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陵位於瀋陽東郊的東陵公園內,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因地處瀋陽東郊,故又稱東陵。為盛京三陵之一。另有努爾哈赤的后妃葉赫那拉氏、 博爾濟吉特氏等人葬於此處。始建於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竣工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初建時,只稱作「先汗陵」或「太祖陵」,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運長久。陵墓到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來在康熙和乾隆年間又續有增建。陵園背靠山巒,氣勢宏偉,風景優美。福陵的布局嚴謹,規模宏大,總面積約19.48萬平方米。形制為外城內郭,由前院、 方城和寶城三部分構成。陵園周邊為青松古林環抱,稱「 天柱排青」,是盛京勝景之一。
遼寧 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稱東北三陵,是開創滿清皇室基業的祖先陵墓。
地理位置: 瀋陽東郊東陵公園內始建
年代:1629年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從進門到寶頂順序是大紅門-神路-一百零八蹬-神功聖德碑亭-隆恩門-隆恩殿-明樓-琉璃照壁
陵園依山而建,前臨渾河,後倚天柱山 ,南面是大紅門。一條名曰「一眼望不斷」的神路直通山頂。神路兩側成對排列著石獅 、石馬、石駝、石虎等石雕。
平地盡頭,利用天然山勢修築了一百零八蹬石階,以象徵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表示天地宇宙,象徵帝王對社稷的主宰。另一種說法是,使用「一百零八」,出自佛教思想。108這個數位在佛教文化中是常用的,佛珠為108顆,誦佛經要108遍,寺院敲鐘要108下等等。民間傳說則又從另一角度詮釋了這件事,傳說當時負責福陵修建的總監工草菅人命,虐待民工,故魯班神顯靈來懲罰此人。這總監工見勢不妙,急忙跪地求饒,一共磕了108個響頭,在福陵設計圖上留下了一個挨著一個的108個頭印。
據專家考證,一百零八蹬這樣的建築形式全國僅有2處,另一處在山西五臺山上的菩薩頂。
磚階之上是碑樓,內立康熙帝用漢、滿兩種文字書寫的「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增建,記載著努爾哈赤的功績。
福陵神功聖德碑上的文字為清代著名書法家顧觀廬所書,此人官至工部侍郎,書法風格介於米芾與趙孟頫之間,受到康熙帝的推崇,特命其來書寫太祖之碑,這在當時對顧觀廬來說是極其榮耀的一件事。
碑身七米高,重量達十萬斤之巨,碑座由兩部分組成,最下面滿布海水江崖紋飾且四角各雕—魚、一鱉、一蝦、一蟹於漩渦的基礎部分稱為「地袱」,其上為一極像海龜的巨獸叫巨─,傳說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因喜歡負重,故人們多用它來馱碑。碑的頂部由六條蛟龍盤繞,碑額為「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九個大字。
碑石是從北京附近的房山運至盛京,不允許使用牲畜運輸,據說是對皇陵的褻瀆,人工在冬季打井澆冰運石。不由得感慨古時勞煩人民的智慧和堅韌的意志。
福陵碑亭朝向南邊一百單八磴一面的海洋之上,兩邊各有—龍首俯伏在地面上, 龍口上顎張開,龍角與龍鬚貼伏在龍頭上牛遮著龍目,十分醒目,似為排水之用,嘉慶九年的維修檔案中有「海浪散水」—處,指的應是這裡。因為福陵乃依山而建,山中多泉,加上雨季集中,必然有防範地宮積水的措施.這大概就是實證吧。
一龍去頭,一龍去尾,現都半身
碑亭五踩鬥拱下的外簷施金線煙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畫,內簷為彩繪井字天花,以紅牡丹及一些具有宗教色彩的紋飾為主要內容,頗具地方特色。
神功聖德碑石的背面出現一種令人稱奇的自然現象:細觀之下,會隱隱約約現出一髮髻高挽、身材苗條的端莊少女形象。有的說見到的是如來佛的形象,有的說是漢壽亭侯即關羽的形象,但更多的則稱其為美人石或觀音石,並命名為「神碑幻影」,成為盛京的十大景致之一。
再北的城堡式建築叫方城 ,四角建有角樓。 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門,門楣上用漢、滿、蒙三種文字刻成&34;三字。
進門迎面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
方城內的建築,屋頂都鋪有黃琉璃瓦,廊柱是朱紅地仗。
殿後洞門之上設明樓,內立&34;石碑
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
方城後為圓形寶城,兩城間呈月牙狀,因而也叫月牙城。寶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寶頂,下為埋置靈柩的地宮。出於對先人的崇敬,我沒有拍攝寶城的照片,小夥伴們可親去體驗觀賞。
在明樓後的月牙城中,有一座琉璃影壁,而福陵的地宮入口,就在影壁後。影壁上的圖案是11朵花,而這些花朵大小不一,有7朵花完全綻放,兩朵花半開半放,而兩朵花還是蓓蕾。傳說寓意著清朝11位皇帝的歲數。
舊時盛京八景中的 「 天柱排青」,指的就是天柱山中蒼松翠柏的福陵盛景。在陵寢中種植樹木是古代一項制度,這項制度始於秦代。明清時期也因循古制在皇陵中廣植松樹。福陵原有古松3萬棵,始種於天聰八年(1634年),佔地「九千畝」。大都是東北黑松。
曾任戶部主事的瀋陽人物潤氓在他的《 天柱排青》中寫道:「驅馬城門東,森然望天柱 。萬松何蒼蒼,挈空作龍舞。」可見當時萬頃松濤的壯觀景象。二十世紀上半葉,福陵古松遭到大量損壞砍伐,如今僅存720株。這些古松如今在人們的呵護下,煥發出勃勃生機,繼續護佑著這塊皇家聖地。
觀光完福陵,出陵園,進入東陵公園免費遊玩區,內有義犬救主、圖騰、碑林、龍尾湖等多個景點,景區面積較大,最佳交通工具是騎自行車,也可開車進入,有體力的小夥伴建議步行,愜意的享受慢時光。
薩滿圖騰是圖騰標誌的一種,30根柱子上雕刻的動物或半人半獸的形象,展現了早期的滿族文化。
桃花樹盛開了,粉紅粉紅的花瓣豔麗多彩、芳香撲鼻。
草地上的花兒形態各異,遠遠望去,就像一副美麗的畫。
梨樹高高低低綴滿潔白無暇的梨樹花,就像一座連綿起伏的白雪山,漂亮極了。
春姑娘把春天變成了繁花開放的季節,變成了萬物復甦的季節,變成了氣候溫暖的季節,變成了美麗迷人的季節……春天多麼可愛啊!它絢麗多姿,陽光燦爛,草綠花鮮,它把大地上的一切都變得生機勃勃。
這生長在紅瓦間的小生命,在無聲的表達她的倔強堅毅,我想擁有像她一樣的生命力,不管順境逆境,頑強面對,茁壯成長,綻放屬於自己的風採。
一段行程,從中體驗生活的色彩,歷史的神秘,生命的神奇,希望我一直能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懷著感恩的心,感知生活中的小美好,能一直快樂自信的揚著頭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