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三門峽大壩

2020-07-24 老遊童

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1961年4月,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三門峽大壩主壩長713.2米、高106米,混凝土重力壩;副壩為鋼筋混凝土牆,長144米、高24米。主副壩總長857.2米。總庫容162億立方米。電站廠房為壩後式,現有7臺機組,發電量41萬千瓦。

黃河三門峽大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

萬裡黃河第一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主壩長713.2米,高106米。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大壩原為蘇聯專家設計,忽視了泥沙淤積問題,致建成五年後泥沙淤積達5041萬立方米。造成壩上遊渭河、黃河河床抬高淹了農田,成了地上河。

黃河三門峽大壩

左岸排沙壩。

1964年12月,將原來4條發電鋼管改成洩流排沙鋼管。

1969年又實施二次改建,挖開1—8號導孔。

1990年又陸續打開了9—12號底孔。

現在大壩已經達到入庫泥沙與出庫泥沙平衡。

黃河三門峽大壩

寬闊的壩頂。

黃河三門峽大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一步跨兩省。前腳印為山西省,後腳印為河南省。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圖。沒截流前,峽口布滿礁石,左側:(上至下)人、鬼、神三個礁石組成三門峽,現已經被大壩壓在下面了。右側(上至下):梳妝檯、張公島、中流砥柱三礁,現仍在壩前可見。

黃河三門峽大壩

水下通道,可達張公島礁。

黃河三門峽大壩

水上通道上,可達張公島觀景臺。通道上可見大壩全景。

黃河三門峽大壩

張公島觀景臺。

黃河三門峽大壩

梳妝檯礁。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中流砥柱礁。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主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

