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南大門,虞國故地,黃河岸邊平陸縣
平陸縣地處山西省南部,是運城市轄縣之一平陸地處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地帶,有山西省大門之稱。她南與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有中國楹聯文化縣、中國大天鵝之鄉、中國十佳最具投資潛力文化旅遊目的地等美稱。下轄6個鎮、4個鄉:聖人澗鎮、常樂鎮、張店鎮、張村鎮、曹川鎮、三門鎮,洪池鄉、杜馬鄉、部官鄉、坡底鄉;常住人口26.8萬,總面積1173.5平方千米,縣政府駐地聖人澗鎮。
-
守護黃河安瀾 近距離感受「萬裡黃河第一壩」的「雄姿」
「置身其中,近距離觀看三門峽大壩洩洪,水流湍急、洶湧澎湃。」網絡名人@鄭州印象第一時間跟網友分享了感受。據介紹,三門峽水利樞紐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與山西省平陸縣交界處黃河中遊河段的下部,大壩上「一步跨兩省」的標誌格外引人注目,許多前來參觀的遊客駐足拍照、體驗。
-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黃河三門峽大壩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1961年4月,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
三門峽大壩——萬裡黃河第一壩
中原網訊(王淑)三門峽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8月5日,「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採風團來到三門峽大壩。「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八個大字醒目地標註在三門峽大壩腰身上,網絡名人@三姐姐視界感嘆,親眼目睹大壩汛期洩洪,望著奔騰的黃河巨浪,才更加理解這句話的意義所在。
-
河南三門峽大壩洩洪,一洩千裡氣勢如虹
2020年6月30日,有「萬裡黃河第一壩」之稱的三門峽大壩開閘洩洪,以騰出汛期水位以上庫容應對黃河上遊的洪水到來。2020年7月16日,河南三門峽市,進入汛期防洪運用的三門峽水利樞紐,吸引了遊客前來參觀。
-
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黃河大壩」
今天我來到了三門峽黃河大壩!這裡是A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
-
「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守護黃河安瀾 近距離感受「萬裡黃河
「在其中,近距離觀看三門峽大壩的洩洪,水湍急而洶湧。」網紅@鄭州IM首次與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據報導,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與山西省平鹿縣交界處黃河中遊的下遊。 ,經驗。「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控制黃河流域面積688,400平方公裡,佔流域面積的91.5%,控制著黃河水量的89%和泥沙量的98%。」評論員介紹說,新中國成立後,該樞紐建在黃河幹流上。
-
組圖:從小浪底到三門峽大壩,從壺口瀑布到函谷關,頌黃河
黃河小浪底黃河小浪底黃河小浪底黃河三門峽大壩黃河三門峽大壩本人從2014年開始,憑著對攝影的執著和對家鄉黃河的熱愛,不斷對黃河進行攝影追蹤,東止小浪底西止壺口瀑布,拍下了部分黃河壯美圖片,用這些圖片來讚美祖國的大美河山和母親河。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九龍洞,城隍廟,三門峽大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不足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
-
三門峽最有名的黃河古渡口——茅津
茅津渡,又名「陝津渡」,現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北部會興街道,所以現在又稱為會興渡口,與山西省平陸縣隔河相望,是黃河三大古渡之一,也是三門峽最有名的黃河古曾經的茅津晚渡山西平陸茅津渡口,對岸為三門峽會興渡口
-
萬裡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它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因此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圖為三門峽黃河大壩開閘洩洪。黃河大壩夜色洩洪
