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冬松島

2020-12-13 湛江新聞網

冬松島盛產沙蟲

和安鎮是徐聞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冬松島在和安鎮。5月1日,記者慕名進入小島,驚嘆於它的天生麗質。

養在深閨人未識

當天,由徐聞縣城驅車50多公裡至和安鎮碼頭。登上小艇,船老大一聲「抓穩了」,小艇如一把利刃劈開大海,兩邊浪花雀躍,直奔冬松島而去。

船速快,不足10分鐘即達冬松島。島民早在那裡等候,數張笑臉迎來,熱情、淳樸,讓人如沐春風。

冬松島4.6平方公裡,島東與北莉島相望,島南是清晰可辨的公港島,分布東塘、邊坑等10條自然村,島民6800餘人。

冬松島之名有一段來歷。傳說很久以前島東一棵大木麻黃(當地稱松樹),四季常青,在數次颱風中堅強屹立,島民遂以此命名,寄寓希望。2013年7月出版的《中國海域海島地名志(廣東省湛江市卷)》註:該島為單松島,1925年後改為冬松島。

島民世代耕海為生,偌大的小島即有600多艘小漁船,八成以上的家庭都有自己的漁船。院子裡夫妻織網,飯桌上三餐魚蝦,村子裡海鮮味縈繞。

小小海島卻有著萬多畝海灘涂。退潮時,海灘伸至2公裡左右,十足的海灘廣場。盛產蠔、沙蟲、白貝、土龍、花蟹等名貴海產品。退潮時節,人頭湧動,數百人拿著籮筐、耙子、鑿子等工具,在這裡採海,有如趕集。島民在這裡打撈生活,自給自足,甚至發家致富。

難能可貴的是這裡還保存著大面積的紅樹林,將小島環繞,萬年如一日忠誠保衛著島民。紅樹林延伸至北莉島、公港島及和安鎮碼頭一帶,達60多公頃。船行其間,鷗鳥起落,漁舟往返,紅樹林「林外有林」,一個轉彎,又是一番世界,讓人回味無窮,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這些紅樹林都不高大,但其年齡或上千年,或上萬年數萬年,見證了這裡的潮起潮落、世事變更,是一本僅存的活歷史。紅樹林下面可是章魚、土龍等名貴海鮮的天堂。因此這裡的章魚、土龍聞名遐邇。

海島、沙灘、紅樹林、漁家生活組成了冬松島豐富的旅遊元素。

冬松島養在深閨人未識。隨著外人的不斷涉足,冬松島正在揭開它的面紗,向世人展露出它的靚麗容顏。

冬松島定會有不一樣的明天。

採海

萬畝海灘涂成「鐵飯碗」

4.6平方公裡的冬松島,卻有著萬多畝海灘涂。灘涂上生長著各種名貴海鮮,島民在那裡撈生活,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5月1日,記者慕名入島,特別見識了包圍著冬松島的「鐵飯碗」。

當天還是留下遺憾,正趕上漲潮。雖已漲潮多時,但尚裸露出的寬闊沙灘,讓人疑為退潮。島民告訴記者,退潮時,海灘伸入大海近兩公裡,可涉水而去對面北莉島。

這片海域水質好,原生態無汙染,透亮如玻璃,清澈如少女之瞳眸,把挖掉蠔的蠔殼扔在海灘,一二個月後蠔殼裡就會長出胖嘟嘟的新蠔來。

這片與其他地方無異的灘涂,裡面卻生長著豐富的海鮮,除了眾多貝類、蠔等,還盛產沙蟲、土龍(蟮類)、花蟹等名貴海產品。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冬松島的先人早發現了這片廣闊海灘的秘密。這片海灘滋養著世世代代的冬松島人。到了新時代,勤勞的冬松島人不僅在這片海灘涂裡獲得了生活的溫飽,同時也收穫財富,改變了生活,過上了好日子。

聽島民介紹,一個島民一天可刨貝類四五十斤,挖沙蟲二三十斤不等……而且不愁賣,收購商就在海邊收購,一個島民一天多時能賺四五百元。而且幹這活的一般為婦女孩子或老人,青壯年都趕海弄潮去了。

