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紅頂"超市牽出校園窩案

2020-12-12 民主與法制網

衡山縣二中學生服務部所掛的是個體工商營業執照,門口卻又印著「衡陽楚康」的LOGO。

各地的楚康超市工商註冊名以3類關鍵詞為主,分別為「楚康商貿有限公司」、「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和「陽光楚康商貿有限公司」,只是在公司的前面加上了各地的地名。


衡陽教育局文件

2015年春節後,隸屬衡陽市的衡山縣和衡東縣,8名中學校長和3名總務處主任突然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11人中,衡東縣獨佔8人,被當地人戲稱「一鍋端」。不過,衡陽市教育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或許還會有人被帶走。」

南都記者從多個事發學校的老師處了解到,如此多領導被抓,均與一家名為「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的企業有關,他們之間可能存在非正常經濟關聯。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以「楚康商貿有限公司」為註冊名的公司,已經遍布除湘潭外的湖南13個地州,在大量的中小學裡都開設有校園超市。據記者搜索公開信息及查證,這些公司多是在未進行公開招投標的情況下,經各地教育局作為「中間人」介紹進駐的,而各地教育局所依據的文件,則來自並沒有行政文件下發權的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

不止如此,多個地州的楚康商貿有限公司還是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的會員單位,而該研究會則隸屬於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

一方面,在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文件的「政策支持」下,在一些地州教育局的直接點名推薦下,各地教育部門大規模引入楚康商貿有限公司,另一方面,一些進入校園的楚康超市又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一家獨大,將經營權層層轉包,從而導致大量無法保證質量的商品湧入校園。

湖南省教育廳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表面上看,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的文件是為了規範校園商店經營,保障學生食品安全,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讓食品安全問題更加凸顯。

南都記者從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得到的最新消息顯示,該處曾下達的兩份力挺校園連鎖超市的文件已經被廢除。對于衡陽的校園窩案,他們也已向湖南省紀委和教育廳作了簡報。

此次衡陽眾多中學校領導被調查,均與一家名為「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的企業有關。而這家企業的總公司「楚康校園商貿服務有限公司」,曾在衡陽市教育局下發的衡教通[2009]104號文件上直接點名推薦,而且還被稱為「有資質、有實力、有經驗、有責任心」的貿易公司。

衡東,「一鍋端」了8名校領導

衡陽市衡東一中總務處主任陽安衡,是在被組織叫去談話後「失蹤的」。

一中的老師顧新記得,陽安衡被抓是在4月初,一個周一的上午,「被叫走後就沒有回來了」。直到後來他才聽說,陽安衡因為受賄「被抓起來了」。顧新說,陽安衡是衡東一中的總務處主任,掌管學校的採購大權,只要是花錢的地方,都是他說了算。

顧新說,此次陽安衡和一眾校領導被抓,緣於一家超市的老闆給他們送了6萬元錢,然後被在校老師舉報案發的。「最先是從衡山縣那邊開始的,一個老師向省紀委舉報,然後才查到了衡東。」

南都記者從衡山縣檢察院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衡山縣此次首先落馬的是衡山縣二中校長李海雲。該名工作人員介紹,李海雲共收受了上述超市老闆5萬元的賄款。而此消息,南都記者也從李海雲家屬處得到了確認。另外,衡山縣另外兩所中學的校長也同樣因經濟問題被衡山縣檢察院帶走調查。

此次校園窩案,衡東縣成為「重災區」,共7所中學的5名校長和3名總務處主任被衡東縣檢察院帶走調查,成為當地的轟動性事件,也被坊間戲稱為「一鍋端」。

據衡東縣教育局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校領導被檢察院分3批帶走,第一批為衡東六中校長、歐陽遇中學校長和衡東一中總務處主任;第二批為衡東九中校長和衡東八中總務處主任;第三批為衡東五中校長、衡東二中校長和總務處主任。

上述衡東縣教育局工作人員說,被帶走調查的8名校領導中,衡東九中校長劉建軍年紀最大,今年53歲,原本再有7年時間即可退休。「實在太可惜了,這個時候栽了跟頭。」目前,主持學校工作的是衡東九中的副校長顏建安。

