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4500米載人...
2017年5月3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4500米載人潛水器海試及試驗性應用」項目實施方案在無錫通過論證,標誌著我國自主研製的4500米載人潛水器已基本完成總體集成工作,正式拉開「入海」
-
10907米!「後浪」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創造我國潛水器領域多...
7000米級載人深潛器「蛟龍號」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
-
...十一五」「863」課題——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通過國家技術驗收
將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樣機安裝在「蛟龍」號上進行水池試驗最大尺寸不足0.4米,重量不到40公斤,作業半徑卻可達100米,小小的微型無人專用潛水器(以下簡稱微型ROV)安裝在「蛟龍」號上雖然顯得很渺小,但它對我國深海探測領域來說卻具有大作用
-
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專題研討會舉行
11月28日,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辦、浙江大學承辦的海洋技術領域潛水器技術方向「十三五」規劃專題研討會在杭州舉行。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深海探測與作業技術主題專家組、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主題專家組、深海潛水器技術與裝備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國內潛水器相關單位代表等130多人參加會議。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柯兵副主任、科技部社發司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有關人員出席會議。
-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組織召開「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
2017年12月1日上午,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會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總結工作會議。 會議聽取了「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研究員關於潛水器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總體集成及研製情況的總結報告,聽取了海試領隊劉心成首席顧問關於海試情況的總結報告和業主單位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關於「深海勇士」號管理和試驗應用方案的報告,聽取了驗收專家組關於「深海勇士」號總體集成課題驗收意見的報告。15個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先後發言,交流了「深海勇士號」研製和海試工作的經驗和體會。
-
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原標題: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從外形看,萬米載人潛水器的外形像是一條鯊魚,有著滾圓和流線型的身體。它裝有9個推進器,可在海裡自由移動,3套供氧系統能保證乘員安全,通信系統和機械手也格外高效。就是這條「小鯊魚」,今年或將拜訪海底深淵。
-
【聚焦軍博會】中船重工攜70餘展品亮相軍博會 4500米載人潛水器將...
今(16)日,記者從軍博會組委會辦公室了解到,在6月21日-24日舉行的軍博會上,國內十一大軍工集團之一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將攜「遼寧艦」、「港珠澳大橋」、「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等近70項最新展品亮相展會,所有展品均為首次來渝。 此次中船重工集團帶來了眾多貨櫃船、瀝青船、醫院船等船舶展品,其中按1:100比例縮小的遼寧號航空母艦仿真模型無疑是最閃亮的「明星」。
-
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深海探測與作業技術主題的...
6月20日,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在青島組織召開了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深海探測與作業技術兩個主題項目啟動會。此次會議共啟動「十二五」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重大項目1項,主題項目10項,涉及項目課題37個。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相關領導以及兩個主題專家組成員、「海底觀測網試驗系統」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成員及管理辦公室、各項目首席專家、課題負責人及課題承擔單位科技主管人員共計120餘人出席了會議。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以深淵進入技術、深淵探測技術為代表的深海技術,代表了當前國際深海工程技術領域的頂級水平。放眼全球,到訪過萬米深淵的全海深潛水器屈指可數。以前人們以為,海面6000米以下的地方,由於超高的靜水壓力、缺乏陽光和食物供給,加之特殊的海底地形、劇烈的構造活動等多種極端環境因素,是一片死氣沉沉、與世隔絕、毫無生命活力的世界。然而,隨著人們對深淵展開科學調查,這些認識正在被顛覆。
-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渾身都是極限技術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可以像太空站一樣,運載科技人員進行科學探測和科學實驗,直接觀察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深海各類樣本,為人類認識深海、開發深海、保護海洋貢獻中國力量,為我國成為海洋強國打下基礎。進入深海、認識深海、開發深海,都急迫地需要深海裝備。
-
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可達世界99.8%海底(圖)
探測海底豐富的生物資源 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模型 深海潛水器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是海洋技術開發的最前沿與制高點。 載人潛水器是一種自由自航式潛水器,自帶能源,具有水下觀察和作業能力,目前的下潛深度可達5000至6000米甚至更深,利用它可取得海底世界的寶貴數據和資料,用於深海資源勘探、熱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深海地質調查等領域。
-
載人潛水器跳動中國芯!向深海11000米進發!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深海潛水器是海洋技術開發的前沿和制高點之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2012年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了7026米的世界最深下潛記錄,讓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後,第五個擁有深海勘探能力的國家。圓滿完成海試任務的號從哪裡誕生?它的成功需要克服哪些技術難題?《經濟半小時》記者走近,聽聽它的故事。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圳亮相
「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自主設計建造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用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船長90.2米,型寬16.8米,續航力超過14000海裡,具有全球無限航區航行能力。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海試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4月27日,科技部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在無錫召開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單位的15位專家組成,徐冠華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
-
中國首次載人深潛試驗成功 最大潛深達到3759米
潛水器 中新網8月26日電 中央電視臺消息,中國科技部、國家海洋局今天聯合發布: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南中國海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
-
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載人深潛三「號」大比拼,誰會贏?
〇 考點2:深潛7000米——蛟龍號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自從2009年開始的1000米、2010年的3000米、2011年的5000米深潛海試一步步成功之後,我國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工程項目,2012年6月24日迎來了衝擊設計極限的海底試驗。
-
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研製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
近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海試任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製是我國「十三五」海洋科技領域的重大攻關任務,於2016年立項啟動。2020年6月,「奮鬥者」號完成總裝集成與水池試驗。2020年7月,「奮鬥者」號開啟第一階段南海海試,先後完成17次下潛。
-
21世紀中心組織承辦2017年「根在基層」之「我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
歷經多年核心技術攻關、總裝集成和陸上測試的4500米完全國產化載人潛水器,即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海試驗收。作為我國深海技術裝備從集成創新邁向完全自主創新的重要裡程碑,其背後凝聚了多少海洋科技人員協同攻關的心血?集中突破了哪些「卡脖子」技術國產化難題?相比「蛟龍號」實現了怎樣的性能優化?
-
我國首次大深度潛水器聯合科考南海啟動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科技日報》3日報導,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科考船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於日前展開聯合科學考察活動,期間兩船分別搭載的4500米級深海作業型「海馬」號遙控潛水器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馬冷泉」區進行聯合科學考察。
-
世界最大萬米級載人艙!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可搭乘三人下潛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建造完成並通過總體集成單位驗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萬米級載人艙,建成驗收後,潛水器將進入全面總裝階段。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製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作為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新一代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將超過一萬米,也就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載人潛水器,最大的特性和優勢是帶人下潛,作為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球殼經過3年攻堅,建造完成並通過驗收,其性能和指標滿足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