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宿產業發展「把脈」萬盛民宿經濟

2021-01-08 上遊新聞

12月18日,我區召開2018年「渝創渝新·創匯萬盛」鄉村民宿創業論壇暨旅遊行業扶貧培訓會,與會專家圍繞民宿升級打造、農家樂經營中的網際網路推廣、農業產業發展等主題進行演講,為全面推動民宿產業規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推「雙創」,助力脫貧攻堅,提升萬盛旅遊服務質量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和意見。

重慶旅館協會民宿分會會長餘文輝:

發揮萬盛旅遊資源特色發展民宿

「民宿旅遊作為新興旅遊產品,或將成為全域旅遊的重要元素和旅遊經濟的突破口。」餘文輝說。

「多元化、有創意才是民宿發展的基礎。面對一樣的風景和人文氣息,擁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特色,才能吸引消費者的到來。」餘文輝表示,民宿應該讓消費者體驗到當地風情、感受到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為其提供一種有別於以往生活的體驗。反之,「大同化」的民宿只會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眾多樣式雷同的民宿也缺乏吸引力。

對於萬盛民宿如何發展,餘文輝表示,萬盛覆蓋的客源有限,不適應一擁而上,拔苗助長。

餘文輝建議,萬盛可以充分發揮本地旅遊資源特色,做到全域旅遊與民宿發展有機結合。在村鎮試點,充分發揮旅遊文化資源的優勢,打造一批有情懷、有特色的民宿。在為遊客提供基本住宿、餐飲的前提下,進行主題氛圍營造,創造各具特色的民宿風情,傳播人文情懷。同時,民宿經營者不能僅僅把民宿做成提供住宿的地方,而是要打造一個有意思的農家生活體驗場所,這樣才能提升民宿文化的附加值。

豬八戒網副總裁呂銘傳:

民宿推廣需「體系化 公司化 市場化」

「民宿的發展可以分為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萬盛民宿能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並且已經初具雛形,這很難得。」呂銘傳說。

針對萬盛民宿今後如何推廣,呂銘傳給出了三個建議:

一是需要體系化整合。所謂體系化思考就是需要清晰定義萬盛民宿的特性,它應該是結合了自然景觀產出的民宿。對於這種跟地理環境有強關聯的民宿,可以做一些細分和細化,比如說,可以發展成農場式、親子化、文創化、紅色民宿、打望民宿等。通過定位和系統化的思維把民宿主題化,從而演變為點線面的聯動,讓民宿經營者除了靠房間、餐飲取得收入,還可以通過採摘、旅遊、觀光等去平衡投入和產出的關係,實現多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公司化運營管理。用公司化的運營結合多產業的融合,成功把民宿產業栽培出來。可以從單純的土地變現模式轉變為租金、股金變現模式,讓每個扶貧對象都參與到改建當中,並根據每名村民的專長,安排原本就適合他們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要讓村民的努力都奔著公司的同一個目標去,這樣管理才不會變得鬆散。

三是市場化的前瞻推廣。我國的網際網路化十分發達,人們在去某個地方之前,就先在網際網路上通過看別人的旅遊攻略、看圖片等方式了解這個地方的情況,這實際上反映了大眾消費行為的一種改變,也凸顯了營銷的重要作用。因此,萬盛民宿在做強品質的同時,也應加強營銷促使產品市場化,讓用戶對旅遊目的地的期待值更高,從而取得更高的市場定價權。

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秘書長李佳:

做好「加減乘除」實現民宿產業轉型升級

李佳表示,民宿之所以越來越熱,是因為都市人宿於鄉村、隱于田園、歸於慢生活的訴求和情懷越來越濃。

「在這樣的背景下,民宿發展規模不斷壯大,增收幅度卻放緩了。」李佳分析,主要是客源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經營不善;第三方平臺混亂,宣傳不到位;政策標準不同,行業重新洗牌等原因,導致入住率下降、回報率下降。

由此可見,民宿急需轉型升級。如何實現民宿產業轉型升級?李佳給出了答案——「加減乘除」。即去產能,規範民宿管理,創造高端供給;去庫存,挖掘閒置土地,利用共享資源;去槓桿,加強資本合作,融合關聯產業;降成本,健全法律法規,減輕企業負擔;補短板,提升服務設施, 打造優質品牌。

萬盛民宿從業者在轉型升級中既要做好「加減乘除」,還應正確認識民宿與鄉村振興、文旅融合之間的關係。「認清民宿的角色,有助於了解新型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從而優化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供給結構,活躍要素資源,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李佳說。