衡東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羅馬鼎向湖南本地媒體為民網記者證實,衡東的這幾名校領導目前的確已經被衡東縣檢察院採取強制措施,但這一切都是他們的個人行為,與教育局無關。

百度百科資料顯示,為民網是由湖南省紀委、省監察廳、省糾風辦、湖南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新聞網絡平臺,是湖南省唯一具有新聞資質的糾風為民網站。

南都記者了解到,事發學校均未對校領導的「失蹤」進行過公開傳達,有些學校甚至已開始著手去除前任領導的痕跡。在衡山縣二中,南都記者看到,校長李海雲的圖片已經從領導宣傳欄中撤掉。

連鎖超市獲「紅頭文件」點名推薦

南都記者調查了解到,此次衡陽眾多中學校領導被調查,均與一家名為「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康商貿」)的企業有關。而這家企業的總公司「楚康校園商貿服務有限公司」,曾在衡陽市教育局下發的衡教通[2009]104號文件上直接點名推薦,而且還被稱為「有資質、有實力、有經驗、有責任心」的貿易公司。

檢索工商資料顯示,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地址在衡陽市雁峰區,經營範圍主要為日用百貨、預包裝食品和散裝食品的銷售,註冊資本為100萬元,性質為私營。

而衡東縣教育局似乎也正是根據衡陽市教育局的該份文件,決定將楚康商貿引入衡東縣中學。為此,衡東縣教育局下屬的衡東縣勤工儉學工作站還專門同該公司籤訂了一份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

其中,在為何引入楚康商貿的原因上,該文件寫到,根據「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學校商店管理的通知》(衡教通[2009]104號)精神……衡東縣勤工儉學工作管理站和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就我縣學校商店管理社會化和連鎖經營模式達成如下協議……」

衡山縣教育局在其下發的《關於推行學校商店連鎖經營的通知》中,認為學校商店承包給個人經營存在管理水平低、進貨渠道不規範、有安全隱患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引入校園連鎖超市,是「杜絕商品安全隱患的有效辦法」,該局還決定從2013年秋季起引入校園連鎖超市經營模式,按照合法程序公開招標,由公司統一管理經營。

但南都記者檢索該縣教育局網站,並未發現有關校園超市的招投標紀錄。

衡陽縣第六中學在網上對一則投訴的回覆似乎也證明,楚康商貿進入校園經營,並未經過招投標。在一則「關於網民投訴《衡陽縣六中吳同春一手遮天》的回覆」中,衡陽縣第六中學承認校園超市承包方為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並解釋該項目的承包是按照市、縣教育管理部門的文件規定和會議安排落實的,「目前全縣(共七所高中)已有五所高中學校和數十所初中學校落實了與楚康公司籤訂承包合同的工作安排,承包款為40萬元/年。」而且該決議是學校行政會議集體研究決定的。

再追根溯源,衡陽市教育局之所以決定為轄區內學校引入連鎖經營商店,則是為了執行湖南教育生產裝備處下發的「文件」———湘教備通[2009]31號文件和湘教備通[2010]13號文件,該文件中明確指出,「各市州、縣市區勤工儉學管理部門必須在省教育廳裝備處公布的企業名單中遴選校園連鎖超市的服務企業,對於未獲得備案的企業一律不得在中小學校園從事校園連鎖超市經營活動。」

然而,南都記者從湖南省教育廳了解到,其生產教育裝備處為二級機構,事業單位,並沒有給地方教育部門下發行政文件的權力。教育廳內部人士也表示,此種行為明顯違法,是地方教育部門越權幹涉市場行為,「屬於亂搞」。「一些地方教育部門也是亂來,隨便抓一個上級單位的文件就拿過來用,反正只找對自己有益的部分用。」

不過該內部人士亦表示,2013年教育廳整頓清理文件的時候,教育裝備處的這兩個文件已經被廢止。但至於這兩個文件當時出臺的背景原因,該人士表示不清楚,「我們平時和他們都很少打交道,知道的不多。」

