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謠大師,浪子詩人,同時竟還是吉他與月琴的演奏家!

2020-12-16 小喬水流家

陳明章(1956年7月4日-),中國臺灣著名的音樂創作人、音樂製作人、閩南語歌手,同時也是吉他與月琴的演奏家。代表作品有《戀戀風塵》電影配樂(1985年)、《戲夢人生》電影配樂(1993年)、〈伊是咱的寶貝〉(1993年)、〈流浪到淡水〉(1995年)等。有人稱他為"臺灣民謠大師"、"浪子詩人"。

陳明章創作的臺灣歌謠,最大的特色就是從民間生活出發。不論戲仔、漁夫、農民、妓女、酒徒、甚至是生意人及公務員,他從他們的生命經驗取鏡,忠實而生動的反映這個社會。在輕輕的吟唱中,展現的是一個卑微的人物在面對生命的起伏時,婉然轉身的無奈。陳明瑜的詞,優美而富文學性,展示了臺灣本土語言的文化美學內涵,如「再會吧!北投」∶「春夜的北投,是酒意,是回憶,是一朵花淪落的風塵,是三分酒意中的溫柔」,簡直就是首臺灣詩詞。但這也許是陳明章的歌較易在校園、知識份子之間流傳,卻無法如他所期待的,廣為一般平民階層的人所接受的緣故吧。

陳明章對於「歌」,是非常謹慎的,寫一首歌的思考準備期可能長達五年甚至十年,像「竹枝詞」就寫了八年多。他自己也說∶「我寫的歌原則就是連自己的不掉淚的歌絕不發表。」

因此在「下午的一齣戲」、「慶端陽」、「紅目達仔」和「竹枝詞」等歌中,不論是對臺灣文化的流失感到悲哀與懷念,或是更深層的對現今社會遺忘歷史、忽視文化的控訴,我們都能找到他歌曲中的感情基礎,而不是徒有懷舊、悲嘆的形式而已。這樣的詞曲一面承續了臺灣民謠的哀愁特性,一面則超越純個人式的抒懷訴苦,以更寬廣的視野陳述了社會文化與人的困境。

從「抓狂歌」、「現場作品I」到「下午的一齣戲」,他所有的音樂無不秉持這一貫的理念。在批判的同時,其實是對人性更深層的關懷。於是這齣戲儘管只有淡淡的情緒、感性而不煽情,留給人的卻是最深刻的感動。

