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為何有這麼多的梧桐樹,背後的故事比梧桐樹還要令人陶醉

2020-12-15 董球姐

關於南京的梧桐樹有兩種說法,兩邊各有自己的理由。有人說是蔣公的禮物,也有人說是孫公的歡迎樹。到底誰說得是對的呢?

有個傳說講的是因為宋美齡最喜歡的樹就是梧桐樹,蔣介石為了討自己夫人的芳心,所以特地將整個城市都種滿了梧桐樹。

而且每每到了秋天都能夠看到環陵路的梧桐樹的葉子都會變成亮眼的金黃色。從航拍的照片上可以看到,這些美麗的梧桐樹宛若一條金色的項鍊,兩圈的梧桐樹像水滴一樣,中間包圍著的綠房子就像寶石一樣。這樣的美麗簡直不是語言能夠表達出來的。

還有一個說法是講一位法國的傳教士在南京的石鼓路上種下了第一顆法國的梧桐樹,而到了後來為了迎接孫中山的奉安大典,南京的市長劉紀文主持修建了一條從下關碼頭到中山陵的迎櫬大道,在中山南路等沿途種植了兩萬顆法國梧桐,成就了如今的中山路等街道的綠蔭蔽日,連綿不斷的法國梧桐。

其實在南京的地方志上面有這樣的記載說:每逢三月十二日的植樹節,蔣介石和他的夫人宋美齡都會在南京種植梧桐樹來紀念孫中山。

所以由此看來,這個浪漫的故事應該是假的。但是這個故事能夠流傳至今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凡事抱著一種美好方式去看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枯燥的歷史中,總是需要一些浪漫來點綴的嘛!

