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央視《天氣預報》30年標誌性大動作(組圖)

2020-12-25 搜狐網
24小時天氣預報圖

24小時颱風預報

  中新網9月25日電 央視《新聞聯播》之後的《天氣預報》節目,將在國慶期間全新改版。在城市預報部分,地圖會採用沙盤的設計來進行立體的演繹,並通過視角的變幻來使城市預報信息更為突出,而且還將增加導航欄,以提示大家目前屏幕上城市所在的區域。同時,還會增加一些地級市的預報。《天氣預報》30年來,經歷過許多次標誌性大動作改動。  

標誌性動作之一:24小時天氣預報圖之外的新面孔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

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

  1985年,觀眾看到了由衛星拍攝的颱風動畫雲圖。之後還增加了中國責任海區天氣預報,為海上航運、捕撈、勘探進行氣象服務(1989年2月6日改在午間新聞中播出);另外在夏天還增加了颱風預報圖。以那個年代的技術水平,天氣預報畫面還是非常具有視覺震撼力的。

  伴隨著新一代廣播級電視天氣預報製作系統的建成,1993年電視天氣預報迎來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就背景圖而言,形式上出現了三維立體天氣符號;內容上全國天氣趨勢時效由24小時延長到48小時。  

72小時天氣預報圖

  跨入21世紀,新的背景畫面還在繼續增加或者更新。2003年3月3日預報時效再次拉長到72小時。另外根據觀眾對氣象信息的不同需求,按季節、天氣氣候和配合重大活動等熱點,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小欄目:如24節氣、春播天氣、麥收天氣、各種災害性天氣成因以及防災減災、一周天氣回顧、天氣氣候評述、節日天氣、香港和澳門天氣氣候、長江三峽天氣氣候以及天氣知識和術語等科普小欄目等等,畫面想不豐富都不行了。

  2004年初增加了最高氣溫預報,針對重大影響天氣的5天天氣預報;2005年1月18日首次發布了「空間天氣預警」,利用FY-2C星的監測資料向社會公眾發布……

  總之,既有傳統意義上的短期預報預警、中期預報和展望,也有區域性的監測預警、典型城市或區域的個例分析,在針對當前熱點事件進行天氣解說等等。所有這些,科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此也連帶印證著氣預報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天氣預報的依據更多、準確性更高了。  

標誌性動作之二:1986年,《天氣預報》實現「制播分離」

  1984年底,、國家氣象中心(中央氣象臺)開始籌建中國第一代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製作系統,具體的名稱叫做「微機圖形動態顯示系統」(在電腦中輸入代碼,生成預報圖)和「數字/模擬信號轉換編碼器」(供切換臺播放)。這個系統雖然現在看起來非常簡陋,但卻是那個年代信息顯示方式上的一次飛躍,當屬「科技進步」。

  1985年夏天,人工手繪的預報圖退出了大家的視線。而採用攝像機翻拍的方式,黑白的颱風動畫雲圖開始出現在節目中,多少給大家帶來一些新鮮的視覺衝擊,老百姓也能看到地球上空的模樣了(衛星雲圖至今依然是最直觀通俗的專業圖形)。再後來,城市預報的畫面還配上了拉洋片式的風景照片,背景音樂《漁舟唱晚》也開始家喻戶曉。1986年,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由氣象部門獨立製作天氣預報節目的國家。

  按照部門分工:《天氣預報》節目由國家氣象中心製作,中央電視臺負責播出並進行技術指導和人員培訓。由此,從1986年10月1日開始,《天氣預報》成為中國電視界最早實現「制播分離」的日播節目。  

綠色地理版圖

  標誌性動作之三:中國地圖響應「環保」之舉

  《天氣預報》節目最早使用的地圖顏色是黃色調的,看起來就是一個從頭到腳都金燦燦的節目。或許是因為這種黃色調讓人總聯想到「沙塵暴」,2000年之後節目進行改版,製作人員大刀闊斧地把地圖顏色改成了清新淡雅的綠色,一來讓節目顯得更加環境友好,二來也給觀眾一種生態環境保護的心理提示。  

標誌性動作之四:主持人「跳」到臺前

  節目開播最初,正值是天氣最為複雜多變的夏天,那時候中央臺是派氣象臺的專家來播講;後來的7年時間轉為幕後配音,直到1993年3月1日,這一歷史性的時刻讓觀眾眼前一亮。因為就在這一天,氣象主持人從幕後走到了臺前,第一個亮相的是宋英傑。

