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陶小毛和Cindy分享的第 14 個故事,希望你喜歡
神話故事十四 · 祝融與共工
傳說,天神盤古開天地以後,天上有了日月星辰,風雲雷電;地下有了高山大海,花草樹木,到處美得像畫一樣。可天神女媧覺得還少了點什麼,於是,她仿照自己的樣子,用泥土塑造出人類,還有雞狗豬羊牛馬這些小動物,這下人間終於生氣勃勃啦。
後來,天地之間又發生了很多故事。
有一次,天帝俊的十個太陽神鳥兒子一起跑到天上玩,把大地和地上的生命都燒焦啦,天帝聽見了地上人們的哀求,就派天神羿去嚇唬兒子們,誰知道太陽神鳥們不僅不聽勸,還說羿根本不敢射他們,被激怒的羿就連發神箭射下了九隻太陽神鳥,只留下一隻照耀人間。
又過了一段時間,這隻太陽神鳥又調皮了,他還是喜歡燒烤地上的一切。一個叫夸父的巨人發誓要抓住他,叫他聽人類的話,可夸父畢竟是凡人,跑的沒有太陽快,在差一點就要追上太陽的時候夸父渴死了,他在臨死前用盡全身力氣扔出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為後人遮陰解渴。
天神羿因為射死了九隻太陽神鳥被天帝重重懲罰,他和妻子嫦娥永遠留在人間,羿不忍心看見嫦娥受委屈,就跑到崑崙山找到西王母求來一顆不死靈藥,打算和嫦娥兩個人一起分著吃,結果嫦娥因為太想回天上做神仙了,一個人悄悄把藥吃掉跑到月亮上成了月中的仙子。
還有一段美麗的愛情,地上的牛郎和天上的織女相愛了,還有了一對可愛的小娃娃,可這件事被天帝和王母娘娘發現了,因為觸犯了天條,織女被帶回了天上。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飛上天去,王母娘娘又用滔天的巨浪將牛郎和織女隔開,但牛郎和孩子們決心用水瓢舀幹銀河的水,天帝和王母娘娘終於被感動了,特別批准牛郎和織女在每年的七夕相見。
然後呢?
然後,
天帝俊還有兩員大將,一位是掌管「火」的祝融,一位是治理「水」的共工,他們都很有本事,對人類也都很重要,我們要講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遠古的時候,大人們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尋找食物。男人們外出打獵,女人們採摘野果。運氣好的時候,男人們能捕到很多的獵物,可是人們還不會用火做飯,都是吃生魚生肉,因為不衛生,大人和孩子常常會生病。
天帝俊有一位大將叫祝融,他在天上掌管著火種,他非常善良,看到地下的人們因為吃生肉得了病,就把火種傳給了地上的人們,還教會人們用火的方法。從這以後,人們可以把獵到的動物放在火上烤熟了再吃,不僅味道鮮美,還不容易生病,這下人們可高興啦,每天都圍著火苗唱歌跳舞,感謝火神祝融的幫助。
終於可以吃熟肉啦,好香呀
因為人們對火神祝融越來越崇拜,祝融的勢力大增。這可氣壞了另一位治理水的天神共工,他是天帝俊的另一員大將,本來地位和火神祝融一樣重要,水和火都是人們生活需要的東西呀,現在人們只祭拜火神而不顧水神,這怎麼行呢!
水神共工本來就脾氣暴躁,現在越想越生氣,決定要去攻打火神祝融。
發怒的水神共工
水神共工領著水族們,向著火神祝融居住的光明宮發起進攻,頃刻間濁()浪翻滾,黑濤洶湧,把光明宮周圍常年不熄的神火澆滅了。這下把火神祝融惹怒了,他駕著火龍出來迎戰,火龍駕著烈焰,吐著火舌,把大地照得一片通明,把光明宮的神火又點燃了。
水神共工也不示弱,他調來五湖四海的水,往火神的大軍身上潑去。可水往低處流,大水一退,烈焰又燒起來。祝融騎著火龍,駕著焰騰撲向共工,火龍長長的火舌把共工燒得焦頭爛額。
祝融與共工的大戰
共工抵擋不住,退回大海裡的水宮,他以為祝融會知難而退,就在水宮中得意起來。不料這次祝融下了必勝的決心,他和火龍所到之處連海水都讓開大路,祝融追到水宮,共工只好又出來迎戰;可依然打不過祝融,共工見水中已無處藏身,就逃向了天邊,可回頭一看,祝融又追來了。又羞又憤的共工知道敗局已定,便長嘆了一聲,一頭撞在了不周山上,只聽轟隆一聲巨響,不周山竟然被他撞斷了。
那不周山原是盤古倒下後化作的擎天柱,山一倒,天塌了個大窟窿,地陷裂開一條條大縫,天上的窟窿越塌越大,掉下來的烈焰把山林燒著了,洪水也從地下的大縫中噴出來,水和火亂成一團,毒蟲猛獸趁亂出來害人,地上的人們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
這就是火神和水神的大戰,「共工觸怒不周山」 和 「水火不相容」 的典故就是出自這個神話。
神奇鎖鏈
今天,陶小毛用一條神奇鎖鏈把以前講過的中國神話連起來啦,然後,Cindy也用這條神奇鎖鏈把故事連成了一串。
請您也和孩子們串一條神奇鎖鏈吧 ~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類——> 神奇的太陽車 ——> 羿射九日(依然是太陽)——> 夸父逐日(依然是太陽)——> 嫦娥奔月 ——> 牛郎織女(星辰)——> 祝融與共工(水火)
當我們把所有神話連起來,會發生什麼呢?「接招吧!星河鎖鏈!」
動畫片《聖鬥士星矢》中,聖鬥士瞬的武器就是一條鎖鏈,這條鎖鏈在斷裂後可以自行修復,能預測危險並找出敵人,具有超強的防禦能力。厲害吧!
