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863」課題——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通過國家技術驗收

2020-12-24 中國科學院

將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樣機安裝在「蛟龍」號上進行水池試驗

最大尺寸不足0.4米,重量不到40公斤,作業半徑卻可達100米,小小的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以下簡稱微型ROV)安裝在「蛟龍」號上雖然顯得很渺小,但它對我國深海探測領域來說卻具有大作用。近日,由瀋陽自動化所承擔的「十一五」「863」課題——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通過了國家技術驗收。

「微型ROV可與『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組成子母式潛水器,在7000米水下完成對載人潛水器作業區周圍複雜環境的探測等工作,提高大深度載人潛水器作業的安全性。在完成了水池試驗後,明年將把微型ROV安裝在『蛟龍』號上進行7000米深海作業。」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水下機器人技術研究室主任王曉輝告訴記者。

王曉輝表示,該課題在承壓電子技術、微光纜收放管理系統、以載人潛水器為宿主的搭載技術、與載人潛水器協同作業等方面走在國內相關研究的前列。

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

為了拓展海洋開發作業的領域和範圍,滿足海洋開發作業的任務需求,瀋陽自動化所從2008年開始進行微型ROV的課題研究。

微型ROV研究涉及到大深度微型遙控潛水器總體設計技術、載人潛水器上的搭載收放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從研究之初,王曉輝與課題組成員就把研究目標瞄準了世界深海高技術發展前沿。經過4年多的努力,課題組終於解決了微型ROV的相關技術難點,開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合於7000米載人潛水器搭載、能在7000米複雜和危險的深海環境下進行觀察,並具備簡單作業能力的微型ROV系統樣機。同時,他們還開展了承(耐)壓電子設備和電池試驗技術研究,設計了試驗系統,研製了微光纜收放系統,為今後承壓電子系統的設計奠定了基礎,實現了水下收放和控制。

據了解,微型ROV本體自帶能源,運動靈活,具有深度大、體積小、光纜收放控制、可由載人潛水器搭載等特點,其配備的攝像機是一大亮點。該攝像機擴展了載人潛水器的觀測範圍,可替代載人潛水器在不便到達或狹小複雜的區域進行觀測,增加了載人潛水器的安全性;它能從外圍拍攝載人潛水器的作業情況,可預先檢查載人潛水器在未知水域的坐底區域,也能進行載體推進器和載體外部故障的檢查;在緊急情況下,它還可以觸發載人潛水器應急拋載機構,幫助載人潛水器脫離險境,同時對深海熱液等局部區域的精細觀測也具有重要意義。

子母式潛水器是未來發展趨勢

據悉,瀋陽自動化所研製出的微型ROV樣機,可與載人潛水器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提高載人潛水器的安全性,進一步推進我國載人潛水器的應用,進而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該微型ROV對於其他可搭載型遙控潛水器的研製,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鑑價值。

「該項研究成果可以推廣到很多應用領域,不僅僅局限於水下機器人。在中國,該方式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王曉輝說。據介紹,在載人潛水器母體上搭載微型遙控潛水器組成子母工作方式,已在國際上進行了多項應用。例如,在俄羅斯潛水器「和平2號」上搭載的微型ROV,圓滿完成了多次沉船考察任務,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原載於《中國海洋報》 2012-09-17 A3版) 