李佳總結道,民宿要發展,情懷是基礎,產業是前提,服務才是根本。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功能性體驗,吸引客人回流,以清晰的民宿經營方向和定位吸引到對應的消費者,以產業化的呈現形式形成民宿的「小聚居」,萬盛民宿才能走得更遠。

碩遠(中國)果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文中:

三大產業融合助推民宿發展

「這是我第一次來萬盛,感覺萬盛的環境和臺灣有名的清境農場很相似。」黃文中說,清境農場採用地中海俱樂部類旅遊度假村模式進行開發,通過簡單、有力的度假哲學,建立一種人與大自然合二為一的生活方式。先期依託草場資源發展觀光旅遊,撬動區域價值;後期植入特色民宿、文化體驗等多元業態,以休閒度假功能、景觀體驗、多主題設施作為核心競爭力,取得了很大成功。

黃文中說,全域旅遊可以實現當地村民身份的轉變。在這一背景下,整個區域的村民都是服務者,也都是主人。他們由旁觀者、局外人變為參與者和受益者,村民變成了導遊,變成了農家樂、民宿經營者。然而,目前大多數中國村民的經營理念還停留在單一的農業產業結構當中。

黃文中表示,萬盛發展民宿需要改變農村單一的產業結構,引進二三產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可以集約式集中小地塊變成大面積,形成規模種植,創造農業景觀。無法集中的土地則轉換成休閒農業,以契約式合作進行統一管理和運營。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及政策支持、產業改變及引入,完善食、住、行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強化第三產業,吸引人流,留住客源。「還需導入創意產業,將農產品透過第二產業進行製造包裝,帶動出當地旅遊消費及提升農產品價值。」他說。

11居創始人關懷:

整合資源打造原生態鄉村生活模式

「在很多人眼裡,11居民宿是眾多民宿中的一個另類。」關懷說,它的另類在于堅持著當地文化,讓老屋在新的時間輪迴裡可持續地存活下去。在這裡,可能沒有特別的景,卻有客人期待已久的「境」。

在關懷看來,民宿應在對當地文化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打造,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恢復老屋的原貌,加入現代的元素,打造出消費者想要的民宿。

「民宿不僅僅是一個提供食宿的場所,它更多時候提供的是一種生活體驗和一份真實。鄉土文化的淳樸和百姓的質樸,或是未來人們內心深處的一大精神需求。」關懷表示,觀光度假給人們帶來的大都是感官上的享受,而鄉村度假則更多地滿足人們精神上的訴求,這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吃住層面,更是一種精神的回歸。

關懷表示,11居在今後的打造上,會利用並整合當地生態、文化和旅遊資源,薈萃當地鄉村生活元素,打造一種原生態的鄉村生活模式,為客人提供一種原真性的鄉村生活體驗。同時,會加大對「網際網路 民宿」的投入,推出網際網路民宿產品和服務,讓網絡交易更方便。豐富旅遊產品,提供住宿、餐飲、娛樂、文化衍生產品等,進一步拉長民宿產業鏈。

心泊南山創始人井姐:

好民宿讓客人「轉角遇到愛」

「隨著民宿越發火爆,人們逐漸明白民宿的意義是把生活還給風景,把日子過成詩。」井姐說,初次來萬盛,參觀完幾家具有代表性的民宿後,她驚喜地發現萬盛的民宿從業者和她有著共同之處,就是感知到了環境對於發展民宿重要性。

井姐介紹,在郎木寺創立了泊客民宿品牌的她因為「父母在,不遠遊」,於是和愛人東子決定帶著泊客粉絲的期待,回到重慶,在南山擇一處老房子為愛停泊。於是,他們就有了第二家民宿——心泊南山。

問及經營民宿的經驗,井姐用「轉角遇到愛」五個字作了回答。

「民宿發展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在軟體硬體上的綜合提升。一家好的民宿除了要給客人提供硬裝的舒適度,還離不開優質的服務。在我看來,好的民宿就是要讓客人『轉角遇到愛』。」井姐舉例說,消費者入住民宿後,至少有八個小時都在那個房間、那張床上。那麼,「硬體」一定是不能忽視的,因為只有身體有了美感,心靈才會產生美感。毋庸置疑,消費者也非常看重民宿的「軟體」,也就是服務。因此,服務一定要親切周到,要想其想到的,也要想其想不到的,營造歸屬感、驚喜感,最終讓民宿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對於民宿未來的發展,井姐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如今民宿產業的發展與鄉村振興聯繫得頗為緊密,很多鄉居項目不斷興起,民宿經營者可以通過農產品再次加工,將各自的生態鏈外延出去。這樣不僅為自身的民宿項目贏得了更多客流量,也能帶動當地及周邊農副產品銷售及旅遊業的發展。