相關焦點

  • 南京為什麼有這麼多梧桐樹,背後故事遠不止浪漫這麼簡單
    去過南京的朋友可以發現,南京到處都是梧桐樹。尤其是南京裡面的而老城區,梧桐樹看起來就知道有很長的歷史的,有的都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可以說梧桐樹已經成為南京街上的一個標誌性風景。不過關於南京街上梧桐樹的起源,卻有很多的說法。大家習慣性把這件事想成浪漫。我們看一下真實的版本就知道了。
  • 南京,那些關於梧桐樹的故事
    「只因一棵樹,想起一座城,樹是梧桐樹,城是南京城。」今年的梧桐絮比往常飄散的早了些。對梧桐的印象,總停留在民國情懷上,卻不曾深入淺出地去聽它和南京的故事。然而在一個多世紀的歷次城市改造中,民國時期栽種的兩萬多棵梧桐樹只剩下不到3000棵。△頤和路街區但這些梧桐行道樹,早已成為南京人的集體記憶與生活志趣之一,也成為南京歷史文化遺產不可磨滅的一隅。
  • 崔曼莉:南京市民對梧桐樹有深厚感情
    南京市民要不最近傷感,我跟你打聽個事,南京有法國梧桐,最近引起好多人爭議,政府也得出來說,因為要建地鐵3號線還是10號線,所以據說是不得不要遷走多少棵法國梧桐樹,然後這個事網上就開始咆哮了,南京市民要保住我們的法國梧桐,我最近跟一個愛樹的哥們在一起聊,這人有錢了連樹都玩,你知道所謂愛樹,那天我跟一個有錢的人聊天,他問我你喜歡什麼,我說我喜歡樹,他說我也喜歡樹,他說這咱們有話題,他說我院子裡好多棵,我一聽說這是怎麼個喜歡
  • 南京的大景點和梧桐樹
    南京作為曾經的政治中心,全是大景點:總統府、陵門、中山陵、夫子廟、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等。這些都是大場面,難以一次全面介紹,只發些照片就不詳細介紹了。當天我們一行五人抵達南京,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洽談合作事宜。晚上我們各自在飯店休息,大概10點多鐘一個同事來電話說,快點看鳳凰衛視,我就趕緊打開看,在美國的鳳凰衛視記者正在現場報導,此時一架飛機已經撞入世貿大廈,這就是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具體細節後來大家都知道的,但當時的我們都是一夜沒睡,看了此後的全過程。
  • 6622.45平方公裡的南京,梧桐樹是愛情的見證,秦淮河獨樹一幟
    2013年我與其他兩個基友一同經過溝通討論以後,決定前往南京這個城市開啟我們的南京之旅,這個時間點是在十一期間,因為十一期間學校有7天小長假,所以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做一個深度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彌補我以前沒有去各個大學實地看的缺憾,因為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比如高中生能夠在當時多去一些大學瞅一瞅,看一看,實際上對於他未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也更加有目標感。
  • 留住我們的法國梧桐樹!
    據政府部門統計,建設地鐵三號線將遷走的600棵樹中,約有200棵為法國梧桐樹。  被南京市民視為「城市靈魂」、被外地人視為「城市標誌」的法國梧桐樹的命運,引發了南京市民乃至全國人民的關注和熱議。包括南京網友在內的國內外眾多網友,紛紛呼籲「留住我們的法國梧桐樹」!南京市民已經自發在不少梧桐樹上繫上綠絲帶,表達挽留之情。
  • 農村的梧桐樹是怎樣一種樹?為何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農村長的梧桐樹是怎樣的一種樹? 真正的梧桐樹 ,閒暇之餘請大家多指正! 而目前人們常說的梧桐其實是懸鈴木,原產歐洲、美洲,是一種引種植物,「有行道樹之王」的說法,大家習慣稱之「梧桐」,只不過目前梧桐樹很少見,懸鈴木非常常見,而且它與梧桐只是葉片都很大
  • 南京街頭的兩萬梧桐樹,是蔣介石為愛情所栽還是為何?
    南京,一個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古城。同時南京街頭的法國梧桐也訴說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梧桐樹,「法國梧桐」的浪漫名字也隨著南京行道樹栽種的歷史而流傳開來。然而南京開始大規模種植梧桐如今分為兩個說法,望看官們自行分辨。
  • 南京啟動城市梧桐樹守護計劃 多項措施預防「車撞樹」
    南京城市主次幹道兩旁的梧桐樹是非常靚麗的城市名片。但在一些道路兩側,有些梧桐樹的樹齡較高,枝幹分叉比較多又比較低,「車撞樹」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為了保護這些梧桐樹,確保行車安全,近日,南京交管會同園林綠化部門,啟動梧桐守護計劃,採取多項措施保護這些城市裡的綠色風景線。
  • 梧桐樹,是南京城市的一個符號,也是南京人在這座城市的感情寄託
    《詩經》有句:「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很多人喜愛南京這座城市,原因之一就是喜歡滿街高大壯碩,蔥鬱如蓋的梧桐樹。梧桐樹,是南京城市的一個符號,也是南京人在這座城市的感情寄託。南京梧桐樹,有和這座城市一樣厚重的歷史。
  • 宛如海藍之心項鍊,南京美齡宮梧桐樹的最佳觀賞期