相關焦點

  • 蘭州新區高科企業承擔的國家863計劃課題通過科技部技術驗收
    每日甘肅網訊4月28日,由甘肅省高科技企業、蘭州新區重點招商引資企業科天集團承擔的「發泡型水性聚氨酯製造和應用關鍵技術」國家863計劃課題順利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技術驗收。國家科技部高技術中心驗收組專家聽取了課題自驗收報告,審閱了相關驗收文件,考查了生產現場並進行了質詢和討論,然後從計劃任務完成情況、研究創新性、驗收指標達成度等方面對課題執行情況進行了評價。專家組認為課題組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達到了考核指標和技術就緒水平要求,一致同意通過技術驗收。
  • 國家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啟動會在京...
    4月18日,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在北京組織召開了「4500米載人潛水器總體集成」課題啟動會。課題有關單位代表、專家組成員等40餘人參加會議。    會議首先宣布了4500米載人潛水器技術諮詢專家組名單,向有關專家頒發了聘任證書,並任命丁抗研究員為專家組長。中船重工集團702所、725所和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分別匯報了載人艙研製等關鍵技術的國產化進展,中科院三亞深海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所介紹了4500米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的籌備情況。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海試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4月27日,科技部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在無錫召開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單位的15位專家組成,徐冠華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
  • 關於發布「十一五」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 「重點城市群大氣...
    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和《863計劃「十一五」發展綱要》,2006年本領域啟動了「重點城市群大氣複合汙染綜合防治技術與集成示範」重大項目,其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針對重點城市群區域大氣複合汙染控制的需求,研究和開發大氣複合汙染監測的關鍵技術、標準和規範,建立動態源清單技術,構建區域性立體監測網絡和預警系統,開發與複合汙染控制有關的關鍵汙染源控制技術和設備
  • 國家863計劃 「基於光場的真三維視頻視點合成與顯示系統」 課題...
    2018年6月13日,由東南大學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基於光場的真三維視頻視點合成與顯示系統」課題在南京通過驗收。    「基於光場的真三維視頻視點合成與顯示系統」是「十二五」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的「真三維視頻關鍵技術研究與先導驗證」主題項目中的課題。課題研製了兩種基於光場再現的真三維顯示系統,實現了高解析度高速實時顯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十一五「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重大項目總結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共設置13個課題,其中課題一-課題八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確定課題承擔單位(本網曾對此進行過報導: 「科學儀器設備研製與開發」課題招標結果公告),課題九-課題十三則採用公開申報的方式確定承擔單位。
  • 普吉變電站「超導關鍵技術」通過驗收
    由昆明供電局普吉變電站實施的863計劃課題「普吉變電站超導電力設備系統併網運行關鍵技術」通過國家科技部的驗收。  2001年7月,雲南電網公司(原雲南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英納超導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北京雲電英納超導電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電英納),致力於超導電力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近日,在雲南電網公司昆明供電局有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普吉變電站。在普吉變電站裡的一個地方,地面上一米處並排安裝有3根碗口粗的電纜,這3根電纜就是超導電纜。
  • 「後浪」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創造我國潛水器領域多...
    7000米級載人深潛器「蛟龍號」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4500米載人...
    2017年5月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4500米載人潛水器海試及試驗性應用」項目實施方案在無錫通過論證,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已基本完成總體集成工作,正式拉開「入海」
  •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可搭乘三人下潛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建造完成並通過總體集成單位驗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萬米級載人艙,建成驗收後,潛水器將進入全面總裝階段。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製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作為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新一代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將超過一萬米,也就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載人潛水器,最大的特性和優勢是帶人下潛,作為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球殼經過3年攻堅,建造完成並通過驗收,其性能和指標滿足總體要求。
  • 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專題研討會舉行
    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專題研討會舉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05 11:10 來源: 科技部11月28日,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十三五」規劃專題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 潛龍三號設計源於小丑魚 系中國最先進無人潛水器
    4月20日至30日,備受矚目的當前中國最先進自主無人潛水器——「潛龍三號」先後下潛四次,包括兩次功能性驗證下潛和兩次實驗性應用下潛。結果表明,「潛龍三號」不但創造了深海AUV(無人無纜自治潛水器)單潛次航程最遠的深海航行紀錄,並首次實現無人無纜潛水器與船載地質取樣同時作業新模式。
  • 上海交大新項目將打破中國深海無人潛水器應用技術空白
    原標題:2020年擬深探馬裡亞納海溝  東方網2月19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天,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的首屆「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創新論壇上傳出消息稱,中國深海開發與探測裝備將有重大突破,中國自主研發的無人遙控潛水器或將於2020年深探馬裡亞納海溝。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圳亮相
    「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自主設計建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船長90.2米,型寬16.8米,續航力超過14000海裡,具有全球無限航區航行能力。
  • 微型無人攻擊機引發戰場新變化 將成未來新標配
    微型無人攻擊機引發戰場新變化在不久前結束的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上,以製造AK系列自動步槍聞名的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公布了一款已通過測試並即將投入使用的微型無人攻擊機,引起廣泛關注。據公開資料顯示,該型無人機飛行速度80至130千米/小時,有效載荷3千克,續航時間30分鐘,可通過自殺式行為精確打擊60千米以外的目標,無論是續航能力還是攻擊性能,均遠超同類無人機。微型無人攻擊機公開亮相,預示著無人機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研製和擁有大量微型無人攻擊機將成為一種潮流。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由於在萬米的水下,潛水器要承受的壓力據專家說相當於在指甲蓋上放一輛汽車,其艙殼必須用鈦合金製造,形狀、圓度、壁厚都必須精心設計。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
  • 上海聯吉合纖和東華大學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通過專家驗收
    由上海聯吉合纖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共同承擔,列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的「超柔軟易染聚酯纖維製備及應用技術」項目驗收(鑑定)會日前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家組認為:「超柔軟易染聚酯纖維製備及應用技術」作為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學研課題,整體執行情況良好,全面完成了各項預期目標;課題具有創新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上海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堅持「科技與時尚」發展理念和產業鏈協同攻關,對項目的產業化實施起到了關鍵作用;項目採取產學研用聯合,建立了聚合、紡絲、織造、印染、服裝產業鏈一條龍示範基地,工藝技術成熟穩定,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 上海聯吉合纖和東華大學「超柔軟易染聚酯纖維」項目通過驗收
    上海聯吉合纖和東華大學「超柔軟易染聚酯纖維」項目通過驗收 2012-06-25 15:15:07 來源:網上輕紡城 由上海聯吉合纖有限公司與東華大學共同承擔
  • 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原標題: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從外形看,萬米載人潛水器的外形像是一條鯊魚,有著滾圓和流線型的身體。它裝有9個推進器,可在海裡自由移動,3套供氧系統能保證乘員安全,通信系統和機械手也格外高效。就是這條「小鯊魚」,今年或將拜訪海底深淵。
  •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渾身都是極限技術
    研製全海深的載人潛水器早已被列入我國的科研攻關計劃。但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一個難度極高的工程裝備,涉及設計技術、材料技術、密封技術、工藝技術、通信技術、安全技術、集成技術、試驗技術等,每一項都是極限技術,並且必須高度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