對於以上疑問,南都記者隨後去到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了解,但被該處辦公室工作人員告知,裝備處領導已經作出決定,關於此事一律不接受媒體採訪。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就衡陽校園窩案,向湖南省紀委和教育廳做了簡報。

神秘的勤工儉學研究會

從湖南省各地州教育局下發的文件看,他們正是在湖南省教育裝備處這兩個文件的「支持」下,開始大力引進校園連鎖超市。

然而,蹊蹺的是,包括湖南省嶽陽、益陽、長沙、邵陽、懷化、常德、湘西等地的多個教育部門,為當地中小學市場引進的校園連鎖超市幾乎全部為楚康商貿有限公司,唯一的區別只是在「楚康商貿有限公司」前面冠上各地的地名。目前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楚康商貿在嶽陽市有110多家連鎖超市,益陽市有85個、長沙為43個、株洲有29個。

楚康公司網上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1991年在湖北武漢創辦,2004年8月成立湖北楚康公司,專注於校園超市連鎖服務,並於2008年4月進駐湖南。在常德、張家界、懷化、益陽、嶽陽、邵陽、郴州、長沙等縣市區分別成立了分公司。株洲市政府官網在一篇介紹楚康商貿的文章中說,楚康商貿在湖南教育生產裝備處有備案。

從湖南省各個地州檢索工商信息發現,各地的楚康超市工商註冊名以3類關鍵詞為主,分別為「楚康商貿有限公司」、「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和「陽光楚康商貿有限公司」,只是在公司的前面加上了各地的地名。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楚康商貿除了在湖南生產教育裝備處備案,是其力推的一個企業外,還是其下屬一個民間組織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的會員,且佔有多個常務理事名額。

記者得到的一份名為《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第五屆會員大會新增常務理事名單》顯示,湖南省陽光楚康校園超市連鎖有限公司、嶽陽市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和常德市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均是其常務理事,另外的數十個常務理事也都來自企業界。

而該研究會的理事長則是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的主任彭幹瑜,常務副理事長是黨組書記覃蘇瓊,副理事長則多為該處內部人員。另外,勤工儉學委員會的顧問是湖南各個地市的教育局領導。

湖南一家生產校服的企業負責人在接受當地媒體為民網採訪時表示,「但凡進入學校進行經營活動的企業,都必須要進入湖南省教育廳目錄,也就是說必須要加入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成為他們的理事單位,每年繳納一定數額的會費,才有進入校門的綠卡。」

對此,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黨委書記覃蘇瓊在接受為民網採訪時表示,進入校園經營活動的相關企業的確是加入了湖南勤工儉學研究會,並按章程每年向該研究會繳納了數千元不等的會費。

查看湖南省勤工儉學研究會發現,該組織設有秘書處、校園風險防範工作部、中小學消費市場體系規範管理工作部、中小學校外教育管理工作部和校車管理工作部5個部門,負責人裡很多都是企業老總。

而作為其會員單位的楚康商貿,在湖南教育生產裝備處的「文件」力挺下,在地方教育部門的力薦中,成功進駐了湖南絕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校園市場。

混亂的校園連鎖超市

在湖南省教育生產裝備處下發的湘教備通[2010]13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我省中小學校「校園連鎖超市」管理的通知》中,關於進一步加強對服務企業的資格審查一欄中要求,「申報企業的經營管理必須執行『六統一』標準,即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店貌(招牌、標識、服裝)、統一服務」。

在衡山縣教育局下發的《關於推行學校商店連鎖經營的通知》中還要求,校園連鎖超市商品價格不得高於市場價格。

但南都記者走訪衡山縣和衡東縣幾個學校發現,上面的要求多數沒有達到。在衡東五中校園內的商店,外觀名稱為「衡東五中學生服務部」,稅務登記上則是「衡東縣先芳食品商店」。對於該商店老闆是誰,誰在經營,工作人員均不回應,說他們並不知情。另外,該商店內購物只許刷學生飯卡,不接收現金。

