和意義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現在,有關部門已編制完成了《重慶市主城區山城步道專項規劃》(下稱《規劃》)。   「涼道」,就是「有屋頂、可納涼」的山城步道。它主要分布在街巷步道沿線,位於人防空間(如防空洞)、地下空間(如地下通道)以及建築底層、平街層(如軌道站出口)、架空層的內部。這樣,受晝夜、晴雨的影響就小多了。   為了應對重慶的霧天,《規劃》對山城步道的照明設施也有要求:照明光線應以暖色黃光為主,色溫應控制在3300K以下,略弱於日出後一小時的日光。
  • 想約你逛街,去這些傳說中的「山城步道「壓馬路
    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統計,2019年,重慶主城區有60條山城步道,總長度約1207公裡。 山城步道,不僅僅是重慶建城以來市民生活、出行、遊憩的重要通道,更是傳承歷史人文、記錄城市演變的重要空間載體。
  • 走,漫步山城步道,品味愜意時光
    圖源 | 重慶發布從臨時通道出來「第三步道老火鍋」的香味撲鼻菜單寫在木板窗上店內掛著老重慶照片推門就見長江兩岸風光原汁原味的山城生活在這裡呈現圖源 | 重慶發布你可以選擇一個晴天的午後來到29中和工業學院中間的登山小路步行約10多分鐘一條寬約4米的觀光道呈現在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