鮮沙蟲一般收購價每市斤30元左右,曬乾的沙蟲,市場價格就不一樣了。質量檔次一般的,每市斤沙蟲能賣400元;質量檔次較高的,1市斤則賣到600元。

在冬松島,三兩人結伴過去,不出一二小時,即可準備一桌土豪級別的飯菜,足可讓珠三角等一線城市白領們羨慕。

退潮時節,海灘涂上人頭湧動,大家都在埋著頭,或尋找,或揮耙快挖,或躬腰拉刨……忙得不亦樂乎。人多時達六七百人之眾,少時也有二三百人。島外的人聽聞,也駕船或幾人租船趕來採海。

島民的生活過得很是滋潤。島內硬底化水泥路縱橫交錯,不時可見的小洋樓掩映在綠蔭中,很多島民還到和安鎮集墟購置了房產。

在冬松島,只要兩手勤快,就可豐衣足食。

候鳥天堂——紅樹林

文明村風撲面來

記者走進冬松島,接觸島民,滿滿的都是正能量,文明村風撲面而來。

冬松島人淳樸,熱情,而且善良。不管認識或者不認識,不管你是島內的還是島外的,見面總是一張真誠的笑臉。遠遠的,一聲熱乎乎的招呼從對面就遞了過來。遇到吃飯時間,他們就拉著你,要到他家裡去,並列出家裡豐盛的菜餚「誘惑」你。從城市過來,讓人突然就有出來走親戚的錯覺。

冬松島讀書人多,外出人多。每年都有十個八個考上大學,在八九月份,喜慶的鞭炮聲從島東就響到島西。從冬松島走出的學子就有考上哈佛大學的。讀書成材成為冬松島的傳統。

冬松島人團結。有人倡議,只要靠譜,則一呼百應。去年6月份人居環境整治,村幹部只在村裡說一聲,大家就紛紛回到家裡清理庭前屋後亂石雜物,將庭院收拾整齊。根本就不用村幹部挨家挨戶去做思想工作,磨嘴皮子。家裡有困難,只要在外面嘆一聲,左鄰右舍就會過來幫忙,出謀獻策,當成是自家的事。

冬松島人識大體,顧大局。修村道、建文化樓、建籃球場,村裡一發動,大家我500元你1000元就自覺交上來。小小海島,硬底化水泥路在白沙土間縱橫交錯,直達大海,文明氣息撲面而來。

「五一」當天,記者到冬松島時,已是漲潮時間,村民早採海歸來。記者正在遺憾未能拍攝到採海情景,當時已是中午時分,誰知村幹部一聲「這個沒問題」,記者趕到海邊,只見身後已跟著數十個提筐拿耙的村民。

冬松島的人心是抱在一起的,只要動了一根弦,就會引起全島人的共鳴。冬松島的人心也是明亮的。

這是一個讓人溫暖的海島。

住冬松島,做個幸福的人

冬松島的生態好,熱帶植物長勢茂盛。在路旁屋後,這些植物都長得很野,似乎要爬過路來,要將這些院子佔了去。而且植物種類繁多,有海棠有野杜鵑有木麻黃……更有那些不知名的各樣灌木編織著濃鬱的熱帶風光。

冬松島人有種果樹的傳統。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種著數棵果樹,或菠蘿蜜或荔枝或龍眼或芒果。正是掛果時節,走進一家,只見那些果實壓彎了枝條,就送到了你的嘴邊。

冬松島的房子不高。高的也就是兩三層的小洋樓。島民雖然富了起來,但相當部分島民還是保持著住磚瓦房的習慣。小島,小房,冬松島小得可愛,小得讓人留戀。

冬松島乾淨,整潔,舒適。硬底化水泥村道尋不見一片垃圾,遠遠僅有幾片新鮮的落葉被風吹得一動一動的。路兩邊的白沙土也顯得特乾淨,與敞亮的村道互為映襯。走在村道上,不驚擾起一粒塵土,頭上是沒有汙染的藍天白雲,前方的民居掩映在熱帶植物中,對面是善良的冬松島人在向你表達著過剩的熱情,在冬松島生活是幸福的。