(劉亞蘭 劉 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崔廟鎮:專家「把脈問診」 助推民宿經濟發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張佳佳 通訊員 朱潔 馬新閣7月14日下午,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扶貧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有關領導,省內外知名民宿創始人及運營團隊、民宿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一行幾十人到崔廟鎮考察調研民宿資源情況,為崔廟旅遊民宿工作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 把脈河北武安鄉村旅遊 聚焦民宿產業發展「新起點」
    住特色民宿、體驗民俗文化、感受「慢生活」,這是國內疫情防控進入新常態後,旅遊業呈現出的最新態勢。隨著旅遊高峰期的到來,民宿產業已成為旅遊業復甦的「爆發點」,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青睞。9月15日-17日,首屆太行民宿產業發展會議在河北武安市東太行晨曦酒店舉行。
  • 專家把脈汝州民宿旅遊
    9月18日至19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帶領省內外知名民宿創始人及運營團隊、民宿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蒞臨汝州,開展「民宿發展走進汝州」活動,並主持召開旅遊推介暨座談交流會。 陳天富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匯報了汝州市經濟社會和鄉村旅遊發展基本情況;市政府副市長張平懷對該市民宿項目進行了推介;四川民宿協會副會長、浮雲牧場民宿聯合創始人李雲東
  • 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暨大同市鄉村民宿產業發展大會舉行
    他說,大同是國家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遺產富集豐厚,自然人文共融共生,發展文旅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次大會主題契合領袖囑託,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民意願。特別是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雙循環」更加注重內需的發展格局中,消費回流利好旅遊業,為民宿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 專家「把脈」汝州民宿旅遊,還有重大項目籤約……
    9月18日至19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帶領省內外知名民宿創始人及運營團隊、民宿專家、旅遊投融資公司負責人等蒞臨汝州,開展「民宿發展走進汝州」活動,並主持召開旅遊推介暨座談交流會。陳天富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匯報了汝州市經濟社會和鄉村旅遊發展基本情況
  • 永定土樓民宿季啟動暨民宿產業發展培訓班開班儀式舉行
    永定新聞網訊(謝芬芬 熊川 陳珍 盧燁)12月9日上午,「土樓活起來」2020年永定土樓民宿季啟動暨民宿產業發展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永定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會議中心舉行。她強調,文化和旅遊部人事司將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在永定民宿產業發展的人員培訓、人才培養和幹部隊伍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動永定老區蘇區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同時,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訓班為契機,在學習中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互相啟發,進一步將學習成果體現到推動民宿產業培育、鄉村旅遊發展等各項工作中去,努力開創文化和旅遊工作新局面。
  • 做好頂層設計 德陽加快推進民宿產業發展
    據《德陽晚報》消息,7月31日下午,德陽市政協重點提案督辦協商會議在羅江召開,對市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的重點提案《關於推進民宿產業發展的建議》《關於加快推進全市鄉村民宿產業經濟發展的建議》進行了現場督辦、答覆,提案人與主辦單位面對面交流、溝通,並對主辦單位的回覆給予建議、評價。  在這些建議中,提案單位和委員們紛紛聚焦民宿產業的發展。
  • 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彭州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
    為貫徹落實成都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通過的《關於弘揚中華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決定》,深入組織開展天府文化「可閱讀、可感知、可欣賞、可參與、可消費」行動,彭州市著力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創新發展。借力第二屆中國·彭州龍門山民宿發展峰會的舉行,彭州市探索民宿創新發展,聚焦鄉村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
  •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考察團走進駐馬店 為驛城區民宿發展量體裁衣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景閣 通訊員 席虎成 楊軍民)8月12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省內外知名民宿專家、創始人、投資人等到駐馬店市驛城區考察,參觀考察民宿發展情況並召開民宿發展旅遊推介座談會,為驛城區民宿發展量體裁衣、把脈問診。
  • 江西九江:民宿產業蓬勃發展 拓寬旅遊經濟之「門」