-
山西平陸縣私挖濫採嚴重 黃河古棧道遺址遭破壞
黃河古棧道滿目瘡痍 頭上有四五十家企業開礦,土石、礦渣不停落下,平陸「國保」 本報訊(特約記者楊雲鋒)今年6月2日,位於平陸縣境內的黃河古棧道被列入第6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入冬以來,記者不斷接到群眾反映,稱私挖濫採導致黃河古棧道遺址遭到嚴重破壞。
-
三門峽:壯美黃河 盛景如畫
萬裡黃河,橫貫九省區,在流經三門峽時留下驚鴻一瞥,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魔力,感嘆四季變化帶來的視覺享受。三門峽因水而生,因水而美,被譽為「黃河明珠」「天鵝之城」。近年,我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把「生態立市」放在工作首位。四面環山三面水,半城煙樹半城田。
-
山西平陸:美麗小三亞——黃河大峽谷
平陸縣位於山西省南端,地處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地帶,北靠中條山與河東盆地相依,南臨黃河與河南省三門峽市相望。東接黃河小浪底樞紐與九朝古都洛陽、河南省會鄭州為鄰,西越芮城、華山與西安為邦。平陸縣歷史悠久,早在一萬五千年前,即有華夏部落在此繁衍生息。
-
清水黃河白天鵝,花開中國大仰韶——三門峽的中國結
值得一提的是,黃河沿線上唯獨三門峽段的河床是巖石島,也因此決定了三門峽作為大壩的選址。所以說,三門峽是一座因黃河治水而生、依大壩而建的城市。「天鵝之城」航拍三門峽大壩修建完成後,三門峽段的黃河由「黃」變「清」,形成了獨特的「清水黃河」景觀,這是三門峽區別於黃河沿線其他城市的最大特色。
-
鏡鑑:三門峽工程「學費」昂貴,被迫改建再改建|黃河交響曲③
三門峽大壩洩洪排沙根治水患,實現「黃河清」,一直是中國人的美好願望。1958年11月25日,如火如荼的三門峽工程,完成黃河截流。1960年6月,大壩已澆築到340米;同年9月,實現關閘蓄水攔沙。這樣一來,受害嚴重的陝西省再也不能容忍,遂在1962年4月召開的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擬請國務院從速制訂黃河三門峽水庫近期運用原則和管理的具體方案,提出壩前水位降到315米以下,洩洪閘門全部開啟,以減少庫區淤積,並保護335米移民線以上居民的生產、生活、生命安全。在隨後的許多年裡,三門峽工程的運用方式雖幾經調整,但三門峽工程對渭河造成的危害卻仍在繼續。
-
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壯美瀑布群引遊客圍觀
近日,受上遊降雨和水庫洩洪影響,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形成壯美瀑布群,吸引眾多遊客觀景賞瀑。近日,受上遊降雨和水庫洩洪影響,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形成壯美瀑布群,吸引眾多遊客觀景賞瀑。近日,受上遊降雨和水庫洩洪影響,黃河壺口瀑布水量增大,形成壯美瀑布群,吸引眾多遊客觀景賞瀑。
-
黃河壺口瀑布迎來伏汛 現「水岸齊平」壯美景觀
來源:IC photo2020年8月1日,遊客在山西吉縣一側近距離欣賞黃河壺口瀑布壯觀美景。當日,受上遊降雨和水庫洩洪影響,位於山西吉縣和陝西宜川交界的黃河壺口瀑布水量暴漲,每秒流量超過2700立方米,為入汛以來最大水流量,形成「水岸齊平」壯美景觀,氣勢極為壯觀。
-
治理黃河的裡程碑,從小浪底大壩,遊覽黃河三峽
1262平方公裡,其中水面272平方公裡,由小浪底大壩、京子山、八裡峽、三門峽大壩四個片區、13個景區、113個景點組成。因這個小浪底村莊而得名,是一項集防洪防澇、解淤、灌溉、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為一體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全壩高280米,南起邙山北連王屋山的壩體總長16667米,是目前我國江河上修建了一座最大的土壩。在土石大壩下有70米厚的砂卵石,為防止洩漏,在壩下築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滲牆,長439米,厚12米,最深達81.9米,是目前我國最深的防滲牆,被稱為地下長城。
-
黃河三門峽庫區洩水後,空中俯瞰裸露出的灘涂地猶如風光大片
黃河流經平陸縣大約一百餘公裡,在這裡有新中國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因修建大壩,黃河在這裡形成了新的庫區。由於黃河攜帶大量泥沙的緣故,三門峽庫區每年的六七月份就開始洩水,因而裸露出大量的黃河灘涂地,這些灘涂地也成了黃河沿岸群眾的主要經濟收入,種植一些時間短,生長快的大豆、紅薯、花生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