    除了照片,流傳的更多的是蔣氏夫婦的愛情故事,一句梧桐美,種滿南京城,讓多少人羨慕這樣的愛情。也讓梧桐樹成了南京標誌。雖然關於美齡宮的梧桐樹是否是蔣介石為宋美齡而種有分歧,有人相信這是個浪漫的愛情故事,有人堅持這是蔣介石為接待孫中山的偶然之舉。但這些都已成過往,美齡宮已成為每年南京的賞秋勝地。
  • 你有梧桐樹,我有石楠花
    作為一個典型南京人,對家鄉那滿城的梧桐樹真是又愛又恨,愛的是炎炎夏日,即使烈日當頭,但有梧桐樹的庇護,總是陰涼有加。但如果你想要享受這份清涼,就得先忍受春天那滿城的飛絮。沒來見識過的人一定不知道有多震憾,每年,南京的「毛毛士兵」要發動兩次進攻,分別是三四月份的芽衣絮和五月中旬的果毛絮。一到那時,梧桐樹上成熟的毛球隨時炸開,猝不及防,賞你一頭一臉的「小傘兵」,和蒲公英的不一同,它們死命扯著你的頭髮,還會留下黃黃的粉末。落在地上的,一會兒就聚成一團一團,抱的緊緊的在馬路上飛奔,好似永遠也掃不乾淨。
  •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人真是很奇怪,每天生活在同一環境下,生活在同一藍天下,為何還是有新鮮的感覺?出了樓門,愜意的涼風吻了我的臉頰、和煦的陽光撫摸了我的烏髮、高大的樹木滋潤了我的眼眸、飄搖的雲兒治癒了我的肩痛。那是因為他家的肉好,所以這麼多的熟客以及新客,新客還會變成熟客,客人源源不斷,財源滾滾廣進。但是因為這些嗎?會不會這裡風水好,也說不定,雖然這有些迷信,但這是美好的,我願意去相信。倏下,店鋪前那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樹,迅速撞擊了我的大腦,難道是因為梧桐樹,我的大腦迅速的搜尋了一些信息,並快速的傳達給我一條關於梧桐樹與生意關係的規律,啊!果真因為梧桐樹。
  • 南京鼓樓區|頤和路民國公館區—梧桐樹下的民國時光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來到南京,多多少少都想著能找到點民國的記憶。曾經民國首都的點滴總歸是有的。但那些民國遺留的細節需要細心地尋覓。令人意外的是,在南京各個角落中,最有民國味道的卻是稍遠離市中心的西北面。
  • 梧桐樹
    在《詩經》裡就有這樣的記載:「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豐茂的梧桐樹上,鳳凰在鳴叫,痴情詩書少年站在樹下抬頭仰望。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鳳是神鳥,能引來鳳凰的梧桐樹,自然是祥瑞的植物。所以人們常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梧桐也是天地知者的象徵。古人認為梧桐是一種智慧之樹,能知秋潤秋。所謂「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葉,便是梧桐葉。
  • 友誼路上,法國梧桐樹半個多世紀的記憶
    11月14日,在西安市地鐵5號線遷移苗木栽植基地,記者發現移栽的法國梧桐樹都有編號。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會按編號將樹回遷至原來的位置。 本報記者 仵永傑攝編者按葉落歸根季,大樹回遷時。近期,西安市友誼路上闊別多年的法國梧桐樹將有序回遷。
  • 南京最浪漫的景點,不僅景色優美,背後的愛情故事更美
    說到浪漫的地方,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有雪山和桃花海互相映襯的林芝,或者是時常有微雨相伴的武大櫻花,這些地方的確夠浪漫,但是旅行時只看景色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聆聽背後的故事。南京最浪漫的景點,不僅景色優美,背後的愛情故事更美。
  • 我們經常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梧桐樹是哪種樹呢?
    我們經常把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的事情,或者是引入人才、引入資金,都會稱之為: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句老話我們也經常聽見,念叨了這麼久的梧桐樹,是哪一種樹木呢?我們先來看看都有哪些樹木被稱作梧桐樹。泡桐樹:也被叫做梧桐樹,春季開花繁密,也是我們農村非常多見的一種速生樹木,木製輕盈,可以製作各種的板材,經濟價值比較高,這個就是我們引得鳳凰來的梧桐樹嗎?泡桐樹雖然也被叫做梧桐樹,但不論是史料記載,還是民間叫法,都是將其稱之為泡桐,可見如果將泡桐作為引得鳳凰來的梧桐樹,可能性確實不大。
  • 難忘梧桐樹下的歲月
    村裡的人口相當多,導致村裡的用地相當緊張,用寸土寸金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路上走的人多了,地上便寸草不生。蚊子無處藏身,所以村裡基本上沒有蚊子,夏天根本不需使用蚊帳。因為這個原因,村裡的植樹相當稀少。我的家在村裡西邊的最前面。父親在門口種植了一棵梧桐樹。
  • 城是南京城,樹是梧桐樹。
    關於南京的梧桐樹有兩種說法,兩邊各有自己的理由。有人說是蔣先生的深情禮物,也有人說是孫先生的歡迎禮樹。到底誰說得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