相關焦點

  • 《海角七號》和月琴傳奇
    而在這動人的旋律中,最打動我的,並不是主人公阿嘉憂鬱的唱腔,而是茂伯手中撥弄的月琴之聲。     電影回放     恆春是個典型的南臺灣小鎮,依海而建的它養育了一群如大海般純樸的人。阿嘉曾到臺北為自己的音樂夢想打拼,卻一無所獲,落寞地回到了恆春。
  • 臺中舉辦名人吉他聯展 網羅貓王、張雨生愛琴(圖)
    已故歌手張雨生的吉他,上面還有他的指紋保留至今。來源:臺灣媒體中國臺灣網8月9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新光三越近日舉行《這夏玩吉他-吉他名人展》,展出的吉他,網羅了50位用琴弦說故事的吉他名人,100把富有音樂靈魂的經典好琴,從臺灣民謠大師陳達的月琴,到搖滾樂團、創作歌手的吉他,網羅貓王、披頭四愛用吉他,以及14位金曲獎得主的收藏吉他,另外還有已故歌手張雨生逝世15周年,三把愛用吉他首次聚首,現場並邀請張雨生友人楊培安精彩演唱。
  • 2019年臺灣吉他藝術節活動簡章
    請於5月15日前完成報名繳費,同時繳交5分鐘影音YouTube Link參加甄選(不限曲目),5月31日公布入選名單。(未經入選者將全額退費)2. 凡報名此(A)大師班者,若多增加報名(B)大師班(不限一堂),則(B)皆可優惠為$80美金(原價$100美金/堂)。
  • 「民樂名家音樂會」奏響 馮氏父子同臺演奏月琴
    月琴演奏家馮少先   8月13日晚八點,「華夏之聲——民樂名家音樂會」將在華夏藝術中心大劇場上演。音樂會是深圳大運會藝術節項目,由華夏民族管弦樂團傾情演出,中國月琴演奏家馮少先父子將同臺獻藝,為市民獻上一場極具傳統韻味的視聽盛宴。  原汁原味的民樂演奏,頗具藝術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吹、拉、彈、唱,高胡、中阮、三弦……藝術家們只需搖動手中的樂器,就可演繹出不同節奏、曲調的樂曲,或悲或喜、或憂或怒,生動形象、出神入化。
  • 古典吉他協奏曲音樂會再現世界名曲,它和普通吉他有何不同?
    8月29日晚,作為成都城市音樂廳推出的「城市之星」首場線下音樂會,四川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徐寶帶領數位古典吉他領域大神,在城市音樂廳舉行了驚豔四座的古典吉他協奏曲音樂會。同時,這也是成都城市音樂廳自疫情以來首次對外售票,門票數天時間一搶而空,在緊急加座的情況下依然一票難求。
  • 10首適合單曲循環的古典吉他名曲,感受指尖的迷人旋律
    世界三大樂器中除了鋼琴和小提琴就是 古典吉他 了!這 10首 古典吉他曲 美得心醉!文章:每晚古典音樂會 | 圖片:網絡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以下部分配圖為民謠吉他01純樸真摯的情調《卡伐蒂娜》《卡伐蒂娜》因其純樸真摯的情調、清新流暢的旋律令人無不聞之而動容。
  • 以吉他之名「湘」聚,第九屆GCC長沙吉他藝術節啟幕
    音樂會在優美輕盈、西班牙民間音樂色彩濃厚的《詩意圓舞曲》中拉開序幕;緊接著,《黑人十日談》《西班牙舞曲1號》《西班牙小夜曲》《水彩畫》《森林之夢》等經典樂曲讓觀眾如痴如醉;最後,壓軸由著名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演奏《劍器》,跌宕起伏、明亮清麗且鏗鏘有力,演出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畫下圓滿的句號。
  • 用《月琴》奏出心靈的呼喚
    今天的記憶音符,要跟您分享的是鄭怡所演唱的歌曲《月琴》是由賴西安填詞,蘇來譜曲,一首現代民歌作品,收錄在鄭怡的第一張專輯《鄭怡/王新蓮/馬宜中》中,是鄭怡個人的代表作之一。這首歌同時用來紀念民間老藝人陳達。歌曲故事在譜曲人蘇來一百五十首以上的創作裡,他最愛《月琴》。
  • 「浪漫秋夜、電信之約」吉他、小提琴重奏天津音樂會
    主辦:天津市電信公司演出:北京愛樂吉他室內樂團 :王震、李匯哲、郭玉成、賴康康特邀嘉賓:童衛東(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小提琴演奏家)                     黃家偉(指彈吉他演奏家)演出時間:2006年10月27日晚7點30分演出地點:天津中華劇院(河西區隆昌路與平江道交口處)售票電話:022—28330066
  • 他來自寶島臺灣,有著「華人指彈吉他大師」美譽!昨天他背著一把...
    「一部吉他演奏出多部吉他的效果,演奏吉他呈現出彈鋼琴版的姿勢和手法,這是吉他指彈的表演風格。」有著「華人指彈吉他大師」美譽的盧家宏這樣對記者說道。  昨日,臺灣吉他演奏家盧家宏來我市某商場演出,為廣大市民上演了一場吉他盛宴。  精通各種樂器,獨愛吉他