在衡山縣二中,學生服務部所掛的也是個體工商營業執照,名為「衡山縣爽爽食品商店」,性質為個人經營,但在學生服務部的門口,卻又印著「衡陽楚康」的LO G O。另外,2012年11月14日,嶽陽本地媒體洞庭之聲也曾報導,嶽陽市內楚康連鎖超市存在店名和標識不統一的情況。

不止如此,衡山縣二中校園內超市的商品價格也普遍高於市場價格,以飲料和水為例,飲料平均價格高於市場價0 .5元,礦泉水平均價格高於市場價0 .2元。「所以我們平時一般就在外面買,實在出不去才在學校裡面買。」高二學生李偉說。

對此,南都記者多次致電衡陽楚康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但其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而湖南省陽光楚康校園超市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超則表示,他們公司在衡陽縣級中學沒有業務,對具體情況不熟悉。

2013年11月份,常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曾公布了一批抽檢不合格的食品,其中常德市楚康校園商貿有限公司共有3款食品在不合格之列,但這並未影響該公司成為湖南省勤工儉學委員會第五屆常務理事。

「富的只有領導和承包商」

顧新沒有想到總務處主任會栽倒在幾萬元錢上面,而且還是和超市有關。「每年學校都有工程,過他手的錢都是幾十萬幾百萬,這次卻因為幾萬塊錢被抓了。」也直到這時,顧新才明白,為何學校只有一個超市,3000個學生養著,卻年年喊沒賺錢。

「每年年終財務總結的時候,領導都會說,今年食堂虧損多少多少萬,商店則是收支基本平衡。我們下面聽了都感到搞笑。」顧新說,衡東一中有3000名左右的學生,學校裡只有一個超市和食堂,學生的吃喝全部在這兩個小地方消費,都是穩賺的買賣,不明白領導為何總是喊虧。

「如果這些超市都是層層轉包下來的,那確實賺不了什麼錢,如果每個領導每年再都找你拿點,那不虧才怪呢。」一名湖南隆回縣的小販說,之前他曾在當地學校裡面做生意,但後來某連鎖超市進駐後取得了壟斷權,他被趕了出來,如果再想進去,就得交入場費,這讓他的生意受到嚴重影響。

而更為凸顯的,則是日益嚴峻的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說的是連鎖經營,統一管理,但現在還不是照樣層層轉包給個體戶幹,你說食品安全怎麼能保證得了呢。」一名衡山縣二中老師說,所謂的校園連鎖超市經營模式,富的只有領導和承包商,受害的仍是學生和小販。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名字為化名)

