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石窟遊客不多,藏中國現存唯一的孝經碑,如今入選世界遺產

2020-12-15 一月講旅遊

以前對重慶大足的石窟文化期待很大,但當我到達大族北山石刻時,第一次看到現有的264個牡蠣和10000多座雕像,還是充滿了驚喜。

坐公交車到達北山石刻的廣場後,買門票走樓梯進入石刻地區。石窟東區的第一窟是晚唐時代的銅像,已經風化嚴重,幾乎看不到臉的輪廓。

下圖展示了第五窟的秘聞天王窟,中間的是北方天王,身材魁梧,披著盔甲,臉顯得有些威嚴。另一邊吉尼斯也很威嚴。相比之下,男性和女服務員看起來很優雅。

下圖是用第九窟-天水觀音在晚唐時代挖的。是早期的天水觀音像。天水關音戴著花冠,穿著天衣,雙腳踩著蓮花。胸前雙手合十,下手做仙人,其餘手拿著瓶子、鈴、鏡子等法器,但很多手已經不完整了。

在天水觀音上走著走著,到了10釋迦摩尼佛,在盛唐時代,釋迦佛坐在如意輪靜坐上,身穿上身長袍。左手放在膝蓋上,右手已經不完整了。佛頭兩旁刻著菩提樹,菩提樹上刻著飛天浮雕。

在東區和西方石窟的中間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石碑,其中南宋的孝經碑最有特色,據說是中國唯一現存的孝經碑。

穿過亭子進入北山石刻的第122號窟壇,挖出宋代的「巴拉裡脫毛團」,民間也被稱為「裴子皇后」。據說,基萊蒂母親生了500個兒子,但偷吃「人子」,經佛教化,成為兒童的守護神。

接著往前走,這是「摩裡地天女」,三個頭、八胳膊,手裡拿著很多武器,是為了佛教的護法神。「莫利吉川女」在不遠的地方是「水月觀音洞」,為南宋時期的銅像,主存觀音在身上帶著蚯蚓和珠子,左側的選材形象誇張,兩旁是四大金剛。

下圖是136號跑壘員經由藏穴在南宋時期挖出來的。接著往前走這個洞,非常壯觀。48尊佛像一起組成的「關羽如意輪菩薩洞」被挖到南宋,中間建了如意輪菩薩觀音,左右建天神。

北山石刻上我最喜歡的牡蠣就是這隻孔雀冥王石窟,它是大足石刻上非常經典的祖先。朱尊孔雀明王用黃金畫畫,頭髮用雕花保管。以孔雀明王為中心,三面牡蠣壁上刻著1000多個小佛像,看起來同樣壯觀。

孔雀明王旁邊的牡蠣團是北宋的500羅漢洞,似乎有點破損。這是比較世俗的北宋時期的祖先。

在西方接近尾聲的地方,可以看到大足北山石刻中最優秀的窟壇之一——無量壽佛經變遷。它刻在唐末,整個古爾丹內共有578座佛像,還有42座經堂和樓閣,看起來非常壯觀,可以說是晚唐時代最美麗的作品。下面的洞穴是五大時代的遺蹟。佛井壁觀音,地長並排站立,臉上濃濃的黨風,但身體部分有宋代的風格,反映了五代祖先唐智松的過渡風格。

看完觀音、地藏後,馬、中指基本看完了北山石刻的主要看點,其餘都是看點比較小、保存不太好的祖先和石刻。總的來說,楊尚北山石刻不能與敦煌莫高窟和雲岡石窟相媲美,但中國石窟最後的輝煌使我們能夠在北山石刻上看到萬唐和宋代最美麗的石刻和祖先。

