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次大深度潛水器聯合科考南海啟動
這是我國首次實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化大深度潛水器聯合深潛科學考察活動。「海洋六號」與「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馬冷泉作業區會合後,共同實施了三次潛水器聯合深潛作業。2012年「蛟龍號」在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試驗海區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最新記錄,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7015米,這也是世界同類型的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組織召開「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
2017年12月1日上午,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會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深海勇士」號4500米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總結工作會議。 會議聽取了「深海勇士」號總設計師胡震研究員關於潛水器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總體集成及研製情況的總結報告,聽取了海試領隊劉心成首席顧問關於海試情況的總結報告和業主單位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關於「深海勇士」號管理和試驗應用方案的報告,聽取了驗收專家組關於「深海勇士」號總體集成課題驗收意見的報告。15個參研參試單位代表先後發言,交流了「深海勇士號」研製和海試工作的經驗和體會。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圳亮相
而「深海一號」上搭載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這些堪稱海洋上的國之重器。據悉「天鯤」「蛟龍」這次現身深圳,是為了出席10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軒慧國之重器深海蛟龍昨日,「深海一號」船順利完成2020年度南海專項設備海試第一航段,靠泊深圳參加海博會。
-
蛟龍號深潛7020米 創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
就在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微博)在太空實現手控對接的時候,中國另外一個探索空間的標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已經完成深海7000米探底正從海底返回的途中。 昨天,在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試驗海區,「蛟龍」號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開創了世界同類型的科學作業類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2020-11-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作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的重大突破,「奮鬥者」號凝聚了中國深潛人的巨大智慧。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關於潛水器,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
-
中國驕傲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
為了保證載客量,載人艙要足夠大;而為了減輕潛水器的負擔,球艙又不能太重。為了承受萬米海壓,做成又大又輕又堅固的載人艙至關重要。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渾身都是極限技術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兩會連線 地球上約84%的海洋深度大於2000米,但深度大於6000米的深淵只有1%左右,到達這個深度的人少之又少,深海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先後研製出了「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等,但下潛深度均在7000米以內,距離到達地球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等海域還有較大的差距。 研製全海深的載人潛水器早已被列入我國的科研攻關計劃。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與海試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4月27日,科技部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在無錫召開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和海試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來自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單位的15位專家組成,徐冠華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
-
從300米到1萬米 我國載人潛水器深海之路
1986年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研製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4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可達世界99.8%海底(圖)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過6500米。 中國研製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將成為世界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可到達世界99.8%的洋底。 中國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首席科學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礎研究是21世紀國際海洋競爭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類了解地球亟待填補的空白,也是國家資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海洋地質專家估計,海底儲存著約1350億噸石油,近14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海底還沉積著極為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鈾的儲藏量高達40億噸,是陸地上的2000倍。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再創紀錄 下潛深度超過6200米
6月3日上午,「向陽紅09」試驗母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無錫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執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挑戰中國載人深潛歷史的新紀錄。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為了保證載客量,載人艙要足夠大;而為了減輕潛水器的負擔,球艙又不能太重。為了承受萬米海壓,做成又大又輕又堅固的載人艙至關重要。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經過多年的不斷優化和上千次的測試,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鈦合金終於問世。強度高、韌性好,可以容納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進行科考任務。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 相當於2000...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人背上 國之重器又傳來好消息!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
下潛突破萬米,我國載人潛水器創造新紀錄
下潛突破萬米,我國載人潛水器創造新紀錄 2020-11-10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1寧夏大學生村官考試常識積累:《「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
20世紀以來,深海日益成為人類解決資源短缺、拓展生存發展空間的戰略必爭之地。 萬米深淵可謂是科研的「無人區」,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是 「人無我無」的科考裝備。以深淵進入技術、深淵探測技術為代表的深海技術,代表了當前國際深海工程技術領域的頂級水平。放眼全球,到訪過萬米深淵的全海深潛水器屈指可數。
-
深潛再傳捷報 我國無人潛水器和載人潛水器均取得新突破—新聞...
深潛再傳捷報 我國無人潛水器和載人潛水器均取得新突破
-
載人潛水器跳動中國芯!向深海11000米進發!
年6月24日,這一天註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7000米深海的號潛水員與相隔幾百公裡外翱翔天宮的太空人,穿越漫漫天際,互致問候。蛟龍號、天宮一號裡位中國人實現了,中華民族上九天攬月,下九洋捉鱉的夙願。中國成為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讓中國人站上了深海勘探的世界舞臺。
-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可搭乘三人下潛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建造完成並通過總體集成單位驗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萬米級載人艙,建成驗收後,潛水器將進入全面總裝階段。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製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作為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新一代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將超過一萬米,也就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載人潛水器,最大的特性和優勢是帶人下潛,作為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球殼經過3年攻堅,建造完成並通過驗收,其性能和指標滿足總體要求。
-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軍事應用意義重大!葉聰總師:放眼世界...
據環球網最新報導,日前我國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海潛水作業的新紀錄。 圖為「奮鬥者」號 1986年,中國第一艘載人潛航器——7103救生艇研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