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板」快兩個月的崇禮滑雪市場情況到底如何?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進行了回訪,看看人們預計中的「井噴」現象有沒有出現。
雪場開板 經營狀況不錯
自從10月29日崇禮萬龍滑雪場率先開板,崇禮滑雪場紛紛重啟造雪模式。從官方數字來看,崇禮幾大雪場的經營狀況都還算不錯。
11月14日,崇禮翠雲山銀河滑雪場正式開板,當天,2000多名滑雪愛好者蜂擁而至。「遊客量較去年開板首日增長近50%。」銀河滑雪場負責人、河北旅投集團董事長吳翼飛說。
其實,銀河滑雪場是崇禮「七雄」中最晚登場的一個。據了解,銀河在正式開板前一周,從11月7日開啟了試滑活動,每天接待的滑雪者都超過1000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近50%。
11月7日,雲頂滑雪場開板,據統計,有4700多名滑雪愛好者在當日前來。「開板首日滑雪愛好者同比暴增200%多。」雲頂滑雪場營銷中心副總趙瓊介紹道。
趙瓊表示,「本來想到『雙十一』能有200萬元收入就不錯了,誰知第一天收入就達85萬元,最後遠超預期。」趙瓊說,僅僅20天時間,密苑雲頂樂園實現預售及現售交易較去年同期暴增了815%。
靠天吃飯 還需總結經驗
雪場早早開門,最開心的當然是雪友。但說到底,滑雪場還是靠天吃飯的行業。這個雪季,萬龍又是最早造雪,最早開板的雪場。萬龍滑雪場經營負責人羅力說,他是基於對雪友和市場的判斷,做出這個決定的,但他還是「漏算」了老天爺的脾氣。羅力說,「我在崇禮18年,今年是唯一一次,到10月中下旬還不降溫,晚上氣溫都不到零下。」
萬龍急著開板,也給了崇禮其他雪場不小的壓力。雲頂負責人趙瓊表示,「今年雲頂的雪季,從11月7日開板算起,差不多是最早的一次。雖然開始天氣比較暖和,我們還是造好了雪。」
但老天爺跟崇禮開的玩笑還沒完。開業半個月,崇禮氣溫居高不下,其間還下了兩天雨。羅力說:「崇禮還算幸運,雨不大,而且當天就下了大雪。我了解東北北大湖雪場那邊,下的雨更大,把雪道都衝斷了。」
而雲頂也在反思過早開啟雪季,究竟是好還是不好。「今年崇禮的天氣,其實不適合這麼早開滑。我們滑雪場造雪,按理說氣溫不達到零下5攝氏度,持續兩天以上,雪是存不住的。」趙瓊說:「圖片發朋友圈看著是好,但作為運營者,不僅要維護雪道,還要考慮滑雪者的體驗感。這個雪季開板最初的一周雪道有點像雪泥了,滑起來不舒服,也容易傷板子,我們也需要總結經驗。」
不靠老外 「自己人」撐起雪場
對於這個雪季開板後的效果,羅力表示非常滿意,他說:「以往雪季早期,雪友們都不來,因為開的雪道少。雪季早期萬龍都是為來訓練的各國運動員服務的。今年國際運動員不來了,反而團隊客人來開板的、自住的,完全把這個市場補上了。」
據資深雪友石橋介紹,他在這個雪季初就在萬龍開板,但滑了兩天就轉戰了太舞,「今年人太多了,兩條這麼長的雪道,感覺都滑不開了。」
羅力認為,這是國內滑雪市場開始深度啟動的跡象。「以前說到滑雪,歲數大的人覺得恐懼,年輕人沒接觸過,南方人壓根沒怎麼見過雪。現在北京冬奧會掀起了冰雪熱潮,加上身邊人的親身體驗和傳播,中國的滑雪市場確實是在往大了發展,這是好事。」
儘管雪友們被壓抑近一年的滑雪熱情有待釋放,且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初級滑雪市場,但經營滑雪場,沒點真功夫根本接不住「井噴」的流量。
雪友點評
在崇禮滑雪,吃喝、住宿服務方面,究竟哪家有特色,還得雪友說了算。北京青年報邀請資深雪友石橋,對崇禮雪場進行點評。自從萬龍雪場10月29日開板以來,石橋從萬龍開始,一路滑過住過太舞、雲頂、富龍、銀河等雪場,做了一次「全方位體驗」。
說到幾家雪場的雪質,石橋表示:「好多人的偏見,是太舞風大,但我滑的感覺還可以,最極端是有一天頂著雨滑。說到造雪,各家技術有差異,但是都是請了專家。雲頂的雪應該是奧運標準了,太舞據說也掌握了什麼關鍵技術。」
說到崇禮雪場的餐飲,石橋認為,大家今年普遍都下了功夫。「萬龍新開了每人108元的自助餐,還有小樂隊演出,山頂餐廳周六有88元自助餐;今年雲頂新增加了必勝客和星巴克,肯德基重新裝修了,也寬敞了;太舞山頂餐廳有肉夾饃,15元一個。」
雪友滑雪時,滑幾趟就需要喝點水,解解乏。石橋認為,雲頂和萬龍的飲水機都設置得挺多。「雲頂,萬龍的山頂、半山腰和山腳都有喝水的地方,不用跑回滑雪大廳喝,這為雪友提供了方便。」
自從萬龍龍宮酒店落成,補齊了萬龍高端住宿方面的短板。石橋還發現,k2品牌在萬龍纜車旁邊搞了房車營地,讓萬龍更有特色。太舞在酒店星級和可選擇性方面都具有優勢。不過,雲頂在滑雪小鎮華美達公寓落成後,也形成了中高低端住宿的全覆蓋。「聽說華美達住宿不錯,200元標間還有早餐。」石橋說道。
本組文/本報記者 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