相關焦點

  • 4.28元存摺,牽出校園百萬腐敗窩案
    這起數名領導幹部相繼被「雙開」的腐敗窩案,源於大興安嶺地區黨委在巡察該學院時發現的一條問題線索。巡察組入駐後,在查閱帳目時發現了夾在財務憑證中的一張存摺。「組長,這有一張存摺,餘額4.28元,戶名是邵某。」巡察組成員將存摺拿給組長陳月梅。「邵某不是財務人員嗎?以財務人員個人名義開存摺,這不符合財務規定啊。」陳月梅說。
  • 莆田市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腐敗窩案剖析
    ­  以案警示:向漁船伸手 致自身翻船­  ——莆田市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腐敗窩案剖析­  據福建紀委監察廳網站消息,漁船燃油補貼、漁船拆解改造補貼等是國家給予廣大漁民的政策紅利,作為行政主管部門的海洋與漁業局,本應恪盡職守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不曾想,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海洋與漁業局一些幹部財迷心竅,居然向漁船伸出黑手,漁民們反映強烈。
  • 廣西首富黎東明出獄後再成雲南首富,牽出16人監獄腐敗窩案
    領導班子內3名主要成員先後落馬,廣西監獄窩案由此成為一起震動全國的腐敗大案。而案件的起因,還要從昔日的「廣西首富」黎東明說起。南丹礦難未了局根據公開信息可知,鍾世範、梁振林、曾愛東三人都涉及濫用職權、受賄等罪責,但具體的涉案內容,尚未對外披露。
  • 立鼎投資窩案舊事重提 百聯「整裝」只為再出發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百聯集團道書榮、上海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等人因經濟問題已被紀委部門帶走調查。除了這兩位剛剛離任不久的,調查名單中還包括其他退任多年的高管。此事或與百聯集團改制和聯華超市在香港上市相關」。  外界推測,與百聯、聯華系統關係密切並足以牽動國資調查的,八成與上海立鼎投資有限公司窩案脫不了關係。
  • 排隊亂象牽出「百人窩案」 長沙市紀委書記現場督查
    順著舉報信的線索,市紀委通過調查取證,發現「涉案人員多達100餘人」,一起長沙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窩案浮出水面。   工作人員與中介聯手收取「好處費」   1月23日,由長沙市紀委組織媒體、公安等部門組成的幾個暗訪組悄悄進駐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經過三天蹲點暗訪,暗訪組發現,幾個中介機構的人三五成群聚集在辦事大廳招攬 「生意」。
  • 職務犯罪發展趨勢:窩案串案增多 貪官越查越高
    河北省國稅局原局長李真受賄案,牽出40多名「一把手」;馬德、韓桂芝、田鳳山受賄串案,牽出50多名「一把手」。  瀆職侵權犯罪對社會的破壞力日益凸顯。最高人民檢察院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報告顯示:2003年至2007年,全國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34973件42010人,瀆職行為共造成14049人失去生命,2033人嚴重傷殘,直接經濟損失達439.8億元。
  • 浮橋陰陽合同牽出腐敗窩案 住建局局長意外中槍
    然而,一架浮橋聚攏了多位貪心之徒,引發了一起在當地引起震動的腐敗窩案。  「空手套白狼」  拿到浮橋經營權的,是微山縣明強塑包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趙興榮。因為浮橋的另一端在江蘇境內,趙興榮找上了合作夥伴江蘇沛縣人孟軍(化名),雙方商定各出資640萬元共同經營浮橋。
  • 「機關民警下基層」超市視頻巡查 牽出系列盜竊案
    根據工作需要,於冰被安排到某大型超市執勤。工作中,他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視頻巡查時發現嫌疑人作案線索,及時報告、妥善處置,在為商家挽回經濟損失的同時,還牽出一起系列盜竊案件。近日,於冰在東安區某大型超市內進行視頻巡查工作中,發現一女子有盜竊嫌疑,並立即聯繫東安分局開展偵查。
  • 多地「紅頂中介」悄然換「馬甲」從政府手中接過審批權
    然而,一些擁有特殊利益關係的「紅頂中介」機構卻悄然換「馬甲」,改「面子」不改「裡子」,從政府手中接過認證、審查、評估、收費等審批權限,蠶食簡政放權改革紅利。陳林說,審圖市場行情一般為每平方米2元左右,但人防審圖屬於機構指定的「紅頂中介」,收費卻達每平方米6元,「一個建築面積上萬平方米的人防工程施工圖,僅這一項就得多支出4萬元。」
  • 南京查處一起「小官大貪」窩案 涉案1120餘萬
    >>>點擊進入專題:聚焦重拳反腐    原標題: 南京查處一起「小官大貪」窩案 涉案1120餘萬  近年來城鎮化進程中,城市個別村鎮、社區幹部利用拆遷過程中那點「小權」,撈得盆滿缽滿。
  • 南航涉貪腐窩案十人被調查 業內人稱行業不止一家
