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4 05:08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楊凡 瀏覽:35172
沈巖明
民宿經濟是新生事物,也是旅遊經濟,發展潛力巨大。近年來,省、市先後對發展鄉村旅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並把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經濟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民宿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目前全市有民宿200多家,床位總量達到19052張。全市民宿發展態勢較好的有永嘉縣、甌海區、文成縣、樂清市、洞頭區,較為集中的區域有楠溪江、雁蕩山、大羅山、澤雅等地。其中,文成南田鎮五陽村民宿、甌海盤雲谷文化創意村民宿、永嘉暨家寨村民宿等,都是我市民宿整村推進的代表。
一、五大問題制約溫州民宿發展
近年我市民宿經濟發展較快,但與外地特別是與德清、安吉等地相比,我市民宿經濟發展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發展無序。我市尚未就民宿發展出臺相關規劃,沒有對民宿以及民宿相關旅遊配套產品、設施等進行統籌謀劃,民宿經濟處於自我發展狀態,有「遍地開花、一哄而起」的現象。由於政府缺乏合理引導,民宿分布零散,未形成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發展區域,基本上屬於村民利用自己的空房自發經營、有經濟實力的人看中一個地方投資辦民宿或村與企業合作投資經營民宿等三種形式。這種無序狀態下建起來的民宿,多數不符合區域科學布局和合理適度發展的要求。
二是合力不夠。民宿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公安、消防、旅遊、環保、市場監督、衛生等多個部門。目前,我市甌海等6個縣(市、區)已率先出臺扶持民宿發展與管理的政策性文件,由於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協調機制,致使某些民宿的優惠政策難以落地,也制約了民宿資源的有機整合和項目開發的快速推進。目前,除甌海認定了15家、文成批了14家,絕大多數民宿處於無監管部門、無經營許可證、無法開具發票的「三無」狀態。
三是營銷鬆散。我市大多數民宿品牌知名度不高,民宿經營者宣傳營銷的手段比較單一,主要還是依靠「回頭客」、發名片和口碑宣傳。在當今這個信息資源大量湧現的網際網路時代,溫州民宿尚未搭建專門的營銷平臺,很少通過網絡宣傳推介,缺乏整體宣傳營銷的意識。全市尚未形成專業的組織和協會,缺少民宿行業的整體宣傳效果,所以往往出現「節假日人滿為患,平時關門打烊」的極端現象。
四是創新不足。我市多數民宿重模仿輕創意,主題不突出、特色不明顯。無論是建築風格、室內裝潢等硬體設施方面,還是食宿服務、體驗分享方面都非常相似,缺少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遊客嚮往的特色體驗以及主人與遊客之間的互動,缺乏地方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如永嘉、甌海、樂清等地的民宿相似度極高,缺乏特色和個性,可持續發展動力不足。民宿的市場定位模糊,沒有針對青年白領、退休職工等不同的消費群體進行市場細分。另外,配套設施不足,道路及路標、環境衛生、停車場地、用水用電、通訊網絡等公共設施建設滯後。
五是隱患較多。大部分民宿處於「無監管」狀態,沒有跟治安、消防系統聯網。有的民宿為招攬生意,住宿登記不要身份證,離店不開發票。有的民宿裝飾材料不符合耐火要求,消防設施配備不足,從業人員缺乏消防技能訓練,存在很大的消防、治安等不安全、不穩定隱患。有的民宿建在山邊、溪邊,離地質災害點近,有的民宿衛生設施差,沒規範的消毒和疾病防範措施,消費投訴多。
二、五措並舉推動溫州民宿花開燦爛
一要注重規劃引領。建議研究制定全市民宿發展的布局規劃,對我市現有民宿發展進行摸底排查,並根據自然景觀、人文環境、村莊條件等,出臺相應的民宿發展規劃線路圖,明確重點發展區域,充分考慮產業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深入挖掘文化底蘊,不搞同質化,形成目標明確、布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的民宿發展規劃。
同時,創新民宿發展模式。在楠溪江、大羅山、雁蕩山等旅遊景區周邊集約發展民宿,以民宿村標準進行整片規劃建設;對一些原住民外遷較多的並具有原生態風貌的「空心村」,則通過「政企合作」、「村企合作」的模式開發成民宿群落。引入民間資本,開發獨創性、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示範項目,打造精品民宿。多樣化開發民宿市場,積極打造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民宿產業體系,大力發展中端民宿,適度建設低端民宿,控制高端民宿。分區域打造自然生態型、文化體驗型、休閒愉悅型、美食體驗型、健身養老型等特色各異的主題民宿,實現錯位發展。
二要落實聯審制度。建議市政府建立民宿經濟發展領導小組,並將成員單位人員相對固定,協調處理民宿經濟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學習借鑑外地的經驗和做法,堅持先發展後規範的原則,按照《浙江省民宿(農家樂)治安消防管理暫行規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制訂民宿消防、治安安全和衛生、環保標準,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積極幫扶有意向開展或手續尚不全的民宿經營戶儘早達到相關要求,讓更多的經營者獲得合法市場主體地位,推進民宿規範化發展。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民宿發展區域的旅遊交通、便民設施、生活設施等建設資金的投入,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加大對民宿村生活汙水處理、道路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的整理力度。
三要加強整體宣傳。去舟山看海、到衢州看山、在莫幹山度假、住麗水養生,每個地區都應該打造地域專屬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我市這方面還比較落後,要著力打造溫州民宿公共品牌,以品牌發展佔領市場高地。要成立專業的民宿行業協會,制定相關行業準入標準及行業服務規範。要強化政府、行業協會和民宿經營者的三方聯合互動,對民宿進行統一規劃包裝,以民俗文化的主題立意為核心,同時又突出個體民宿的自身特點,整體設計溫州民宿形象,打響溫州民宿品牌。要開設統一網絡營銷平臺,創建民宿專題網站,進行集中展示推介,讓每一家民宿都有頁面進行民宿介紹、旅遊產品發布及民宿預訂等。要加強與報刊、電視、電臺等新聞媒體合作宣傳,積極拓展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開發,進一步提升溫州民宿的知名度、美譽度,讓溫州民宿做起全國生意。
四要開拓發展思路。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地區的經營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並結合實際摸索出適合自身的民宿發展新模式。如引入民宿經營的保險機制,為民宿經營者減輕風險負擔;成立全市民宿投資有限公司,統一對民宿資源進行整合和開發;引入專業化服務模式,實現精美的菜單設計、優美的用餐環境和周到的服務禮儀;結合鄉村民宿自產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將現代農業觀光園區和民俗文化旅遊區更緊密地融合,大力整合休閒產業資源等。同時,要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將民宿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古村落保護開發相結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推進。
五要規範民宿管理。相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和服務,強化對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隱患民宿的整改,積極主動地向民宿經營者宣傳防火防盜等安全知識,並聯合旅遊、公安、消防、工商、環保等部門加強對民宿的服務質量、安全管理、消防設施、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等的監管,形成「經常性檢查+節假日突擊檢查」的工作機制,確保有序發展,實現規範經營。要積極對接職業院校,定期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加強民宿經營者和從業人員在經營管理、服務禮儀、營銷策劃、烹飪技術、食品衛生、安全防範等方面的培訓,經常性組織民宿協會成員參加行業知識培訓,不斷提高民宿從業人員綜合素質。推動星級酒店與民宿結對互助,酒店對民宿開展專業指導,民宿服務人員到酒店輪崗鍛鍊,進一步提高溫州民宿的整體服務水平。
作者系溫州市委黨校2016年第二期縣級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