  那時候不像現在的宣傳報導手段如此發達,《天氣預報》主持人走到臺前根本沒有做過任何宣傳,以至於後來的報導標題竟是《屏幕上「跳」出一個氣象先生》。記者之所以稱之為「跳」,是因為所有觀眾都非常意外,保密工作堪稱完美。更有意思的是,在主持人出鏡後的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畫面裡是沒有主持人姓名的。後來應廣大觀眾的強烈要求,節目中才出現了一行通欄字幕:主持人中央氣象臺XXX。由此開始,人們一改「聽」天氣預報的習慣,更願意仔細看了,收視率節節攀升,觀眾紛紛說「節目好看了,有人情味了」。  

中國地圖縮小並右移

  標誌性動作之五:中國地圖縮小並右移

  在《天氣預報》節目中,主持人慣常都是站在畫面的左側,但這樣主持人的身體有時候就會擋住新疆西藏的部分地區。尤其當主持人伸出手來指華北尤其東北地區的時候,身體幾乎擋住整個西北地區。為了不影響新疆和西藏的朋友觀看自己家鄉的地理信息,節目組設身處地考慮到當地群眾的想法,把中國地圖縮小並右移了一點,以保證版圖上的領土完整。

相關焦點

  • 《天氣預報》將變臉 細數節目三十年標誌性動作
    繼《天氣預報》更換了遼寧籍主持人藍一之後,國慶期間《天氣預報》將跟隨央視其他節目一起,進行一次大變臉。《天氣預報》的製作單位承認,這種變臉將更時尚,更貼近時代,並且更加高科技。1949年,氣象信息還是絕對的保密信息,除了服務於軍用之外,老百姓根本無從知曉。  1956年,人們不用再看皇曆猜天氣了,因為這個時候《天氣預報》問世了,廣播和報紙成為大家了解天氣信息的窗口;時隔24年之後,1980年7月7日,電視版《天氣預報》誕生了。
  • 央視《天氣預報》:5分鐘背後的30年
    《天氣預報》獲得民調80%支持率1979年開始,中央氣象臺和中央電視臺開始協商合辦天氣預報電視欄目,前後長達一年半的時間。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式不沉悶,這一全新的節目形式,雙方都沒有經驗,最後大家決定,先效仿國外。當時,西方的氣象節目大部分是由氣象專家來主持。央視本身主持人不多,對氣象知識也不了解,決定由氣象臺派人擔任主持。
  • 央視《天氣預報》 最早主持從氣象臺中產生(組圖)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每天的播出時間只有5分鐘,卻穩居收視率的前幾位,即使現在人們有那麼多渠道了解天氣信息,即使大家說得最多的是「天氣預報越來越不準」,但每晚七點半之後的這5分鐘,還是有無數人守候在電視機前。  30多年前,《天氣預報》正式創辦。這一收視率極高的欄目是怎麼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多元的?
  • 央視《天氣預報》主播PK另類氣象主播
    網易娛樂獨家稿件(文/六月)CCTV《天氣預報》11年來首次引進新主持人,引起了人們對氣象主播的關注。接著看,央視天氣預報主播>> 央視天氣預報主持人王藍一 靚麗新人主播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  那每座城市未來三天的預報怎麼顯示呢?秦主任說:「目前有兩套方案,比較好的一套是在每個大區域屏幕右側的大圖標下將4座城市『後天』和『大後天』的預報用小圖分別顯示出來,小圖一直不變,這樣一個區域內每個城市未來三天的預報在屏幕上都會一直顯示,4座城市共顯示12秒,觀眾獲得每個城市的天氣信息的時間就延長了4倍,不會沒看完就一閃而過了。」
  • 央視兼職聊「天」26年 讓天氣預報有溫度更靠譜
    「氣象先生」宋英傑: 央視兼職聊「天」26年 讓天氣預報有溫度更靠譜 從1993年第一次站在央視鏡頭前算起,雖已過去近26年,但宋英傑一直以「兼職」定位自己。  「大家有了更便捷的渠道了解天氣,這是值得高興和欣慰的事情,說明我們一直在進步。」從電視屏幕走進千家萬戶的宋英傑,自己現在也經常在手機端看天氣情況,遂如是表達媒介更迭與不改初心。
  • 央視天氣預廣告收費標準|CCTV天氣預報廣告收費標準
    《天氣預報》欄目在CCTV-1、CCTV-新聞,央視兩大旗艦頻道頻道、黃金廣告時段播出,位於《新聞聯播》後、《焦點訪談》前,是聯合央視平臺共同打造的強勢品牌,央視廣告真正的黃金資源時間。黃金收視《天氣預報》佔據CCTV-1、CCTV-新聞頻道收視制高點,加之長達39年的市場培育,收視率十分搶眼,市場份額一直非常穩定,更是連續8年位列同時段所有頻道前列,平均收視率達5.18%,投放天氣預報廣告,確保完成廣告主對於廣告品牌、產品的訴求到達,從而大限度保障了廣告投放效果。
  • 好消息,建湖九龍口入選央視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3月2日, 九龍口景區作為天氣預報 播報的背景圖登陸央視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近年來,九龍口積極與央視合作,宣傳片多次在央視《大美中國》欄目中滾動播放,同時被推薦上北京京港地鐵所轄4號線及大興線、14號線、16號線的站點和車廂電視屏上投放,播出反響熱烈,獲得普遍讚譽,成為央視及省市主流媒體聚焦的對象。
  • 12月30日昆明天氣/昆明天氣預報
    12月30日昆明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2月30日,星期三,農曆冬月十六,數九為二九第1天。昆明天氣:陰轉小雨,溫度 3 ~ 11℃,微風1級轉微風2級,日出時間 07:54,日落時間 18:30,降雨量 0.0mm,溼度 67%RH。