認識幾個字
「祝」讀zhù,甲骨文的本字是「兄」,「兄」上面是一張口,下面是一個人,像是一個人對著天開口祈禱,就像上圖左邊的樣子。後來左邊加上了「礻」(示字旁),表示「祭祀」。整個字的意思就是祭祀時讚美神靈,祈禱上天賜福。
攝影家格雷戈裡鏡頭下的《祈禱》
「融」讀róng,甲骨文就是上圖左邊的樣子,像不像煮飯時飄出的炊煙?
相信「共」字小朋友們都認識,讀gòng,你看左邊甲骨文的「共」像不像兩手在互相合作?
「工」字小朋友們也認識吧?讀gōng,甲骨文寫成上「工」下「口」,很像古代能工巧匠們用的「多功能工具」,一頭的「丁」字形像是把手,一頭的圈圈可以套住東西。
現在,我們把「祝」和「融」,「共」和「工」合起 ~
祝融:當我們把「祝」和「融」合起來,意思是「在祭祀的時候開口讚美天神,祈禱用燃起火焰煮熟食物。」表達出人們對「火」這種自然力及火代表的光明的崇拜。
共工:我們再把「共」和「工」合起來,是說「需要兩隻手合作使用工具完成一件複雜的大事。」什麼大事這麼複雜?因為天神共工要掌管天下所有的水,比如要治理洪水和興修水利,這可是需要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合作的大工程。
古人用什麼保存火種?
在我們現代人眼裡,生個火很簡單,可以用火柴,用打火機,用煤氣,用天然氣,一點就著。但是,在遠古的時候,原始人想用火可不容易。首先,天然火不好保存,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所以人們依然過著「茹rú毛飲血」(意思是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的肉)的日子,冬天的時候家裡也沒有一點熱乎氣。
人們對火帶來的溫暖和光明充滿了期待,對如何保存火以及使用火非常的好奇。傳說,是祝融的部落發展了用火技術,教會人們保存火種,幫助人們把火成功地引入到家裡,這樣,人們才吃上了香噴噴的熟肉,住進了暖呼呼的房子裡。
下面這件寶貝叫「陶火種器」,珍藏在河南省洛陽博物館裡。「陶火種器」是在孟津縣的「寨根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一處仰韶文化時代的房基中被發現的。它有11.8釐米高,頂部的口徑是4.5釐米,腹部有2個對稱的圓孔,底部中心還有1個圓孔,外表裝飾著繩紋,距今有5600年的歷史。
洛陽博物館珍藏的「陶火種器」
🔥 火種器怎麼用?
據發現者推測,用法是這樣的:先往火種器內投入燃燒的紅炭,再蓋上一層黑炭,然後用一個蓋子適度關閉口部,使紅炭在低氧狀態下緩慢燃燒,腰部的兩個小孔可以起到通風作用,以防火種熄滅。當人們取火時,先打開蓋子,用吹火筒吹旺炭火,再取火使用。使用後,要晃動火種器,讓碳灰通過底部的小孔排出來,再重新添加黑炭。
火種器的發明,意味著人們可以利用「火」這種自然力,用火更安全,更便於火攜帶和移動。中國古人在5600年有了這項發明真是了不起!
🔥 看看保存奧運聖火的火種罐
2014年4月30日,南京青奧會火種在希臘採集,扮演最高女祭司的女演員卡特林娜·萊克虹將聖火火種引入火種罐
🔥
問你個問題,奧運聖火的火種是怎樣保存的?
我們是Cindy和陶小毛
每周三六和你【心處】見