為改變冬松島,村委會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村支書孫福聯介紹,去年5月份,全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冬松島的升級改造工作就開始了。

先易後難,以點帶面,示範帶動,是冬松島的主要經驗。先是以基礎較好的北尾、下坑兩條村為試點,緊接著東塘、南頭、上坑、後堀等8條自然村全面鋪開,效果顯著。

道路是乾淨的,村莊是乾淨的,天空是乾淨的,空氣是乾淨的。城裡來的人都覺得不好意思,踏進島的第一腳,都擔心會弄髒了海島。

冬松島的人也是乾淨的,笑容是乾淨的,眼神是乾淨的。他們的熱情包圍著你,你很快就變成他們的親人、家人。

在冬松島住下來是個不錯的選擇。白天,跟著島民去採海,挖沙蟲,刨貝,鑿蠔拾螺……太陽下山時,提著一筐收穫回來,累是累了,但笑是甜的。夠膽點,搭上他們的小船到更遠處捕魚,看魚翻著白肚在船頭躍起,而你進入的是太平洋——在太平洋捕魚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你每天呼到的都是海浪拍擊出來的負離子——你也太土豪了吧。難怪海島的人長壽,八十來歲走在路上,還砰砰砰地響。

關鍵的是你吃到的是海鮮——真正意義上的海鮮。它們都還活蹦亂跳著呢,什麼叫香香的腥味——這就是!放在土罐裡,倒進水,撒點花生油和鹽即可,再撒點蔥花就奢侈了。罐蓋在突突地響,那香味早竄進你鼻子裡,口水早漫捲了你的舌頭了——你發現你的食慾原來好旺盛。

那才叫魚湯!甜甜的,不是糖水的甜,是香甜的甜。那種甜是溫和的,一點不猛烈,但一進口入肚,就馬上統治了你的食慾。喝魚湯的樣子很貪婪啊,起來時,才發現將肚子圓鼓圓鼓的,忘記吃飯了。