觀景通道。右邊飛濺泥水,為洩流排泥沙道。每一個水滴濺到衣服上,都是大泥點子。

黃河三門峽大壩

發電機水道孔,大壩的功用基本交給小浪底水庫了。三門峽大壩現在主要功用是旅遊。

黃河三門峽大壩

排汙。每一個霧滴都是一個泥點子。

黃河三門峽大壩

三門峽大壩是「萬裡黃河第一壩」。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黃河大壩」
    今天我來到了三門峽黃河大壩!這裡是AAA級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
  • 三門峽大壩——萬裡黃河第一壩
    中原網訊(王淑)三門峽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8月5日,「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採風團來到三門峽大壩。「黃河安瀾,國泰民安」八個大字醒目地標註在三門峽大壩腰身上,網絡名人@三姐姐視界感嘆,親眼目睹大壩汛期洩洪,望著奔騰的黃河巨浪,才更加理解這句話的意義所在。
  • 組圖:從小浪底到三門峽大壩,從壺口瀑布到函谷關,頌黃河
    九曲黃河,可以激起我們民族自強不息的鬥志;九曲黃河,可以樹立我們心中堅貞不屈的毅志;九曲黃河,也正用她那浩蕩奔騰的.生命告訴我們這些華夏子孫保衛黃河,保衛祖國。黃河小浪底黃河小浪底黃河小浪底黃河三門峽大壩黃河三門峽大壩本人從2014年開始,憑著對攝影的執著和對家鄉黃河的熱愛,不斷對黃河進行攝影追蹤,東止小浪底西止壺口瀑布
  • 遊客在山西省平陸縣黃河鋼橋上觀看三門峽大壩洩洪壯美景觀
    2020年8月22日,遊客正在山西省境內的平陸縣黃河鋼橋上觀看三門峽大壩洩洪壯美景觀。2020年8月22日,素有一腳跨兩省(山西、河南)之稱的黃河三門峽大壩17個閘孔開啟全面洩洪。2020年8月22日,素有一腳跨兩省(山西、河南)之稱的黃河三門峽大壩17個閘孔開啟全面洩洪。
  • 祈盼黃河清,蘇聯「老大哥」幫助興建三門峽大壩|黃河交響曲①
    ,如今的黃河似無須親見其模樣了。只要說起黃河,只要看見黃河二字,腦子裡就會疊印出一組圖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還……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約古宗列盆地。每年淤積在下遊河床中的泥沙有4億噸,使黃河成為高出地面十餘 米的「懸河」。黃河中遊地處季風氣候區,年降水變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黃河下遊河床 善淤,善決,善徒。
  • 2020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九龍洞,城隍廟,三門峽大壩
    黃河三門峽大壩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不足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
  • 清水黃河白天鵝,花開中國大仰韶——三門峽的中國結
    」三門峽大壩站在華夏文明的時空之「結」,遙想那些在黃河流域發現的遠古文明;那些在黃河流域徵戰的諸侯國和兵馬;那些在黃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那些在黃河流域摸索收穫的治水成績值得一提的是,黃河沿線上唯獨三門峽段的河床是巖石島,也因此決定了三門峽作為大壩的選址。所以說,三門峽是一座因黃河治水而生、依大壩而建的城市。
  • 三門峽:黃河生態廊道美如畫
    黃河進入河南三門峽段後,湍流變緩,兩岸逐漸繽紛起來。紫薇粉,油葵黃,雪松青。車行其上,披花拂葉,青翠滿眼。左手黃河淌淌,右手幾十米寬的綠廊起伏不定,一頭是函谷關,一頭是三門峽大壩。花帶、道路、綠化帶「兩帶一路」貼著黃河一路向東,俯瞰之下,黃河宛若鑲上了條綠飄帶,頗為壯麗。
  • 三門峽將沿著黃河岸建條190公裡長的生態廊道
    「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黃河大壩美景河南商報記者陳詩昂文/圖今年秋初,在三門峽黃河大壩南側,將有一片數千畝的油葵花海。據了解,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只是黃河流域(湖濱區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6大建設板塊中的一項。其他項目還包括沿黃公路鐵路文化公園、沿黃生態廊道、中流砥柱幹部學院、中流砥柱博物館、三門峽大壩景區提升工程等。
  • 直播小浪底和三門峽:「天上來的」黃河水如何在這裡變清?
    神門險,鬼門窄,人門以上百丈崖……59年前,我國著名詩人賀敬之先生在三門峽黃河大壩建設期,望著滾滾而來的黃河水和巍峨險峻的大壩工程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三門峽歌》。三門峽黃河大壩1961年4月全線建成,而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1991年9月12日開始進行前期準備工程施工,2001年底主體工程全部完工。
  • 可以坐小火車到三門峽大壩觀光啦!
    據介紹,湖大鐵路全線總長約14公裡,貫穿湖濱區會興街道和高廟鄉,已恢復試運行的鐵路線,起點位於王官油庫,終點位於史家灘(黃河三門峽大壩景區入口附近),線路全長10.844公裡,暫設王官、東坡、大安、史家灘(大壩)4個站點。為滿足遊客需求,線路共設2列觀光火車。
  • 河南三門峽大壩洩洪,一洩千裡氣勢如虹
    2020年7月16日,河南三門峽市,進入汛期防洪運用的三門峽水利樞紐。2020年6月30日,有「萬裡黃河第一壩」之稱的三門峽大壩開閘洩洪,以騰出汛期水位以上庫容應對黃河上遊的洪水到來。當日下午17時46分,隨著4個底孔、兩條隧道逐步開啟,一時間裹挾著泥沙的水流噴湧而出,怒濤翻卷,峽谷轟鳴,水花飛濺,彩虹凌空,呈現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觀景象。
  • 盛世黃河行: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盛世黃河行: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
  • 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大壩,函谷關
    三門峽大壩三門峽大壩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素有「萬裡黃河第一壩」的美譽。中流砥柱自古以來就是峽谷中的航標,船隻駛過三門以後,就要朝砥柱直衝過去。眼看船就要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面波濤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的航道,避開了明島暗礁,順利駛出峽谷。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衝刷,它一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 鏡鑑:三門峽工程「學費」昂貴,被迫改建再改建|黃河交響曲③
    三門峽大壩洩洪排沙根治水患,實現「黃河清」,一直是中國人的美好願望。1958年11月25日,如火如荼的三門峽工程,完成黃河截流。1960年6月,大壩已澆築到340米;同年9月,實現關閘蓄水攔沙。面對實際情況,國務院責成水利部研究三門峽大壩改建問題。
  • 想去中國三門峽旅遊的景點:劉少奇舊居,三門峽大壩,上陽苑
    三門峽大壩>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黃河幹流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至今屹立於大壩下遊的「中流砥柱」,被譽為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
  • 「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走進三門峽
    為進一步促進黃河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助推河南文旅強省建設,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省委網信辦於7月31日至8月6日共同舉辦「打卡老家河南——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8月4日至5日,「打卡老家河南·弘揚黃河文化—2020網絡名人讀中原」活動走進三門峽。
  • 去三門峽——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近年來,天鵝來這裡過冬,三門峽已經成了國內聞名的天鵝城。冬季來三門峽看天鵝遊地坑院,絕對是一場奇幻夢之旅。而除了天鵝和地坑院,三門峽還有著其他極其誘人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黃河大壩。
  • 去三門峽 ——遊黃河、看天鵝、品美食、遊覽地坑院、問道函谷關
    三門峽市因黃河大壩、天鵝湖裡天鵝飛和地坑院而聞名。近年來,天鵝來這裡過冬,三門峽已經成了國內聞名的天鵝城。冬季來三門峽看天鵝遊地坑院,絕對是一場奇幻夢之旅。而除了天鵝和地坑院,三門峽還有著其他極其誘人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譽為「萬裡黃河第一壩」的三門峽黃河大壩。
  • 這裡重新修復到三門峽大壩的廢舊鐵路,如今新火車運行20元一位
    三門峽湖濱區沿黃鄉村振興和旅遊觀光重點項目「湖大鐵路東坡段火車觀光項目」,是三門峽湖濱車站至三門峽大壩鐵路全線恢復的一期工程,據了解,「湖大鐵路」1956年興建黃河三門峽大壩時修建,1957年運營,從三門峽湖濱車站至三門峽大壩全線長約15公裡,2004年4月1日黃公路開通後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