  • 在臺灣出道的大陸民謠歌手:用吉他和文字述說音樂故事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在臺灣出道的大陸民謠歌手:用吉他和文字述說音樂故事  作者 王捷先  今年北京的夏天溼熱、多雨。對剛結束全國巡演的民謠歌手鄭興來說,這樣的天氣很熟悉——多雨的臺北給其音樂創作帶來靈感。近日,發表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臺北》的民謠歌手鄭興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 莫奈吉他x「吉他怪才」陳彥宏x DOUBLE達成...
    2019年9月25日,民謠品牌圈中又一重磅籤約正式達成! 2010年,IFSGF國際指彈吉他大賽國際組冠軍,賽後受邀與Peter Finger、Don Ross、Masa Sumide、Doug Smith、鄭成河、岸部真明等國際大師同臺演出。
  • 沒有學過民謠吉他,直接學電吉他可以嗎?看完這個就可以了
    其它又分為兩種:電吉他和木吉他,很多人在學習電吉他之後轉而學習木吉他,或者學習了木吉他之後再學習電吉它,不管是先學木吉他還是先學電吉它,其實問題都不大,因為民謠吉他和電吉他沒有遞進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先後順序並不影響學習。但是,如果沒有學過民謠吉他,直接學電吉他可以嗎?其實也是可以的,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 盧家宏老師指彈吉他作品:末世紀(視頻)
    盧家宏指彈吉他演奏會 * 上海站主辦:上海迦南琴行 贊助:卡弗蘭特吉他 2014年12月10日 周三 19:45 上海浦東丁香路425號東方藝術中心演奏廳索票熱線:15000718135 公眾微信:canaanmusic盧家宏上海歌迷群
  • 世界級吉他演奏家,古典女神唯美獨奏《阿斯圖裡亞斯的傳奇》
    Sharon Isbin(莎朗·伊斯賓)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吉他演奏家之一,1956年生,美國的吉他手/歌手。9歲起開始學習吉他,1979年在耶魯大學獲得了音樂碩士學位,從1974年進行了她的首次歐洲巡迴起,全世界的吉他愛好者和評論家,就開始注意這位當時年僅17歲的女性吉他演奏家了她居住在美國紐約,從1989年起,開始擔任紐約 Juillard 音樂學校首席吉他教授職務。
  • 臺灣恆春民謠進鄉團 上演民謠歌舞劇
    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老中青5代組成的「恆春民謠進鄉團「,近年常獲邀離島表演,而今年上半年雖因疫情演出停擺,但卻醞釀出更驚人的全方位實力,他們將民謠結合戲劇自編自演,近日除登上臺灣傳統藝術中心,還將巡迴到北投、臺中。
  • 民謠吉他進階的秘訣是什麼?論系統性學習與「刻意練習」的重要性
    吉他,相信必定是世界上普及率最高的一門樂器,經常聽人說"吉他很簡單、入門最容易",又或者諸如"學吉他一個月就可以入門"之類的話。從演奏形式和風格上來說,吉他有很多種類別,常見的有:民謠吉他、古典吉他、電吉他、爵士吉他。
  • 2019岸部真明濟南演奏會,日本新生代指彈吉他演奏家來濟南啦
    作為長期活躍在指彈音樂界的日本新生代指彈吉他演奏家,岸部真明的音樂細膩動人,演奏風格頗具多元化,他的演奏現場仿佛有讓時間停滯下來的魔力,2019岸部真明濟南演奏會,12月1日晚 7點半,山東廣電星空劇院,一起親炙大師魅力吧。
  • 第五屆臺灣國際吉他藝術節2019,重要的裡程碑
    >」TIGF2019臺灣吉他音樂史上重要的裡程碑之一即使是民國108年的現在,古典吉他音樂依然非臺灣古典音樂市場的主流,而「臺北創世紀室內暨吉他樂團」更是早在民國69年便已創立,承擔音樂教育的使命,提升全民藝術興趣,致力於推廣古典吉他音樂的普遍度與深度。
  • 本期封面|專訪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張晶
    所有問題最終的本質就是:你為什麼要學習爵士,而熱愛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張晶年初在採訪著名鼓手安咚咚老師的時候就了解到,他今年會推出自己的全新在曝光的MV中,除了安咚咚老師細膩精湛而又表現力豐富的鼓技讓人驚嘆之外,吉他和貝斯的演奏技藝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期《中國樂手》人物專訪欄目很榮幸邀請到了擔任安咚咚老師全新專輯吉他部分演奏的青年爵士吉他演奏家——張晶,一起聊了聊他在吉他音樂方面的心得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