沙蟲湯,那才叫甜了。在炎熱夏天,灌進去一碗又一碗,永遠也吃不飽。

或者,坐上島民的小船到紅樹林裡去,一個轉彎,誤入紅樹林深處,驚起數隻鷗鳥……

晚上,海島開始靜了下來,此時,只有海濤聲——就響在你的枕畔——你的夢都會變得踏實了。

相關焦點

  • 走進冬松島之三:文明村風撲面來
    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物質社會裡,在冬松島卻是另一番樣子。5月1日,記者走進冬松島,接觸島民,滿滿的都是正能量,文明村風撲面而來。  前段時間幾個外地人到冬松島,將冬松島的好口碑傳了出去,當時還將信將疑。冬松村委會北尾村村民鄭廣芳說:「我們北尾村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增進我們村團結,鄉風更加文明。我們待人熱情,男男女女相處和諧。我們北尾村鄉風比較好,沒有發生過民事糾紛,(大家)岀入笑容,打招呼,這與人居環境整治分不開。」
  • 品讀人生//陳又新:故鄉的冬松島
    文|陳又新圖|作者故鄉的冬松島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鄉,故鄉與遊子之間,有一條情感的臍帶,永遠無法剪斷。我出生在廣東省徐聞縣和安鎮冬松島,童年和少年時代都在大海邊度過。 冬松島位於徐聞縣東北50公裡開外,這個面積4.8平方公裡,只有6000多人的小海島,像一條蜿蜒的長龍盤旋在大海之上。據說很早以前,在島的東邊有一棵松樹很大,四季常青,而且很堅強,所以島民就從此而命名:冬松,並以此為驕傲,希望島民們像這棵松樹一樣堅強。
  • 冬松島—徐聞極少人知道的世外桃源
    冬松島,東與北莉島隔海相鄰,南與公港島隔海相對,西與雷州市調風鎮、北與東裡鎮隔海相望,轄東塘、邊坑等10條自然村,常住約8000人口,世代以捕魚業為生。      冬松島,得名於很久前島東部的一棵大松樹,該松樹四季常青,而且很堅強,島民遂以此命名,並希望像這棵松樹一樣堅強,不斷改變自己的生活。
  • 徐聞冬松島,城裡人的夢
    第二章:「鐵飯碗」      冬松島有著萬多畝海灘涂,被譽為島民的「鐵飯碗」。      前段時間幾個外地人到冬松島,將冬松島的好口碑傳了出去,當時還將信將疑。      在現今社會,路不拾遺僅是傳說,但在冬松島卻是現實。
  • 【日本旅遊攻略】仙臺松島的山珍海味,讓旅途味覺饞起來【2】
    ■基本信息 店名∶牛舌店 赤間精肉店/牛タンの店 赤間精肉店 地址∶宮城縣宮城郡松島町松島浪打濱10 交通∶松島海岸站徒步1分 位於松島海岸的溫泉·IYASHI之館,鳥冬面﹑蕎麥麵、套餐不用說,鰻魚更是看在眼裡饞在嘴裡。 溫泉+美食,難道不是絕佳的組合嗎?
  • 擁抱未來的城市,仁川松島國際都市
    密集智能城市旁邊的仁川綜合觀光諮詢處內滿是松島和仁川的觀光信息。Get Pearl Tower是能眺望到松島的地標性建築。在位於頂端的餐廳「The TERRACE」能將松島國際城和後面的仁川大橋等一覽無餘。一層還有極地研究所的宣傳館。彌鄒忽公園 來源於仁川舊稱「彌鄒忽」的彌鄒忽的公園,是承載著未來指向型城市—松島國際城的過去的公園。
  • 韓國釜山松島別墅
    韓國釜山松島別墅外部實景圖韓國釜山松島別墅外部實景圖韓國釜山松島別墅立面圖韓國釜山松島別墅立面圖韓國釜山松島別墅立面圖
  • 【吃在宮城】仙臺牛舌&松島牡蠣
    松島「牡蠣小屋漫步松島街頭,來自松島灣溼潤又略帶鹹味的海風撲面而來。松島最出名的特產是牡蠣,乘坐遊輪遊覽松島灣,隨處可見牡蠣養殖場,路邊也滿是吃牡蠣的小店。松島的牡蠣口味鮮美,做法簡單,可生吃,可炭烤;有套餐,也有自助。
  • 仙臺/松島
    松島是位於宮城縣松島灣上的260個大小島嶼組成的島嶼群的總稱,位於仙臺市東北方向20多公裡處,被譽為日本著名三景之一。這塊風雅之地因在任何時代都令風流雅士著迷而享有盛譽。松島八大景之雄島夕照,今天天氣很好,正好觀賞
  • 日本宮城縣松島海岸秋日紀行