    從零星發展到星火燎原,從缺乏特色到迸發多元化生機,民宿產業成為旅遊開發的重要領域,也成為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浙江人謝光浩在2013年第一次來到廬山時,就被廬山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所吸引,於是,他放棄了原本優渥的工作,來到廬山,開啟了他的「廬山戀」。謝光浩來到廬山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廬山牯嶺鎮開了一家把自然景觀和當地人文相結合的民宿「雲棲」。
  • 推動民宿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昨日,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吳善平率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調研我市民宿發展情況。調研組一行先後到東源縣竹裡館、仙塘山居、到·吉宿,源城區楊家小院、大水井社區「鄉夢·鄰裡」、七礤湖茶顏悅色茶園等民宿調研考察,詳細了解我市民宿企業的投資主體、發展規劃、客戶群體、特色項目、帶動農戶就業、助推鄉村振興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生產經營狀況等情況。
  • 如何助力景區、休閒度假產業和民宿高質量發展?浙江推出資源開發...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未來旅遊景區試點、山地休閒旅遊發展試點、民宿助推鄉村振興試點方案評審,全省共有100餘家單位踴躍參與此次改革試點。專家現場把脈問診,層層篩選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可複製性的試點。
  • 民宿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近年來,省、市先後對發展鄉村旅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並把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經濟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民宿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統計,目前全市有民宿200多家,床位總量達到19052張。全市民宿發展態勢較好的有永嘉縣、甌海區、文成縣、樂清市、洞頭區,較為集中的區域有楠溪江、雁蕩山、大羅山、澤雅等地。
  • 聚焦「美麗經濟」 三亞博後村走上精品化民宿發展之路
    博後村走出的精品化民宿發展之路,也助力當地村民增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採訪活動海南分會場啟動儀式現場。記者 陳望 攝  據了解,「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採訪活動海南之行歷時5天,採訪團將走進三亞博後村、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文昌航天發射城、海口江東新區、海南生態軟體園、儋州大成鎮新風村、洋浦經濟開發區、瓊中朝參村等海南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工作代表性點,挖掘反映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旅遊發展等各個方面的發展成就亮點。
  • 如何才能發展好雲南民宿產業
    5月25日,人民日報16版以整版篇幅,對雲南大理、香格裡拉和騰衝的民宿產業進行了深入報導。報導真實反映了雲南大理、香格裡拉和騰衝的民宿產業現狀,中肯的提出了發展的短板和方向,對指導當前民宿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學習和思考。
  • 佛山民宿產業發展初見成效 首批30家民宿企業獲頒「佛山民宿」標識牌
    今年以來,按照佛山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佛山市文廣旅體局紮實推進全市民宿產業發展各項工作,嶺南特色民宿產業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民宿產業發展體制基本建立,各級各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積極有效,民宿產業發展的政策瓶頸突破有望,民宿產業特色化、集聚化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 上饒縣扶持民宿經濟發展樂了村民
    2016-08-01 08:58:13    華夏經緯網
  • 2019首屆安溪民宿產業發展論壇 等你來「茶山論劍」
    那麼,如何打造本土特色的民宿品牌?未來民宿又將怎樣發展與演變?圍繞這些問題,一場高規格的民宿產業發展論壇即將在茶鄉安溪舉行。 此次活動將邀請民宿專家到茶鄉考察,並於8月18日在安溪縣青少年宮舉行「民宿+新茶都」2019首屆安溪民宿產業發展論壇,邀請國內頂級民宿領域大咖,為大家分享深耕業界數十年累積的寶貴經驗。 作為參會者,你將在本次論壇當中,獲得開放式的交流平臺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 小民宿帶動大循環,2021上海國際民宿產業博覽會定檔4月
    名企攜手助力,民宿產業反哺鄉村振興 近年來,在國家「雙創」、「美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理念和戰略背景下,結合「鄉村振興」、「產業扶貧」等政策方向,我國民宿發展政策持續利好,民宿產業發展十分迅速。 作為目前民宿全產業鏈的盛會,上海民宿博覽會對於民宿產業發展的實際意義遠大於現場效果,展會旨在讓民宿產業帶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深化民宿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知,促進區域經濟穩定增長。
  • 借鑑臺灣經驗 發展精品民宿
    發展鄉村民宿,讓民房變客房,村莊變景點,可以帶動和盤活鄉村資源,是繁榮鄉村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海南省促進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省今年要新建80家鄉村民宿,到2021年建成不少於480家特色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