相關焦點

  • 重慶石窟遊客不多,藏中國現存唯一的孝經碑,如今入選世界遺產
    以前對重慶大足的石窟文化期待很大,但當我到達大族北山石刻時,第一次看到現有的264個牡蠣和10000多座雕像,還是充滿了驚喜。坐公交車到達北山石刻的廣場後,買門票走樓梯進入石刻地區。胸前雙手合十,下手做仙人,其餘手拿著瓶子、鈴、鏡子等法器,但很多手已經不完整了。在天水觀音上走著走著,到了10釋迦摩尼佛,在盛唐時代,釋迦佛坐在如意輪靜坐上,身穿上身長袍。左手放在膝蓋上,右手已經不完整了。佛頭兩旁刻著菩提樹,菩提樹上刻著飛天浮雕。
  • 重慶這座石窟遊客不多,藏中國現存唯一的孝經碑,如今入選世界遺產
    雖然早前對於重慶大足的石窟文化已經有了很大的期待,但是當我來到大足-北山石刻的時候,初次看到現存的264個龕窟以及10000餘尊造像的時候,依然還是驚喜滿滿。乘坐公交車到達北山石刻的廣場後,接著買了門票走一段臺階就進入了石刻區域。
  • 重慶這座石窟遊客不多,藏中國少有的古孝經碑,如今入選世界遺產
    雖然早前對於重慶大足的石窟文化已經有了很大的期待,但是當我來到大足-北山石刻的時候,初次看到現存的264個龕窟以及10000餘尊造像的時候,依然還是驚喜滿滿。在東區和西區石窟的中間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兩塊石碑文,其中南宋的孝經碑最為特色
  • 重慶低調的石窟,卻見證著中國石窟末期的輝煌,知道的遊客不多
    然而大家往往忽略了另一個石窟文化繁榮之地,那就地處中國西南的巴蜀之地,在這片土地之上同樣藏著數量繁多的石窟和石刻。除了輝煌之外,他們還肩負著另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代表著中國石窟文化最後的輝煌。如果想要感受這一輝煌的話,那麼前往重慶的大足石刻是最適合的一座。
  • 媲美敦煌莫高窟的南方石窟,譽為中國石窟最後輝煌,如今遊客不多
    據統計在重慶大足境內有著75處石窟群,幾乎涵蓋了下面全部的24個鄉鎮,其造像總量更是達到了5萬餘尊。可以說這種全域覆蓋的石窟文化,在中國境內可謂是非常罕見。更何況在大足境內的石窟,其覆蓋的歷史極其悠久,最早從唐代初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了明清時期,尤其是在兩宋時期大足石刻更是到達了巔峰時期。
  • 不只有莫高窟,在中國南方還藏著世界遺產的石窟,可看宋代精美造像
    說到中國石窟的話,相信大部分旅行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或者是雲岡和龍門石窟等,不過作為佛教文化濃鬱的中國來說,歷朝歷代修建石窟的記錄可謂是數不勝數。如果說河西走廊作為中國石窟開篇的話,那麼重慶大足地區的石窟則是見證了中國石窟的最後輝煌。
  • 不只有莫高窟,在中國南方還藏著世界遺產的石窟,可看宋代精美造像
    說到中國石窟的話,相信大部分旅行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或者是雲岡和龍門石窟等,不過作為佛教文化濃鬱的中國來說,歷朝歷代修建石窟的記錄可謂是數不勝數。如果說河西走廊作為中國石窟開篇的話,那麼重慶大足地區的石窟則是見證了中國石窟的最後輝煌。
  • 重慶這座石窟 與莫高窟齊名 藏世界僅存宋代千手觀音入選世界遺產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始鑿於公元七世紀的初唐時期,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是與敦煌莫高窟齊名的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在現存的大足石刻作品中,規模最大、造像最為精美的有兩處,分別是寶頂山石刻和北山石刻。
  • 重慶石窟供奉世上唯一千手觀音石像 入選世界遺產與峨眉山齊名!
    始鑿於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的重慶寶頂山石窟是世界罕見的佛教密宗道場,窟內佛像石刻數以萬計,歷時70年雕刻而成,呈現出一派「佛國仙境」氣象,素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之說。1999年寶頂山石窟成功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石窟南崖下的華嚴三聖像均身高8米,微向前傾25度。
  • 重慶這座石窟與莫高窟齊名 藏世界僅存宋代千手觀音 入選世界遺產
    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始鑿於公元七世紀的初唐時期,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是與敦煌莫高窟齊名的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在現存的大足石刻作品中,規模最大、造像最為精美的有兩處,分別是寶頂山石刻和北山石刻。
  • 重慶石窟供奉世上唯一千手觀音石像 入選世界遺產卻少有人知!
    始鑿於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的重慶寶頂山石窟是世界罕見的佛教密宗道場,窟內佛像石刻數以萬計,歷時70年雕刻而成,呈現出一派「佛國仙境」氣象,素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之說。1999年寶頂山石窟成功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石窟南崖下的華嚴三聖像均身高8米,微向前傾25度。
  • 中國又添兩處世界遺產!55處中國「世界級遺產」全名錄!你都去過哪些?
    不到30年的時間,這些「四不像」們就迅猛繁殖,從1986年英國空運回國的39頭到如今已有近2000頭。53.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河南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22.杭州西湖2011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中國又添兩處世界遺產,位居世界第一!
    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199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 重慶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世界文化遺產,擁有國寶級雕像千手觀音
    有時候,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久了,積累的壓力往往會讓我們疲憊不堪,因此,出去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最喜歡的減壓方式,但是現在遊客越來越多,各大景點往往人滿為患,非但沒有緩解壓力,反而更加疲憊。不過重慶有個5A級景區,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陶冶情操,那就是位於大足區的大足石刻。
  • 中國4大石窟與1處石刻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被譽為藝術寶庫
    中國石窟傳統悠久,藝術水平高超,是集合佛教藝術、雕刻、繪畫、建築等眾多元素於一體文化遺產,其中這5處已經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你去過嗎?這是1987年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時,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其的評價。2、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藝術寶庫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歷經多個朝代大規模營造達400多年,今存有窟龕2000多個,造像10萬多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世界第一!這55個地方你去過幾個?
    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中國明清皇家陵寢:200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雲南重慶貴州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中國「世界遺產景區」TOP20排行榜
    浙江唯一入榜的西湖景區,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湖泊和遊客最多的世界遺產地之一。本次活動,為西湖打分的人數也是第三多的,足可見其人氣。西湖還是初評中旅遊體驗分第一的景區。龍門石窟也是書法愛好者的聖地,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中國書法藝術史上魏碑體的珍品和唐楷書體典範。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2000年,龍門石窟成為世界遺產。
  • 甘肅小眾石窟,比敦煌莫高窟早100多年,如今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說到中國石窟的話,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都是敦煌莫高窟或者雲岡石窟這些名氣比較大的景點,但其實作為石窟文化豐富的中國來說,想要找到幾個小眾的石窟一點也不難。如今炳靈寺和眾多絲綢之路沿線的景點一同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了大雁塔、小雁塔、麥積山石窟等等。
  •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全球第一!60秒帶你了解55處全名單
    - 10 - 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 中國55處世界遺產名單來啦~你去過哪幾個地方?
    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中國明清皇家陵寢:200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杭州西湖:2011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