    南航「W艙」窩案  營銷委副主任等多人被查,涉及電商業務  綿延於國企的「反腐風暴」不出意外地波及到了民航領域,這一次觸發之地依然是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航)。  一起典型的「窩案」  「南航此次一共有十名左右員工被帶走調查。」一位接近南航的人士11月28日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被調查的員工中級別最高的兩人便是營銷委常務副主任秦國輝和副主任餘思友。」  有多方面消息證實,餘思友案涉及多人,是一起典型的「窩案」。而秦國輝則是與在地方分公司任職時的問題有關。
  • 網傳「校園小賣部下月關停」 校園超市將何去何從?
    《規定》第二十條明確,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並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在這一規定出臺後,校園小賣部可能會出現何種改變?就此,記者先後前往縣教體局和校內超市實地採訪,還聽到了來自學生和家長的聲音。
  • 南航「W艙」窩案 營銷委副主任等多人被查
    一起典型的「窩案」  「南航此次一共有十名左右員工被帶走調查。」一位接近南航的人士11月28日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被調查的員工中級別最高的兩人便是營銷委常務副主任秦國輝和副主任餘思友。」  有多方面消息證實,餘思友案涉及多人,是一起典型的「窩案」。而秦國輝則是與在地方分公司任職時的問題有關。兩人均在南航任職多年,臨近退休年齡。
  • 撫州校園零食超市在線諮詢
    撫州校園零食超市在線諮詢一站式解決方案超過100種營銷與社交玩法,300多種實用工具,千萬級架構的大數據分析功能。並提供平臺運營、供應鏈打造、團長拓展與、用戶獲取與留存、社群運營與訂單等全套流程的解決方案,助企業玩轉社區團購,搶佔2020社區新零售與私域流量發展紅利。
  • 雲南保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腐敗窩案剖析
    辦案人員「拔出蘿蔔帶出泥」,牽出了一群不怕「觸電」的「電耗子」。經查,保山市電力系統各站所負責人、普通職工共27人,在項目招投標、工程結算、工程檢查驗收等環節中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線路器材供應商、工程建設承包商和電力設計公司送與的現金、加油卡、手機等財物639.64萬元。 一個單位32名幹部職工違紀違法被查處,政治生態糟糕到如此地步,令人震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2020紅頂迎春名家繪畫作品展隆重開幕 紅頂藝術小鎮迎來首批入駐...
    1月18日下午,「2020紅頂迎春名家繪畫作品展」在廈門紅頂藝術小鎮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廈門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由廈門紅頂文旅集團、威揚文創集團、滕爍(廈門)酒店有限公司、廈門市東萬晟貿易有限公司承辦,共展出了張立平、陳金華、林濤、湯志義四位藝術家的兩百餘件作品。
  • 大臺北看紅頂藝人
    紅頂藝人   鑼鼓聲響,帷幕升起,看著日本老母親看著虞姬看著鄧麗君看著熱舞女郎……觀眾竊竊私語著的驚豔最後同化為一種不相信:舞臺上的「她們」不是女人?   「她們」是「紅頂藝人」——臺灣第一個反串表演職業劇團的舞者,清一色是男性,昂然六尺之軀藏在高叉旗袍裡,用如幻似真的肢體魅力,搖蕩觀眾本來就不是很肯定的視線。
  • 湖南24所學校上榜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包括1所大學、8所中學、15所小學
    我省24所學校上榜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包括1所大學、8所中學、15所小學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 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公布了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湖南省共有24所學校上榜,包括1所大學、8所中學、15所小學。
  • 杭師大校園超市開啟「刷臉」時代
    日前,我省高校第一家天貓校園店正式營業,開啟了校園超市新零售的「刷臉」時代。這家超市是由杭州師範大學後勤服務集團與天貓攜手共建的,無論是從裝修設計、商品陳列、智能結算方式,還是服務質量與定位,均打破了以往教育超市的刻板印象,商品種類與銷售模式也趨向年輕化。與天貓校園一代店相比,這家天貓校園二代形象店的整體裝修設計以白色風格為主,更受年輕人歡迎,也更注重消費者購物的情感體驗及場景融合。
  • 「金融知識進校園」走進湖南大學
    近日,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聯合湖南銀保監局、湖南證監局、湖南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郵儲銀行湖南省分行等單位,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之湖南大學專場活動,為大學生答疑解惑。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不斷用金融知識武裝自己,提高個人防範意識與法律維權意識,才能避免發生金融消費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