    每到秋天便會想起松島海岸的景色。徐徐海風,鷗鳥盤旋,翠松掩映,松島的美是會讓人放在心底細細回味的樸實無華。終於等到秋天了,跟著「樂吃購!日本」一起到松島海岸散步、賞楓吧!關於松島海岸與京都丹後的天橋立、廣島縣宮島並列為「日本三景」的松島海岸,位於日本宮城縣松島町。在松島灣內散布著約兩百六十座的大小島嶼,奇松茂密,「松島」一名便由此而來。壯麗的自然景觀,甚至曾讓日本大文豪松尾芭蕉寫下了「松島呀,啊啊松島呀,松島呀(松島や、ああ松島や、松島や)這般感動到語無倫次的句子。
  • 冬松島採海文化旅遊節6月19日舉行
    6月上旬,徐聞縣召開和安鎮冬松島旅遊開發工作會議,就如何完善2020年徐聞縣冬松島採海文化旅遊節活動方案進行討論。 會上,徐聞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就2020年徐聞縣冬松島採海文化旅遊節活動方案作了匯報;與會人員就如何完善2020年徐聞縣冬松島採海文化旅遊節活動方案提出意見建議。
  • 冬天到松島吃牡蠣
    距離仙臺一小時車程的松島是日本著名的三奇觀之一。因為林春齋在其著述中的描述,松島與天橋立、宮島一起聞名於後世。
  • 體驗日本松島最火的牡蠣自助
    人民網松島1月31日電(袁蒙)漫步松島街頭,來自松島灣溼潤又略帶鹹味的海風撲面而來。松島最出名的特產是牡蠣,乘坐遊輪遊覽松島灣,隨處可見牡蠣養殖場,路邊也滿是吃牡蠣的小店。松島的牡蠣口味鮮美,做法簡單,可生吃,可炭烤;有套餐,也有自助。
  • 松葉色,松島,歌枕之巔
    日本的歌枕之巔,有三景之說,天橋立、松島和嚴島(也叫做宮島)。這三大景點早在江戶早期就很有名了。對於我來說,松島因為松尾芭蕉在《奧之細道》中的描述,感覺文氣更甚。在松島,芭蕉的「失語」特別有趣,他嚷嚷道,「松島呀!啊!啊!松島呀!松島呀!」松島在日本東北宮城縣宮城郡,是海灣內的島群,由大大小小260個小島組成,因遍植黑松和紅松,故名。
  • 日本三景松島,藏王狐狸村
    位於仙臺的松島是與宮島及天橋立並稱為日本三景,也是日本東北地區最著名的觀光地。松島灣內的島大小約260座,島上青松群生,也難怪自古便被稱被三處奇觀,想一覽松島美景的話,不管是從展望臺朓望或是乘船週遊都是很好的選擇。時間許可的朋友們則是推薦留到晚上或是夜宿松島,觀看月夜之下的松島。
  • 日本三景(一)——松島
    今天首先談一談仙臺松島。參觀松島是在2010年3月時,遊記初稿也大致成文於六年前。 松島並不是一個島的名字,而是由26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構成。高處眺望,星羅棋布的小島錯落有致,實在是一番好景致。俳句大師松尾芭蕉在《奧之細道》中讚美松島為扶桑第一絕景,可與洞庭、西湖媲美。
  • 陪你看日出,松島
    說到松島,可能不少朋友的印象可能是松島與廣島的宮島、京都府的天橋立並稱「日本三景」之一。但圖鑑君最早知道松島是因為魯迅,魯迅在《出了象牙塔.後記》中曾寫道「我先前寓居日本時,春天看看上野的櫻花,冬天曾往松島去看過松樹和雪。」
  • 松島菜菜子 「日劇女王」的另一面是「虎媽」
    近幾年來,隨著孩子年齡漸長,松島菜菜子得以專心回歸事業,她的螢屏新作,依然值得期待。  17歲時,松島菜菜子被星探發掘,成為女性雜誌模特。這項工作正好發揮她的身高優勢,松島菜菜子以此為契機,正式進入了演藝界。在1992年出演第一部電視劇作品後,松島菜菜子經歷了四年的無名時期,直到1996年被選為NHK晨間劇《向日葵》的女主角,才終於一躍成名。
  • 韓國松島,城鎮化建設模板?
    它在世界各地承攬項目,韓國松島新城是其第一張名片。曾風靡全球的《江南Styple》視頻便是在松島拍攝。  新城建設前景看好  《江南Styple》堪稱松島市歌,歌詞描述的雖是首都江南區富裕時尚、豪華奢靡的生活方式,但音樂錄影帶大多取景於松島國際商務區。它距離首爾西南56公裡,是一座正在建設中的綠色智能城市。
  • 旅遊景點:觸摸能學的越前松島水族館,在越前松島有幾個呢
    如果來福井縣的話,想去的觀光景點是越前松島水族館。在越前松島水族館,有很多其他水族館沒有的獨特的魅力。很多人認為水族館的差異是魚的種類和數量吧。本文解說了去越前松島水族館絕對要體驗到的推薦點5選。同時,關於營業時間和知道的折扣信息,訪問,停車場信息歸結著,無論如何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