  • 11月30日中山天氣/中山天氣預報
    11月30日中山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1月30日,星期一,農曆十月十六。中山天氣:晴,溫度 15 ~ 22℃,北風3-4級,日出時間 06:49,日落時間 17:41,降雨量 0.0mm,溼度 63%RH。
  • 10月30日昆明天氣/昆明天氣預報
    10月30日昆明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0月30日,星期五,農曆九月十四。昆明天氣:多雲,溫度 12 ~ 21℃,微風1級轉微風2級,日出時間 07:16,日落時間 18:30,降雨量 0.0mm,溼度 81%RH。
  • 央視《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年,家人每天都在看竟然才知道官方...
    央視《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年,家人每天都看竟然才知道官方名?近日,有報導說2020年上半年央視《新聞聯播》的收視率高達35.52%,為近五年新高,中心城市青年觀眾的收視增長最為驚人,同比增幅達139%。另外,緊跟著《新聞聯播》後面播出的《天氣預報》《焦點訪談》收視也均創下新高。
  • 11月30日蘭州天氣/蘭州天氣預報
    11月30日蘭州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1月30日,星期一,農曆十月十六。蘭州天氣:多雲轉陰,溫度 -2 ~ 6℃,東風1級轉東北風1級,日出時間 07:56,日落時間 17:51,降雨量 0.0mm,溼度 76%RH。
  • 揭秘央視《天氣預報》:主播對著綠布「說」天氣
    馮殊說,一般指示比較大的範圍時習慣用手掌,而針對一些比較細小的地方則用一個手指頭,「總之就是不能遮擋住信息,同時還要能指示的儘量準確。」有監視器做參照,即使是第一次站在幕布前的人也能指出地圖上的大概位置,但要指的又快又準,就需要多練習了。  很多觀眾還記得,20多年前《天氣預報》剛開播時,主持人手裡經常拿著一根小棍。
  • 包頭城市形象登上央視天氣預報欄目
    2月1日晚,很多觀看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時發現,在省會城市預報到呼和浩特時,左上方所展示的城市為「稀土之都、生態鹿城」——包頭,藍天白雲綠樹襯託下的包頭生意盎然。
  • 天氣主播霍佳亮相《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周六的晚上,19點30分之後,《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裡出現了一個新面孔――霍佳。雖然這位成熟、大氣的女主播對於《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的觀眾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可是霍佳在天氣預報主持人的崗位上已工作十一年了。她認為,天氣主播必不可少的素質除了優秀的業務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顆真誠的為觀眾服務的心。 霍佳簡介籍貫: 河北 畢業院校 及專業: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播音系 主持經歷: 2006年起就職於中國氣象局,先後主持各種不同類型的氣象節目:中國氣象頻道天氣預報類、新聞資訊類節目以及訪談類節目等等。
  • 火了火了,包頭登上央視《天氣預報》,美照又刷屏了
    2月1日晚,很多觀看央視一套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時發現,在省會城市預報到呼和浩特時,左上方所展示的城市為「稀土之都 生態鹿城」
  • 11月30日武漢天氣/武漢天氣預報
    11月30日武漢天氣:早上好,今天是11月30日,星期一,農曆十月十六。武漢天氣:晴轉多雲,溫度 2 ~ 12℃,東北風2級,日出時間 07:02,日落時間 17:21,降雨量 0.0mm,溼度 72%RH。
  • 2020年4月30日天氣預報
    2020年4月30日天氣預報 福鼎天氣預報 視頻約2分鐘,建議在WIFI下觀看 30日夜裡到1日(30日20時到1日20時) 多雲到陰天,氣溫:19~27℃;
  • 宋英傑1999年曾為《天氣預報》不準道歉
    1956年開始,中國的老百姓可以從廣播裡聽到天氣預報了,《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工人日報》等也會刊登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改革開放初期,出國考察熱風靡全國,氣象行業也不例外。1979年,中央氣象臺副臺長王世平隨團到日本訪問。日本當地一家氣象臺熱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極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後廚的過道上,還放了一臺電視機,屏幕裡正在播日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